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眼针疗法治疗缺血脑血管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眼针组,改良的线栓方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取上焦区、下焦区、肝区、肾区为施加因素;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眼针组与模型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统计学差异(P<0.01);眼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凋亡细胞数3h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24h、72h时间点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眼针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抑制缺血半暗区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眼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眼针组,采用改良的线栓方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取上焦区、下焦区、肝区、肾区为施加因素;免疫组化染色,检测Fas、Fasl表达。结果:眼针组与模型比较,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眼针可抑制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合成Fas、Fasl。可能是通过抑制凋亡信号传递,从而抑制凋亡,保护半暗区神经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疗法能否有效地减轻缺血脑组织的病理损伤。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取穴百会、水沟、足三里;观察各组脑组织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神经元超微结构有病理性改变,但电针各组病理改变较相同时较模型组病理改变较轻。结论运用电针治疗可有效减轻脑组织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眼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眼针组;取眼针上焦区、下焦区、肝区、肾区为施加因素;RT-PCR法检测Caspase-8、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眼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眼针下调脑缺血再灌注缺血区脑组织Caspase-8、Caspase-3 mRNA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是眼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血流以及脑组织自噬的影响,探讨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眼针组、抑制剂组和增强剂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眼针组大鼠在造模成功后0.5 h、12 h及24 h给予眼针干预30 min;抑制剂组和增强剂组大鼠在造模前30 min给予侧脑室注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和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且抑制剂组和增强剂组给予同眼针组相同的眼针干预。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用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大鼠大脑皮层血流量和血流速度,用尼氏染色法观察缺血区脑组织神经元损伤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缺血区脑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62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P<0.01);大脑皮层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明显降低(P<0.01);缺血区脑组织尼氏小体数量减少(P<0.01);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和LC3-Ⅱ/LC3-Ⅰ升高,而p62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和抑制剂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P<0.01);大脑皮层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加(P<0.01);缺血区脑组织尼氏小体的数量增多(P<0.01);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LC3-Ⅱ/LC3-Ⅰ明显降低,p62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增强剂组与模型组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能够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脑血流量,加快脑血流速度以及抑制缺血区脑组织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DXNT)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症状学评分及梗死体积的影响,明确YDXNT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组)和YDXNT组.尼莫地平组及YDXNT组预先连续灌胃给药7 d,而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灌服相当量的蒸馏水.第8天参照 Longa等线栓改良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待大鼠麻醉清醒后参照Zea Longa5进行神经症状学评分,在缺血再灌注24 h后将大鼠断头取脑,使用TTC染色法分别计算各组脑片中梗死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评价各组脑梗死体积.结果 各组MCAO模型大鼠均能引起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P<0.05),但YDXNT组、尼莫地平组及模型组在神经症状学评分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MCAO模型大鼠均造成明显梗死(P<0.05),但与模型组比较,YDXNT组、尼莫地平组能明显减小梗死灶体积(P<0.05);YDXNT组与尼莫地平组在脑梗死体积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DXNT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时限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探讨TNF-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并观察眼针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眼针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选取眼穴肝区、肾区、上焦区、下焦区,平刺,进针3mm,留针20min;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后3、24、72h处死动物并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TNF-α蛋白表达。结果眼针组TNF-α在脑组织再灌注后3、24、72h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结论眼针疗法可以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TNF-α的表达,进而抑制由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炎症反应,发挥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大椎”穴对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脑皮层超微结构形态学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闭塞SD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透射电镜观察大脑皮层超微结构,并对线粒体进行体视学检测。结果模型组大脑皮层超微结构损害明显,电针组大脑皮层超微结构明显改善。两组线粒体体视学检测结果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电针“百会”、“大椎”穴对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脑皮层超微结构形态学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含量的影响,探讨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采用眼针治疗,于再灌注后3 h、24 h、72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ELISA方法测定大鼠血清ICAM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下降,大鼠血清ICAM含量比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 眼针具有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降低机体血清ICAM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四关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中EPCs含量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划分成24h、48h和72h三个亚组,各10只。模型组及电针组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各亚组在造模成功后即刻行电针四关穴干预(疏密波,20min/次),48h组在24h再次电针干预,72h组在24h和48h各电针干预1次。在相应时间点采集抗凝腹主动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型标记为CD34+/KDR+细胞的EPCs含量。各组均在造模后即刻、24h、48h和72h按Longa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造模后24h,电针组Longa评分有所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血中EPCs含量较其它各组显著增加(P0.01)。造模后48h,电针组Longa评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其血中EPCs含量较其它各组明显增加(P0.01)。72h时,电针组Longa评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其血中EPCs含量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模型组仍高于其它各组(P0.01)。结论:电针四关穴能让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内源性EPCs含量增加,并能促进恢复其神经功能,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风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风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 大鼠模型,以步长脑心通为对照,于脑缺血6、12、24、48 h动态观察中风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 响。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局灶性脑缺血6 h,梗死灶迅速扩大(P<0.01),随缺血时间延长,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梗 死灶体积缓慢进展,至48 h,梗死灶略有缩小(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梗死灶体积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高剂量组最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 中风康可缩小梗死灶体积,减轻局灶性脑梗死引起的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砭石疗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砭石疗法;对照组接受针刺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60例患者治疗前后指令、意识刺激、水平凝视评分均为0分,不参与统计.每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他神经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疗法治疗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采用眼针治疗,于再灌注后24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脑组织TNF-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脑组织TNF-α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眼针疗法具有明显的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脑组织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穴位埋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穴位埋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胶原川芎嗪制备的缓释剂(药线)在大椎、双侧内关穴位埋药,检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脑梗死体积。结果脑缺血30min再灌注1d、3d、5d,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脑梗死体积大;穴位埋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结论穴位埋药可明显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缩小脑梗死体积,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及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各组大鼠处死后行TTC和HE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并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补阳还五汤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梗死体积均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使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缩小,病理学改变减轻,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眼针治疗,于再灌注后3h、24h、72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SOD、MDA含量的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中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大鼠血清SOD含量增多,MDA含量减少,TNF-α含量减少(P<0.05)。结论:眼针具有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大鼠血清SOD、MDA及TNF-α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柏强 《中医药学刊》2010,(7):1540-1542
目的:观察眼针结合作业疗法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改善能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均接受作业治疗,治疗组在作业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眼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定患侧上肢运动功能,采用休斯顿大学康复医学部ADL评分法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ADL能力。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01),治疗后治疗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结合作业疗法可有效提高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疗效优于单纯作业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黄龙通络胶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大鼠心律失常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模型,记录各组大鼠Ⅱ导联心电图,并测定心肌组织中Na+-K+-ATPase、Ca2+-Mg2+-ATPase的活性。结果黄龙通络胶囊有稳定QRS间期、PR间期的作用,能降低抬高的ST段;能显著提高线粒体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结论黄龙通络胶囊可能是通过保持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膜的稳定性,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谢障碍,而发挥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