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丙酚对全麻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异丙酞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 47例拟行选择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被随机分为A组(24例)和B组(23例)。A组以芬太尼、异丙酞和万可松行麻醉诱导;B组以芬太尼、硫喷妥钠和万可松诱导。两组均以吸入异氟醚维持。观察两组病人的麻醉恢复特点和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应用镇吐药病人数。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唤醒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应用镇吐药病人数相比较,A组各值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异丙酞行全身麻醉可有效地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并可显著缩短麻醉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指南》2017,(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8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本院均行甲状腺癌全麻术,围术期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程度、呕吐情况。结果恶心程度比较:观察组0级和Ⅰ级恶心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Ⅱ级、Ⅲ级恶心例数和恶心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呕吐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中呕、吐例数和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控制甲状腺癌全麻术后恶心呕吐风险,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1)
目的探讨全麻药品使用后出现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因素,为全麻后采取预防PONV发生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施行全身麻醉的986例患者,对应用全麻药品后发生PONV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86例患者中,发生PONV的162例,发生率为16.43%;全麻药品导致PONV的发生,在性别、年龄、PONV或晕动史、诱导期血压波动、吸烟和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高浓度吸氧、术中胃肠减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麻药品导致PONV发生的危险因素:女性、低年龄段、有PONV或晕动史、不吸烟(OR>1,P<0.05)。防止全麻药品引发PONV发生的保护因素:术后未使用阿片类药物和诱导期血压波动较小(OR<1,P<0.05)。结论麻醉医生应全面了解全麻药品发生PONV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尽最大努力降低患者使用全麻药品后PONV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眼科手术后恶心、呕吐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一种眼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有可能引起一些眼科手术失败 ,增加误吸的危险 ,造成儿童心理创伤和增加护理人员及家长的负担。本文报道了异丙酚对小儿眼科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 ASA ~ 级住院患儿 60例 ,一般情况见表 1。手术包括 :斜视矫正术 2 4例 ,白内障晶体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2 2例 ,提上睑肌缩短术 6例 ,青光眼小梁切开切除术 6例 ,玻璃体切割术 2例。按麻醉复合药物不同随机分为氯胺酮 (A)组和异丙酚 (B)组 ,每组 3 0例。… 相似文献
5.
联合应用止吐药对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3):89-89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全麻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PONV导致伤口张力增加、静脉压增高,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误吸、窒息等合并症。止吐药最早用于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国外新近研究发现能防治PONV,国内对此研究较少。本文以腹部吸入手术患者为对象,研究不同种类止吐药对PONV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蓝铭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7):151-152
目的观察耳穴贴敷预防普外科全麻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普外科全麻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耳穴贴敷预防组和普通药物干预组,每组10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近远期控制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耳穴贴敷预防组近远期控制效果均优于普通药物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普通药物干预组(P<0.01)。结论耳穴贴敷预防全麻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效果较好,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反应时间,保障患者近远期控制效果,能极大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化疗过程中对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加以基础护理干预、饮食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和行为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化疗期间呕吐发生频次、呕吐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及控制化疗性呕吐的发生,增强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昂丹司琼对预防食管癌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150例,按不同给药时间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以双盲方式按下述方法给药:A组于麻醉诱导前予以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B组于关闭胸腔前予以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C组于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后予以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比较3组PONV发生情况。结果B组PONV总发生率为20.0%,低于A组的50.0%及B组的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在关闭胸腔前应用昂丹司琼,可以预防PONV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枢星与地塞米松合用对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疗效。方法选用静吸复合麻醉下腹腔镜胆囊手术150例,随机分3组即S组(枢星组)、F组(复合组)、D组(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前10min静注:S组枢星(格拉斯琼)3mg F组枢星3mg+地塞米松5mg D组生理盐水3mL。观察并记录病人苏醒后4h、12h、24h、48h的恶心呕吐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F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与D组相比,P〈0.01。结论 S组和F组均可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F组在防止恶心呕吐和降低止吐药用量上要优于S组。 相似文献
10.
妇科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其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的发生率很高。我们试通过联合应用异丙酚和恩丹西酮观察其对PONV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或依托咪酯全麻对腹腔镜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人80例,ASA分级Ⅰ~Ⅱ级,心肺功能正常。随机分成瑞芬太尼-异丙酚组(RP组)和瑞芬太尼-依托咪酯组(RE组)各40例。两组全麻诱导用药相同,维持麻醉RP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RE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术后24h内观察并评估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及程度;记录需要昂丹司酮止吐治疗的病人例数。结果:RP组术后PONV发生率为20.0%,RE组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内插管全麻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时,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能降低PONV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在术后患者自控镇痛过程中,恶心、呕吐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盐酸格拉司琼与氟哌利多均是临床上预防恶心、呕吐的常用药物。本文对二者在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对镇痛效果的影响,预防恶心、呕吐的疗效,镇静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应用托烷司琼对比恩丹西酮效果,以降低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程度。方法双盲的研究方法,将80例择期行腔镜手术患者(其中妇科腹腔镜手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各40例)随机分成两组:托烷司琼5mg组(T组)、恩丹西酮8mg组(E组),每组40例。结果恶心、呕吐总发生率以恩丹西酮组较多。结论托烷司琼的镇吐效果优于恩丹西酮,能够有效预防腹腔镜手术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并降低其严重程度,增强抗吐时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对PONV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许多进展性成果并运用于临床。应用异丙酚麻醉、术后避免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以及抗呕吐药物联合应用等,降低了PONV的发生率,但仍有20%~30%的手术患者发生PONV,尤其在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中,发生率可高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病房噪音对实施全麻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收集湖南津市市人民医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ASA级Ⅰ~Ⅱ级的妇产科、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全麻术后患者1404例,统计和比较普通病房与控噪病房PONV发生率。结论设置安静的病房环境有助于降低全麻手术后患者的PONV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万唯是一种新型高效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具有强效止吐作用。现将万唯静脉注射预防吗啡术后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T6以下持续硬膜外麻醉手术120例,AsAⅠ~Ⅱ级,术前无恶心呕吐,胃肠道梗阻或化疗史,无药物过敏史,男68例,女52例,年龄20~68岁,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为万唯组,氟哌啶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人术前用鲁米那钠0.1,阿托品0.5mg肌注,入室后行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射1.6%利多卡因,当阻滞平面出现后,辅以哌替啶及异丙酥嗪。2术后镇痛方法三组所用的硬膜外腔术后镇痛液均由专人配制。三组静脉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前不同禁饮方案对小儿喉罩全麻诱导及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小儿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50例.两组麻醉前均禁固体食物8h,A组麻醉前禁饮6h;B组麻醉前2h口服10%葡萄糖水,两组均采用喉罩下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全麻.观察2组患儿入室后镇静评分及面罩接受程度评分;对比两组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比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程度.结果 B组镇静及面罩接受程度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B组MAP高于A组,P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恶心呕吐程度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2h口服10%葡萄糖水可降低小儿全麻手术麻醉诱导期躁动,维持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平稳,降低PONV程度.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系统评价托烷司琼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有效性。方法:电子搜索PubMed,CNKI等数据库,收集1990-2010年发表的关于托烷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其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eta分析表明,诱导前静注托烷司琼较术毕静注托烷司琼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OR(95%CI)为0.34(0.13,0.89)],但都低于空白对照组PONV的发生率[OR(95%CI)分别为0.09(0.05,0.17),0.31(0.19,0.49)]。托烷司琼5 mg昂丹司琼4或8 mg预防PONV的效果无统计学差异[OR(95%CI)分别为0.88(0.54,1.45)和0.47(0.20,1.06)]。结论:诱导前或术毕静注托烷司琼能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诱导前静注效果更佳。而托烷司琼与同类药物昂丹司琼在降低PONV的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