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痰湿症是因脾失健运,肺失宣降,或湿痰壅阻气道所导致的一种临床症状。它是由外感风寒失治,或肥人痰盛之体,罹感寒邪,或因中阳不足,脾失健运,气不化津,痰湿内生所致。主要表现为胸闷气喘,咯痰色白而清稀,遇冷则甚,喉间痰鸣,胸膈满闷,甚则恶心呕吐。鉴于中西医在治疗该症无明显特效方法的基础上,笔者在1995年中着意从内科门  相似文献   

2.
晨起呕恶、咳嗽,痰多色白,且痰滑易出,伴有纳呆食少,胸痞,身体困倦,嗜卧,舌苔厚腻,脉濡者,多由脾虚不运,痰湿内生,或外感寒湿,束肺困脾,水湿内停所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脾湿而痰生,寅时肺经旺盛而痰聚,故晨起必出痰;因脾虚湿困,则纳呆食少;痰湿阻于上焦,气机不舒,则见胸痞;痰湿阻于中焦,则胃气上逆而呕恶;痰湿郁遏清阳,则肢体困倦、嗜卧;脾失健运,痰湿内生,则痰量多而色白,且痰滑而易出;舌苔厚腻,脉濡滑,均为痰湿内盛之象.  相似文献   

3.
对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和治疗经验进行探讨和总结,认为其病因主要为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失调、正气素虚等;病机主要是肺失宣肃、肺气上逆;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为外邪、痰浊、肝郁气滞、瘀血阻滞,虚为肺脾肾亏虚;临床多表现为本虚标实,且虚实互为因果;治疗应注重从痰、气两个方面悉心辨证,准确论治。痰应注意区分痰浊、痰湿、痰饮、痰热、风痰,以及痰瘀阻肺的不同;气应注意气郁、气滞、气逆,以及气虚、气陷的不同。但从临床所见,气的病变往往与痰的病变同时存在,故病证虽以痰为主,但治疗宜痰气并治。分别叙述了慢性支气管炎辨证为痰浊阻肺证、痰湿蕴肺证、痰饮犯肺证、痰热郁肺证、风痰阻肺证、痰瘀阻肺证、肺肾气虚证的治法方药。  相似文献   

4.
小儿嗽从脾论治举隅席英贤兰州医学院附属一院(730000)"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以及"脾为生痰之源"的理论,小儿咳嗽和脾的病变密切,从脾论治,临床常获良效,病案举隅如下。1脾失健运,痰湿阻肺王某,女,7岁。患儿因咳嗽时轻...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从虚实两大方面概述慢性肾炎的证候与治疗。1实证大多见于病后复感外邪,导致肺脾失约、湿热内蕴,或病久邪实瘀阻之证。1.1肺失宣降,脾不健运患者原有慢性肾炎病史,三焦气化不利,复感外邪,尤以风邪为甚。风为阳邪,其性上行,风与水搏,以致肺失宣降,脾失...  相似文献   

6.
《山东中医杂志》2017,(9):783-785
肖军教授认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基本病机为正伤肺虚、肺失宣肃,致使痰浊、瘀血、热毒等病理产物凝聚胶结于气道。基于"肺脾相关"理论,肖老师提出脾失健运、气血虚损是导致肺癌正气耗伤及痰浊、瘀血、热毒等病理产物形成的主要因素和重要前提,是联系肺癌痰瘀阻络证→阴虚毒热证→肺脾两虚证→脾肾两虚证病机发展过程的中心环节。治疗方面,肖老师以健运脾气为主,并灵活运用化痰、活血、解毒、滋阴、清热、散结等药物,攻补结合,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咳嗽是以发出咳声或伴有咳痰为主症的一种肺系病症,它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临床常见症状。痰湿型咳嗽作为其主要证型之一,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病情变化多端。从“土郁夺之”理论分析,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胃,核心病机是肺脾两虚、痰阻气郁。具体而言,土虚之初,健运失常,水谷不化,痰饮始生;土虚失运与痰饮内生互为因果,痰湿久蕴,郁而化热;土虚则脾胃升降失常,复有痰湿、痰火阻滞气机,气郁尤甚。治疗当以健脾补肺、化痰除湿、调畅气机为核心,并根据患者的病机特点,选取四君子汤、半夏泻心汤等方剂加减治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痰湿壅阻型是咳嗽的常见证型之一,临床治疗不当易反复发作.咳嗽多因脾肺气虚、痰湿阻滞、肺气失宣而作,治疗应以温补太阴、理肺止咳、燥湿化痰为原则,选用姜辛五味止咳汤加减治疗,取效甚佳.  相似文献   

9.
脂肪肝为现代多发病,属中医“胁痛”、“痰浊”、“积聚”等范畴。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情志失调,少劳过逸,致肝失疏泄,肝血瘀滞,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阻气机,痰瘀互结,损伤肝络,其病位责之于肝脾肾。笔者临证时从湿浊、痰凝、瘀血入手治疗脂肪肝,取得较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曹鸿云 《吉林中医药》2010,30(3):213-214
咳嗽初起常因外邪袭肺,见咽喉不利、腑气不通之象;缠绵难愈兼脾失健运,见痰浊阻肺之征;慢性久咳气阴不足,痰瘀互阻。诸因素致肺失宣肃,气机逆乱而咳。临床中注重分期论治,调畅气机,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认为本病的中医主要病因有饮食内伤、过食肥甘厚味,劳逸失度,情志失调,高龄肾虚及他病迁延等,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故而发病初期表现为肝郁脾虚证,继而痰浊内生,气机郁滞,血脉瘀阻,气、血、痰、浊互相搏结而形成,进入发病中期表现为痰瘀互结证、痰湿内阻证、湿热内蕴证,本病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病位在肝,发病日久,累及肝肾二脏,故最终表现为肝肾不足证。因此,本病以疏肝解郁,理气健脾,化痰祛湿,活血化瘀,滋肾养肝,调和肝脾为基本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2.
<正>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也是呼吸科门诊最常见的症状。《素问·咳论》中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提示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咳嗽。明代医家李中梓提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理论,提示痰湿蕴肺型咳嗽的治疗方向。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77例痰湿蕴肺型咳嗽患者,其中41例从脾论治,以健  相似文献   

13.
赵文霞教授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二十余载。对消化病的治疗,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用药特点,笔者有幸跟师3年,现将其治疗梅核气的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赵老师认为,梅核气发病部位虽在咽喉,但发病机理与肝脾肺胃密切相关,常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湿生痰,痰湿阻滞,土壅木郁,肝气上逆,痰气交阻,结于咽喉;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聚津为痰,痰气交阻,互结咽喉咽而发病。梅核气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痰凝气滞为病之标,脾胃虚弱,肝气郁滞为病之本,因此本病的病位在胃而非咽。2治疗经验脾胃虚弱,痰凝气滞为本病发…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7,(5):430-433
高脂血症属中医痰湿、浊阻范畴,对从痰浊论治高脂血症的理论基础及临床研究从病因病机、脏腑辨证两方面进行综述。认为本病病位以脾、肝、肾三脏为主,病机为脾失健运,脂浊停留;肝失疏泄,津留为痰;肾失气化,水凝为痰。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宜从脾、肝、肾三脏论治,注重脏腑相关的整体化治疗,化痰泄浊,促进血脂转运及排泄。参考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治法在内伤咳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绍俭 《四川中医》1998,16(7):11-13
笔者认为,内伤咳嗽,多伴随血行不畅或瘀血内阻的病理,瘀血又可成致病因素,或直接于肺,或滋生痰。火于肺,或伤阴耗气干肺,或与痰、火互结于肺,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临证常兼挟出现瘀血征候或以瘀血证候为主,或胸部X线检查显示瘀血征,治疗宜配合运用活血化瘀治法或以活血化瘀治法为主。1痰湿蕴肺咳嗽多伴随气滞、阳虚血行不畅或瘀血内阻的病理,临证常兼挟出现气滞、阳虚血瘀证候,治疗宜配合运用理气温阳化瘀治法。脾湿不运,痰湿上渍于肺,塞遏肺气,肺失宣肃而作咳。“痰湿”为有形之邪,其性届阴,易阻碍气机,遏伤阳气…  相似文献   

16.
笔者总结多年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发展具有不同的病理阶段,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最终形成痰瘀互结,闭阻肝脏脉络。根据其发展规律,可将非酒精性脂肪肝按早期、轻度、中度、重度分期辨治,或以治痰为主,或以治瘀为主,或痰瘀同治,或从脾论治,或从肝论治,或肝脾肾同调,灵活对待,随证施治。  相似文献   

17.
导师王伟明教授认为痰湿中阻型痞满以痰湿阻滞、脾失健运、气机不畅为基本病机,病位在胃,与肝、脾的关系密切。故针对病机,常以"除湿化痰,理气和中"为治疗原则,以陈平汤为基础,随证加减,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肺功能、炎症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18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将其按照中医证型进行归类,分析不同中医分型患者肺功能、炎症指标、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评分、COPD患者生存状况评估(BODE)指数变化,评估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收集180例稳定期COPD患者,发现肺脾气虚证52例、痰湿蕴肺证的45例、肺脾肾虚证的44例和痰瘀阻肺证的39例。肺脾气虚证和肺脾肾虚证的病程以>20年为主,痰瘀阻肺证的病程则集中在5~10年,而痰湿蕴肺证的病程大多<5年。肺脾气虚证肺功能分级集中在Ⅳ级,痰湿蕴肺证和痰瘀阻肺证则集中在Ⅱ级,肺脾肾虚证集中在Ⅲ级。四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用力肺活量(FVC)、mMRC评分、BODE指数、炎症指标及过去1年内急性加急次数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EV1%Pred、FVC按照肺脾肾虚证、肺脾气虚证、痰瘀阻肺证...  相似文献   

19.
符为民临证治疗高脂血症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脂血症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验方、食疗方、养生调摄六个方面进行论述,认为本病症属脾虚痰湿、瘀血证.分内外二因,病机为脾失健运、清浊不分,病理产物为痰浊瘀血,治疗上不仅重视辨证,还讲究痰瘀同治,辅以理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艾灸隐白穴配合定经汤内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78例用艾灸隐白穴配合定经汤加减治疗。结果:治愈率80.8%,总有效率100%。结论:艾灸隐白穴配合定经汤加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