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杀虫脒农药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主要见于粒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影响少见,现报道1例。陈某,女,29岁,因口服杀虫脒250ml,经当地输血,静脉注射亚甲蓝等治疗3天后昏迷不醒转我院,血液检查:Hb85g/L,WBC22.4×100/L,N80%,L20%,BPC1000×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入院治疗2日后意识恢复,复查血小板仍为1215×10~9/L,胸骨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M:E=5.76:1,粒系增生,巨核细胞可见15个,血小板明显堆集,1周后再次复查血小板数恢复正常(160×10~9/L)。  相似文献   

2.
陈某,女,33岁.因头昏、乏力伴胸部不适二月收入院.体检: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压痛(+),心肺(-)。实验室检查:Hb42g/L,WBC2.2×10~9/L,BPC43×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原幼淋占98.5%,红系、粒系明显受抑,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少见.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胸腺切除术后发生纯红细胞再生障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2岁。(?)(?)行性面色萎黄、乏力半年,于1994年4月27日入院.患者1993年5月体检时发现左前纵隔有一7cm×1lcm×12cm肿物,并于同年7月1日在北京肿瘤医院做切除手术.手术前血象Hb128g/L,RBC4.42×10~(12)/L.WBC8.3×10~9/L,BPC230×10~9/L,术后病理报告为胸腺瘤混合细胞型,经放射治疗1月半后血象Hb126g/L,RBC4.38×10~(12)/L,WBC3.1×10~9/L,BPC178×10~9/L.自10月2日出现面色萎黄、乏力、心慌症状,在张家口医院附属医院查血Hb53g/L,RBC1.78×10~(12)/L.WBC5.8×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21.6:1.粒系细胞0.855,形态正常,红系增生低下,占0.04,巨核细胞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6岁,因急性心梗于1991年4月23日入院。经通脉扩冠治疗两周后心梗得到控制。入院时血象Hb145g/L,WBC4.1×10~9/L,N0.60,L0.40BPC39×10~9/L,5月3日WBC、BPC急骤下降,最低时WBC1.55×10~9/L,晚幼杆状各0.01,NO.02,L0.94,BPC17×10~9/L,Hb131g/L,网织红0.007。骨髓象:增生明显减低,退化细胞多见,粒系、红系明显受抑(粒系2%,红系2.5%),个别红细胞有巨变,全片未见到巨核细胞;骨髓小粒中浆细胞网状细胞易见。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23岁,住院号245758.1979年体检时发现脾大,肋下2.0cm,肝功能正常.1984年初脾大平脐,以“班替氏综合征”收入院。检查:上腹膨满,未见静脉曲张,脾肋下10cm,表面光滑,质中等,无触痛.腹水征(一)。Hb130g/L,WBC9.0×10~9/L,分类:嗜酸2%,中性杆状2%,中性分叶82%,淋巴14%,红细胞形态正常,血小板128×10~9/L。肝功正常,血清总蛋白72g/L,白蛋白5lg/L,球蛋白21g/L,TTT2u,ZnTT4u,CPHT40u,HBSAg(一),直接胆红素3.4μmol/L,问接胆红素8.6μmol/L.出血时间1分,凝血酶原时间15秒(正常对照13秒),食管钡透未见静脉曲张。骨髓象增生活跃,各系细胞  相似文献   

6.
患者为女性,4岁,因面黄纳差2月余,伴发热10天入院。查体:贫血貌、咽红、肝脾不大,双腹股沟淋巴结蚕豆大各二粒,活动、质韧、无压痛。血常规Hb82g/L,RBC 2.41×10~(12)/L,WBC 136×10~9/L,BPC 64×10~9/L,Ret 0.1%。血型:A型。外周血细胞学分类:原粒73%,早幼红1%,原始红5%,早幼粒1%,小巨核细胞2%,分别于门诊和病房化疗前作过二次骨穿(间隔六天),均见骨髓红、粒及巨核系恶性增生,但两次骨髓三系比例不全相同,见附表。  相似文献   

7.
例一:男性,64岁,已婚,农民,因畏寒发热、腰痛、伴呕吐6天,黑便1次入院.病程中有鼻衄、齦衄、尿少、眼睑浮肿,居住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神清,急性重病容,醉酒貌,眼睑浮肿,眼结合膜充血,球结合膜水肿,胸腹部皮肤可见抓爬样出血点,心肺正常,左侧肾区明显叩击痛,双下肢Ⅱ°可凹性浮肿,血压15.96/10.64kpa,尿蛋白(?),颗粒管型0~2/Hp,血RBC2.8×10~(12)/L,Hb60g/L,WBC9.8×10~9/L,N69%, L29%,异淋2%,网织红细胞0.1%,BPC87×10~9/L,BUN36mml/L,Cr583.4mmnl/L。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系统占84%,红细胞系统受抑制占2.08%,粒:红=30:1。临床诊断流行性出热、继发纯红再障。入院后经活血化淤、利尿、强地松等药物治疗出血停止,尿常规正常,肾功能正常,血红蛋白升至120g/L,网织红细胞升至10%,骨髓象正常,治愈出院。例二:女性,49岁,已婚,农民.慢性肾炎、肾功不全患者.血RBC1.84×10~(12)/L,Hb50g/L,WBC6.2×10~9/L,BPC248×10~9/L,网织红细胞0.2%,尿蛋白(?),颗粒管型0—1/HP.BUN19.36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2岁,因头昏、乏力、畏寒、活动后气促1年,近1周加重,于1991年3月1日入院。既往无特殊。体检:中度贫血貌、面部轻度浮肿,余均正常。实验室检查:Hb75g/L,RBC2.63×10~(12)/L,WBC1.5×10~9/L、BPC80×10~9/L。骨髓增生活跃(低水平),粒、红2系呈病态造血,原粒0.12、早幼粒0.185,提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始粒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MDS—RAEB)。1991年3月20日开始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药物由上海瑞金医院提供,批号为910225。剂量:60mg/d,分3次口服,至服药第14天出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13岁。1988年7月27日因躯干及四肢皮肤出现大片紫癜、鼻衄、齿龈出血在县医院用(?)的松VK_3、VC等治疗,出血控制后于8月12日转入我院。无感染、服药等诱发因素。T37℃,P90次/分,BP14.7/10.1kPa。右肘、臀部、左膝、胸部皮下可见淤斑约4×6cm,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头颅五官(-),颈部(-),心肺(-),肝脾不大。RBC3.99×10~(12)/L,Hb113g/L,WBC7.7×10~9/L,N0.67,L0.32,E0.01,血小板(BPC)20×10~9/L,BT2’,CT4’,凝血酶原时间14.8”,肝功能正常,IgG  相似文献   

10.
刘×,男,16岁。因发热,鼻衄就诊。体检:T37.8℃,贫血貌,四肢皮肤淤斑,周身多处有蚕豆大淋巴结,肝肋下2cm,脾肋下3cm,生殖器正常,脑膜刺激征(一),查Hb65g/L,WBC46×10~9/L,原+早幼粒85%,BPC44×10~9/L。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粒:红=50:1,原+早幼粒92.5%,POX粒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2岁,1985年入伍,长期工作在>4000米高原地带。以鼻衄、齿龈出血、皮肤粘膜斑片状紫癜于1988年5月23日入院。体检:T 37.5C,皮肤粘膜苍白,见大片状瘀斑。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RBC 200×10~(12)/L,Hb 40.0g/L,WBC2.5×10~9/L,BPC 30.0×10~9/L,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血块退缩不良。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G)2 400μg/10~9PL;PAC_3增高。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1~8低倍视野。大便常规:潜血强阳性。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增生明显,全片共见巨核细胞206个,颗粒巨核132个。诊断:急性暴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既往无类似病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5岁,农民。因皮肤出现瘀点、瘀班、刷牙时龈血伴头昏、乏力1月,于1991年5月2日入院。既往无出血史。体检:BP15/10kPa,颈部、双下肢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和瘀班,浅淋巴结不肿大。眼球无突出,甲状腺Ⅱ°肿大,质软,无结节。心肺正常,肝脾不肿大。实验室检查:HB107g/L,RBC3.9×10~(12)/L,WBC7.5×10~9/L,N68%,L30%,E2%,BPC76×10~9/L。出血时间5分,凝血时间4分30秒。血块收缩不良。PAIgG26ng/10~5PL,C_31440mg/L,IgG  相似文献   

13.
我院收治2例溃疡病患者内服雷尼替丁,致血小板数减少,现报道如下。例1 男患,24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镜证实)于1987年11月21日入院。血常规正常。血小板计数(BPC)200×10~9/L。出、凝血时间,肝功能均正常。入院第2天单独服用雷尼替丁0.15克,3/d,第16天复查BPC为80×10~9/L,第17、18、19天连续3次复查分别为75、73、70×  相似文献   

14.
患者 ,女 ,52岁。因反复皮肤、粘膜出血 1个月伴面色苍白、乏力半个月 ,于 1 997年 2月 1 9日入院。血象 :WBC 3.0× 1 0 9/L,Hb 78g/L ,BPC 36×1 0 9/L,Ret0 .0 0 35。骨髓检查 :骨髓增生减低 ,巨核细胞缺如 ,髓粒中以非造血细胞为主。确诊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康力龙、654- 2、左旋咪唑及支持治疗后带药出院。40 d后 ,患者又因头昏、心慌 4d,于 1 997年 4月 7日再次入院。体检 :神清 ,贫血貌 ,巩膜不黄染 ,皮肤可见散在较新鲜出血点。腹软 ,肝脾肋下未触及。血象 :WBC2 .1× 1 0 9/L,Hb38g/L,BPC7× 1 0 9/L,Ret0 .0 0 4…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1岁。因头晕、乏力50天入院。WBC6.7×10~9/L,HGB167g/L,PCL169×10~9/L,原淋+幼淋巴细胞占4%。骨髓增生活跃,原淋+幼淋巴细胞占46.5%,过氧化酶染色(-)。免疫分型:B-细胞型,3P试验(-),乙醇凝胶试验(-)。诊断为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第3天给予VEP方案化疗。1疗程结束后第3天复查骨髓象:增生极度减低,淋巴系异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6岁,因右颈淋巴结肿大伴发热4天,于2000年11月13日就诊,入院后查血常规:WBC 2.9×10~9/L,GR 60.8%,LY 36.1%,MO 3.1%,RBC 4,18×10~(12)/L,HGB 123g/L,PLT 129×10~9/L。后反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均低,给予头孢唑啉钠静滴10d,仍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7.2~39.5℃之间,遂行右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以“坏死性淋巴结病”给予环丙沙星静滴4d,患者因消化道反应而停药,给予强的松45mg/d口服,5天后患者仍发热、颈部淋巴结仍肿大。复查  相似文献   

17.
李某,男性,20岁,学生,因发烧4天于1989年4月7日住院,4天前开始微烧、咳嗽,内服土霉素、甘草片无效。入院2天前改为去痛片和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次日上午查WBC1.7×10~9/L.入院当日WBC进一步减至0.87×10~9/L.既往曾多次服用土霉素、甘草片、去痛片,无不良反应.平时生活节俭,进肉食和蔬菜不多.查体:T38℃,左胸部有6枚圆形出血斑(描记心电图时探测电极放置处).Hb140g/L.WBC1.6×10~9/L(N30%.L70%).BPC50×10~9/L.网红0.45%.当晚做骨髓检查,增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8岁。因头晕、乏力、发热齿龈出血、腹痛于1985年5月入院。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5.2×10~9/L,原淋巴细胞21%,幼淋巴细胞3%,淋巴细胞48%,分叶28%。血小板120×10~9/L,血沉50mm/lh,免疫球蛋白IgG1.74g/L,IgA18.6g/L,IgM76.2g/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3.6%,红系5.2%,原淋巴细胞71.2%,幼淋巴细胞3.2%。全片巨核细胞18只,  相似文献   

19.
现报道一例T-CLL继发隐球菌性脑膜炎如下。孙某,男,56岁,住院号295437。于1987年5月初以发热、盗汗、咳嗽、无力为主诉入院。体检:浅淋巴结未及,肝助下2.5cm,脾大平脐。化验检查:血红蛋白140g/L,白细胞43.6×10~9/L,淋巴细胞98%,中性分叶2%,血小板140×10~9/L,网织红细胞2.3%。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以淋巴系增生为主(74%),均为成熟小淋巴细胞,胸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8岁.因发热,乏力半月于1993年11月25日入院.体检:T39℃,P85次/min,BP13/gkPa,轻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无黄染,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肝无肿大.脾肋下1.5cm,其余均无异常.既往史、家族史均无待殊.实验室检查;Hb80g/L,WBC2.8X10~9/L.分类:N0.46,L0.47,M0.06,异常组织细胞0.01,BPC60 X 10~9/L,尿、大便常规均(-),肝、肾功能、ANA、红斑狼疮细胞、胸片检查均(-)B超示脾肿大.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异常组织细胞0.57,胞体明显大小不均,形态呈多形性畸形,核形多不规则,染色质呈细网状,核仁1~6个,且大而清楚,胞浆着灰蓝色,部分细胞浆内含有空泡;粒系;中幼粒0.02,晚幼粒0.05.杆状核0.07,分叶核0.05;红系;早幼红0.01,中幼红0.08,晚幼红0.03,形态均无异常;全片见巨核细胞4个,血小板少见,诊断恶性组织细胞病.给予去甲氧柔红霉5mg/d,第1~3天静注;阿糖胞昔100mg/d,第1~7天静滴.化疗后8天,Hb46g/L,WBC0.6×10~9/L,N0.17,L0.73,M0.10,BPC30×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