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运用中医整体观及五脏相关学说理论,采用五脏并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根据治疗结果,客观评价五脏并调治疗FD的临床疗效,总结病证结合与辨证论治对FD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选择FD患者90例,分成五脏并调治疗组、辨证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中药治疗组予五脏并调的"调脏运气汤",辨证对照组予疏肝解郁、理气消滞的"柴胡疏肝散加减",中药组均随证进行加味,西药对照组予促胃动力治疗。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统计症状、SDS、SAS积分。结果:五脏并调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但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五脏并调治疗组对SDS、SAS的关系影响率较对照组高;治疗过程中,各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病例。结论:五脏并调对FD具有明显疗效;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五脏并调,可显著影响FD与SDS、SAS的相关性;病证结合治疗与辨证论治可取得同样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运用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王彦刚教授基于"核心病机观"理论,提出从五脏论治FD.王教授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肝郁脾虚,且此病机贯穿FD的整个病程,可分别从心、肺、肾角度辨治FD.治疗上以疏肝健脾为核心治法,辅以清心安神、宣肺理气、调补先天之法,通调五脏,并善于运用经方中的药对...  相似文献   

3.
从五脏相关学说重新认识阳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阳痿应从五脏相关论治,并从阳痿的病因、病机和辨证等方面探讨了阳痿与肾、心、肝、脾(胃)、肺的关系,认为阳痿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与五脏系统密切关联。从五脏相关学说,能够更好地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阳痿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基于五脏相关学说阐述冠心病分期论治的思路与特点。冠心病的主病之脏为心,但与肝、脾、肺、肾四脏的生理病理及病证密切相关,应针对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时间和层次上的病理改变进行辨证分型,将冠心病分为形成期、稳定期、终末期3个阶段分别论治。  相似文献   

5.
五脏相关学说,是将五脏六腑、四肢、皮毛、五官七窍等组织器官分别组成五个脏腑系统,并阐释脏腑系统与人体大系统、自然界、社会等联系的学说。吴焕林教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并传承五脏相关学说,运用于临床辨证论治功能性室性早搏取得较好疗效。论述了吴焕林从五脏相关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的诊疗思路及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6.
陈树东 《光明中医》2010,25(4):585-586
"五行学说"构建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但"五行学说"本身具有局限性,不能全面地反映事物间的普遍联系。邓铁涛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五行学说,在继承前贤理论、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历经30年,提出"五脏相关学说",引起中西医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的五脏相关论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五脏相关学说是邓铁涛教授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医生理、病理观,是中医整体观念在脏象学说中的具体体现。人体以五脏为核心,以五脏相互间的生理病理联系为疾病发生发展及表现的内在基础,每一种疾病都是五脏相关的局部体现。冠心病的病位在心,病机为气血阴阳失调,痰瘀痹阻心脉,与其它四脏生理病理及病证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通调五脏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病多由于情志、饮食、劳倦等多种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运化功能减弱,中焦痞塞不通.病位虽在脾胃,但又涉及肝、肾、心、肺.FD既是脾胃系的一个病证,又是涉及到全身的、多系统的疾病.在临床上或虚实并见,或寒热错杂,或病机单一,一脏独病,或多脏同时受累.因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所以在临证之时,要有整体观念,全面分析,把握动态变化,从而达到"安五脏以治脾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777-1779
刘凤斌教授继承和发扬"五脏相关学说",以"肝脾(胃)肺相关"论治胃痛胃痞,以"肝脾肾相关"论治黄疸鼓胀,取得良好疗效;并创新性地以"五脏相关学说"为理论基础构建模型,研制出适合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患者报告结局指标量表,为合理评价中医临床疗效开创重要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张照兰主任医师从燮理肝脾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痞满病机虚实夹杂,病位在胃, 与肝脾密切相关,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张照兰以“燮理肝脾”为思路,提出“厚土气, 挑萌芽,通气路”的治法,创立燮肝理脾消痞方,通过灵活化裁,联合非药物处方,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5年新会陈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入选对象随机分为陈皮散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28例,分别用5年的陈皮散及该陈皮散加西药治疗,在第1、第2疗程治疗结束时随访记录患者症状与体征改善等情况,根据症状评分综合分析2组的疗效。结果:第1疗程绝大部分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第2疗程全部症状和体征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是中西医结合组(89.29%)优于陈皮散组(75.00%)。结论:5年新会陈皮治疗FD有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类临床上常见和多发的异质性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上腹疼痛不适等,并缺少可以解释此类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代谢性疾病,中医认为,脾失健运是F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就脾失健运与FD内在机制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从脾论治FD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属于中医痞满和胃脘痛的范畴。中医认为"肝郁"是引起FD相关症状的重要病机,因此临床多法"治肝以安胃"之说,从肝论治。现代医学强调FD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对症治疗联合抗焦虑抑郁药以及心理干预是治疗FD的重要方法。由此可见,中、西医对FD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治疗思路高度相似。故作者从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等方面对FD从肝论治进行探讨,为从肝论治FD的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常见病,邓贵成主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本文总结邓贵成主任在诊断疾病中,四诊合参尤重舌诊,中西互参避免贻误病情,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机为胃失和降,和降法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基本治法,具体包括理气和胃、辛开苦降、分消走泄、温中和胃、养阴和胃、消除病理因素,心态调整应贯穿治疗疾病始终。  相似文献   

15.
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能否增强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中药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和结束后3个月随访收集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26例,痊愈5例,显效11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29例,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66%,两组疗效比较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疗法和单纯性中药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疗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仁汤加味治疗湿浊中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说明三仁汤在治疗内湿方面的作用。[方法]将156例中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用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76例,两组均用同样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三仁汤加味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70.00%,对照组治愈率34.21%;治疗组总有效率96.25%,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治疗组6月复发率24.68%,对照组6月复发率46.4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仁汤加味治疗湿浊中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健脾疏肝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的疗效和安全性,并采用了基于患者的结局评价从患者的角度考察其最关心的问题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将来自5个分中心的160例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2∶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具有健脾疏肝作用的中药健脾理气方以及安慰剂治疗。中药及安慰剂均为配方颗粒,由70 ℃温水冲服,分早晚2次服用,每次150 mL。2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随访。主要评价指标为基于患者评价的消化道症状积分,包括消化道总体症状积分和单项症状积分,分别在第0,1,2,3,4和8周观察记录。次要评价治疗为钡条胃排空试验,在第0和4周完成。结果:与安慰剂比较,治疗4周后及随访试验组患者消化道总体症状积分和单项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钡条胃排空试验中药组对胃肠动力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试验期间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中药健脾疏肝法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仁汤加味治疗湿浊中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说明三仁汤在治疗内湿方面的作用。[方法]将156例中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用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76例,两组均用同样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三仁汤加味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70.00%,对照组治愈率34.21%;治疗组总有效率96.25%,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治疗组6月复发率24.68%,对照组6月复发率46.4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仁汤加味治疗湿浊中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因病机与五脏功能失调相关。五脏俞是五脏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是五脏之气转输流注于全身的枢纽,且五脏俞接近内脏,作用直接,五脏之病当取五脏背俞穴来进行治疗。调五脏之背俞穴可调五脏气血阴阳,而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内守、气血调和以安五脏之精神。现从五脏相关论就五脏俞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理论、临床及机理研究作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20.
整脊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整脊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整脊疗法治疗,对照组口服贝络纳治疗.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经4周治疗后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和9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复发率分别为10.7%和3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疗法和贝络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近期及维持治疗均有良好疗效,但整脊治疗复发率低于贝络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