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脾脏占位性病变20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脾脏占位性病变不多见,笔收集了我院近6年来超声诊断的脾占位性病变1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脾脏占位性病变发生率相对较低 ,临床较少见[1] 。我院外科 1991年 2月~ 2 0 0 1年 7月共收治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 12例 ,均经手术治疗并作了病理检查。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 4例 ,女 8例 ,男∶女为 1∶2。年龄 2 4~ 6 0岁 ,平均 4 3岁。良性病变 9例 ,其中 :海绵性血管瘤 3例 (2 5 % ) ,囊肿 2例 (16 .7% ) ,纤维瘤2例 (16 .7% ) ,陈旧性出血 1例 (8.3% ) ,炎性假瘤 1例(8.3% ) ;恶性病变 3例 ,其中 :淋巴瘤 2例 (16 .7% ) ,转移瘤 1例 (8.3% )。1.2 临床表现 无症状者 3例 (均为良性占位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2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8例脾脏占位性病变实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经验体会,包括手术适应证及有关手术技巧等.结果 18例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1例术中转开腹手术(脾脏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全组无围手术期(术后30 d)死亡,无术中、术后大出血,1例患者术后出现胰漏,经引流后痊愈,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均顺利出院或转入血液科进行化疗.术后病理明确诊断,18例中脾血管瘤6例,脾囊肿3例,脾淋巴管瘤2例,脾脉管瘤1例,脾淋巴瘤4例,脾转移癌1例,脾梗死1例.结论 脾脏占位性病变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大多数患者体检时经彩超或CT发现;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用以诊断和治疗脾脏占位性病变切实可行,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脾脏局限性占位性病变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脾脏各类局限性占位性病变的声像图特点,目的在于加深对脾脏局限性占位性病变超声表现认识,提高超声诊断脾脏局限性占位性病变技术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7例脾脏占位性病变,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7例中,男17例,女10例,22-67岁,平均46.5.病变直径1.0-11cm,平均5.2cm.10例为单发病灶,17例为多发病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多切面对脾脏进行探查,发现可疑病灶后仔细观察其大小,形态,边界及与周围脏器关系。结果:脾脏囊性病变16例中,单纯性囊肿5例,脾内血肿9例,脾脓肿2例。脾脏实质性病变19例中,脾血管瘤12例,脾良性淋巴瘤1例,恶性淋巴瘤2例,脾转移性肿瘤4例。误诊2例中,脾内血肿1例,脾血管瘤1例,均经手术病理或CT检查证实。结论:超声因其安全,无创,价廉,可反复观察等优点,对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鉴别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占位性病变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和诊治要点.结果 27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发现脾脏占位性病变,检出率为100%,定性诊断正确21例,占77%.未明确诊断2例,误诊4例.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脾脏占位性病变的结构特征及血供状态.结论 超声对脾脏占位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发现脾脏病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姚显明  李玲 《求医问药》2014,(3X):169-170
目的:探讨用超声诊断脾脏周围实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2012年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脾脏周围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84例患者进行了超声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经病理检查证实,这84例患者中有78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的定位定性正确,有6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的定位定性不正确。在这6例进行超声检查定位定性不正确的患者中,有4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为定位正确但定性错误,有2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为定位定性双重错误。结论:用超声诊断脾脏周围实性占位性病变的准确率较高。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我院近几年B超检查发现43例脾脏占位性病变,现将其声像图特征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43例均系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男37例,女6例;年龄14~70岁,平均年龄44.2岁。多数患者均经手术或介入性检查证实。 采用日本产Aloka-ssD190及SSD—620B超仪,探头频率3.5MHz,病人取右侧卧位,行左肋间纵切及肋缘下横切扫描,测量脾脏前后径、长径,病变大小进行照像记录。 2 结果 43例中,脾实性占位10例,囊实性占位2例,囊性占位8例,外伤血肿14例,钙化5例。 脾实性占位组中,恶性淋巴瘤5例,脾转移瘤4例,脾血管瘤1例。在脾囊肿组中,单发者5例,多发者3例。脾脓肿4例均经穿刺证实。2例囊实性占位中均为脾脏畸胎瘤。脾外伤14例中,被膜下积血5例,脾内血肿9例,多发性血肿3例。 3 讨论 3.1 脾脏实性占位 本组实性占位中,分恶性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灰阶超声造影在不同性质的肝脏占位性病变中增强特征,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为明确诊断,应用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Vue进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31例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9例,转移性肝癌8例,肝血管瘤6例,肝局灶性增生结节4例,肝炎性假瘤2例,病变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手术病理或增强CT和MRI的典型表现及随诊等作为最终确诊依据。2例经组织学活检未能明确病理性质,经严密动态观察4mo无变化,目前仍在随诊中。结果31例患者29例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其中原发性肝癌9例表现为动脉期均匀或不均匀整体快速增强、门脉期或延迟期减退;转移性肝癌8例增强模式表现不同,5例动脉期快速增强,但增强的程度不同,3例增强不明显,但延迟期均减退;肝血管瘤6例典型表现为动脉期或门脉期周边环状或结节状增强并向心性填充,延迟期无退出,增强的时间明显长于肝脏恶性病变;肝局灶性增生结节4例增强较明显,其中3例动脉早期可见自中心向外周放射状分布的增强血管影,1例呈均匀团状增强,之后持续增强至大部分延迟期,明显长于肝脏恶性病变,延迟期开始轻度退出;肝炎性假瘤2例在动脉期不均匀增强并呈网格样灌注;消退时间不一;2例增强不明显,无明确改变,经超声引导穿刺组织学活检也未能得出明确结果。结论不同性质的肝脏占位性病变在超声造影中形成不同的增强方式,从而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存在甲状腺的占位性病变的患者采用超声成像诊断、彩超诊断和两种方式结合的诊断方法,探讨联合法诊断的价值,评价其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的150例发生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将其随即平均分为三组,一组单纯采用彩超诊断,一组采用单纯超声弹性成像,另一组将这两种方式联合进行诊断.记录其临床资料,根据其诊断的符合率来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过诊断,其中单纯彩超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4.0%,采用单纯超声弹性成像进行诊断的符合率为88.0%,采用两种方式联合的符合率为98.0%,两者联合的诊断符合率跟其他两种单纯诊断方式相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和彩超联合对于诊断甲状腺炎的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价值,其诊断的符合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脾保留手术治疗脾损伤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凯忠 《右江医学》2003,31(1):36-37
目的 :探讨脾保留手术在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手术入腹后探明脾损伤情况 ,分别采用凝固止血、脾破裂修补术、脾部分切除术和自体脾组织移植术等术式。结果 :全部治愈。 2 7例随访 3月~ 4年 ,免疫球蛋白和脾脏B超检测指标满意。结论 :掌握好保脾手术的基本原则和手术方法 ,保脾手术在脾损伤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央区占位灶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定向技术手术切除的中央区占位灶1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胶质瘤4例,镰旁脑膜瘤8例,脑脓肿1例。结果脑膜瘤切除按SIMPSON,S分级,I级切除6例,II级切除2例;胶质瘤大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脑脓肿脓液抽吸干净,囊壁大部分切除。术后肌力检查,3例较术前提高,6例无改变,4例下降;.随访3~6个月,肌力明显恢复,生活自理。术后感觉检查,术前4例感觉障碍,术后3例减轻,1例加重,随访3~6个月,症状明显改善。无死亡病例。结论精确的定位、正确的手术入路设计、术中重要血管的处理、功能区皮层功能的保护、脑肿胀的预防以及术后癫痫的防控是提高中央区占位灶切除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脾脏破裂中的应用价值,总结经验教训,旨在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通过对超声图像、术后病理诊断及门诊超声随访进行回顾性综合对比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确诊脾脏破裂75例,超声诊断正确70例,误诊3例,漏诊2例。结论:超声对脾脏破裂具有很高诊断价值,超声随访及临床病史对减少漏误诊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改良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选择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住院治疗的脾功能亢进患者30例,行改良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观察术后血常规、肝功能、门静脉内径、平均血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0例脾功能亢进患者栓塞术后化验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高于栓塞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术后1周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2周和1、3、6个月门静脉压力、血管内径、每分血流量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发生消化道出血、明显腹痛、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是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膈下占位性病变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了近5年13例膈下占位性病变初步诊断不清的患者。结果 膈下病变来源以肝脏为主,占46.2%,其余为胃、脾、胰腺等。3例术前确诊,9例术中确诊,1例于术后病理确诊。其中2例曾误诊:将肝占位误诊为肺癌和将纵膈肿瘤误诊为肝占位各1例。绝大多数病变呈“外生性”生长,形成一巨大包块,与原发脏器之间仅有一蒂相连,影像学检查难以诊断,难与胸腔或纵膈占位区别。结论 诊断和鉴别需要详细的病史和系统的体格检查;血管造影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腹腔镜检查可明确病变是否来自膈下,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microRNA-198(miRNA-198)、microRNA-182(miRNA-182)联合呼出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肺部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1月贵州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50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依据病理诊断将其分为恶性组(85例)和良性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不同临床分期肺癌患者血清miRNA-198、miRNA-182相对表达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NA-198、miRNA-182表达以预测肺癌发生的价值;比较两组患者呼出气VOCs检出情况;经一致性分析呼出气VOCs诊断肺癌的效能和血清miRNA-198、miRNA-182联合呼出气VOCs诊断肺癌的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BMI、吸烟史、饮酒史、病程、肿瘤家族史、基础疾病史、病变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恶性组miRNA-198表达量低于良性组(P <0.05),miRNA-182表达量高于良性组(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血清miRNA-198、miRNA-182表达量预测肺癌发生的敏感性分别为92.3%(95% CI:0.854,0.973)、95.3%(95% CI:0.820,0.988);特异性分别为81.2%(95% CI:0.720,0.894)、95.4%(95% CI:0.910,0.976)。TNM Ⅰ、Ⅱ期患者miRNA-198相对表达量高于Ⅲ期、Ⅳ期患者(P <0.05),miRNA-182表达量低于Ⅲ期、Ⅳ期患者(P <0.05);Ⅲ期患者miRNA-198相对表达量高于Ⅳ期患者(P <0.05),miRNA-182表达量低于Ⅳ期患者(P <0.05)。恶性组患者3-甲基戊烷、乙苯检出率高于良性组(P <0.05),环戊烷检出率低于良性组(P <0.05)。两组患者呼出气乙烯、丙酮、异戊二烯、甲基环戊烷、十三烷、甲苯、6-甲基-5-庚烯-2-酮、N,N-二甲基酰胺、壬烷、邻二甲苯、1,2,4-三甲苯、β-蒎烯、葵烷、萘、丁二酸甲酯、壬醛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呼出气VOCs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78.8%(95% CI:0.703,0.814)、特异性为76.9%(95% CI:0.725,0.844)、准确率为78.0%(95% CI:0.745,0.827)。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血清miRNA-198、miRNA-182联合呼出气VOCs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96.5%(95% CI:0.873,0.981)、特异性为84.6%(95% CI:0.795,0.867)、准确率为91.3%(95% CI:0.826,0.982)。结论 血清miRNA-198、miRNA-182联合呼出气VOCs在肺部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中具有一定价值,且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部病变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至2009年行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7例,恶性肿瘤2例,胰体尾损伤6例。结果本组15例均成功保留脾血管和脾脏,术后胰瘘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根治性切除胰腺体尾癌2例,生存时间分别为48个月和53个月。结论保留脾血管和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是治疗胰体尾部病变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0.
赵春燕  钟雅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86-87,16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并与病理诊断作对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手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的85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观察,并对良恶性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声像图及腋窝淋巴结转移、血流分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85例经手术确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前经超声诊断8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4.1%,其中超声诊断良性乳腺占位性病变70例,恶性乳腺占位性病变10例。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腋窝淋巴结转移、血流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常用手段之一,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