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神经递质与癫痫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神经递质的变化在癫痫发病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日前研究较多的有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5-羟色胺(5-HT)、神经肽、一氧化氮(NO)等。从对神经元作用上看,神经递质大体上可以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类。我们从神经递质的合成、运输、突触释放、降解以及受体结合及酶的代谢等各级水平进行对神经递质与癫痫发病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癫痫与抑郁     
癫痫患者在癫痫发作间期,抑郁症发作很常见。病因学主要归纳为强制正常化现象、抗癫痫药物、偏侧化假说和个人心理因素影响等4方面;癫痫合并抑郁与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等有关;癫痫患者抑郁的检测。临床医生应重视抑郁症的治疗,并从抗癫痫药物和5-HT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等药物中归纳出一些主要药物的功效。本文主要针对癫痫合并抑郁的病因、发病机制、检测方法及治疗等研究进展作介绍。  相似文献   

3.
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精神病药主要通过阻滞多巴胺 (DA)和 5 -羟色胺 (5 -HT)两种神经递质的受体而发挥药物效应 ,DA和 5 -HT受体基因的变异和受体基因的多态性可能是产生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本文对近年来有关 DA和 5 -HT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反应的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羟色胺与自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杀是指有意自我毁灭而采取伤害自身的一种行为,其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Asberg在瑞典开始研究神经递质,自此自杀与神经递质关系的研究一直延续至今。其中5-羟色胺(5-HT)在所有可能与自杀相关的神经递质中被研究得最多,并主要集中在5-HT功能下降、5-HT转运体结合点密度下降、突触后膜5-HT受体密度上调、与自杀相关的5-HT系统候选基因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5-羟色胺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5-羟色胺(5-HT)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内容包括5-HT 受体分类及作用,5-HT 与自杀行为,5-HT 与冲动性攻击行为,5-HT 与食欲抑制药,5-HT 与强迫症。  相似文献   

6.
5-羟色胺(5-HT)作为神经递质,需与5-HT受体(5-HTR)结合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5-HTR可分为7大类,并可进一步分为14个亚型。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5-HTR类型在脑内均有表达,但它们的分布区域、密度及作用特点各不相同,故它们的主要生理功能也不尽相同。目前证实许多疾病,如抑郁症、偏头痛和精神分裂等与5-HT某些受体亚型的异常有关。本综述主要对5-HTR亚型在脑内的分布情况及可能具备的功能作简要介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戊四氮点燃癫癎大鼠海马5-羟色胺能神经递质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戊四氮(PTZ)点燃癫癎形成过程中大鼠海马5-羟色胺(5-HT)能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用PTZ制作癫癎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戊四氮急性发作组(PTZ 1组)和戊四氮慢性点燃组(PTZ 2组),同时设立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在体微透析取样,观察大鼠行为、脑电图(EEG)和海马5-HT能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PTZ 1组癫癎发作时EEG自发放电逐级加重;癫癎发作时海马5-HT水平与对照组、发作前和发作后比较显著升高(P〈0.05);海马5-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HT转化率(5-HIAA/5-H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Z 2组点燃后大鼠出现自发癫癎发作,EEG在发作间期出现自发放电;5-HT和5-HIAA水平在点燃期、维持点燃期、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癫癎发作时海马5-HT水平显著升高,发作后恢复正常;在癫癎形成过程中,早期5-HT水平一过性升高、PTZ点燃后和发作间期海马5-HT水平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各种实验性癫痫发作可诱导成年啮齿类动物脑内的神经元产生。癫痫发作如何诱导神经元的发生及新生的神经元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尚未明了。现有证据表明,癫痫发作诱导的神经元产生除与发作引起的细胞死亡释放的生长因子有关外,5-羟色胺受体激活可能是癫痫发作诱导齿状回处细胞增殖和存活的关键步骤。癫痫脑齿状回内神经元发生的改变,可能是病理性的并且促进了过度兴奋性的形成,也可能是与慢性癫痫相关的记忆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米氮平药效动力学的核心作用是对突触前α2受体的拮抗,这个作用产生了2个结果:(1)因为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传导接受突触前α2受体的控制,阻断突触前α2受体能够降低由于该受体的兴奋而导致的对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抑制作用,从而增加突触间隙NE的浓度;(2)因为5-羟色胺(5-HT)能神经传导系统与NE能神经传导系统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米氮平既可以通过直接抑制5-HT神经元末梢的α2受体(该受体被称之为异质受体)来增加5-HT的释放,也可以通过提高的NE含量来刺激5-HT神经元胞体上的α2异质受体,从而进一步增加5-HT的释放.其结果,米氮平同时增加了NE和5-HT这2种神经递质的释放,这一机制,被认为是米氮平具有较高临床疗效的原因,因此,米氮平被称之为NE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即NaSSA.  相似文献   

10.
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太清楚。但是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焦虑障碍的形成与5-羟色胺有关。而5-HT复杂的生物学作用是通过特异性的5-HT受体及其亚型来实现的。在其众多的受体中,目前的研究认为5-HT1A受体、5-HT2A受体、5-HT1B受体都与焦虑障碍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这些受体与焦虑障碍的关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五羟色胺又名血清素(serotonin,5-HT)对睡眠-觉醒的调节一直以来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破译5-HT对睡眠-觉醒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随着近些年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5-HT与睡眠-觉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是睡眠-觉醒周期中重要的生理学神经递质之一[1-3]。现作者就不同脑区5-HT对睡眠-觉醒的不同阶段作用进行综述如下,以期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之一,据流行病学调查,一般人群的年患病率为5‰~7‰[1],活动性癫痫患病率(5年内有发作)为4.6‰,我国估计难治性癫痫患者不少于100万。而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迄今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癫痫疾病与离子通道、神经递质、神经胶质细胞、接触传递及缝隙连接等有密切的关系。今将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一神经递质与离子通道多年来的研究已经证明癫痫的发病和“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节失衡有关[2]。癫痫的发病与兴奋性递质与抑制性递质失衡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癫痫发作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分别作为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抑制性神经递质而与癫痫的发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的生成、释放、灭活及受体的异常皆可引起神经元异常、过度的同步性放电。特别是各种神经递质的促离子受体,目前已引起人们的关注。1.谷氨酸谷氨酸是脑内最重要的兴奋性递质,一直认为与癫痫的发作密切相关。Yao[3]等在戊四唑(PTZ)点燃癫痫模型中发现,随着点燃级别的进展,谷氨酸表达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可见谷氨酸导致癫痫发作可能是由于其早期胞内合成增加,后...  相似文献   

13.
米氮平作为抗抑郁药,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通过阻断α2受体加强5羟色胺(5 -HT)和去甲肾上腺素2种神经递质的释放,同时阻断5-HT2和5-HT3受体,特异性增强5-HT介导的神经传导[1].相应地,米氮平能减少恶心、头痛和性功能障碍,临床使用也广泛多样,在综合医院中对躯体疾病及抑郁症伴随的躯体症状的治疗也具有独到之处. 尽管对于新型抗抑郁药疗效、安全性和药物优势的比较已经有设计良好的文献提供循证依据[2-3],但是对于抑郁症的躯体症状以及"功能性"躯体症状疗效的药物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尚有不足.  相似文献   

14.
卒中后吞咽障碍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指患者由于卒中导致吞咽过程中的困难表现,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调控吞咽功能的两个关键区域孤束核和疑核,其分泌的多种神经递质与吞咽功能密切相关.与孤束核密切相关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及其受体5-HT1A、谷氨酸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  相似文献   

15.
非多巴胺能神经递质在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中的作用仍未完全阐明,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谷氨酸、γ-氨基丁酸、阿片肽等非多巴胺能神经递质在异动症中的作用机制,提出应用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内源性大麻酯受体激动剂、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阿片受体拮抗剂、腺苷2A受体拮抗剂、肾上腺素α受体拮抗剂等可减轻非多巴胺神经递质对异动症的影响,预防异动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生酮饮食结合抗癫痫药物对难治性癫痫患者发作频率、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2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在原有抗癫痫药物基础上进行至少3个月的生酮饮食治疗,于治疗后3、6、12个月时统计癫痫发作频率,复查脑电图评价脑部放电控制情况;于治疗6个月时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患儿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测定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所有患儿均接受随访,治疗维持3、6、12个月的患者分别为72例、60例、38例。生酮饮食治疗3、6、12个月时临床发作控制有效率分别为40.3%、50%、55.3%,完全控制发作率分别为2.8%、18.3%、21.1%;脑电波减少有效率分别为50%、68.3%、76.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时患儿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全量表智商得分未见显著性改变(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时患儿N_2PL显著降低,P3波幅及血清NE、DA、5-HT等神经递质水平显著升高(P 0.05)。结论总体上生酮饮食结合抗癫痫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有效,不仅可降低癫痫发作次数,也可一定程度改善患儿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对神经递质的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的神经可塑性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年对利血平的研究发现,大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5-HT)的耗竭,会使人体出现抑郁症状,因而提出了“单胺耗竭假说”.  相似文献   

18.
微电极技术的发明及其在癫痫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使得人们对癫痫的发病机制有了更细致、深入的了解。本文就微电极对癫痫发作起始部位、传播形式,癫痫活动中神经递质及受体的作用,致痫神经元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变化,外界因素对癫痫发作的影响,药物致痫及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最主要的药物,但长期用药及药量持续增加会诱发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异动症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由兴奋性神经递质系统的过度激活以及抑制性神经递质系统的损伤及失能导致。兴奋性系统激活直接与外源性的多巴胺前体代谢增强、多巴胺含量相对较高有关,且涉及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系统的激活;抑制性系统的失能则以色胺能神经递质系统为代表,表现为5-羟色胺(5-HT)神经递质含量减少,转运蛋白活性增强导致5-HT再摄取回到突触前膜的量增多,突触后膜5-HT 1A/B受体通路活性下降。现就左旋多巴治疗PD引起的异动症机制学说进行总结,为研发新型辅助治疗PD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神经递质的平衡及其作用间接或直接地与精神障碍和行为类型有关。有些酶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多巴胺-β-羟化酶(DBH)和单胺氧化酶(MAO),它们的活动可影响神经递质的效用。现代有关研究认为这些酶与精神障碍有关。为此,作者通过测定血浆 DBH,血小板 MAO、红细胞 COMT 和五羟色胺(5-HT),对行为障碍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进行了比较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