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鼠同种异体子宫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女性不孕症患者中,约8%是子宫性不孕。由于现有辅助生育技术的局限性以及许多国家禁止代孕,因此,子宫移植成为治疗子宫性不孕患者的惟一可行方法。目前国内外子宫移植研究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同种异体子宫原位移植模型,评价术后移植子宫生殖功能的恢复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冻干和辐照对同种异体血管免疫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冻干和辐照处理对同种异体血管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以两个近交系大鼠间同种异体血管移植为模型,比较新鲜和制备血管移植后宿主细胞和体液免疫状态的变化,以及移植血管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新鲜的同种异体血管相比,处理血管移植后不引起宿主的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3.
吻合血管的同种异体肋骨移植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肋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可能性。以15%二甲基亚砜作为低温保护剂,采用两步冷冻步骤,对狗的含后肋间血管的肋骨段进行冷冻处理,在液氮中保存96小时后,施行同种异体移植于髂嵴骨缺损区。术后4周内使用免疫抑制剂。对移植体进行免疫学(白细胞介素2、T细胞亚群)监测,ECT扫描、血管造影和病理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同种异体移植肋骨段血循环丰富,骨细胞代谢活跃,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个月达骨性愈合,取得了类似于吻合血管的自体骨移植效果。但对吻合血管的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愈合过程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模型,旨在分析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中各种不同组织的急性排斥反应特点,确定反映肢体移植排斥反应最具有代表性的组织类型.方法将29只Sprague-Dawley成年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5只为自体肢体再植组,实验组14只为Wistar→SD同种异体肢体移植组,术后不用免疫抑制剂,观察急性排斥反应出现的时间及表现,并对移植肢体中各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异体肢体移植术后第(3.36±1.15)d开始出现皮下水肿和皮肤红斑,这是最早的急性排斥反应表表现;移植肢体的平均存活时间为(7±0.78)d;移植肢体中皮肤组织的排斥反应程度最强.结论Wistar→SD同种异体肢体移植中皮肤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最易于观察排斥反应的组织类型.  相似文献   

5.
冷冻保存同种鼠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应用已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至今仍没有被临床接受。主要原因在于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由于自体神经移植的局限性,同种异体移植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反复冷冻,复温可杀灭雪旺氏细胞的活性。但这种被称为非细胞性异体神经移植和未经冷冻处理的细胞性异体神经移植对鼠轴突再生作用如何?实验通过对两种不同移植后的变化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同种异体不肠移植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以杂交长白猪为模型,进行了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系列研究。结果表明:①小剂量环孢素加雷公藤具有满意的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②单用雷公藤能预防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③移植肠的吸收功能在术后2周内明显下降,于术后4周,按氨基酸,葡萄糖与脂肪的顺序逐渐恢复。基于试验的结果,于1994年3月为一女病人施行了全小肠移植,术后恢复良好。本文讨论了小肠移植的实用性,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与促进移植肠功能恢复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Tregs对同种异体牙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提供一种免疫移植方法.方法 免疫抑制剂Tregs给予白鼠尾巴静脉注射1周,建立白鼠同种异体牙移植模型,术后观察移植牙存活、排异发生率及程度.结果同种异体牙均诱发免疫排斥反应,但Tregs注射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时间缓慢,组织切片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 使用免疫抑制剂是预防同种异体牙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有效方案,可以使同种异体牙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延迟,存活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8.
移植胰岛长期存活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共刺激信号在排斥反应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旨在观察共同刺激分子-可诱导其刺激分子(ICOS)是否参与了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并用ICOS单克隆抗体(ICOSmAb)阻断ICOS,研究其对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同种复合组织移植后多次急性排斥反应对移植体功能的影响 带有血管供应的同种复合组织移植术已在临床应用。这种技术可以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功能和美容性修复。但大多数接受移植者术后都会出现多次急性排斥反应。这种排斥反应发生后,对移植体功能造成的影响如何,还缺乏相关资料。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实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肖博  郭树忠 《器官移植》2011,2(6):360-361
同种异体移植是当今医学界应用最多的移植类型,其术后的排斥反应是影响移植物功能和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影响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其中,对移植物进行适当的保存和处理可能会降低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强度。本文就异体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免疫机制、移植物的处理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大鼠同种异体动脉移植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淋巴细胞计数和CD8淋巴细胞计数比值的变化及与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将45只SD雄性成年大白鼠建立同种异体动脉移植模型,按手术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取未经任何处理新鲜同种异体股动脉作移植。实验组(25只):用经深低温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股动脉作移植。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及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大鼠术前和术后3、7、14、20d共5个时间组的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并计算其比值。结果 实验组术后CD4/CD8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血管通畅率为100%,未见免疫排斥反应。对照组术后CD4/CD8比值比术前显著增高(P<0.01),20 d时间组的血管通畅率为45%。术后第3天CD4/CD8比值与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深低温冷冻保存的大鼠同种异体动脉移植后CD4/CD8比值的变化和术前无明显变化,可作为术后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免疫学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的免疫研究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的免疫特点、实验进展、临床经验等进行总结。结果同种异体复合组织位于体表,包含组织成分复杂,抗原性高。其移植后在免疫抑制剂用药方案、排斥反应的诊断以及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等许多方面同内脏器官移植有不同的特点。结论在下一步研究中,应吸取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独特的经验教训,在诱导耐受、局部用药、排斥诊断等方面树立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的独特标准。  相似文献   

13.
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以杂交长白猪为模型,进行了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系列研究.结果表明:①小剂量环抱素加雷公藤具有满意的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②单用雷公藤能预防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③移植肠的吸收功能在术后2周内明显下降,于术后4周,按氨基酸、葡萄糖与脂肪的顺序逐渐恢复.基于试验的结果,于1994年3月为一女病人施行了全小肠移植,术后恢复良好.本文讨论了小肠移植的实用性、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与促进移植肠功能恢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PFC,TNF-α,NO在猪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胰周渗液细胞学 (PFC)检查、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一氧化氮 (NO )在猪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价值。方法 建立猪胰腺移植模型后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6头。A组为同种异体胰腺移植 ,不使用免疫抑制治疗 ;B组为同种异体胰腺移植 ,使用免疫抑制治疗 ;C组为自体胰腺移植 ,不使用免疫抑制治疗。术后行连续穿刺活组织检查确立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并观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PFC以及血清TNF α和NO等的变化。结果  ( 1)A组胰腺移植成功 5只 ,失败 1只。存活 5只均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B组 6只均移植成功 ,其中 2只发生轻度急性排斥反应 ;C组移植成功 4只均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 2 )A组术后第 6天PFC阳性率 80 .0 % ( 4 /5 ) ,B组 16.7% ( 1/6)和C组 0 % ( 4 /4 ) ;术后第 7天A组血清TNF α和NO显著升高 ,B和C组术后升高不显著。结论 PFC ,TNF α ,NO可望作为猪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观察指标 ,对诊断急性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临床异种大动物器官移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综述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异种植物因可能解决同种异体供器官短缺的问题而成为全球研究热点。但迄今临床异种移植数量少,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现有的大型哺乳类动物作粉共者各有优缺点,尚未选出一种理想的动物供者;异种移植后将出现超急性排斥和急性血管性排斥,其后还可能有急性细胞必排斥和慢性排斥;人畜共患疾病和苛些供者动物易患病可能跨越种间屏蔽危及人类受者甚至社区健康;  相似文献   

16.
李京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217-220
同种异体移植技术给重建修复外科带来了很大的期望,目前,手、喉、角膜、肾、肝等器官及复合组织同种异体移植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很大进步。在组织先天或后天缺损临床应用中显示出很大的潜能。阴茎同体异种移植属复合组织移植的范畴,不同于内脏器官移植,它由各种抗原性不同的组织组成,包括皮肤、肌肉、腱膜、海绵体、神经白膜、血管,有的组织抗原性强,有的组织抗原性弱,其中肌肉、皮肤抗原性最强,容易发生排斥反应,远比心、肝、肾、肺免疫排斥反应强烈,加之异体阴茎免疫排斥反应机制复杂,缺乏排斥反应明确诊断标准及预测指标,使排斥反应难以预测和判断,保护器官移植的免疫机制的剂量不足以保护异体同种阴茎移植,而增加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可诱发感染药物毒性及移植物功能衰竭也难以避免,因此在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目前,我们对同种异体阴茎移植、治疗及研究的进展回顾,以期望同种异体研究获得同行的关注与推动。  相似文献   

17.
雷帕霉素延长大鼠同种异体肾上腺移植物存活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鼠同种异体肾上腺移植的效果及雷帕霉素 (Rapa)的作用。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 18只大鼠同种异体带蒂肾上腺移植。通过假手术组 ,双侧肾上腺切除组、纯系鼠肾上腺移植、同种异体肾上腺移植对照组及雷帕霉素治疗组在血、尿醛固酮值 ,存活期及病理进行比较。结果 鼠同种异体肾上腺移植存在显著的排斥现象 ,移植鼠术后平均存活 10 .7d ,而术后口服雷帕霉素 0 .4mg .kg-1·d-12周的移植鼠平均存活 2 3 .5d。结论 雷帕霉素能延长鼠同种异体肾上腺移植的存活期 ,但雷帕霉素在鼠同种异体肾上腺移植中应用最佳时间及副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同种异体组织和器官移植的供体来源有限,使异种移植再度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异种移植将面临比同种异体移植复杂得多的排斥反应.本文就异种移植排斥反应及其对策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同种异体骨移植异体骨的保存、灭菌方法,移植后排斥反应、并发症的防治,以及今后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20.
同种异体周围神经移植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而神经损伤造成的缺损仍存在修复的难题,较长的缺损仍需移植体桥接.目前普遍认为周围神经自体移植的效果优于同种异体移植,但长段缺损时存在着供体有限和造成供区功能丧失的缺点,因而近年来一些学者的研究重点已转向同种异体移植的研究.同种异体周围神经移植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有效的降低排斥反应的手段.多年来人们在抗移植排斥反应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尝试和探索,如预处理供体神经、使用免疫抑制剂、诱导受体免疫耐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