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肠道外间质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原发性梭形细胞肿瘤现经研究发现大多为间质瘤。而原发的平滑肌性肿瘤及神经纤维性肿瘤反而是很少的,许多平滑肌性肿瘤、神经纤维性肿瘤都属于间质瘤的不同分型。对间质瘤的讨论大多限于胃肠道,而胃肠道之外的间质瘤报道的就不常见了,现结合1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不是一种新型肿瘤,而是一种近年来有更加深入认识的肿瘤.由于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电镜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证实了以前临床及病理诊断的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等并不一定象原诊断那样,可能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肿瘤(stromal tumor).目前,大量研究证明,胃肠道间质瘤远比平滑肌肿瘤多见,在胃肠道间质瘤病理诊断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少见,临床与平滑肌源性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鉴别困难。文章报告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X线和显微镜、免疫组化的病理所见,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1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 胃间质瘤和肠道间质瘤虽然发生部位不同,但是其病理基础是相同的,文献上也往往将两个部位的间质瘤统称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GIST过去多归为平滑肌类肿瘤。1983年,Mazur等发现,部分光镜下诊断为平滑肌类肿瘤的胃壁肿瘤表达S100蛋白,这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细胞的标志,而电镜观察发现,该类肿瘤中除少部分肿瘤具有平滑肌细胞或许旺氏细胞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5.
胃恶性间质瘤1例附属医院病理科胡建功赵晓明宋立刚关键词间质瘤,恶性;胃;病理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独立的消化道间叶肿瘤,既往多被诊为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由于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的应用,被认为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瘤,而平滑肌或神经源性肿瘤相对要...  相似文献   

6.
谢长春  唐国都 《广西医学》2008,30(8):1186-1189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胃肠道问叶原性肿瘤,在消化道肿瘤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随着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电镜、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对GISTs的认识逐渐深入,证实了过去临床和病理诊断的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及神经鞘瘤并不是平滑肌肿瘤,而大多数都属于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肿瘤<'[1]>.  相似文献   

7.
刘春霞  李锋 《农垦医学》2002,24(6):436-439
长期以来 ,胃肠道间叶来源的肿瘤绝大多数被认为是平滑肌肿瘤或神经鞘瘤。随着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的应用 ,人们逐渐发现胃肠道大多数间叶源性肿瘤缺乏平滑肌及神经的免疫表型和超微结构特征 ,因此用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 mors,GISTs)称谓此类肿瘤。后来发现胃肠道间质瘤局灶表达SMA、MSA、S - 10 0等 ,又将GIST分为向平滑肌分化、向神经分化、双向分化及未分化四大类 ,使得GISTs概念变得较模糊。目前认为 ,GIST是一类既不同于典型平滑肌瘤亦不同于典型雪旺瘤的胃…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ltumors,GISTs)是起源于消化道或腹部的、KIT(CD117)表达阳性的、富于梭形、上皮形或多形性细胞的间叶源性肿瘤[1],是胃肠道最为常见的非上皮源性肿瘤,具有与胃肠道典型平滑肌肿瘤和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免疫组织化学、电镜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证实了以前临床及病理诊断的胃肠道平滑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肿瘤并非真正的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而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肿瘤(stromal tumor)。目前大量研究证明,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远比平滑肌源性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多见。近年在病理诊断中已明确使用GIST这一名称。但在GIST的起源、分化、命名等方面尚存有争议,各种不同的名称如上皮样或奇异型平滑肌瘤、平滑肌母细胞瘤或上皮样平滑肌肉瘤以及胃肠道自主神经瘤等都曾用来描述这种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免疫组化结果。方法:收集我院1995-2005年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非上皮性肿瘤存档的36份病例进行研究。结果:典型的平滑肌和神经来源的肿瘤CD117和CD34阴性,间质瘤是Desmin和Actin阳性反应以外CD117、CD34均为阳性表达,神经来源的肿瘤NSE和S-100均阳性表达。结论: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间质瘤的生物学特点与胃肠平滑肌瘤和神经鞘瘤不同,免疫组化常表达CD117、CD3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15例(均经免疫组化确诊)和平滑肌源性肿瘤7例(其中2例经免疫组化确诊)的CT表现。结果CT下可见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的软组织肿块发生在粘膜下,其中良性肿瘤密度均匀、边缘光整,而恶性肿瘤可有囊变、边界不清、累及周围组织;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在发生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密度、边缘、cT强化后表现以及囊变、气液平等方面无明显区别。结论①CT对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②从cT表现上无法区分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最后确诊还需依赖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王余广  陈雷  白玉雪 《中国医疗前沿》2008,3(11):100-100,97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普遍接受的GIST的诊断概念是:胃肠道的非上皮性、非肌源性、非神经源性及非淋巴性肿瘤,由梭形及上皮样细胞组成,且表达CD117蛋白。间质瘤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应该涵盖了以前所谓的“胃肠道平滑肌瘤”或“胃肠道平滑肌肉瘤”。因此,目前我们必须将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由以平滑肌肿瘤为主的观念转变到以胃肠道问质瘤为主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宋志文 《中外医疗》2012,31(1):191-192
随着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的进展,胃肠道间质瘤被认为一种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典型分化的肿瘤。它不同于平滑肌源性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本文旨在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多排螺旋CT(MSCT)影像表现、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而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影像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瘤30例CT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军  郭兆立 《新疆医学》2011,41(9):51-5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原发于胃肠道、网膜及肠系膜,以往多误诊为平滑肌源性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随着病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研究的发展与应用,证实胃肠间质瘤是来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充质细胞的缺乏分化或非定向分化的非上皮性肿瘤,是消化道独立的一类间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前认为消化道间叶性肿瘤大多数是平滑肌源性肿瘤,通常被认为是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极少部分为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通过免疫组化和电镜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这一概念,认为胃肠道间质瘤为一组独立的起源于胃肠道壁的间叶性肿瘤。病理诊断对其有较多的认识,而在影像诊断中这一方面的报道则较少。收集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13例,探讨GIST的螺旋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邱晓娣 《中原医刊》2004,31(5):48-4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的作用。方法:42例胃肠道间质瘤行常规包埋制片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生在胃和小肠的间质瘤最多占73.7%,肿瘤的四个亚型中,平滑肌细胞分化型比例最大为59.5%;神经源性分化型9.7%;平滑肌和神经双向分化型14.2%;未分化型16.6%,SMA(smooth-actin)在平滑肌分化型肿瘤中阳性率较高,未分化型间质瘤CD34阳性率较高,而CD117在四个亚型中阳性率都较高,接近90%。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 ,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 1 985年以前 ,由于病理技术的限制 ,许多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由于残留有平滑肌或神经束 ,而被误诊为平滑肌源或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 ,GIST成为消化道临床病理学的研究热点。由于临床上对GIST认识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永刚  彭贵勇 《重庆医学》2005,34(11):1732-173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不同于典型的平滑肌和神经源性的肿瘤,它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可向平滑肌或神经分化。Mazur等[1]1983年首次提出了胃肠间质瘤的概念。胃肠间质瘤以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一个梭形或上皮样肿物家族,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食管、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重新认识食管、胃、肠道闻叶源性肿瘤的组成。方法:用CD117、CD34、SMA、S100蛋白4种抗体对45例食管、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结果:确诊食管平滑肌瘤3例:胃间质瘤18例,平滑肌瘤2例,神经鞘瘤1例;小肠间质瘤14例,平滑肌瘤1例;结肠间质瘤6例。食管内胃肠道间质瘤少见,胃、肠道间质瘤较多见(88.1%),但仍有平滑肌瘤(7.14%)和神经来源的肿瘤(4.76%)。结论:食管、胃、肠道间质瘤与其他肿瘤的鉴别诊断需要依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17、CD34是诊断间质瘤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20.
34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病理诊断明确的3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分类。结果:胃肠道间质瘤以老年男性多见,胃部好发,胃部良性多于恶性,而小肠恶性多于良性,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常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临床表现。消化内镜、B超、CT、小肠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血管造影等检查可发现肿瘤,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诊断。本病首选手术治疗,放、化疗疗效难以肯定。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独立的黏膜下肿瘤,过去诊断为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的肿瘤的某些梭型细胞肿瘤,通过免疫组化检查可能为间质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