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野外驻训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野外驻训官兵1 248人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士兵组、士官组、军官组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尤以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应对野外驻训官兵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铁生 《当代医学》2010,16(19):126-127
目的研究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对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艾森克人格测查(成人EPQ),以全国常模为对照。结果中老年原发性高血患患者的总分,阳性项目数、阴性项目数、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精神病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常模,人际关系分子分低于中国常模。150例患者的抑郁状态与焦虑状态的发生率分别为63.3%和46.0%。EPQ中神经质分子分高于中国常模,内外向和精神质两因子分低于中国常模。EPQ中神经质因子与SCL-90因子分均呈正相关,掩饰因子与SCL-90中除躯体化、强迫、抑郁外的各因子呈负相关,内外向因子与敌对、偏执两因子呈正相关,精神质因子与偏执因子呈正相关。结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空勤人员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更好的开展心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DXC系列型多项群体心理测试系统(DXC-5),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2006/2011年疗养的4486名空勤人员实施群体测验,有效问卷4420份。结果空勤人员群体在SCL-90各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上均低于军人常模(P〈0.001)。空勤人员群体在躯体化、敌意、精神病性因子分上高于全国常模(P〈0.001),其他因子分、总分均低于全国常模(P〈0.05,或P〈0.001),在阳性项目数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总分和阳性项目数为筛查指标,2006年以来阳性检出率均呈现递减的趋势。阳性项目数≥43项,2006年度为21.61%,2011年为8.79%。SCL-90总分≥160分,2006年度为16.54%,2011年降至6.64%。2011年度SCL-90各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2006年(P〈0.001)。结论空勤人员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军人常模及全国常模,近年来心理健康水平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变化.方法 2011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0 113名军人进行测试,并将结果与历年军人常模及地方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①除躯体化因子外,2011年军人症状自评量表其余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历年军人常模和地方常模.1986年地方、1999年军人、2000年军人症状自评量表结果中人际关系敏感均为最高值,而2005年军人、2006年地方、201 1年军人症状自评量表结果中强迫因子为最高值;②2011年10 113名军人中,23.01%的军人心理测试筛查阳性,主要包括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焦虑;③2011年军人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筛查阳性率均明显高于2005年军人常模(P<0.01),强迫性、敌对、偏执筛查阳性率均明显降低(P<0.01);2011年军人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筛查阳性率均明显高于2006年地方常模(P<0.05,P<0.01),躯体化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余因子阳性率均降低(P<0.0l).结论 10余年来,我国军人整体心理健康状况逐步趋于良好,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筛查阳性率仍偏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和探讨甲型H1N1流感流行时期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一般状况调查表,以随机调查的方式,对杭师大隔离的学生(43人)和未隔离的学生(39人)进行心理状况调查。结果(1)症状自评量表中,被隔离学生的因子阳性检出率第一位是强迫症状(30.23%),躯体化症状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敌对因子和偏执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5);焦虑症状阳性检出率为13.95%,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为34.88%。(2)未隔离学生的因子阳性检出率第一位是强迫症状(39.53%),其中恐怖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焦虑症状阳性检出率为18.60%,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为39.53%。(3)被隔离学生与未隔离学生只在偏执因子中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症状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1N1流行期间,大学生存在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武警某机动部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为武警部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以及科学训练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武某警机动部队战士进行测查,将新兵测查结果与老兵、新兵常模和全国同龄男性常模比较。结果:(1)新兵躯体化、抑郁、焦虑、其他(附加项目)、总分、总均分大于老兵组。(2)新兵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总分、阳性项目数均小于中国新兵常模。(3)新兵躯体化因子分大于全国同龄男性常模,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阳性项目数、精神病性因子分小于全国同龄男性常模。结论:该武警机动部队新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躯体化因子得分较高,主观身体不适明显,对此应高度重视,科学训练,进一步加强心理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师SCL-90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SCL 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 18所中学 10 16名中学教师进行检测。结果 :样本的SCL 90因子得分、总分与常模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1)。在人际关系、抑郁项目和心理健康总分 ,样本组得分低于常模 ;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项目和阳性项目数 ,样本组得分高于常模 ;样本与常模不同性别间因子得分的比较结果为 :在人际关系、抑郁项目 ,样本男性、女性均低于常模 ;男性在躯体化、恐怖项目和阳性项目数 ,因子得分高于常模 ;女性除人际关系、抑郁项目外 ,其它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 ;样本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不同年龄间样本与常模比较 ,各因子得分差异无显著性 ;中学教师各年龄间各因子得分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样本心理健康总体水平高于常模 ,尤其是人际关系、抑郁项目得分。但在躯体症状和某些因子得分方面仍然可反映出中学教师中仍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怀梅  马丽  张俐莉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876-1876,1891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寻求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的保健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症状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偏执、敌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或0.01)。结论: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需适时予以干预和保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西北4省区士兵心理卫生状况,为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驻陕、甘、宁、青4省区880名陆军士兵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并将结果与中国正常人常模、中国军人常模、中国新兵常模进行对比。结果西北4省区士兵躯体化、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4项因子分级阳性项目数均明显高于全国18~29岁组常模(P<0·05);除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余7个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全国男组常模及全国男组常模(P<0·01);除敌对和躯体化之外,其余7个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全军男组常模(P<0·05);躯体化、敌对因子分高于中国新兵常模,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强迫症状5个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新兵常模,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西北4省区士兵心理健康水平较上世纪末全军调查时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不良行为和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主观躯体不适感、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症状及体验方面。  相似文献   

10.
煤矿工人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煤矿工人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4341名煤矿工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做问卷调查。结果煤矿工人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和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均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并均有极显著性差异。井下矿工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和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因子均分均高于地面矿工,并有显著性差异。30岁以下年龄组在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均分明显高于30岁以上年龄组,并均有显著性差异;30岁以上年龄组在躯体症状、人际关系、和敌对因子均分均明显高于30岁以下年龄组,并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煤矿工人SCL-90各因子均分比较显示:除初中及以下组在人际关系和敌对因子均分均明显高于高中及以上组,并均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因子均分两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煤矿工人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井下煤矿工人的心理问题更为明显,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文化程度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海军陆战队某部官兵心理素质状态,为针对性的做好部队心理保健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海军陆战队某部440名官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400份,对SCL-90结果进行分层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资料SCL-90结果总体优于军人常模,与近期全军调查结果比较,在躯体化、敌对以及人际关系因子评分上高于全军平均水平;不同学历背景的官兵在躯体化、强迫、抑郁及焦虑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士官陆战队员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高于陆战队士兵;作战分队陆战队员在SCL-90总评分以及强迫、人际关系和焦虑、抑郁因子评分上高于保障分队陆战队员(P〈0.05或0.01)。结论本组海军陆战队员总体心理素质良好。兵龄、学历及训练强度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南战区官兵的睡眠状况,建立南战区官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常模,为科学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s Checklist 90,SCL-90)和PSQI量表对南战区6580名官兵进行调研。结果①南战区官兵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障碍分值高于国内常模(P〈0.001),催眠药物分值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01);②南战区官兵睡眠量表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平原士兵(P〈0.001);③南战区官兵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分值高于飞行员(P〈0.001),入睡时间分值低于飞行员(P〈0.001);④南战区官兵睡眠指数、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分值与SCL-90各项分值呈正相关(P〈0.001)。结论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建立南战区官兵的睡眠常模,关注战区官兵睡眠状况,改善官兵的睡眠质量,利于提升官兵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陆航部队官兵心理、疲劳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和疲劳量表14(fatiguescale14,FS-14)调查陆航官兵的心理和疲劳状态。结果陆航部队官兵SCL-90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军队常模。飞行员总分、强迫性、抑郁、焦虑、敌对评分均明显高于士官和义务兵(P〈0.05),躯体化明显高于义务兵(P〈0.01)。官兵SCL-90总分、阳性项目及各因子分与疲劳总分、体力疲劳及脑力疲劳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陆军直升机部队官兵心理状况较一般部队官兵差,飞行员不如士官和义务兵。疲劳与官兵心理状态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心理社会因素对士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SCL-90)、自我修订的团体心理社会应激(PSSG)、Wallace自我概念(WSCS)、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自尊(SES)、社会支持(SSRS)量表测量某战区6个兵种的士兵。结果:1.SCL-90量表躯体化、精神病性等11个项目较全国常模均显著增高;较全军常模躯体化、强迫、阳性项目数增高;而抑郁、人际敏感、恐怖降低。2.相关分析显示,SCL-90总分与神经质、消极情绪体验、精神质、消极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概念、积极情绪体验、内外向性、积极应对等成显著负相关。3.Logistic回归显示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神经质、积极应对、一般自我概念、消极应对、主观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积极情绪体验。结论:士兵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存在一定的问题。士兵入伍严格的人格特征的筛选,入伍后加强对自我、环境、生活事件的认知教育,悦纳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引导个体感受和有效利用社会支持,增强自信,均有利于士兵的健康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某部2010年度122名新任军官首次野外训练心理健康状况,以了解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中新任军官的心理特点,分析、研究其原因,为新任军官的心理健康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2名新任军官在首次野外训练时进行团体心理测试,将结果与中国军人常模进行比较;并在不同来源的新任军官间、不同岗位的新任军官间进行比较;还与任职时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2010年度新任军官首次野外训练时,总分及各因子分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分和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及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任职1个月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国防生、高中军校生来源的新任军官首次野外训练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士兵军校生来源的新任军官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因子得分均低于国防生来源的新任军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其他因子分低于高中军校生来源的新任军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非步兵组的新任军官首次野外训练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其他因子得分高于步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任军官在野外训练时,心理健康状况有所下降,应根据此阶段心理应激反应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某部野外驻训官兵与留守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孤独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Loneliness Scale,UCLA LS),对某部244名野外驻训官兵及231名留守官兵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野外驻训官兵和留守官兵分别有57人(23.36%)和38人(16.45%)被评为异常;野外驻训官兵在SCL-90总分、抑郁、焦虑、躯体化、人际关系、偏执、强迫、敌对、UCLA LS总分上的分值均高于留守官兵(P〈0.05或0.01)及中国军人常模(P〈0.05或0.01);留守官兵除抑郁因子分值较高外(P〈0.01),其余因子得分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皆无明显差异;野外驻训士兵的焦虑、抑郁、敌对、偏执分值,士官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分值,军官的人际关系及焦虑分值高于同等军衔的留守官兵(P〈0.05或0.01),其余因子分值比较无明显差异;野外驻训的士兵、士官及军官UCLA LS分值皆高于同等军衔的留守官兵(P〈0.05或0.01)。结论野外驻训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留守官兵;且不同军衔的心理健康异常趋向亦有所不同,在心理辅导工作中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查武警某部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为部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SCL-90和SCSQ对武警某部315名官兵进行测查。结果:(1)SCL-90附加项目因子分为1.32±0.42,总分为115.84±31.52,总均分为1.29±0.35。除躯体化因子外,其它各因子和阳性项目数均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均极显著低于全军常模(P<0.01)。男军人躯体化因子分极显著高于女军人(P<0.01)。男、女军人分别与各自军队常模比较,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均极显著低于常模(P<0.01)。(2)该部队官兵消极应对方式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干部的积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士官和义务兵(P<0.05)。(3)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及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该武警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某部2466名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为部队官兵心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某部1370名集团军官兵和1096名联勤部队官兵,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进行调查.结果 集团军官兵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分值明显高于联勤部队官兵;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国第八批赴苏丹瓦乌地区,运输、医疗两个分队的维和官兵初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运输分队和医疗分队共160名维和官兵进行集中测试。结果 (1)维和官兵在执行任务初期SCL-90除躯体化因子高于军人常模(P〈0.01)外,其他各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2)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相关。EPQ内外向维度与SCL-90强迫、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呈负相关(P〈0.05,P〈0.01),与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因子呈正相关(P〈0.05,P〈0.01);神经质维度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P〈0.05,P〈0.01),除躯体化、强迫因子外,精神质维度与SCL-90其余各因子呈正相关(P〈0.05,P〈0.01);掩饰性维度与抑郁、焦虑因子呈正相关(P〈0.05,P〈0.01)。(3)运输分队的强迫、抑郁、焦虑及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医疗分队(P〈0.05)。结论赴苏丹瓦乌地区初期,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维和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与自身的人格特征相关;医疗分队相对运输分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