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目的 对比研究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的最佳固定方法,预防或减少导管因固定不当引起意外拔脱或其他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6月-2007年8月的819例次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固定方法及效果.结果 无创固定中粘贴法的导管意外滑脱率显著高于有创固定的缝合法,但同属无创固定的绕颈缚扎法比有创固定还牢靠,而且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绕颈缚扎法是固定颈内静脉导管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行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超声组于超声引导下行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时间、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超声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180±150)s vs(540±210) s](P<0.05),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3.3% vs.88.5%)(P<0.05).超声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误插动脉造成皮下血肿4例.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体表解剖标志定位下穿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可行性.方法 拟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手术病例60例,年龄18-65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组和传统盲探式穿刺置管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性和总的穿刺置管成功率、一次性完成穿刺置管的总时间及误穿动脉、形成血肿和引起气胸的发生率.结果 ①超声组一次性和总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6.6%、100%,而盲探组为86.70、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超声组一次性完成穿刺置管的总时间为(11.25±1.06)rain,盲探组为(13.80±1.4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超声组无一例发生相关并发症.盲探组有4例误穿人动脉,3例形成血肿.结论 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优于传统的盲探式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婴幼儿身体幼小,血管纤细,解剖标记不清,给外周或中心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困难。从而影响麻醉及术中监测和治疗。本文对临床麻醉和院内抢救工作中关于婴幼儿中心静脉穿刺术51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输液是临床用药的主要途径之一 ,颈内外静脉穿刺置管是近几年来在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新的静脉输液途径。它主要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 ,化疗病人的长期用药 ,以及一些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病人的临床输液。作者总结多年来行颈内、外静脉穿刺术的经验及穿刺置管后的护理 ,认为对局部解剖的熟悉程度、病人体位的选择、操作者穿刺手法及正确的置管封管是保证颈内、外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的关键。1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颈内静脉起始于颅底 ,在颈部全程被胸锁乳突肌所覆盖 ,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内侧 ,中部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末前缘的下面 ,颈总动脉的前… 相似文献
7.
多普勒超声定位在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定位在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择期先心病手术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解剖标志 多普勒超声定位组(Ⅰ组,n=50)和单纯解剖标志定位组(Ⅱ组,n=50),记录穿刺总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误穿颈总动脉率和穿刺时间(从选择穿刺点到放入导引钢丝)以及有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结果 解剖标志 多普勒超声定位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单纯解剖标志定位组,前者的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明显低于后者.结论 解剖标志 多普勒超声定位应用于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 相似文献
8.
董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0):F0003-F000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40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行颈内静脉穿刺,记录首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均一针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无局部血肿、气胸、血胸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诊断的范围和穿刺方法着手,探讨B超引导下穿刺定位对急腹症诊断的价值。方法:在B超定位积液距腹距离最近、无腹腔脏器操作的部位,进入腹腔抽吸。结果:阳性结果的198例中,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死亡。腹腔穿刺结果阴性者12例,6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在穿刺过程中进行动态观察及化验对比,特别在判断上消化道穿孔时,经胃管注入稀释后的美蓝溶液,观察穿刺液颜色的变化,更能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婴幼儿周围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方法 对周围静脉置管的患儿,采取2人以上人员配合,助手协助配合穿刺置管,穿刺部位血管两端皮肤固定,注重进针位置、角度及送管时的配合。结果 静脉置管穿刺成功率尤其是婴儿一针置管成功率达到91.4%。结论 注意穿刺部位的血管固定方法,注重进针位置、角度及送管时的配合,可以明显提高婴幼儿周围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颈内静脉置管和传统静脉输液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抢救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9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人,实验组使用颈内静脉置管在监测中心静脉压下快速输液,对照组进行传统静脉输液,在30min,1h,2h分别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收缩压、脉搏和尿量,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和86.6%,无效率分别为2.2%和4.4%,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4.4%和45.6%,有效率分别为83.3%和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颈内静脉置管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抢救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科2010至2011年间328例使用颈内静脉插管开放快速静脉通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两组,对比不同导管护理方式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及患者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满意情况。结果舒适护理组在导管阻塞、感染、气体栓塞、出血及导管脱离的发生率分别为1.22%、2.44%、0.00%、1.83%、0.06%;常规护理组的发生情况分别为6.01%、17.01%、4.27%、7.32%、5.49%,提示舒适护理组患者颈内静脉导管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舒适护理组满意率达84.15%,而常规护理组的满意率为67.07%,提示舒适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使用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颈内静脉置管患者的导管并发症并提高患者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超声导航技术在婴儿中心静脉穿刺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择期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超声导航组(Ⅰ组)和解剖标志组(Ⅱ组),每组均为30例,超声组以超声图像定位、引导下穿刺颈内静脉,解剖标志组则采用体表标志定位穿刺,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在每次操作过程中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穿刺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超声导航组的穿刺总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解剖定位组(P〈0.01);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解剖定位组(P〈0.05)。结论超声导航技术应用于婴儿颈内静脉穿刺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有必要开展的创新技术与手段。 相似文献
15.
Torres-Molina Francisca Aristorena Juan-Carlos Garcia-Carbonell Carmen Granero Luis Chesa-Jiménez Jesús Pla-Delfina José Peris-Ribera José-Esteba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1992,9(12):1587-1591
The effect of chronic cannulation of the rat jugular vein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amoxycillin and antipyrine administered by the i.v. and oral routes has been evaluated. Animals that received the i.v. dose of amoxycillin on the eighth day after jugular vein cannulation showed decreased clearance (4.0 ± 0.3 ml/min) and steady-state volume of distribution (105 ± 8 ml) compared to animals that received the i.v. dose on the fourth day (5.5 ± 1.1 ml/min and 155 ± 17 ml, respectively). Rats first dosed by the i.v. route showed an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54 ± 12%, whereas for those first dosed by the oral route the calculated bioavailability was 31 ± 6%. Antipyrine was administered to rats by the i.v. and oral routes on the first and fourth days after jugular vein cannulation. Animals intravenously dosed on the fourth day showed a decreased clearance (1.9 ± 0.3 ml/min) compared to rats intravenously dosed on the 1st day (2.7 ± 0.6 ml/min). Antipyrine bioavailability was larger in animals first dosed by the i.v. route than in animals first dosed by the oral route (173 ± 43 and 74 ± 15%,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argue against the use of crossover studies in rats with permanently implanted cannulas since kinetic changes induced by cannulation can be larger than previously proposed.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B超定位下与传统解剖定位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优劣。方法选择100例行血液净化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在B超定位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B组(50例)在传统解剖定位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1穿刺及钢丝置入一次性成功率。2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穿刺及钢丝置入一次性成功率均高于B组;损伤动脉发生率、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管路血流量不足发生率、深静脉管路感染及堵塞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快速准确、安全有效的方法,适用于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呼吸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胸比率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探讨该特殊人群心胸比率测量的方法。方法连续收集3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5例,采集连续透视序列,在吸气末和呼气末冻结图像,分别采用右膈顶法、第九肋内缘法(简称九肋法)测量胸廓宽径及心脏横径,计算吸气末和呼气末的差值,比较吸气和呼气对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胸廓宽径在吸气末和呼气末的变化量,九肋法测量结果显著低于右膈顶法(t=7.41,P<0.001)。心脏横径在吸气末和呼气末的变化量为(1.08±0.65)mm,受呼吸的影响较小,吸气末心脏横径仍大于呼气末心脏横径的患者占40%(18/45)。结论对于不能配合屏气的婴幼儿患者,心胸比率测量中,呼吸主要影响胸廓宽径。选择九肋法测量心胸比率受呼吸的影响小,稳定性高,有利于心影大小动态变化的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19.
唐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6):28-29
目的 比较氨溴索与溴己新2种方案辅治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氨溴索组、溴己新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氨溴索组、溴己新组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氨溴索、溴己新静脉滴注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氨溴索组总有效率为98.0%、溴己新组94.0%,均高于对照组的88.0%,且氨溴索组高于溴己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溴索组咳嗽、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溴己新组和对照组,且溴己新组咳嗽、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溴己新组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辅治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溴己新,但由于病例数量有限,此结果尚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