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种胸部CT检查方式时,乳腺的受照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行胸部CT扫描的年轻女性患者,使用64层CT机,电压分别为110 kV(肋骨CT)、120 kV(胸部增强CT)和130 kV(胸部CT),电流采用自动曝光控制(AEC),胸部CT平均为73.4 mAs,肋骨CT平均为125.5 mAs,胸部增强CT平均为113.5 mAs,螺距均为1.2。计算每例胸部扫描层数和乳腺所占的层数,从扫面程序设置栏中记录胸部剂量长度积(DLP),依据乳腺层数所占比例计算出乳腺DLP,对所得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不同扫描模式对乳腺吸收剂量的影响。结果 90例中,胸部扫描层数分别为30~43层,36~59层,27~45层,乳腺扫描层数分别为13~25层,11~22层,8~20层,乳腺扫描层数和DLP占胸部扫描层数和DLP分别为26.7%~56.7%,17.8%~35.7%和26.7%~50%。常规胸部扫描中,以胸部增强CT扫描时乳腺DLP最大,为231.3 mGy·cm,肋骨CT扫描次之,为138.3 mGy·cm,胸部CT扫描最少,为106.0mGy·cm。乳腺DLP在胸部CT中比肋骨CT减少23.4%,较胸部增强CT减少54.2%。结论 在充分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三种CT检查方式均可能对患者乳腺产生影响,以胸部增强CT扫描为著,科学地选用扫描层数、层厚、mA等参数,能够达到减少患者乳腺受照剂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女性胸部CT扫描时,X射线辐射对乳腺的损伤。方法38例女性患者,使用GE LightspeedUltra16层CT机,电压120kV,电流分别选择150mA、200mA、250mA,螺距0.938或1.375。计算每例胸部扫描层数和乳腺所占的层数;从扫描程序设置栏,记录胸部剂量长度积(DLP),并依此计算出乳腺DLP。分析mA、层厚、螺距对患者吸收剂量的影响。结果38例中,胸部平扫层数19~33层,乳腺扫描层数7~16层,乳腺扫描层数和DLP占胸部扫描层数和DLP的27.59%~66.66%。扫描相同范围内,选择不同毫安和螺距对DLP影响较大。结论中等体型女性选择150mA,1.375螺距,7.5mm层厚,能够充分保证图像质量,且DLP相对较低,同时充分利用该机软件功能进行不同方式的重建,图像质量也良好。科学地选择螺距、扫描层数、层厚、mA等参数,能够达到减少患者乳腺接受X射线剂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五种CT检查受检者受照剂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春培  郑石芳 《中国辐射卫生》1995,4(3):159-160,162
五种CT检查受检者受照剂量的调查林春培,郑石芳,陈艳,翁振乾,周新辉,黄凤才(福建省放射卫生防护所福州350001)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T)检查,在国内已得到广泛应用。据初步统计,我省现有36台已投入使用。CT检查时,受检者的检查部位将受到较...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乳腺摄影中受照剂量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乳腺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质量控制技术的不断改进,辐射防护最优化的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就针对如何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数字摄影中的剂量学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刘涛  胡可  袁芳  唐菲  庄磊  刘建军 《医疗设备信息》2008,23(10):157-158
1 CT心脏扫描辐射剂量状况目前CT心脏冠脉成像有两种扫描模式,这两种模式产生的辐射剂量水平有很大差异,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简单描述:(1)心脏扫描螺旋模式:即回顾性门控重建模式,为目前最成熟、最常用的成像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多层螺旋CT扫描中减少病人所受的辐射剂量的方法。方法 根据各种影响辐射剂量的因素,探讨多层螺旋CT辐射的防护方法。结果 论述了多层螺旋CT减少辐射剂量的各种方法。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应在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病人的辐射剂量,避免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多层CT于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病人为本,对如何运用多种方法降低射线剂量以此更有效地保护患者的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闵楠  刘伟  张琳  牛菲 《中国辐射卫生》2016,25(6):730-732
目的 通过仿真人体模型实验,针对现在所使用的腹部扫描条件,对患者的受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方法 选择常规扫描参数和低剂量扫描参数,利用仿真人体模型,在相应体表位置和预定孔中插入剂量计,测量体表剂量和器官或组织的吸收剂量,并计算有效剂量。结果 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器官或组织的受照剂量范围分别为0.014~96.7 mGy,0.00148~5.56 mGy,有效剂量结果分别为14.5 mSv和1.52 mSv。结论 合理减少CT检查所致受检者剂量,需要建立科学实用的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参考(指导)水平。  相似文献   

9.
于磊  宋钢  刘伟 《中国辐射卫生》2014,23(5):439-440
目的 研究济南市CT检查受检者受照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临床实际成年患者CT检查时的照射参数对CT性能体模进行扫描,并记录剂量仪表显示值,分别计算断层扫描及螺旋扫描时CT剂量指数100(CTDI100)、CT剂量指数(CTDIW)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从而得出受检者CT检查时的实际受照剂量。结果 临床数据表明,针对不同个体,CT扫描剂量差别较大,主要由于其扫描范围差别较大有关。此外,由于设备螺距不同,也导致其DLP差异较大。结论 通过CT辐射剂量的监测、CT检查方法的改进及扫描方案的优化,在保证临床诊断的前提下可以有效的降低受检者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0.
PET/CT是临床中不可替代的工具。PET/CT受检者的受照剂量是由PET和CT两部分导致的受照剂量之和。本文通过研究数据论述PET/CT受检者受照水平。PET/CT和其他的放射诊断方法一样,均为所获得的益处高于辐射风险。对受检者受照剂量的夸大及忽视均不可取。在满足临床需求的条件下,应尽量控制受检者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多排螺旋CT(MDCT)血管造影检查(CTA)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随访中,病人所受辐射剂量增加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辐射剂量的概念、MDCT的剂量表征、辐射剂量与扫描参数的关系,并结合最新临床实践结果提出了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的具体措施,从而达到对MDCT冠状动脉CTA检查中辐射剂量的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的诊断方法和价值。方法抽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患者先后用不同影像学方法检查。对照组30例,行与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测。实验组30例,行层螺旋CT检测。比较2组各类型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2组阳性检出率相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以输尿管结石和肿瘤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断中MRU、层螺旋CT各有其优点,但总体来说层螺旋CT检测阳性检出率较高,因此,早期行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早期治愈率,应当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某家医院2021年儿童CT扫描剂量水平并提出优化扫描建议.方法 选取某市某家医院儿童CT扫描资料,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扫描部位的典型剂量值、典型扫描参数的差异.结果 各年龄组中头颅平扫、上颌窦及胸部平扫样本量大于10,其中1岁组和5岁组头颅平扫、上颌窦两部位的kV、mA及CTDIvol值相同,胸部扫描的参数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前剂量技术进行辐射事故剂量重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估算无个人剂量监测资料时的事故剂量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剂量重建提供可行的方法。方法 用事故现场可获得的陶性材料(红砖)为样品,提取其中的石英颗粒,利用前剂量热释光技术进行模拟照射的剂量估算,并与实际照射量进行比较。结果 利用前剂量技术进行模拟照射的剂量估算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 初步建立了一种以事故现场材料为样品的剂量重建方法,并对影响测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心电图(ECG)及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SCTC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7例冠心病患者的TTE、ECG及MSSCTCA检查结果,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做对照。结果 207例患者中,CAG检查165例为冠心病,TTE显示139例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ECG显示115例患者ST-T段改变,MSSCTCA显示149例患者显示异常。TTE、ECG及MSS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39%、59.39%、87.89%和80.95%、59.52%、90.48%。结论 MSSCTC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高于TTE和ECG,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降低放射给药过程中医护人员接触辐射剂量。方法QC小组活动。结果放射给药过程中医护人员接触辐射剂量月平均监测值由2008年的4660μSv降为2009年的3137.5μSv,达到了预期目标,且小组成员个人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扫描的深部剂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扫描的深部剂量分布,并导出剂量随受照深度变化的拟合方程。方法 用热释光剂量计和改进后的CT标准剂量监测模体,在MX-8000多层CT机上,按4层常规扫描参数,分别在模体径向方向的中心轴0,37.5,75,112.5和150mm处测量了辐射的平均剂量。结果 CT扫描的辐射剂量随入射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呈指数衰减规律。结论 若已知扫描器官对应的体表剂量A,则可根据剂量随深度变化的拟合方程,求得该器官的吸收剂量D=Ae-0.0044x。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染色体畸变分析法对某钴源事故受照者进行了生物剂量估算和细胞遗传学的动态观察。方法:用本室细胞培养制片法略加改进,用泊松分布检验受照者的照射状况。结果:根据照后11d“双 环“频率推算“天“和“旺“的生物剂量分别为2.41和2.17Gy,该剂量与物理剂量和临床诊断是相吻合的。“双 环“的变化,随时间推移而下降,到2a时,仍高于本底水平。结论:染色体畸变分析是估算受照剂量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2012-2014年期间北京部分军队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中出现的异常剂量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选取北京甲、乙、丙3家三甲军队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作为抽样调查对象,采用热释光剂量监测方法进行监测,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共计监测4986人次,个人剂量出现异常31人次,异常剂量值主要集中在1.25~5 mSv范围内,丙医院中出现异常剂量人次最多,共计19人次,占3家医院异常剂量总人次数的61.29%;不同工种情况中,出现异常剂量人次最多的是核医学工作人员,共计21人次,占异常剂量总人次数的67.74%。本次调查中,异常剂量产生主要原因包括工作量大、遗留在操作室,故意照射、佩戴位置不正确、操作中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5个方面。结论 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管理者对于放射防护工作的认识,科学利用监管手段,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心肌灌注诊断冠心病缺血心肌的应用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经核素灌注显像确诊为可逆性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26例(观察组)及正常人15例(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行多排螺旋CT心肌灌注诊断,根据静息、负荷灌注心肌图像的变化来评价两组病例的心肌灌注缺损性质,测量心肌密度,对比分析两组的测量结果。结果 对照组于静息及负荷下所对应的扫描期点心肌密度测量值对比无显著性(P >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于静息及负荷下所对应的扫描期点心肌密度测量值对比有显著性(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除了在平扫、静息延迟30s期点扫描的心肌密度测量值对比无显著性(P >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期点的心肌密度测量值对比均有显著性(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排螺旋CT心肌灌注诊断能有效地鉴别可逆性心肌灌注异常,与核素灌注显像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为缺血性心脏病临床诊治提供准确的心肌循环血流信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