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结合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9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敷贴组(30例)和中药组(30例),试验组给予穴位敷贴结合妇女痛经丸治疗,敷贴组只进行穴位敷贴,中药组则只服用妇女痛经丸治疗,三组患者均在前一次月经经后1周开始治疗2周,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敷贴组及中药组(P0.05、P0.01)。结论:穴位敷贴结合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药敷贴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慧敏 《新中医》2003,35(7):45-45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患者取七厘散合失笑散用酒调和后敷贴神阙穴、并加艾条温和灸治疗,每个月经周期治疗的2周时间,共治疗3~5个月经周期。结果:治愈22例,好转9例,来愈2例,总有效率为93.9%。结论:七厘散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汪慧敏 《新中医》2003,35(7):45-45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患者取七厘散合失笑散用酒调和后敷贴神阙穴、并加艾余温和灸治疗,每个月经周期治疗约2周时间,共治疗3—5个月经周期。结果:治愈22例,好转9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3.9%。结论:七厘散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病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加舒经膏治疗痛经的疗效。方法:先在背部、腹部特定穴位使用点按、掌摩等按摩手法进行按摩,结束后以自制的舒经膏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300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5.3%,显效率57%,总有效率100%。结论:此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改变了原有的西药解痉、止痛或单纯穴位按摩等治疗方法,远期效果不理想,停药后易复发的不足之处。经临床观察,穴位按摩加舒经膏敷贴治疗痛经,在防止痛经复发和减轻痛经的发作程度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加舒经膏治疗痛经的疗效。方法:先在背部、腹部特定穴位使用点按、掌摩等按摩手法进行按摩,结束后以自制的舒经膏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300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5.3%,显效率为57%,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此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改变了原有的西药解痉、止痛或单纯穴位按摩等治疗方法,远期效果不理想,停药后易复发的不足之处。经临床观察,穴位按摩加舒经膏敷贴治疗痛经,在防止痛经复发和减轻痛经的发作程度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加舒经膏敷贴治疗痛经的疗效与护理。方法选取178例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该院妇科就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依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级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护理以及穴位按摩加舒经膏敷贴治疗与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痛经变化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每次痛经持续时间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加舒经膏敷贴治疗痛经的疗效较佳,辅以相应护理可有效预防痛经复发。  相似文献   

7.
<正>痛经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小腹绞痛为主,或痛引腰骶,甚至昏厥。穴位贴敷疗法可通过对机体、脏腑功能的整体调节治疗痛经。现就近年来穴位贴敷治疗痛经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单纯穴位贴敷疗法刘萍等[1]用丰泽园牌穴位敷贴治疗贴治疗原发性痛经59例。治愈27例,好转31例,未愈1例,治愈率45.8%,总有效率98.3%。刘颖新[2]用化癥止痛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痛经,30例痛经程度均有显著缓解,伴随症状亦有明显改善。结果痊愈2例,显效16  相似文献   

8.
七厘散穴位敷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穴位敷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用中成药七厘散,敷贴在人体神阙穴,并加艾条灸,治疗临床分型为I型子宫内膜异位症31例。结果与结论 本法对痛经、月经不调、肛门坠胀痛、性交痛等症状改善明显,对盆腔触痛性结节,卵巢囊肿疗效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
穴位敷贴消喘膏结合TDP治疗咳喘症11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穴位敷贴消喘膏结合TDP治疗咳喘症112例疗效观察江苏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跨院(215006)吴琛,指导:贾景余我们于1990年6月至1993年12月运用消喘膏和照射TDP相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患者,诊治咳喘症数百例,疗效较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穴位敷贴的最佳治疗时间与治疗机理。方法:采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151例,治疗结束后统计分析疗效。结果:显效39例,有效9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达87.42%。结论: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方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痛经亦有较多的临床报道,但三伏贴治疗痛经的报道较少见,故笔者采用中药穴位敷贴在三伏天及非三伏天对痛经患者进行治疗,评价其各自的临床疗效。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5年8月三伏天就诊的寒凝血瘀型及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为观察组,共34例;2013年9月~2015年12月非三伏天期间就诊的寒凝血瘀型及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为对照组,共36例;两组采用相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温针灸治疗,3个疗程(即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辨证症状积分及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从2个疗程后开始,两组中医辨证症状积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代温灸膏穴位敷贴疗法较温针灸操作更方便、价格更低廉,其无创、痛苦小、见效快更易于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穴位敷贴疗法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给予药物穴位敷帖疗法,对照组给予空白穴位敷贴。选择穴位关元、气海、地机、肾俞、足三里。两组均自经前一周开始,每日1次,每次6~8小时,至月经第3天,连续10天。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3个月经周期进行VAS评分及COX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第1、2、3周期VAS评分及COX发作时间、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第1、2、3周期VAS评分、COX严重程度评分及第2、3周期COX发作时间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穴位敷帖法可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348-2350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配合红光照射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研究对象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SF-MPQ评分(简化Mic Gill疼痛量表)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率为8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第2个月、第3个月时疗效更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配合红光照射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走罐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临床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暑走罐结合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哮喘缓解期的临床效应,为临床哮喘的防治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 临床选取3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进行走罐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并与药物治疗的3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走罐配合穴位敷贴有效率达83.3%,对照组为5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走罐配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氨茶碱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喘2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喘210例黑龙江省鹤岗市中医院(154100)赵喜晨康井利李道平黑龙江省鹤岗市卫生学校(154101)杜晶华关键词慢性咳喘穴位敷贴冬病夏治1990年7月至1995年7月,我们采用穴位敷贴方法治疗慢性咳喘21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  相似文献   

17.
缪锋  周小英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1):481-481
原发性痛经在青年女学生中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军训、考试等应急期间,发病率更高,病情更重.近年来笔者采用交加散穴位敷贴治疗本病患者209例,并与西药治疗45例对照,获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证实针刺加穴位敷贴对脑卒中腹胀患者改善的效果。方法:将50例脑卒中腹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针刺加穴位敷贴和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效果。结果:采用针剌加穴位敷贴治疗脑卒中腹胀患者,排便、自觉症状及腹平片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方法。结论:采用针刺加穴位敷贴治疗方法较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脑卒中腹胀患者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楼佩儿 《新中医》2020,52(10):102-104
目的:观察艾附暖宫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寒凝血滞型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寒凝血滞型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艾附暖宫汤内服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对比组间治疗前及治疗第1、第2、第3个月经周期时的痛经程度,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小腹疼痛、经血色暗、月经伴有瘀块、四肢畏冷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4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第1、第2、第3个月经周期时的痛经积分均逐渐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时的痛经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第1、第2个月经周期时的痛经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艾附暖宫汤联合穴位敷贴可明显改善寒凝血滞型PD患者的痛经症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李云端  尚小平 《河北中医》1998,20(4):197-198
自制痛经胶囊治疗气血瘀带,寒湿凝滞所致的痛经112例。痊愈84例,好转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