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晓阳  刘晓琳  高静 《陕西中医》2007,28(5):553-554
目的:探讨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在静滴肝泰乐的基础上加用茵陈五苓散加减方。对照组20例采用除茵陈五苓散外的其他基础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临床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茵陈五苓散是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疗效好又安全的重要方剂。  相似文献   

2.
肝痹汤治疗抗痨药后肝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74例抗痨药后肝损害(药物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用肝痹汤治疗;对照组口服肝泰乐、静脉点滴肌苷注射液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结果表明,治疗组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15例结核病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 915例初治结核患者中,130例(14.2%)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其中≥60岁、女性、化疗初始接受护肝治疗者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60岁、男性、未接受护肝治疗患者。结论女性、高龄是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易感因素;合理使用护肝药物有可能减低易感患者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138例药物性肝损害回顾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证候学特点,分析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按照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对138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运用证候学将各种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进行归类,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证候规律。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在于湿、毒、瘀、虚,病位主要在肝胆脾肾,病性属虚实夹杂,病机关键为湿热阻滞肝胆,临床治疗突出利湿退黄的治疗原则,能够有效治疗药物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护肝饮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护肝饮,对照组采用硫普罗宁片。结果:护肝饮能明显改善急性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症状,疗效明显优于硫普罗宁片;并能降低急性药物性肝损害患者ALT、AST、ALP、GGT、TBiL、DBiL、IBiL等肝功能指标,降低程度与硫普罗宁片相似;在促进肝脏功能恢复的速度上,护肝饮较硫普罗宁片快。结论:护肝饮是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吴茱萸治疗药物性肝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清珍  刘喜新 《中医杂志》1995,36(4):199-200
我们在(1983~1993年)10年的临床实践中,以吴茱萸为主配方治疗抗痨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我们所选用的药物性肝损害病例,全部为住院病例,共100例。其诊断符合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标准,即;用药1~4周后(1)谷丙转氨酶增高或多项肝功能异常;(2)有发热、皮疹、恶心、呕吐、腹胀、黄疸、肝区疼和肝肿大等消化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根据中医"扶土抑木"理论,探讨补气健脾中药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 10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均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凯西莱片护肝,治疗组加服补气健脾中药,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及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ALT、AST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TBiL异常例数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但由于例数少,无法进行统计学比较.结论 补气健脾中药可降低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痨药物性肝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军卫 《四川中医》2006,24(10):46-4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痨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将69例抗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用护肝降酶汤加口服肝泰乐,静脉点滴肌苷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静脉点滴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加口服肝泰乐,静脉点滴肌苷注射液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肝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两组无差异(P>0.05),但黄疸及其他症状消失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痨药物性肝损害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四逆汤对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服用加味茵陈四逆汤,对照组30例服用肝泰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味茵陈四逆汤对药物性肝损害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桂枝加葛根汤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桂枝加葛根汤;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肝泰乐。观察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影响。结果:治疗组桂枝加葛根汤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丙酮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临床治愈率60%,总有效率90%,优于肝泰乐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桂枝加葛根汤治疗药物性肝损害有明显疗效,且对原发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临床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42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药物性肝损害38例,慢性药物性肝损害4例。常见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有抗结核药物、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激素类药物及降血糖药物、降血脂药物和中草药等。结论临床中应重视常用药物所致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12.
护肝益肺颗粒防治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护肝益肺颗粒防治抗结核药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对结核病的毒性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选取住院肺结核患者646例,分为预防治疗组205例,预防对照组208例,空白对照组126例,肝损害治疗组52例,肝损害对照组55例。预防治疗组在进行抗痨治疗(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基础上口服护肝益肺颗粒2个月(3次/d,4g/次);空白对照组仅给抗痨治疗(药物同预防治疗组)2个月;预防对照组在进行抗痨治疗(药物同预防治疗组)基础上口服肝泰乐2个月(3次/d,0.2g/次);肝损害治疗组用护肝益肺颗粒(3次/d,8g/次)保肝治疗1个月;肝损害对照组用齐墩果酸片(3次/d,20mg/次),护肝片(3次/d,4片/次)保肝治疗1个月。结果:预防治疗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1.9%,预防对照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4.8%,空白对照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7.1%。肝损害治疗组药物性肝损害治疗后显效76.5%,肝损害对照组药物性肝损害治疗后显效40%(P〈0.01)。肝损害治疗组与肝损害对照组两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肝功能恢复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护肝益肺颗粒对肝损害治疗组与肝损害对照组肺结核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护肝益肺颗粒对因服用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有防治作用,且对结核病的毒性症状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药物性肝损害是临床常见病,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近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分析中药致肝损害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中药的不合理使用,主要是缺少专业中医师的指导而滥用中药;二是中医师对中药所致肝损害不够重视,用药剂量过大或缺少对患者的用药监管。结合中药的不合理应用可能导致肝损害而中药又可有效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现状,建议加强对中医药的正确宣传引导,让民众了解中药并非安全无毒,同时增强医师的防范意识,加强用药监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不同类型肝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不同类型肝病患者144例,其中慢性药物性肝损害患者48例(肝损害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53例(AIH组)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43例(PBC组)。患者空腹10h后采集静脉血,行肝功能和自身抗体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比较三组患者检测结果差异。结果:AIH组ANA阳性率显著高于肝损害组和PBC组(P<0.05),肝损害组ANA阳性率显著高于PBC组(P<0.05);PBC组AMA阳性率显著高于肝损害组和AIH组(P<0.05);肝损害组ANA+AMA阳性率显著高于AIH组和PBC组(P<0.05)。肝损害组和PBC组ANA滴度为1∶100比率显著高于AIH组(P<0.05);AIH组ANA滴度为1∶320比率显著高于肝损害组(P<0.05);PBC组AMA滴度为1∶320比率显著高于肝损害组和AIH组(P<0.05)。结论:自身抗体联合检测是一种有效鉴别诊断不同类型肝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化疗药物引起肝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组52例(男性30例,女性22例),对照组75例(男性42例,女性33例),治疗组24例(男性12例,女性12例),将预防组与对照组肝损害情况、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中ALT、AST明显好转(P<0.01),预防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低(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治疗和预防血液病化疗相关的药物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舒血宁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时并发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茂名市石化医院收治的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8例,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4例,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肝损害的疗效。结果:2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7%,对照组为6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63.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舒血宁两药联合有协同作用,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近十年有关中药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资料的分析,结合现代医学成果,总结临床上导致肝损害的常见单味中药及其相关制剂并阐述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特点和可能机制,分析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原因和现状,为广大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科学认识和客观评价中药药物性肝损害,合理使用中药,减少中药药物性肝损害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肝解毒汤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服清肝解毒汤,1个疗程后对比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清肝解毒汤能够消除和缓解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甲巯咪唑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首选药物之一,但其临床应用中可见药物性肝损害这一不良反应。本案患者于外院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予甲巯咪唑口服治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甲巯咪唑致药物性肝损害以肝郁脾虚为主,治当以疏肝理脾为法,临证用四君子汤加四逆散加减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健脾疏肝法治疗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害2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化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已占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如肝脏毒性、肾脏毒性、心脏毒性,骨髓抑制等,严重影响了化疗的正常进行,延误了病人最佳的治疗时间,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化疗所致的药物性肝损害在临床上较为多见,有资料表明,化疗病人中约10~20%会出现药物性肝损害。虽然经过停用化疗药、护肝治疗、对症处理,其预后相对较好,但少数严重者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对于化疗所致的药物性肝损害,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笔者以健脾疏肝中药为主治疗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害21例,疗效尚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