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 H  Shi S  Zhang W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60-462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对我院1983年~1997年收治的12例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FIGO分期(1985年),Ⅱ期4例,Ⅲ期6例,Ⅳ期1例,不详1例。组织学分类:同源性8例,异源性4例。12例均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辅助化疗11例,其中3例又追加盆腔放疗。结果全组平均生存24个月,2,5年生存率分别为33.3%(4/12)和8.3%(1/12)。Ⅱ和Ⅲ期生存2年以上者均为2例,Ⅳ期1例在1年内死亡。同源性8例中,4例生存2年以上,异源性4例均在2年内死亡。综合治疗11例中,5例在1年内死亡。单纯手术1例在6个月内死亡。结论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恶性度高,预后差。其组织学类型、分期及治疗方法与预后有关,应采用手术与化疗和(或)放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直肠恶性淋巴瘤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们两院共收治原发性直肠恶性淋巴瘤5例,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1岁~47岁,中位年龄38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11个月,中位病程3个月。症状:血便或黏血便4例,里急后重及腹泻1例。均经肛指、纤维结肠镜及病理活检;癌瘤表面粗糙或溃疡,占肠腔周径1/2~3/4,活动度差或固定。初诊时病理活检报告:3例为直肠黏膜慢性炎症,经再次多处深活检并送外院会诊确诊为直肠恶性淋巴瘤,因病人拒绝手术仅行放疗及化疗,另2例误诊为直肠癌经Miles术后而被确诊。本组5例均属非霍奇金淋巴瘤…  相似文献   

3.
卡铂,阿霉素,环磷酰胺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采用CAC方案(卡铂十阿霉素十环磷酰胺)治疗晚期乳腺癌27例,其中18例(包括辅助化疗8例)为初治。20例病人有2处以上转移。卡铂300mg/m ̄2,静滴,d_1或150mg/m ̄2,d_(1、2);阿霉素40mg/m ̄2,静冲,d_3;环磷酰胺500mg/m ̄2,静冲,d_(3、10)。28天为一周期。总有效率63%(17/27),其中完全缓解5例(18%),部分缓解12例(44%),中位缓解期9个月,中位生存期17个月。对软组织转移有效率为61%(11/18),肺转移为3/5,肝转移和胸膜转移分别为3/3和4/4,骨转移为1/10。初治者有效率72%(13/18),复治者4/9。本组胃肠反应不重;未发现肾毒性;白细胞减少(Ⅱ、Ⅲ度)占89%。作者认为,CAC方案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4.
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的意义和放射并发症等进行探讨。方法1986年5月~1995年12月收治Ⅰ期子宫内膜癌20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15例行子宫全切及双附件切除术,5例加盆腔淋巴结清扫。20例均行术后放疗,大部分患者术后2~4周开始放疗,照射野包括全部盆腔淋巴结。全盆腔DT40~50Gy。全部患者得到随访。结果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10、8/9、3/4,局控率100%(20/20)。5年远转率5%(1/20)。20例在放疗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并发症,6例有晚期放射并发症,其中2例较严重。结论术后放疗对提高局控率有利,但晚期损伤发病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单用去甲长春花碱治疗复发转移乳癌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1994年3月~1995年3月,单用去甲长春花碱(NVB)治疗14例复发转移乳癌,单次剂量40~60mg(24.9~33.3mg/m2),每周1次,2次为1周期。14例均可评价疗效,部分缓解(PR)6例,占42.9%;PR患者中位缓解期5个月(2~10个月)。14例共接受NVB化疗85次,主要不良反应为肌痛和关节痛,占80.0%;静脉炎占57.6%。本组患者化疗前WBC在4.0×109/L以下,占76.5%(65/85);疗后WBC下降程度与疗前值有关,但均未发生严重感染死亡。  相似文献   

6.
原发于头颈部结外Ⅰ,Ⅱ期非何杰金淋巴瘤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1987~1990年间原发于头颈部Ⅰ、Ⅱ期非何杰金淋巴瘤(NHL)126例。126例均为初治,均经病理证实。口咽部占64.3%,鼻腔占31%,其他4.7%。126例中男90例,女36例;年龄5~69岁,以30~60岁居多,占62.7%。病理按国际工作分类,则低度恶性1例,中度恶性48例;高度77例。临床分期按AnnArbor分期,Ⅰ期33例,Ⅱ期93例;有B症状20例。治疗方式按病理分类及临床分期,如高度恶性或病变较广泛,多采用化、放疗综合治疗,否则多采用单放疗,5例单化疗均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放疗。12例中CR101例、PR18例、P3例,近期有效率97.5%,远期生存率为1年83.3%(105/126)、2年70.6%(89/126)、3年68.2%(60/88)、4年62.2%(46/74)、5年58.3%(21/36)。作者进一步探索并分析了放疗前化疗的合理剂量、如何减轻化疗后放疗或放疗后化疗副反应加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顺铂,硫代硫酸钠双途径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98,自引:0,他引:98  
120例由组织学或/和细胞学诊断的恶性胸腔积液,经胸腔内灌注顺铂(DDP)500~1000mg,静脉滴注硫代硫酸钠(STS)(第1天16~32g,第2~3天8~16g)解救,即“双途径化疗”(TRC),共计168个疗程。每位患者经1~4个疗程治疗,其中胸水及肺内癌灶同时消失(特效)6例,占5%;胸水完全消失(显效)83例,占69.2%;胸水消退过半在1个月内无须再次抽胸水(有效)19例,占15.8%;在1个月内须再次抽胸水(无效)12例,占10%;总有效率90.0%,(108/120)。毒副反应:胃肠道反应Ⅲ度32例,Ⅳ度14例,占38.3%;肾毒反应Ⅲ度6例,Ⅳ度2例,占6.7%;骨髓反应Ⅲ度8例,Ⅳ度4例,占10%,其中2例死亡,余者经过治疗2~3周内恢复。缓解期1~32个月,平均6.4个月。存活超过6个月者74例,占61.7%。与其它胸水治疗方法比较,该方法具有较突出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18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治疗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我们对收治的18例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平均年龄51岁,主要症状为阴道出血排液和肿物,原发肿瘤多位于阴道前壁的下1/3处;12例行手术+放疗/化疗,2例行单纯放疗,1例行单纯化疗,化疗+放疗3例。结果本组的5年生存率为11%,3年生存率为33%,平均生存26个月,6例存活3年以上者均为Ⅰ、Ⅱ期,其中1例为单纯放疗者肿瘤消退存活48个月,Ⅲ、Ⅳ期患者无1例存活超过2年,12例手术病人中有和无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瘤栓者,平均生存分别为8和42、16和40个月。结论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以手术为主,大单次量少分割放疗可使肿瘤消退或缩小,其预后与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瘤栓有关。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未分化癌较少见。我们从1977年~1990年共收治甲状腺癌372例,未分化癌仅11例,占3%。病理类型分为梭形细胞巨细胞型和小细胞型。此型癌以恶性程度高为特点,治疗很困难。作者采用手术+放疗+化疗提高了疗效,本组生存5年者3例,占27.3%;存活2年3例;1/2以上的病人存活超过2年。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附90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作者22年来共收治原发性纵隔肿瘤9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其中男49例,女41例。胸腺肿瘤38例,占42.3%;畸胎源肿瘤19例,占21.2%;神经纤维瘤9例,占10.0%;其它肿瘤24例,占26.5%。肿瘤完全切除70例,占77.8%;基本切除6例,占6.7%;剖胸探查12例,占13.3%;术后死亡2例,占2.2%。术后随访3个月至13年,肿瘤完全切除70例中,无一例复发。本病诊断主要靠X线检查,但不要忽略有鉴别意义的病史和体征,要认真阅读、分析胸部X线照片,从中可能发现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很有价值的资料。有些特殊、疑难病例则是由于它们的异乎寻常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使诊断困难。CT对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报告及文献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少见。本文对从国内文献收集的137例加上本院的5例共142例进行分析。发病年龄以50~60岁多见,男女之~为3.79:l,肿瘤长径范围为1.2~15cm,平均5.6cm。病变发生于食管上1/3者10例(7.5%)、中1/386例(64.2%)、下1/338例(28.3%)。髓质型50例(41%)、蕈伞型26例(21.3%)、溃疡型24例(19.7%)、腔内型16例(13.1%)、缩窄型6例(4.9%)。统计国内文献各该组发病率为0.7%~5.1%,本院组为0.1%。本病预后主,在可评价疗效的131例中,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全组为7.6个月和29%;单纯手术6.3个月和18.4%;单纯放疗11.8个月和36.6%;放疗加化疗12.3个月和50%;手术加化疗12.2个月和39.3%。单纯化疗和手术加放疗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5个月和5个月,无1年生存者。根据资料,作者认为使用放疗或根治性手术加用化疗可以提高本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恶性淋巴瘤(PLL)影响预后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1例PLL治疗情况并复习国内外有关PLL治疗病例38例,合计39例。分析PLL预后因素及治疗结果。结果1.孤立性病灶治疗方式有手术局部切除(10例),放射治疗(2例)和联合化疗(3例)。局部复发2例(手术1例,放射1例,剂量8Gy),死亡3例。多发病灶治疗方式有:联合化疗(17例),放射治疗(3例)和未治疗(4例)。治疗病例中,局部复发7例(化疗6例,放射1例,剂量21Gy。死亡10例。2.有B症状者(12例)死亡9例(75%),无B症状者(27例)死亡(3例)(11.1%)(P<0.01)。结论有B症状者、肝内病灶多发者预后差;孤立性病灶者,无论手术、放射或/和化疗都有较好的局部控制。肝内多发病灶者,单纯全身化疗局部复发率高,放射治疗对控制局部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600例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效果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1964~1993年间共行肝癌切除术600例,其中24例为肝癌切除术后复发再次行肝切除术。男533例,女67例。年龄8~78岁,以40~59岁者居多。AFP阳性率为57.4%,合并肝硬化占84.4%。肝细胞癌占91.6%。肿瘤直径<5cm者130例,占21.7%。600例中,施行规则性肝切除10例,非规则性肝切除590例,包括24例再次肝切除术。本组有29例为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后作肝切除术,其中24例即时手术,5例作肿瘤破裂填塞止血后16~41天后再行肝切除术。此外,有13例术前作TAE后再行肝切除术,6例经剖腹探查证实不能切除后,采用多模式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作肝切除术。本组术后死亡24例,手术死亡率为4.0%。死因多为肝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大出血。本组术后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1.9%、40.0%、33.0%和29.2%。肿瘤直径≤5cm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7.8%、69.4%、54.0%和43.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于淋巴结外NHL的治疗方法。方法原发于咽淋巴环24例NHL,其中放疗辅加化疗18例,单纯放疗6例。原发于胃肠道及其他淋巴结外的NHL共29例,其中手术辅助化疗及放疗12例,手术辅助化疗4例,放疗辅助化疗8例。单纯放疗2例,单纯化疗3例。放疗剂量:40-55Gy/4.5-6周。化疗方案为COPP、CHOP等。结果53例治疗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1.1%(43/53),71.7  相似文献   

15.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45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讨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合理治疗方法。材料与方法1983年10月至1993年10月间采用以化疗为主加或不加放疗治疗45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并总结和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全组治疗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61.4%,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36.4%。随访3~10年,37例死亡,8例仍生存。疗后全组1,3,5,7,10年生存率分别为40.0%,26.7%,19.4%,19.4%和0%。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组的疗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31.5%,26.1%和19.4%,优于单化疗组,分别为19.8%,12.1%和7.8%(P<0.001)。通过对疗后生存率与近期疗效、临床分期、化疗有效病例是否足量化疗及治疗的不同年代间关系的分析显示,近期疗效达CR者优于部分缓解(PR)、稳定(S)和进展(P);早期病变局限(Ⅰ,Ⅱ期)优于晚期(Ⅲ,Ⅳ期)病例;加放疗者优于单纯化疗者;有效病例足量化疗者优于不足量化疗者;近年(1988年至1993)治疗病例的效果优于早年(1983年至1987年)所治病例的效果。结论以足量化疗为主,辅以放疗的综合治疗,争取首程治疗达到肿瘤完全缓解是提高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疗后生存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胆囊癌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报告原发性胆囊癌56例,占同期收治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及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7.4%(56/752),手术探查38例,探查率67.9%(38/56),手术切除35例,切除率62.5%(35/56),1年生存率48.2%,2年生存率21.4%,3年生存率8.9%,无5年生存者。作者通过对56例的临床及病理分析,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及治疗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胃癌术后吻合口复发19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65年~1991年,我院共收治19例胃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病人,占同期手术病人的2.1%。再次根治切除2例,1例生存2年4个月,1例生存4年10个月均健在。6例开腹探查胃空肠吻合,均在半年内死亡。未手术行化疗9例,4例生存不满1年,5例生存不满6个月。2例行吻合口区放疗4个月内死亡。胃癌术后吻合口复发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复发征象,争取及早再次行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8.
Ⅱ期乳腺癌的术后放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根治术后提高肿瘤剂量及胸壁照射对Ⅱ期乳癌生存率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比分析1980年1月至1986年底收治的Ⅱ期乳癌术后行放疗者248例(放疗组)与术后未行放疗者103例(手术组)。248例中DT≥50Gy者51例,淋巴引流区伴胸壁照射84例。结果放疗组中DT≥50Gy者与手术组相比,其中腋淋巴转移≥4个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65.5%与33.3%,复发率分别为6.9%与33.3%,P<0.05。放疗组中淋巴引流区伴胸壁照射84例与手术组相比,其中腋淋巴转移≥4个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61.4%与33.3%,复发率分别为4.5%与33.3%,P<0.05。放疗组与手术组锁骨上区转移率分别为2.8%与7.8%,P<0.05。结论术后提高肿瘤剂量达50Gy以上,并常规行胸壁放疗,可提高Ⅱ期乳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对27例四肢恶性骨肿瘤患者应用4种术式的保肢肿瘤段截除术。所有病例均病理证实,其中骨肉瘤8例,软骨肉瘤3例,纤维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骨巨细胞瘤Ⅱ~Ⅲ级6例,网状细胞肉瘤与骨髓瘤各1例,骨转移癌4例。手术方式:肩胛带整块切除13例,前臂远端截除再植1例,骨盆部分切除6例,大腿中下段截除小腿旋转成形7例。24例随访16个月~12年以上,平均6年8个月。结果:随访24例20例存活2年以上,2年存活率83.3%。5年仍健在9例,5年生存率37.5%。Enneking分期ⅠB期4例,ⅡB期5例,且患肢有较好的功能。对四肢恶性骨肿瘤应用保留肢体的肿瘤段截除,配合化疗与放疗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残端复发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和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残端复发的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材料与方法从1970年2月至1993年初,39例肺癌根治术后残端复发的病人入组分析。中位年龄59岁,术后至复发时间3~50月,始发复发症状至确诊时间0~20月。伴有淋巴结转移者18例,残端复发有组织学诊断28例。8例加腔内放疗8~30Gy/1~3次,2例加化疗,6例单纯腔内放疗12~30Gy/2~3次。单纯外照射剂量为45~70Gy,加腔内放疗者为20~60Gy。结果症状缓解率达90%左右,5年生存率23.0±7.5%。单纯残端复发者5年生存率38.1±11.0%,而伴有淋巴结转移者无3年存活(P<0.003)。始发复发症状至确诊时间<2月与≥2月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3.7±12.0%与12.6±8.2%(P>0.1045)。在6例行单纯腔内放疗中,2例长期生存。Cox回归分析仅残端复发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放射治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残端复发的重要手段,尤其单纯残端复发者可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