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p53和ret在不同类型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p53和ret在不同类型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比较表达的阳性率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p53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和甲状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1.5%和38.9%.p53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ret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和甲状腺癌的阳性率为0、3.1%和46.3%.ret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家族肿瘤史有关.p53和ret表达在良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甲状腺瘤与甲状腺癌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4种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间p53和ret表达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p53和ret的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判别良性与恶性甲状腺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NA含量(D1值)、细胞增殖活性(PI值)、Cyclin D1、p27及Rb基因表达在不同甲状腺肿瘤中的变化,为甲状腺癌的癌变机制及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荧光技术对甲状腺癌(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1例)、甲状腺腺瘤(16例)、正常甲状隙组织(10例)的DNA含量、细胞增殖活性及Cyclin D1、p27、Rb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结果:甲状腺癌组的D1值明显增高,异倍体细胞明显增多,异倍体率为80.0%,PI值明显增高Cyclin D1蛋白在甲状腺癌组表达显著增高,p27蛋白表达量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腺癌组中依次减少,均明显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结论:甲状腺癌发展过程中,DNA含量及异倍体率增加,细胞增殖活性增高Cyclin D1蛋白高表达,p27蛋白低表达,Cyclin D1、p27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肿瘤组织中c-myc和PC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myc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8例甲状腺腺瘤和30例甲状腺癌组织中c—myc和PCNA的表达。结果c—myc和PCNA在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27/30)和80.0%(24/30),显著高于腺瘤组织分别为42.9%(12/28),53.6%(15/28),P<0.05。腺瘤组织中c—myc主要表达于细胞核,阳性率为83.3%;而腺癌组织则多表达于细胞质,阳性率为88.9%。甲状腺肿瘤中c—myc表达和PC—NA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检测c—myc、PCNA的表达有助于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甲状腺肿瘤中c—myc表达与PCNA表达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基因蛋白p27、CyclinD1、CDK4、Rb在不同类型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变化,为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学以及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40例)、甲状腺腺瘤(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1例)、正常甲状腺组织(10例)的CyclinD1、CDK4、p27、Rb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结果:CvclinD1和CDK4基因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1),而后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27基因蛋白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乳头状癌表达量依次减少,均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Rb基因蛋白的表达量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依次减少,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yclinD1/CDK4高表达、p27低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Rb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MMP-9及TIMP-1 mRNA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MMP-9及TIMP-1 mRNA在不同类型甲状腺肿瘤组织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甲状腺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石蜡切片、原位杂交法检测了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0例甲状腺腺瘤,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MMP-9、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与癌旁正常甲状腺比较各类型肿瘤组织中MMP-9 mRNA杂交信号均呈增强的趋势(P<0.01),与甲状腺癌比较,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组织中MMP-9 mRNA杂交信号均呈减弱的趋势(P<0.05);同时,MMP-9 m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指数呈正性调节关系(MMP-9 mRNA表达高者恶性度高、预后差,P<0.05或P<0.01).TIMP-1 mRNA在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比较各类型肿瘤组织中TIMP-1 mRNA表达均呈增加的趋势,但只有甲状腺癌组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差异有显著(P<0.05);与甲状腺癌比较,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组织中TIMP-1 mRNA表达没有明显改变(P>0.05);同时TIMP-1 m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呈负性调节关系(TIMP-1mRNA表达低者恶性度高、预后差,P<0.05或P<0.01).结论MMP-9及TIMP-1 mRNA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MMP-9及TIMP-1 mRNA表达有望成为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浸润、转移和预后较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CM7和p27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甲状腺癌、30例甲状腺腺瘤、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MCM7和p27蛋白的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MCM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50/50),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20.0%(6/30)、结节性甲状腺肿23.3%(7/30)及正常甲状腺组织20.0%(4/20)(P〈0.01,P〈0.01,P〈0.01)。甲状腺癌组织中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2.0%(11/50),均显著低于甲状腺腺瘤100.0%(30/30)、结节性甲状腺肿100.0%(30/30)及正常甲状腺组织100.0%(20/20)(P〈0.01,P〈0.01,P〈0.01)。甲状腺癌中MCM7与p27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326,P〈0.05)。结论 MCM7蛋白的高表达和p27蛋白的低表达可能涉及了甲状腺癌的发生过程。二者联合检测,可能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判断甲状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佟银燕  王国玉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1):2153-2155
目的:探讨Ki-67、PCNA的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胃肠道间质瘤中Ki-67、PCNA的表达。结果:40例胃肠道间质瘤中Ki-67、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65.0%。Ki-67、PCNA表达与GIsT的性别、年龄、部位、组织学分型无关,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有关。Ki-67、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Ki-67、PCNA联合检测可作为判定GIST良恶性、恶性程度、肿瘤分级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16、p27和CyclinD1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及其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以及3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p16、p27和CyclinD1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p16、p27和cyclinD1三种蛋白在4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70.0%和62.5%;p16蛋白的阳性表达量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p27蛋白的阳性表达量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和原发灶的大小及包膜侵犯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Cyc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量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和原发灶的包膜侵犯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p16的阳性表达与CyclinD1的阳性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呈负相关关系(rs=-0.283);p27的阳性表达与CyclinD1的阳性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呈负相关关系(rs=-0.279)。结论:p16、p27和CyclinD1三种蛋白的异常表达共同参与了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判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Fas/FasL在人良恶性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广亚  王春杰 《肿瘤》1998,18(6):406-407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在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抗Fas,FasL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对44例甲状腺癌,16例甲状腺瘤和1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上述相关抗原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Fas,FasL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6%(39/44)和84.1(37/44);在甲状腺瘤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3%(5/16)和43.8(7/16);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6.4%(4/11)和45.5%(5/11)。甲状腺癌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甲状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P<0.001)。Fas、FasL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癌细胞的胞浆内,部分位于胞核和胞膜上,而在甲状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则均位于胞浆内和胞膜上。结论Fas/FasL基因的表达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及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alpha,ESR1)在新疆地区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甲状腺癌、21例甲状腺良性腺瘤、13例桥本氏甲状腺炎、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SR1基因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ESR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桥本氏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P〈0.01);甲状腺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与ESR1蛋白表达相关(P均〈0.05)。结论:ESR1可能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故阻断其作用环节可能为治疗甲状腺癌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及表达的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RAF基因点突变及B-raf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65例甲状腺病变石蜡组织中BRAF点突变,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2例甲状腺病变组织中B-ra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比较BRAF基因突变和B-raf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4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21例发生BRAF的点突变,突变率为45.7。BRAF基因突变位于第15外显子的1799位点,胸腺嘧啶突变为腺嘌呤(T1799A)。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滤泡状癌中未检测到BRAF的突变。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率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无相关性(P>0.05)。在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中B-raf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1、47.6和15.4。结果显示,乳头状癌B-raf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良性病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头状癌中BRAF基因突变与B-raf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乳头状癌与滤泡状癌比较,B-raf蛋白表达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率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提示BRAF基因在乳头状癌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对甲状腺肿瘤的病理诊断也具有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67例和结节性甲状腺肿22例组织中hMSH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MSH2蛋白的表达率为91.0%,明显高于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结节性甲状腺肿的41.7%(χ2=31.91,P<0.01)和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22.7%(χ2=43.23,P<0.01)。hMSH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MSH2蛋白的表达(10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85.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05)。结论:hMSH2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间接反映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一个早期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转移灶中CXCR5/CXCL13及ERK1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5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的1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及同期手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XCR5/CXCL13及ERK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转移灶中的表达量。结果:CXCL13、CXCR5及ERK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腺体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P<0.05)。CXCL13、CXCR5及ERK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与年龄和性别无关,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CXCR5/CXCL13蛋白的表达与ERK1呈正相关。结论:趋化因子CXCL13及其受体CXCR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及其淋巴结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临床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CXCR4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51例甲状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及20例结节性甲状腺组织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染色方法为免疫组化SP染色法。结果:结节性甲状腺组织中未检测到CXCR4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未分化癌中表达率分别为26.3%和80.0%,颈部淋巴结未转移组与转移组表达率分别为28.6%和60.9%,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中CX-CR4是反应甲状腺癌进展、转移及预后的重要趋化因子受体。  相似文献   

15.
吴宇  刘辉 《中国肿瘤临床》2015,42(11):550-554
目的:探索甲状腺癌组织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1,BRMSl )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的表达与患者临床资料、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 月至2013年6 月间福建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 195 例组织石蜡标本中 BRMS1 和Cx43蛋白表达情况,其中包括甲状腺癌 90例,甲状腺腺瘤 4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组织各30例。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BRMS1 和Cx4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51/ 90)和41.1%(37/90),均显著低于其他3 组组织标本(均P < 0.001)。 Cx43蛋白在不同病理类型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乳头状癌61.9% ,髓样癌27.8% ,滤泡状癌27.3% ,未分化癌12.5% ;而BRMS1 的表达未见显著性差异。BRMS1 和Cx43蛋白在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中表达率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 < 0.001);亚组分析显示随着肿瘤TNM 分期的改变,BRMS1 和Cx4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且两种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 0.494,P = 0.032)。 结论:BRMS1 和Cx43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均显著下降,且其表达差异与甲状腺癌的浸润转移、肿瘤恶性程度及TNM 分期有关,二者联合检测或有利于复发转移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中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超声造影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甲状腺腺瘤和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根据时间强度曲线获得造影参数.术后标本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Ang-1表达情况,并与超声造影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0例甲状腺腺瘤36例造影后肿块与周围甲状腺表现为高增强,4例为等增强.其中34例肿块内部增强均匀.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30例造影后结节与周围甲状腺实质等增强,6例出现高增强,4例为低增强,其中14例患者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甲状腺腺瘤组mTT、IMAX 大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P<0.05);甲状腺腺瘤较结节性甲状腺肿Ang-1表达明显升高(P<0.01).Ang-1表达水平与RT、TTP、mTT呈负相关(P<0.05),与IMAX呈正相关(P<0.05).结论:Ang-1在甲状腺腺瘤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并与超声造影指标存在相关性,超声造影可为二者的诊断及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有时会很困难,而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局部复发的主要原因并影响预后.本研究探讨CK19、Galectin-3、HBME-1、p27及CyclinD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特点和诊断价值以及p27、CyclinD1与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在我院手术的5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 (结节性甲状腺肿40例,甲状腺腺瘤10例)及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40例,滤泡型10例) 患者的手术标本,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K19、HBME-1、Galectin-3、p27及CyclinD1的表达.结果:细胞质或细胞膜均有CK19、Galectin-3和HBME-1三种标志物表达,但p27和CyclinD1则在细胞核表达.CK19、HBME-1、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96%和100%,而在良性病变中则为10%、10%和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2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阳性率为14%,而在良性病变中则为8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yclinD1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和78%,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CK19、Galectin-3和HBME-1共同表达者占98%(49/50),其中伴p27低表达者占90%(45/50),而在良性病变者中则分别为2%(1/50)和0%(0/50),前两者与后者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27低表达与CyclinD1表达(转移组阳性率72.7%,未转移组71.4%)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CK19、Galectin-3和HBME-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p27的低表达与CyclinD1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无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胃癌组织中PTEN和VEGF PCNA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 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增生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胃癌中表达的研究 ,结合临床病理特征 ,探讨 PTEN和 VEGF、 PCNA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6 8例胃癌组织及 2 0例正常胃黏膜中 PTEN和 VEGF、 PCNA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 PTEN蛋白表达率为4 7.1% (33/ 6 8) ,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 10 0 % (2 0 / 2 0 ) (P<0 .0 1) ,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 .0 1) ,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P<0 .0 5 )。 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 75 .0 % (5 1/ 6 8) ,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 10 .0 % (2 / 2 0 ) (P<0 .0 1) ,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呈正相关 (P<0 .0 1) ,与淋巴结转移也呈正相关 (P<0 .0 5 ) ,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 73.5 % (5 0 / 6 8) ,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 2 0 .0 % (4/ 2 0 ) ,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呈正相关 (P<0 .0 1) ,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0 .0 5 ) ,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P<0 .0 5 )。 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与 VEGF、PCNA呈负相关 (P<0 .0 1)。结论 :PTEN失活或蛋白表达降低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且与 VEGF、PCNA呈显著负相关。联合检  相似文献   

19.
VEGF、VEGF-C和VEGF-D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Jiang HG  Gao M  Tang WP  Li FH  Cai QZ 《癌症》2005,24(9):1136-1139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D(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and-D,VEGF-C,VEGF-D)与淋巴管的生成有关。局部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本研究的目是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C和D(VEGF、VEGF-C和VEGF-D)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VEGF、VEGF-C和VEGF-D蛋白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VEGF、VEGF-C和VEGF-D的阳性率分别为79.1%、87.0%和72.2%。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VEGF、VEGF-C和VEGF-D的阳性率分别为30.0%、15.0%和20.0%。甲状腺乳头状癌VEGF、VEGF-C和VEGF-D的阳性率较结节性甲状腺肿明显增高。VEGF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大小有关。VEGF、VEGF-C和VEGF-D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4.7%、93.2%、83.1%和73.2%、80.4%、60.7%。VEGF-C和VEGF-D的阳性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VEGF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长有关。VEGF-C和VEGF-D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VEGF-C和VEGF-D的检测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