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廷瑶教授在调补脾胃方面注重从脾胃升降机理着手,和胃运脾;肺脾同病时,除调肺之标外,采用培土生金法杜绝生痰之源;在小儿疳证方面,也同样注重调理脾胃,消补兼施,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
归纳运用张仲景《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篇》、《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两篇中辨证论治肝与脾胃不和的病变,从脾胃论治,调理脾胃,从脾达肝,常能获得良效,突出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运动枢纽在临床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是一部论述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而论述相关脾胃病证治的条文有140余条之多,内容全面而精要,本文就伤寒六经病变中与相关的脾胃病变证治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郭素香教授认为湿疹患儿宿有伏风,外感风邪,又兼脾胃积滞,滞而化热,内酿湿邪,内外风邪裹挟湿热蕴结肌肤,发为湿疹。病程迁延,血分耗伤,肌肤失养,渐成血虚风燥。临床辨证分为脾胃积滞证、湿热蕴肤证和血虚风燥证,治疗以和血健脾、祛风止痒为要,随证佐以息风止痒法、健脾导滞法、资脾和血法、运脾安神法、引经法等。方予消风散加减,配伍精确,疗效显著。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杞枣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型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初步观察。方法观察3家医院儿科门诊符合小儿厌食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脾胃气虚型标准者90例,服用杞枣口服液,疗程1月。结果符合方案集87例,杞枣口服液治疗厌食疗效评价总有效率82.7%;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5.4%。全分析集90例,杞枣口服液治疗厌食疗效评价有效率80.0%;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92.2%。结论杞枣口服液有健脾益肾之效,对于厌食脾胃气虚型患儿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非传染性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出现年轻化趋势,中青年人的健康问题堪忧,应受到高度重视.脾虚证是亚健康及慢性病人群的重要病变机制,脾胃失调则百病自生,因脾胃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中青年人常因饮食不节、劳逸过度、思虑过度、起居无常而致脾胃受损.东方医院治未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儿芪楂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平行对照设计、分层区组随机、双盲试验、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将240例厌食症脾胃气虚证患儿按照1∶1比例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小儿芪楂口服液,对照组口服健儿消食口服液,2组均治疗28 d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单项证候指标、实验室指标(体质量、血红蛋白、尿D-木糖排泄率、血锌含量)的改善情况,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治疗组为97.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劣效性检验提示,治疗组疗效不低于对照组。2组的证候疗效、中医证候单项指标、血红蛋白以及血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未发现小儿芪楂口服液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芪楂口服液与健儿消食口服液在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方面疗效相当,且试验中未发现小儿芪楂口服液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入院后立即对病情进行观察,并在了解病情后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传统疗法对症治疗对照组的29例患者,同时运用四君子汤治疗观察组的患者。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为82.76%,两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君子汤能有效治疗脾胃气虚患者,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脾胃宁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脾胃宁口服液Ⅲ期临床试验方案在5个试验中心选取480例厌食症脾虚食积证患儿,按照3:1的比例,试验组纳入360例,对照组纳入120例.将实际纳入的464例厌食症患儿按照分层分段随机方法 分为试验组348例,其中脱落22例,剔除3例,对照组11...  相似文献   

10.
脾主困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小儿药证直诀>一书的辨证论治方面,在治疗上,钱乙首创运脾法,在饮食方面也处处顾及脾胃.  相似文献   

1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力衰竭)以胸闷、心悸、气急,甚至不能平卧、面浮肢肿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胸痹”、“心悸”、“喘证”、“水肿”、“心痹”等范畴,其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人体脏腑功能受损。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不管累及何脏何腑,最终均与“后天之本”——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就脾胃与心力衰竭的生理、病理关系及主要临床证治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治疗期间运用四君子汤的实际疗效探讨。方法以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收并施予对应治疗的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患者89例为调查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两个组(常规治疗组42例、四君子汤治疗组47例),常规治疗组按实际病情予以常规的相应治疗,四君子汤治疗组在常规性治疗前提下增用四君子汤实施治疗,评比两种疗法的疗效以及患者复发情况。结果四君子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7.87%;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是78.57%,四君子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较大(P <0.05)。四君子汤治疗组有2例出现疾病复发现象,占比4.26%;常规治疗组有7例出现疾病复发现象,占比16.67%,四君子汤治疗组总复发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 <0.05)。结论在脾胃气虚证治疗期间合理使用四君子汤展开调理治疗,能取得较优良的总体疗效,且有助减少疾病复发现象。  相似文献   

13.
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关于脾胃生理、病理和治法的论述,归纳出李时珍对于脾胃有关认识的观点.李时珍的脾胃观是对《黄帝内经》与李东垣脾胃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他强调脾胃为元气之母,但不忘整体;固护脾胃,而兼顾运脾;疗养面窍,应生发脾气;健体防衰,须重视脾胃.  相似文献   

14.
<正>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包括喉部)或肺所致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病位在胃和食管,属脾系疾病。GERD主要临床表现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咽喉不适、口苦、嗳气、反胃等症状,应归属于中医“吐酸”“呕苦”“吞酸”“嘈杂”“食管瘅”等范畴。张介眉为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省名老中医。张教授诊治脾胃病尤有建树,提出辨治脾胃病关键在于复脾胃之升降协调。笔者有幸跟师侍诊,现整理其基于脾胃升降协调理论辨治胃食管反流临证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5.
吕庆鸣 《中国药业》2008,17(14):73-73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而调理脾胃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个重要法则。根据中药的四气五味与脾胃生理病理特点选用药物,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是现代临床常见的疾病,相当于中医"肋痛"、"腹痛"、"黄疸"等范畴.治疗此类疾病,应从脾胃着手,先固脾士,一般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就脾胃的重要性,脾胃与肝病的关系及调理脾胃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运用等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钱乙在治疗小儿疾病时,每每重视脾胃的调理。遣方用药时顾护脾胃生生之气,以防药物伤胃碍脾;用甘平微温之品以补脾益气,清热生津;保护胃气,畅达气机,重视脾胃运化功能;他脏之痰也从调治脾胃的角度来治疗。  相似文献   

18.
补中益气汤原方出处于李东垣的《脾胃论》,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主,适用于因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以及由气虚而致摄纳不力所形成的劳倦伤脾,气虚发热、阳气下陷、下脱、下垂等诸证。方中以黄芪益气为君,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共以收补中益气之功;配陈皮理气,当归补血,均为佐药;升麻、柴胡升举下陷清气,为补气方中的使药。综合全方配伍大意,一是补气健脾以治气虚之本;二是升提下陷阳气,以求浊降清升,于是脾胃和调,水谷精气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可以自愈。中气不虚,则升举有力,凡下脱、下垂诸证可以自复其位。  相似文献   

19.
初谈顾护脾胃调理与中医养生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胃主降。脾胃一升一降,才能使正常的水液代谢及饮食化物功能正常,东坦据此创之脾胃学说,著书为《脾胃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笔者仅就调理脾胃对抗老强身的意义予以初探,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0.
老年病一般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多变,恢复较慢,在中医治疗上一定要注意调理脾胃功能,使臻健旺,则易康复。现将在治疗老年病中运用调理脾胃法的体会简述如下。1 老年病学与中医调理脾胃法的关系 发现祖国医学十分注重对脾胃功能的调理,认为在各种疾病发展过程中,“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原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说明人体的元气充足,都是由于脾胃没有受伤,经过胃纳脾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