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总结我院内科1977至1987年收治98例Ⅱ、Ⅲ期乳癌术后病人辅助化疗及辅助放化治疗的远期疗效,该组5、10年生存率71.4%与42.9%,较同期手术组Ⅱ、Ⅲ期病人5、10年生存率66.4%与29.6%提高。在Ⅱ期病人中辅助化疗组5、10年生存率94.1%与73.5%明显高于Ⅱ期放化治疗组5、10年生存率69.6%与26.1%。Ⅲ期病人辅助化疗组与辅助放化组生存率相近似。  相似文献   

2.
影响胃癌预后因素2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217例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80年1月至1989年12月间对217例胃癌病人行手术治疗和术后化疗,对资料完整的胃癌术后病人作预后因素的分析。结果:按国际TNM分期,5年生存率I期100%、Ⅱ期66.1%、Ⅲa期52.6%、Ⅲb期29.5%、Ⅳ期为0。结论:生存率随分期趋晚而逐渐降低,同时,其预后与胃癌的病理类型和术后化疗有关。  相似文献   

3.
块型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灶≥5cm的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材料与方法自1974年1月~1988年12月共收治原发灶可测量、最小径≥5cm的非小细胞肺癌278例,男235例,女43例。全部有组织学证实。Ⅰ期5例,Ⅱ期37例,ⅢA期175例,ⅢB期61例,伴有空洞42例。照射方法采用60Co或8MV-X线外照射,常规前后野照射40Gy/4周,然后避开脊髓缩野加量20~30Gy/2~3周。结果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0%,9.3%和5.0%。原发灶5cm×5cm~6cm×7cm和7cm×7cm~10cm×12cm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11.6%,6.0%和3.8%,2.5%。Ⅰ,Ⅱ和Ⅲ期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0.0%和18.0%,10.0%和6.0%,3.0%。空洞和非空洞3,5年生存率分别为2.4%,2.4%和10.6%,5.0%。结论肿瘤≥5cm的情况下,肿瘤大小与空洞发生率无明显关系,预后与原发灶大小关系不大,而与临床分期、局部是否控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81例小细胞肺癌颅内转移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自1975年1月~1990年12月确诊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127例,其中81例接受了放疗,46例未作放疗。脑单发转移31例,多发转移41例,肺脑同期发现22例,非同期发现59例。全脑照射后接受化疗38例。放疗组1、3、5年生存率为23.5%,6.8%和17.5%,未治组分别为2.2%,0%,0%。两组小位生存期分别为6个月和1个月。单发灶和多发灶1、2年生存率分别为35.5%,22.6%和19.5%,7.3%。肺脑同期和非同期发现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7.3%,4.5%和122%,15.3%。肺内控制及仪颅内转移和肺内未控及/或颅内外转移1、2年生存率分别为33.3%,33.3%和20.6%,6.3%。对于单发脑转移,肺内病变及全身病变被控制,一般情况好的患者,应给予积极放疗或加化疗,仍可能有少部分病人获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5.
1978年3月至1988年3月我院共收治宫颈腺癌患者50例,Ⅰ期18例,Ⅱ期30例,Ⅲ期2例,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77.8%、46.7%、0。采用放疗与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48.3%,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70.6%,临床分期,治疗方式,病理分级,有无盆腔淋巴转移均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6.
我院1975年3月至1987年12月收治隐睾发生的精原细胞瘤38例,占周期睾丸精原细胞瘤35.1%,Ⅰ期18例、ⅡA期9例、ⅡB期8例、Ⅲ期2例、Ⅳ期1例。其中腹股沟隐睾精原细胞瘤Ⅰ期10例,占55.5%,Ⅱ期6例占33.3%,Ⅲ、Ⅳ期各1例。腹腔隐睾精原细胞瘤Ⅰ期8例占40%,Ⅱ期11例占55%,Ⅲ期1例,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当数中晚期合并用N-甲基溶肉瘤素化疗。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89.5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外阴恶性肿瘤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对外阴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4例手术治疗的外阴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有广泛切除轲腹股沟淋巴结清除者35例,外阴广泛切除或单纯外阴切除19例。结果:总1,3,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98.1%,70.6%,47.6%,38.9%,33.3%;外阴鳞癌Ⅱ期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68.4%,66.7%,75.0%,Ⅲ期分别为100.0%〉72.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方式对外阴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4 例经手术治疗的外阴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外阴广泛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除者35 例,外阴广泛切除或单纯外阴切除19例。结果:总1 、3 、5 、10 、15 年生存率分别为981 % 、706 % 、476 % 、389 % 、333 % ;外阴鳞癌Ⅱ期1 、3 、5 、10 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 % 、684 % 、667 % 、75 .0 % , Ⅲ期分别为1000 % 、727 % 、455 % 、200 % ;腹股沟淋巴结阳性者5 年生存率为154 % ,而腹股沟淋巴结阴性者5 年生存率为909 % 。结论:临床分期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情况对预后影响明显,临床分期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亦有差别,Ⅱ期病人应选择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Ⅲ期病人则以外阴广泛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最适宜。  相似文献   

9.
Barrett食管癌5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告51例Banett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占同期食管癌切除总数的10.2%。患者平均年龄8岁,主要就诊症状为吞咽困难。按PTNM分期,Ⅱ期18例,占35.3%;Ⅲ期29例,占56.9%;Ⅳ期4例,占7.8%。51例均行食管部分切除、胃食管重建术。术后30天死亡率为3.9%,1、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5.9%、25.0%和13.6%。Ⅱ期肿瘤5年生存率(25.0%)明显高于Ⅲ+Ⅳ期(4.5%),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肿瘤直径<6cm<或>6cm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5.0%和0(P<0.05)。结果表明,术后长期生存率与临床分期及肿瘤大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高剂量率后装放射治疗原发性阴道癌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高剂量率后装治疗原发性阴道癌的疗效。材料与方法 1984年1月 ̄1994年4月,共收治原发性阴道癌40例,全部采用外照射加腔内放疗,外照射采用^60Co-γ线或直线加速器8MV-X线,腔内照射采用Buchler后装机的中间振荡源。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3年以上,40例病人Ⅱ、Ⅲ、Ⅳ期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55.6%、0.0%,5年生存率分别为57.6%、46.6%、0.0%。轻度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化疗加术后放疗的价值。方法 1990年6月 1993年12月对50例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给予术前化疗和术后放疗,以同期50例单纯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实验组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是92%和42%,而对照组为84%和24%,两组的5年自下而上率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淋巴结转移率(45.7%)明显低于对照组(78.6%),差异有显著性(P〈0.  相似文献   

12.
影响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预后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于1963年10月~1992年12月手术治疗子宫颈癌1213例。1990年2月以前治疗922例,其中0期305例,ⅠA期123例,ⅠB期212例,ⅡA期265例,ⅡB期17例。随访5年,除0期外,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A期95.1%,ⅠB期91.0%,ⅡA期83.1%,ⅡB期59.0%。作者对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提示,子宫颈肿瘤≥4cm、有肌层侵犯、低分化程度与盆腔淋巴结有转移者疗效明显降低,而盆腔淋巴结清扫方法、病理类型与病人年龄和生存率无关系。作者认为对有以上高危因素者要辅加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并探讨提高生存率的方法。方法1988年4月至1991年12月,共收治鼻咽癌265例,其中Ⅰ期5例,Ⅱ期73例,Ⅲ期113例,Ⅳ期74例,年龄13~78岁。采取60Co及深部X线照射。原发灶剂量60~80Gy/6~8WKs,颈转移灶55~74Gy/5~7WKs。对N2和N3中分单放与放疗前DDP,5-Fu诱导化疗。随机分组各50例。结果总5年生存率38.5%。Ⅰ、Ⅱ、Ⅲ、Ⅳ期分别为80.0%、61.6%、36.3%、16.2%。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早期诊治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减少原发灶复发应以CT为准。合理设计照射野,建议将常规耳前野的后界延至外耳孔后缘1~2厘米;对超腔、累及口咽、咽旁间隙、茎突后间隙及伴颈深上淋巴结转移者尽量使用面颈联合野,放疗前诱导化疗对N2和N3病例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卡铂和5—Fu联合化疗晚期鼻咽癌4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建平  陶仲强 《癌症》1995,14(3):200-201,205
从1992年1月~1993年8月,采用大剂量卡铂+5-Fu治疗局部晚期(Ⅲ,Ⅳ)鼻咽癌48例,完全缓解(CR)6例(12.5%)部分缓解(PR)36例(75.0%),无变化(NC)6例(12.5%),有效率(CR+PR)87.5%(42/48)。毒性反应主要是恶性呕吐45例(I级10例,Ⅱ级35例),占93.8%,白细胞下降36例(I级12例,Ⅱ级20例),Ⅲ级4例),占75.0%。脱发19例(I  相似文献   

15.
腹腔隐睾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分期和治疗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1958年6月至1991年12月收治68例腹腔隐睾精原细胞瘤,占睾丸精原细胞瘤的14%。60例根据本院提出的分期标准进行分期,Ⅰ期34例,ⅡA期6例,ⅢB期11例,Ⅲ期5例,Ⅳ期4例。8例外院治疗后复发的病人未分期。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少数合并或单用N-甲基溶肉瘤素化疗。全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89.1%和83.2%。Ⅰ期和ⅡA期5年、10年生存率为100%,ⅡB期分别为90%和77.1%,Ⅲ、Ⅳ期为51.8%和38.9%。原发灶大小、外侵程度、手术是否切净和预后无关。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各分期间生存率有显著差别。Ⅰ期和ⅡA期建议作腹主动脉、同侧髂血管淋巴引流区和原发肿瘤床照射,不必全腹照射。Ⅲ、Ⅳ期应以联合化疗为主。  相似文献   

16.
放射治疗后加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年3月至1991年1月,作者将经病理诊断且为初治的167例Ⅲ、Ⅳ期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放疗后加COB方案化疗),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单纯放疗组88例的5年生存率为30.7%,综合治疗组79例为40.5%;两个治疗组中的Ⅲ期病人,分别为38.9%和52.0%(P>0.05);两组原发灶及颈淋巴结复发率,复发中位时间基本相同;两组Ⅲ期病人的远处转移发生率分别为24.0%及33.3%(P>0.05);出现远处转移的中位时间,综合组比单纯放疗组延迟(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复发和转移,两组死亡病例的中位生存期,综合组长于单纯放疗组(P<0.05);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综合组高于单纯放疗组(P<0.01)。  相似文献   

17.
70例原发性阴道癌治疗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原发性阴道癌的预后因素及治疗方法,对1963 年10 月至1993 年1 月间收治的70 例阴道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鳞癌54 例,腺癌16 例,放疗者57 例,手术者13 例,根据病灶部位不同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各期的5 a 生存率为:Ⅰ期61.1% (11/18) ,Ⅱ期42 .3% (11/26),Ⅲ期28.6 %(4/14),Ⅳ期16.7%(2/12),P< 0.05;鳞癌及腺癌的5 a 生存率分别为48.1 % 及12.5% ,P<0 .01;不同病理分级的5 a 生存率为:Ⅰ级58 .3 % ,Ⅱ级44.4 % ,Ⅲ级22.7% ,P> 0.05;不同阴道受侵长度的5 a 生存率为:1/3 受侵者52.5 % ,2/3 受侵者25.0 % ,2/3 受侵者16.7 % ,P< 0.01;总的5 a 生存率为40 .0% (28/70) 。结果表明,临床期别、病理类型、阴道受侵长度与预后相关,病理分级与预后无关;阴道癌治疗首选放疗,早发现,早治疗,合理的放疗剂量分布及适合的剂量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癌放疗疗效的预后因素。方法1984年5月至1992年12月收治宫颈癌 66例,其中手术加放疗10例;腔内后装放疗加~(60)Co外照射 6例;~(60)Co外照射25例,~(60)Co加体腔筒外照射25例。结果 治疗后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7.58%、46.97%。Ⅰ、Ⅱ、Ⅲ、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2/2)、70%(14/20)、35.71%(15/42)、0(0/2),Ⅱ期与Ⅲ期有显著性差别。放疗剂量<60Gy和60~70Gy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3.33%、48.57%(P<0.05);放疗结束肿瘤完全消失与部分消失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 58.33%、10%(P<0.01)。结论 分期愈早,预后愈好,放射治疗剂量以 60~70Gy为佳,放疗结束时肿瘤完全消失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乳头状及滤泡状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勇  张伟  郎锦义 《癌症》1999,18(1):61-63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及滤泡状癌的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1987年9月至1995年6月我院收治甲状腺乳头状及滤泡状癌患者7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术后放疗20例,术后化疗5例。结果:年龄〈40及≥40病例的5、8年生存率分别为91.1%、91.1%及71.4%、46.2%,P〈0.05;Ⅰ ̄Ⅱ期和Ⅲ ̄Ⅳ期病例的5、8年生存率分别为83.6%、69.8%和64.6%、50.5%,P〈0.05。腺叶切  相似文献   

20.
40例全肺切除术占同期手术治疗肺癌的17.5%,男34例,女6例;年龄20~68岁;左全肺切除30例;40例病人中25例属中心型肺癌,肿瘤最大直径大于5cm者25例,占62.5%。全肺切除原因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侵及相邻肺叶、肺动脉受侵及主支气管受侵,不少病例具备两项全肺切除原因。大部分病例行心包外全肺切除术并先结扎肺动脉。手术死亡率为5%,并发症发生率17.5%。术后TNM分期Ⅰ期占2.5%,Ⅱ期占27.5%,Ⅲa期占67.15%,Ⅲb期占2.5%。术后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55.9%和35.0%。支气管切端阳性术后未放疗的10例全部死于1年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