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现状,归纳针灸治疗规律和效果,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手检的方法收集近7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归纳不同针灸手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针灸包括毫针传统针刺法、头针、电针、灸法、颅针以及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等综合疗法对本病均具有良好疗效;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整理《标幽赋》中关于针灸理论的相关论述,主要从针刺取穴特点、针刺补泻方法、针刺禁忌三个方面总结其在针灸临床中的具体指导作用,探讨《标幽赋》针灸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研究发现《标幽赋》擅长特定穴的应用,重视时间针法,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善用上下、前后、左右等多种配穴方法和单式、复式补泻手法,为针灸临床治疗过程中选用何时何穴、运用何种针刺手法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提高了临床疗效。此外,《标幽赋》中还论述了患者不适合针灸治疗的状况及时间,并明确指出了禁针禁灸穴,强调医者提高自身诊疗技术的重要性,避免失治误治,为针灸临床有效规避风险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标幽赋》针灸理论言简意赅、贴近临床、规避风险、提高疗效,对于针灸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中风后足内翻的针刺方案,查阅近20余年相关文献,从穴位、针刺方法、针刺时机等方面,分析影响针刺疗效的相关因素。发现选穴上应注意穴位与解剖的关系;依据中风后足内翻发生时机等特点,不同时期可选择不同的针刺方案;针灸与康复的联用可提高疗效;患者机能状态、选穴配伍、针刺手法(针刺方向角度深度、补泻手法、刺激量等)与疗效的关系非常复杂,目前研究结论的科学价值需进一步提升。认为针灸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针刺效应,与患者机能状态、穴位配伍、针刺手法等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重点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穴位及针刺手法进行优化,注重联合康复疗法,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针灸与单纯针刺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与单纯针刺组各30例,分别运用温针灸和单纯针刺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数等.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或消失,两组血小板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单纯针刺组疗效优于温针灸组(P<0.05).远期疗效温针灸组优于针刺组.结论:温针灸与单纯针刺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都具有良好疗效,单纯针刺以近期疗效见长,温针灸以远期疗效为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针刺疗法+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手法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取阿是穴为主,采用针刺配合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6.7%,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0%,两组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灸配合手法治疗网球肘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7.
针刺手法是获得针灸疗效的关键技术.在总结近三十年从事刺法灸法学教学和临床针灸医疗经验基础上,笔者创立“平腕立指针刺手法”.该法是将刺手指力腕力融为一体,自然衔接,运针自如,组合操作提插捻转手法的一种针刺方法.为了突破目前针刺手法研究中提插和捻转单独研究的局限,笔者拟对“平腕立指手法”进行客观的量化研究,为教学临床及科研提供手法量化依据,并为针刺手法与针刺效应的相关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霞 《河南中医》2012,32(4):478-480
针刺治疗抑郁症有普通针刺治疗、电针治疗和针药结合治疗.普通针刺即指根据病情采用传统针刺补泻手法,刺激腧穴进行治疗,为临床最常用的针刺方法;电针治疗是对传统针灸方法的发展,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地运用电流刺激可增强和维持针感,提高疗效;针药结合即指针刺治疗与抗抑郁药物或中药同时应用.针刺治疗抑郁症不良反应少,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针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针刺组采用针灸治疗,针刺结合推拿组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不同治疗临床效果差异性。结果治疗后,针刺结合推拿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为(1.19±0.23)分,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针刺结合推拿组治疗有效率为95.71%,明显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针刺方法对面瘫病人临床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莹  党增强 《山西中医》2005,21(5):41-42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面瘫患者不同分型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前来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手法组和电针组,将两组患者又分为虚实两种证型,分别给予针刺手法与针刺电针治疗,两疗程后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针刺手法组和电针组在治疗面瘫实证方面疗效相近,而在对虚证的治疗上有着明显区别.结论:合理运用针刺手法,可以提高面瘫虚证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张缙教授针刺单式手法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ang YJ 《中国针灸》2010,30(10):853-855
张缙教授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对针刺手法进行钻研,研究领域涉及7大方面,在窦汉卿《针经指南.手指补泻》14法基础上,参考《琼瑶神书》《针灸大成》等古代文献总结出二十四式单式手法。本文将张缙教授单式手法的几个重点部分——循摄、盘法、搓法、飞法等手法的基本理论、具体术式、临床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胡银娥  杨华元 《中国针灸》2007,27(11):829-831
针刺手法是针灸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针灸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为了进一步揭示针刺手法的本质和特点,学者们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实时采集针刺手法,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并运用比较成熟的工程学对其进行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分析。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与研究发现,目前对针刺手法的分析还不是很深入和系统。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针刺手法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设想,从而为针刺手法与针刺效应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可靠依据,为针刺手法量化、规范化及标准化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取中脘、足三里穴,用阳中隐阴法治疗38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评定疗效,并与药物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针灸组与药物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有效率分别为81.6%和84.2%,两者统计学处理P>0.05,临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表明针灸治疗萎缩性胃炎具有与药物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回顾历版《针灸学》统编教材刺法内容,梳理教材中刺法的层级结构、概念定义和种类的变化,探讨当代刺法理论与应用的特点。从层级结构来看,毫针刺法占据了刺法部分的主流地位;刺法定义的表述体现了针刺工具从单一到多元、刺激部位不再局限于腧穴的理论特点;刺法种类在教材的发展进程中整体上呈现不断丰富的趋势,不过也有部分刺法退出了教材的刺法知识体系。《针灸学》教材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对于针灸刺法理论的传承与应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针灸刺法知识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回顾历版《针灸学》统编教材刺法内容,梳理教材中刺法的层级结构、概念定义和种类的变化,探讨当代刺法理论与应用的特点。从层级结构来看,毫针刺法占据了刺法部分的主流地位;刺法定义的表述体现了针刺工具从单一到多元、刺激部位不再局限于腧穴的理论特点;刺法种类在教材的发展进程中整体上呈现不断丰富的趋势,不过也有部分刺法退出了教材的刺法知识体系。《针灸学》教材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对于针灸刺法理论的传承与应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针灸刺法知识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浮针治疗腰痛症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治疗腰痛的疗效.方法:在疼痛门诊采用浮针疗法治疗不同疾病均有腰痛的患者,如急性腰肌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结果:不同疾病的腰痛患者均治愈.结论:浮针疗法是治疗腰痛症的有效方法,安全易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针刺疗法被国内外广泛接受的同时,出现了多个关于不良事件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对相关报道分析发现:不良事件多由操作不当导致。笔者通过对中医古籍中有关针刺禁忌的论述进行归纳,并结合现代认识,介绍针刺疗法的注意事项,以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对针刺安全性正确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针刺镇痛临床评价指标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刺治疗疼痛性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而疼痛作为一种主观的感受不便于测量,缺乏量化指标;因此,针刺镇痛疗效的评价工具也不一致,临床研究之间缺乏可比性.笔者总结了临床上常用针刺镇痛的评价工具,认为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应在对主观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基础上,从疼痛严重程度、伴随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多角度进行综合评价,以充分体现针刺镇痛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松鹤  楼新法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2):54-56,F003
通过对近十年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治疗方法以常规针刺。芒针,长银针,电针,电热针为多;取穴多以腰夹脊穴为主。常用还有命门,腰阳关,肾俞及下肢胆经,膀胱经穴等。机理多认为与针刺的镇痛作用有关。且能改善神经根周围的微循环,以及通过促进外周血性组织阿片肽的释放而发挥免疫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Nape Acupuncture refers to an acupuncture method at nuchal region. It was initiated and applied in clinic by Dr. HUA Yan-ling from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 and it can be used for treating diseases of nervous, circulatory and motor systems. Especially, it is more effective for brain-origin diseases. The author ever studied this acupuncture method from Dr. Hua and found it was effective according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Now several typical cases are reported as follo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