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33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2月~1995年6月,用Ivor-Lewis术式,即上腹、右胸后外侧二切口切除,治疗中、下段食管癌338例,手术切除率为95.2%(338/355)。全组有淋巴结转移136例,占40.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其中肺部并发症占28.6%,全组无吻合口瘘,无术后30日内死亡和住院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231/261)、63.1%(125/198)和48.4%(60/124)。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64.1%(41/64),有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31.7%(19/60)。该术式胸、腹腔均有良好的显露,淋巴结清扫彻底,尤其对右侧最上纵隔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便利。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行胸、腹二区淋巴结清扫十分必要,能明显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由于该术式是右胸后外侧切口,食管床显露充分,免受主动脉弓干扰,癌肿切除率高,吻合操作方便可靠,可减少或避免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作者认为,Ivor-Lewis术式是治疗胸部中、下段食管癌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报告及文献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少见。本文对从国内文献收集的137例加上本院的5例共142例进行分析。发病年龄以50~60岁多见,男女之~为3.79:l,肿瘤长径范围为1.2~15cm,平均5.6cm。病变发生于食管上1/3者10例(7.5%)、中1/386例(64.2%)、下1/338例(28.3%)。髓质型50例(41%)、蕈伞型26例(21.3%)、溃疡型24例(19.7%)、腔内型16例(13.1%)、缩窄型6例(4.9%)。统计国内文献各该组发病率为0.7%~5.1%,本院组为0.1%。本病预后主,在可评价疗效的131例中,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全组为7.6个月和29%;单纯手术6.3个月和18.4%;单纯放疗11.8个月和36.6%;放疗加化疗12.3个月和50%;手术加化疗12.2个月和39.3%。单纯化疗和手术加放疗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5个月和5个月,无1年生存者。根据资料,作者认为使用放疗或根治性手术加用化疗可以提高本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35岁以下青年食管贲门癌18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1年1月至1992年12月间,我们共治疗食管贲门癌3467例,其中35岁以下青年食管贲门癌181例,占同期手术病例的5.24%(181/3467)。手术切除率90%,并发症发生率6.8%(11/181),手术死亡率1.1%(2/181)。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8.5%、39.6%、27.5%、12.3%,综合治疗远期生存率,3、5、10年为42.3%、30.6%、13.1%。本  相似文献   

4.
1981年1月至1992年12月间,我们共治疗食管贲门癌3467例,其中35岁以下青年食管贲门癌181例,占同期手术病例的5.24%(181/3467)。手术切除率90%,并发症发生率6.8%(11/181),手术死亡率1.1%(2/181)。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8.5%、39.6%、27.5%、12.3%,综合治疗远期生存率,3、5、10年为42.3%、30.6%、13.1%。本文提示: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确诊,尽早治疗及术后放疗、化疗的配合。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对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0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外科治疗问题进行研究。方法 1991年4月至1999年4月对24例PESC进行手术治疗,总结分析病理、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手术切除率91.7%(22/24),手术死亡率4.2%(1/24),随访23例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8.1%(8/21),26.3%(5/19),13.3%(2/15)。结论 PESC临床具有极高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快中子与光子混合射线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及毒副作用。材料与方法北京市快中子治疗协作组于1992年1月~1996年6月共收治前列腺癌19例。用快中子与光子混合射线治疗16例,快中子剂量为600~1160ncGy,X线剂量为3000~6000cGy,前列腺局部剂量为6480~7800cGy。单纯快中子治疗组剂量1000~1200ncGy。中子治疗多用前后-后前(AP-PA)照射野,X线用4野“盒式”技术或5野照射盆腔。结果全组患者放疗后泌尿系统症状改善率93.8%;84.6%患者的卡氏行为状态评分(KPS)值改进。全组7例死亡(5例死于本病,2例死于并发症)。2年生存率10/14(71.4%),2年肿瘤专项生存率(cancer-specificsurvival)10/12(83.3%);3年生存率6/7(85.7%),3年肿瘤专项生存率6/6(100.0%)。全组13例(68.4%)出现急性放射反应。长期生存患者12例中,7例(58.3%)出现晚期反应,3例(25.0%)为Ⅰ~Ⅱ度,4例(33.3%)Ⅲ~Ⅳ度。结论混合射线对前列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但严重并发症发病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戎铁华  刘广森 《癌症》1995,14(4):280-282
我院自1966年6月至1993年12月共施行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分别1775例及610例,可切除肿瘤并作食管与胃或肠吻合者分别为1592例及496例,前者5例,后者1例发生重度吻合口狭窄,故狭窄率分别为0.3%(5/1592)及0.2%(1/496),二者合计为0.3%(6/2088),本文讨论了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成因,分级和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8.
马军  滕安宝 《中国肿瘤临床》1998,25(8):568-569,580
目的:观察局部晚期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性引流术后^192lr腔内放疗的疗效。方法:先行手术探查尽可能刮除肿瘤并放置U型管引流,术后再经导管腔内放疗。参考点距离放射源中心轴10mm,总量24-30Gy/3次,3例配合肝动脉区域性灌注化疗,1例配合外照射DT45Gy/4.5周。结果:生存期6-26个月,中位生存期11.5月。15例死亡,1例目前存活8个月。全组1年生存率37.5%,2年生存率6.0%,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手术治疗颈胸交界处食管癌36例,其中手术死亡例(5.5%),随访结果表明,全组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39.1%和27.8%。开胸与非开胸手术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0.8%和20.0%,术后远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作者指出,颈胸交界部位的食管癌,应做全食管切除,术后应放疗。  相似文献   

10.
作用自1980年10月至1994年2月共手术治疗贲门癌并发大出血14例,占同期手术治疗贲门癌的4.33%(14/321)。全组14例术前出血量均在1000ml以上,其中合并失血性休克者8例。在手术治疗的贲门癌大出血14例中有5例行急诊手术。全组切除率为100%(11/14)。术后无吻合瘘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生存5年以上者2例(均健在),3年以上者4例(2例健在),2年以上者5例(均健在),1年以内3例(均健在)。作者认为:贲门癌大出血并非为癌肿的晚期佐证,故应积极手术治疗,其预后与一般贲门癌相同。  相似文献   

11.
超声加热和放射综合治疗恶性肿瘤9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86~1991年对99例122个部位的晚期体表肿瘤或复发肿瘤用超声加热和放射综合治疗。放疗为D_T12~56Gy,2次/周,3~4Gy/次,或D_T18-67.5Gy,5次/周,2Gv/次。加热用1MHz,声强0.5~1W/cm ̄2,热电偶测温精度(0.5℃,放疗前/后60分钟内进行,加热至43℃,时间为30~45分钟,1~2次/周,平均7次(3~12次)。近期疗效按部位计,肿块完全消退32%(39/122),部分消退52.5%(64/122),无效15.6%(19/122)。全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24/86(27.9%),8/41(19.5%),7/38(18A%)。而肿块完全消退组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12/25(48%),6/15(40%),5/13(38.5%),均高于全组。  相似文献   

12.
单用去甲长春花碱治疗复发转移乳癌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1994年3月~1995年3月,单用去甲长春花碱(NVB)治疗14例复发转移乳癌,单次剂量40~60mg(24.9~33.3mg/m2),每周1次,2次为1周期。14例均可评价疗效,部分缓解(PR)6例,占42.9%;PR患者中位缓解期5个月(2~10个月)。14例共接受NVB化疗85次,主要不良反应为肌痛和关节痛,占80.0%;静脉炎占57.6%。本组患者化疗前WBC在4.0×109/L以下,占76.5%(65/85);疗后WBC下降程度与疗前值有关,但均未发生严重感染死亡。  相似文献   

13.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食管癌(Eca)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对1987年~1996年间手术治疗815例Eca中41例胃切除后Eca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1例胸下段Eca行切除并残胃食管弓下吻合术,40例右胸入路行右半结肠代食管术合并颈、胸、腹淋巴结清除术。结果:41例胃切除术后Eca颈、上纵隔、中下纵隔和腹部淋巴转移率分别为34.1%、21.9%和19.6%。并发症发生率48.7%。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34.1%,无手术死亡。全组3、5年生存率41.6%和15.4%。根治性手术3、5年生存率46.6%和22.2%。姑息手术无1例生存超过5年。3年生存率14.3%。结论:对胃切除术后Eca颈、上纵隔和腹部淋巴结清扫很重要。结肠代食管术为安全有效办法。右半结肠经胸骨前、后径路代食管术是胃切除后Eca手术的最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程加卡铂后程野中野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材料与方法自1991年10月至1993年6月对90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常规放射治疗组(常规组)和前程加卡铂后程野中野加速超分割放疗组(前化后超组)各45例。两组临床资料相近,具备可比性。常规组每周照5次,每次2Gy,总量60~70Gy;前化后超组前3周放疗同常规组,配合卡铂每周两次,每次100mg,总量600mg。第4,5周在原照射野中设小野(同病变长度),每次1.5Gy,每周5次,上午照大野,下午照小野,总量5周65Gy,其中大野5周50Gy,小野后两周15Gy。结果放疗结束时X线改善前化后超组病灶全消和消失1/2以上86.7%(39/45),常规组57.8%(26/45)(P<0.01)。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75.6%、53.3%、42.2%、33.3%和55.6%、31.1%、20.0%、15.6%。前化后超组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前程配合卡铂后程大野套小野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能显著提高食管癌1,2,3,4年生存率,病人能顺利完成疗程。  相似文献   

15.
Barrett食管癌5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告51例Banett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占同期食管癌切除总数的10.2%。患者平均年龄8岁,主要就诊症状为吞咽困难。按PTNM分期,Ⅱ期18例,占35.3%;Ⅲ期29例,占56.9%;Ⅳ期4例,占7.8%。51例均行食管部分切除、胃食管重建术。术后30天死亡率为3.9%,1、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5.9%、25.0%和13.6%。Ⅱ期肿瘤5年生存率(25.0%)明显高于Ⅲ+Ⅳ期(4.5%),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肿瘤直径<6cm<或>6cm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5.0%和0(P<0.05)。结果表明,术后长期生存率与临床分期及肿瘤大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进一步明确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76年1月-1997年6月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各种并发症765例和住院死亡8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分别为13.4%(765/5719)和1.5%(84/765),并发症依次为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单纯脓胸、肺部及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依次为心血管疾病、吻合口瘘、肺部疾病、脓胸和胃肠梗阻。结论吻合口瘘、心肺疾病、脓胸仍然是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7.
1976年1月至1994年12月,我们收治同时性食管贲门重复癌34例,占同期食管、贲门癌病人的0.7%(34/5040)。全组食管病变全部为鳞癌,贲门病变中腺癌3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平滑肌肉瘤各1例。术前诊断率70.6%(24/34),手术切除率79.4%(27/34),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21/24)、45.0%(9/20)和18.8%(3/16)。作者认为:注意各项检查的相互配合及仔细的上消化道全面检查能提高诊断率,早期手术并扩大手术范围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胰腺癌根治性手术中肿瘤侵犯门静脉的处理方法,以提高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5月至1998年12月合并门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根治术9例临床资料,6例用人工血管修复门静脉,2例行门静脉对端吻合,1例行门静脉修补。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亡率为11.1%(1/9),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33.3%(3/9),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3.2个月。结论 对于侵犯门静脉而无远处转移的胰腺  相似文献   

19.
对我院1988年至1995年70例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进行了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为25.7%(18/70),死亡率为8.6(6/70),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3/70),肝衰(5/70),胸腔积液(6/70)胆瘘(2/70)腹腔感染(1/70)及胃肠道出血(1/70),文中对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放射治疗39例恶性肉芽肿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阐明单纯放射治疗恶性肉芽肿的远期疗效及其和预后有关的某些因素。材料与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医院放疗科目1980年1月至1991年6月共收治的病理诊断为恶性肉芽肿的患者39例,中位年龄40岁。原发病变累及早个解剖部位的占23例(59%),累及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的16例(41%):伴有发热症状者14例(36%):分别于放疗始、放疗中、放疗终给予环已亚硝脲(CCNU)100-120mg的患者8例(20.5%)。全组均来用体外照射,82%的患考肿瘤剂量DT为50-60Gy/5-6周。结果:全组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74%,63%及45%。病变累及单个解剖部位的较累及2个或2个以上解部部位的3年,5年生存率高(P值均等于0.03),但10年生存率统计学无显著差别(P=0.20)。配合使用CCNU对疗效无影响。比较有无发热症状的3年,5年,10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10年以上生存者远期放射反应轻微。结论:放射治疗恶性肉芽肿的远期效果良好,肿瘤吸收剂量以50~60Gy/5-6周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