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电图及头颅MRI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早期诊断脑性瘫痪患儿行脑电图及头颅MRI检查,并在康复治疗症状好转后3~12月对患儿进行脑电图随访.结果脑电图异常率85%,主要表现为双侧不对称,广泛性慢波节律改变及痫样波发作.头颅MRI异常率98.3%,主要表现为脑萎缩、外周性脑积水、脑白质发育不良等改变.脑电图及MRI异常符合率为85%.经过综合性康复治疗,脑电图随访90.2%恢复正常,脑电图的改善与临床症状的改善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p<0.05).结论脑电图及头颅MRI的结合应用可为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提供较好诊断依据,并有助于判断预后及指导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2.
脑电图及头颅MRI在早期小儿脑性瘫痪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电图及头颅MRI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 6 0例早期诊断脑性瘫痪患儿行脑电图及头颅MRI检查 ,并在康复治疗症状好转后 3~ 12月对患儿进行脑电图随访 .结果 脑电图异常率 85 % ,主要表现为双侧不对称 ,广泛性慢波节律改变及痫样波发作 .头颅MRI异常率 98.3% ,主要表现为脑萎缩、外周性脑积水、脑白质发育不良等改变 .脑电图及MRI异常符合率为 85 % .经过综合性康复治疗 ,脑电图随访90 .2 %恢复正常 ,脑电图的改善与临床症状的改善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 (p <0 .0 5 ) .结论 脑电图及头颅MRI的结合应用可为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提供较好诊断依据 ,并有助于判断预后及指导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婴儿痉挛症的诊断和判断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确诊为婴儿痉挛症的临床资料和脑电图,头颅CT、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电图异常26例(100%),16例符合典型高峰失律,3例符合变异型高峰失律,7例为异常脑电图表现。16例脑CT异常,4例头颅MRI异常,6例隐源性IS脑CT和MRI检查均正常。结论:脑电图可作为婴儿痉挛症的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预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焕新  薛海荣  李德亮 《医学信息》2007,20(9):1690-1691
目的研究脑性瘫痪的主要病因和早期临床表现。方法将260例脑瘫患几分为足月儿组和早产儿组,对两组患儿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并进行智测,分析其病因及早期临床表现及头颅CT征象,对其高危因素和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足月儿组和早产儿组脑瘫患儿的病因和早期临床表现及头颅CT征象均不相同。结论对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和足月儿,及时发现其早期异常临床表现与神经症状,作出早期诊断,以便早期干预,将脑瘫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减轻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与先天畸形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1:4比例随机抽取2000年1月~2004年12月200例脑性瘫痪住院患者和800例非脑性瘫痪住院患者进行先天畸形对照研究,分析先天畸形发生率。结果脑性瘫痪儿童先天畸形22例,发生率为110.00‰,非脑性瘫痪儿童先天畸形15例,发生率为18.75‰。结论脑性瘫痪儿童先天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脑性瘫痪儿童,先天畸形儿童应注意早期排除存在脑性瘫痪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颞叶癫癎患者的临床与脑电图(EEG)和MRI表现。方法:对76例颞叶癫癎患者的各种临床与EEG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颞叶癫癎在临床上以复杂部分性发作为代表,部分患者具有先兆症状,其后出现自动症、感觉性症状、精神情感异常、自主神经症状及肢体抽搐等临床表现,其蝶骨电极EEG可记录到癎性异常波,头颅MRI多可见颞叶萎缩和海马硬化。结论:颞叶癫癎是常见的一种癫癎类型,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蝶骨电极EEG及头颅MRI对反映患者的脑电活动及颞叶结构的异常改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可为致痴灶的定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血管病,尤其是老年人症状性癫痫的常见原因,现将我院1996年以来,急诊和住院诊治的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36例的临床与脑电图资料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36例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32~80岁,平均58岁,临床诊断符合1996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全部病人经头颅CT证实,其中5例又经头颅MRI证实。36例中高血压性脑出血1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基层医院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和预后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性别不限,年龄2~10岁,病程1~8 d。所有患儿行脑电图、脑脊液及脑CT检查,对三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脊液异常率55.8%,头颅CT异常率29.1%,脑电图异常率91.9%,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脑脊液和头颅CT,脑脊液异常率高于头颅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电图正常组治愈率明显高于脑电图异常组(P<0.05),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脑电图异常组(P<0.05)。结论:脑电图在基层医院是病毒性脑炎诊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12例结脑误诊病例分析原因,总结早期诊断方法.结果①儿童结脑患病急剧上升,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②病史和流行病学资料是早期诊断的关键.③传统结核感染临床指标在儿童患者不典型.④头颅CT、MRI和PCR技术可为早期诊断结脑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临床应注重综合分析应用CT、MRI和PCR技术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方法 .方法 对 12例结脑误诊病例分析原因 ,总结早期诊断方法 .结果 ①儿童结脑患病急剧上升 ,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 .②病史和流行病学资料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③传统结核感染临床指标在儿童患者不典型 .④头颅CT、MRI和PCR技术可为早期诊断结脑提供了重要依据 .结论 临床应注重综合分析应用CT、MRI和PCR技术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延髓外侧综合征的解剖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延髓外侧综合征的解剖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统计分析 2 6例延髓外侧综合征临床资料及头部CT、MRI检查结果。结果 本组 2 6例 ,除出现延髓外侧区受损症状外 ,有 3例同时伴延髓腹内侧区、2例伴脑桥受损症状和体征。 2 6例头部CT检查 ,颅后凹异常 1例 (3 85 % ) ,2 4例MRI检查 ,出现异常信号 2 3例 (95 83% )。结论 延髓外侧综合征临床特点不完全局限于延髓外侧区 ,少数可累及延髓腹内侧区及桥脑 ,头部MRI检查优于CT ,MRI结果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61例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患儿行CT检查,目的是探讨CT对脑瘫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的价值。 资料 1、本组脑瘫的临床诊断及分型参照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修订标准。 2、61例中,男43例、女18例,年龄最小一个月,最大9岁,4月—1岁16例,~3岁27例,~5岁12例,~7岁5例、~9岁1例,其中早产儿25例,有窒息史23例,核黄疸4例,颅内出血4例,新生儿期重度感染4例,原因不明12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EG监测在手足口病患儿并发脑干脑炎的早期对病情的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190例被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EEG监测及头颅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程中并发脑炎(进展组)21例患儿中,13例在临床出现脑炎征象前EEG检查即已发现有异常,异常率达61.9%,而病程中未并发脑炎者(非进展组)中EEG仅9.31%异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对脑电异常的手足口病患儿作头颅MRI检查仅发现3例有信号异常,阳性率仅为13%。对29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患儿(包括入院时即发现有脑炎者8例))作EEG监测,并追踪其病情转归,发现死亡组EEG异常程度更明显,EEG为平坦波或低电压者预后尤差(P〈0.05)。结论:EEG检查能反映脑功能状态及损伤程度,EEG监测有助于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的早期发现。EEG出现平坦波或低电压者预后差,连续多次EEG追踪监测对疾病转归预测可能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在婴幼儿疾病中,不少都可能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给临床诊断的确定带来一定的困难。我院自1990年8月到1993年8月对三岁以内92例患儿做了头颅CT和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本文结合临床分析,合理运用CT和BEAM进行辅助检查,以提高CT和BEAM检查阳性率。 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58例,女34例;年龄1岁以内52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CT及脑电地形图(BEAM)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变化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03例发病2.5~24小时、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APCI患者32例,分析脑CT和BEAM早期变化特点,并与71例非进展性脑梗死进行对比。结果:脑CT:103例患者,70例脑CT出现异常(68.0%)。进展组32例患者,27例(84.4%)出现脑梗死早期表现,明显高于非进展组(43例,60.6%),病情进展至高峰时,脑CT显示,16例(50%)出现梗死体积增大,5例(15.6%)有出血性梗死,3例(9.4%)有新部位的梗死,8例(25%)梗死体积无明显变化。BEAM检查:两组患者异常率为91.4%。进展组患者病变区8频带平均功率值高于非进展组,并且异常部位波及范围较大。结论:脑CT和BEAM可作为早期诊断APCI的预测指标。导致病情进展的直接原因可能与梗死体积增大、出血性脑梗死和再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颅CT检查在小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BF] 方法以370例头颅CT异常的非外伤性病变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疾病增将其归类、比较、分析,从中揭示其关系.结果各类癫痫的主要CT改变是脑萎缩,脑软化次之;小儿颅脑肿瘤以幕下、中线部位多见,颅高压征出现晚,定位体征少见,易于误诊;新生儿颅脑损伤发病率高,头颅CT检查利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结论头颅CT是小儿颅脑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它的应用使颅脑疾病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闭合性轻、中型脑损伤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本组86例闭合性轻、中型脑损伤住院患者,入院3d内进行EEG检查,EEG异常者于15d后复查,根据EEG异常情况继续跟踪检查,并与有关CT资料对比。结果本组86例患者,轻型脑损伤33例中EEG异常8例,异常率24.2%;中型脑损伤s3q4中EEG异常27例,异常率50.9%。经复查,轻型脑损伤异常EEG均恢复正常,中型脑损伤仍有11例EEG异常,随访观察,还有4例呈痫样放电。结论EEG能客观反映脑损伤后脑功能状况,EEG好转与临床症状呈平行关系,EEG还可早期发现继发性病变如外伤性癫痫等。EEG对了解大脑损伤程度、部位、脑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儿童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探讨脑电图作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的作用。方法:对20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电图、脑脊液及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中,脑电图异常率100%,脑脊液异常率52.4%,头颅CT异常率10.8%。结论: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改变较脑脊液及头颅CT的变化为早,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佩梅病(PMD)被误诊为脑性瘫痪的原因、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曾误诊的PM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2例患儿出生后均因运动发育落后曾误诊为脑性瘫痪。临床依据患儿发育落后呈渐进性发展伴眼球震颤,头颅MRI显示脑白质发育落后,髓鞘形成不良,基因突变显示PLP1基因重复半合子致病突变,通过基因型和临床表型分析,确诊2例患儿均为PLP1基因重复半合子突变导致的先天型PMD;两大家系中11名男性有类似精神神经症状,其中9人已死亡;家系中多名临床表型正常的女性为携带者,其中对2例携带者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发现胎儿均存在PLP1基因重复突变,其中1胎儿为女性携带者,出生后随访1年未见异常,另1胎儿为男性,已终止妊娠。结论 临床出现生长发育落后呈渐进式发展,同时弥漫性脑白质受累,以及存在多名类似精神神经症状患者家族史的患儿应首先考虑PMD可能;PMD临床表现多变,基层临床及儿保医师对PMD的临床及头颅MRI影像学特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尤其是基层医院缺乏遗传代谢疾病检测手段是导致PMD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静息态脑功能技术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脑区活动性的异常改变.方法 选择24例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糖尿病组,与之匹配的24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进行头颅MR扫描,将采集的临床资料及提取活动性异常脑区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组相对于对照组存在多个异常的脑区活动ALFF值降低的脑区在颞叶、左扣带回、左小脑,增强的脑区位于右额叶、左海马、双侧楔叶.楔叶及颞叶改变与糖化血红蛋白存在相关性,楔叶与餐后血糖存在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尚未出现并发症阶段即出现脑区异常的改变,及早发现脑部病变对于临床早期发现及诊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