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女婴,1988年7月2日经剖腹产下,产后有窒息。7月4日、7日先后2次发热,体温达38.8℃。因其母妊娠末期患疟疾,8日为其血检,未找到疟原虫。7月21、23、25和26日又发热,最高达39.2℃。肝肋下2.5cm。Hb7.9g%,多次尿常规:白细胞+++,蛋白±~++。7月27日再次血检,找到间日疟原虫,即用氯喹治疗,首剂50mg, 相似文献
2.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6,(1)
本文报告一例7周大的男婴,从出生后第2周即开始发热,至第6~7周夜间体温为38.9℃,在其末梢血液的厚、薄涂片中都查到了不同发育阶段的间日疟原虫,间接荧光试验检得了对间日疟原虫的抗体(IgM),滴度为1∶64。患儿入院时面带病容,皮色苍白,稍有黄疸,体温38.3℃,脉搏160次/分,呼吸 相似文献
3.
邹银双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1,19(3):181-181
患者 ,男性 ,2 5岁。2年来不定时出现头昏 ,有时出现低热 ,双腿无力。基层卫生院诊断为病毒性感冒 ,给服感冒清和病毒灵后症状缓解。当年 7月 14日患者又出现头痛、发热伴出汗 ,持续 3~ 4h,并出现嗜睡。当地医院检查外周血 3次均为 (- ) ,B超检查发现脾肿大。以重感、疑似疟疾入院治疗。入院检查 :体温 39.4℃ ,呼吸 38次 /m in,心率 136次/m in,B超检查脾肿大 3cm,X线检查双肺 (- )。实验室检查 :RBC4.3× 10 1 0 ,WBC5 .5× 10 1 0 ,Hb7.6 g/L,取耳垂血制厚、薄血膜镜检疟原虫 (- )。患者前几年曾在我区疟疾流行地区居住 ,又在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间日疟原虫代谢产物疟色素(HZ)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分化的影响。方法以间日疟患者感染红细胞获得间日疟原虫制备纯化HZ,体外刺激人单核来源的未成熟DC。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0.1、1.0、10.0μmol/L不同浓度的HZ作用下DC成熟相关分子CD83、CD86、HLA-DR的表达变化;同时观察DC在HZ刺激后再经脂多糖(LPS)诱导其上述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 0.1、1.0、10.0μmol/L的HZ刺激的DC表达CD83、CD86和HLA-DR阳性百分率均低于LPS诱导组(P均0.05);1.0、10.0μmol/L的HZ刺激组的CD83、CD86和HLA-DR明显低于未刺激组(P均0.05);HZ1.0、10.0μmol/L组HLA-DR的表达低于HZ0.1μmol/L组(P均0.05)。与未刺激组DC相比,HZ0.1μmol/L+LPS组DC的CD83表达明显升高(P0.01),CD86表达明显升高(P0.05),HZ1.0μmol/L+LPS组的CD83明显升高(P0.01);HZ10.0μmol/L+LPS组CD86表达与HZ0.1μmol/L+LPS和HZ1.0μmol/L+LPS组相比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间日疟原虫来源的HZ能导致DC的CD83、CD86和HLA-DR表达下调,但负载HZ的DC仍可以在LPS等诱导剂作用下部分上调这些成熟相关分子的表达。HZ对DC的成熟性分化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的特征。DC对HZ的过度吞噬而导致成熟抑制可能是疟原虫逃逸免疫攻击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自 198 9年我省宣布基本上消灭疟疾以来 ,疟疾患者已很少见到。近年来 ,我院收治 2例间日疟。报告如下。例 1:男 ,18岁 ,于 2 0 0 0年 7月 2 4日晚用冷水洗澡 ,当夜高烧 ,次日来院就诊。体温达 39℃ ,并伴有头痛 ,扁桃体肿大 ,以上呼吸道感染收住院。患者无外出及外地居住史。实验检查 :血红蛋白 (Hb) 12 0 g/ L,红细胞 3.43× 10 1 2 / L;WBC9.2×10 9/ L,中性粒细胞 0 .72 ,淋巴细胞 0 .2 3,嗜酸性粒细胞 0 .0 3,单核粒细胞 0 .0 2。血谷丙转氨酶 5 0 U (赖氏法 ) ,HBs Ag阳性 ,尿蛋白 30 mg/ L。抗感染治疗 4天后 ,出现间日高热 ,体… 相似文献
7.
1993-1994年在伊宁县潘津乡进行当地疟疾试点监测。结果显示:该地疟疾的流行范围逐年缩小,尚未受到外来输入患者的影响,自然感染调查证实米赛按蚊的传疟作用,IFAT一率及GMRTF一年内无显著性变化,但按蚊密度却明显下降。说明该地为非稳定性低疟区。 相似文献
8.
于1980年和1981年分别选择与邳县李集公社疟疾试点相毗邻的钢山县耿集公社二大队和邳县八义集公社石横大队为点。耿集大队人口2,294人,石横大队1,375人。观察了居民发病率、原虫率和荧光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Gupta等(1980)认为疟原虫具有血型A抗原成分,故更能耐受宿主的免疫作用,而导致其带虫率更高,陈清卫等(1983)亦报告我国豫南地区居民中的间日疟患者以A型血者著多。为了解福建地区居民不同血型者与间日疟易感性的关系,1984年12月至1986年7月间,我们对三明市郊几个间日疟局部暴发点的人群进行了调查。 方法 调查对象 选择1984~1985年三明市郊 相似文献
10.
11.
在疟疾的防治工作中,如何提高疟原虫的检出率,来配合临床和调查研究的顺利开展,则疟原虫镜检诊断极为重要。为此,笔者根据手边现有资料,结合实际工作的体会,就间日疟疟原虫的镜检诊断加以综合如下: 间日疟疾采血时间在做疟疾流行病学调查时,采血时间很难得到考虑。但对门诊病例等之疑似间日疟疾病人,就应当考虑合适的采血时间,根据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及患者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朱福耀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5,(2)
1946年Elderfield等合成了伯喹,为根治间日疟提供了有效的武器。但20多年来防治间日疟的实践说明,伯喹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根治药物,但需服较长疗程才有根治作用,且毒性反应也较多,对一些敏感者还可能会引起溶血或紫绀等严重反应,因此疟疾防治工作迫切要求有更安全有效、方便群众的根治药物。寻找新的根治药物,需要有合适的筛选 相似文献
15.
杜建伟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3,(1)
巴布亚新几内亚曾出现过抗氯喹间日疟。本文又报道了两例在临床上较典型的抗氯喹间日疟病例。一例是到Morobe省Lae地区作商务旅行的澳大利亚人。1990年12月5日因关节疼痛就医,虽在血检中见一可疑原虫,但再检查未能发现原虫。病人12月10日回国后再次出现发热,医院证实为间日疟,原虫密度为533/μl。该病例1990年11月底已 相似文献
16.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4,(2)
本文报告的121例来自越南的间日疟患者中,118例用氯喹和伯喹治疗。氯喹开始服1克,以后每天2次,每次0.5克,服5次;同时并服伯喹每天25毫克(基质15毫克),连服14天。在越南和返美后8周,每周继续预防服用氯—伯片剂1次(氯喹300毫克,伯喹基质45毫克)。其余3例用氯喹(剂量如上述)、乙胺嘧啶(每天3次,每次25毫克,连服3天)和磺胺异恶唑(每天4次,每次500毫克,连服6天)治疗。 相似文献
17.
影响黄淮平原间日疟残存病例分布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淮平原疟疾发病率均已降至0.1%以下。为了探讨影响残存病例的分布规律,乃在种植旱作物的周口地区和水旱间作的徐州市选点进行病例-对照调查,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在Apple II微机上进行分析。为适应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的要求,仅选取流行高峰季节20d(等于间日疟一个传播周期)内经血检阳性者为病例对象,另随机选取邻居、村内和村外三个健康对照进行配对。结果在31个因素中得出个人疟史、家庭(成员)疟史、1984年自然村病例数、按蚊孳生地方位、蚊帐使用及大牲畜等6个危险因素,符合当地现阶段流行病学特征。说明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在控制条件下可用于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张小萍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2,(5)
ICT恶性疟/间日疟测试是一种快速的免疫层析分离试验,用于测定恶性疟原虫特异的富组氨酸蛋白2(PfHRP-2)抗原和一种全疟抗原,已证实可用于间日疟、三日疟的诊断。但尚未了解对卵形疟的诊断效果。本文报道用此方法检测卵形疟原虫感染者血清中的抗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灭疟后期间日疟的临床特点,给疟疾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灭疟后期血检疟原虫确诊的820例间日疟进行了临床分析和讨论。结果具有间日疟典型症状者仅占35.12%,临床确诊率为37.32%。结论灭疟后期疟疾症状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易致漏诊、误诊,应以疟原虫血检为确诊依据;无血检条件的医院,应结合病史、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