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文萍 《中国药房》2012,(48):4558-4559
目的:观察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时产妇抗焦虑、抗应激、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美国麻醉师协会I级的22-35岁产妇100例,按用药情况均分为A、B组。A组切皮前给予咪达唑仑0.03mg·kg^-1静脉注射;B组切皮前给予咪达唑仑0.03mg·kg^-1静脉注射,2min后芬太尼0.75gg·kg^-1静脉注射。观察2组产妇血压(BP)、心率(HR)等临床指标。结果:与麻醉前比较,2组产妇用药后抗焦虑作用效果显著(P〈0.05);A组用药后BP、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无显著变化(P〉0.05);B组用药后BP、HR、SpO2、RR均有所下降,与A组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的牵拉反应、镇静状态、术后24h遗忘率均相似(P〉0.05)。2组产妇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有满意的镇静、抗焦虑、术后遗忘及抗内脏牵拉反应效果,但单用小剂量咪达唑仑对产妇呼吸、循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患者对医疗质量的期望值也明显提高,“治疗”和“服务”相结合已经是医院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为满足区域阻滞麻醉患者的术中镇静要求,从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间对100例实施区域阻滞麻醉(阻滞效果皆满意)的患者采用了咪达唑仑(咪唑安定)持续泵入的方法来提供有效的安全的镇静。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年龄12~58岁,ASAI-II级。麻醉方法包括臂丛神经阻滞,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g,术中常规吸氧。1.2镇静方法咪达唑仑为国产力月西(江苏恩华药业),首量选用(0.05±0.005)mg/kg负荷量静脉内注入,再以(0.03±0.005)mg/kg·h的剂量,用0.9%生理盐水稀释后输液泵持续静脉内泵入。镇静实施时间为手术切皮,患者自诉无痛后开始。根据患者要求一般维持在清醒镇静至患者入睡(Ramsay评分分级为2~5级),停药时间为手术结束前15min。用药期间监测Bp、P、SpO2、ECG,于用药后10min、30min、1h、2h及手术结束前15min进行镇静效果评价。1.3效果评定标准参照Ramsa...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施急性脑出血手术的过程中,应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1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应用咪达唑仑进行麻醉。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观察组相对于治疗前,治疗后HR和MAP改善比较明显;而对照组改善较差,临床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急性脑出血手术的过程中,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具有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曲马多作为一种非阿片类镇痛药,因其镇痛作用强,副作用少,已广泛用于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而将苯二氮桌类镇静药咪达唑仑与曲马多合用于PCIA,临床上报道不多。本研究观察曲马多复合咪达唑仑用于PCIA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探讨咪达唑仑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80例患者根据受检者意愿分成:常规治疗组(A组)40例,采用2%利多卡因超声雾化,1%丁卡因喉部喷雾麻醉法;无痛治疗组(B组)40例在常规组麻醉的基础上应用咪达唑仑静脉滴注镇静,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和麻醉前、麻醉后检查前、术中及术后的氧饱和度(SaO2)、平均血压(MAP)、心率(HR)和呼吸(RR)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在麻醉效果方面明显优于A组,在生命体征变化方面:A组在麻醉后检查前、术中、术后均明显波动,而B组仅于术中有HR及MAP的短暂轻度升高, A组波动明显大于B组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静脉镇静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舒适、安全、方便、有效,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结肠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作用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将结肠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芬太尼1、5μg/kg,Ⅱ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mg/kg+异丙酚1mg/kg+芬太尼1μg/kg。结果Ⅰ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Ⅱ组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术中镇静、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Ⅰ组(P〈0.05),而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辅助结肠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监护患者镇静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林娟 《中国药业》2013,22(5):9-10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100例,给予药物镇静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镇静治疗,治疗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达到满意深度时间、苏醒时间及镇静前后与镇静期间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变化。结果治疗组镇静起效时间、达到满意深度时间、苏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变化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对重症监护患者有较好的镇静效果,对心血管及呼吸循环抑制轻微,是重症监护患者理想的镇静剂。  相似文献   

10.
田志松 《医药导报》2006,25(5):404-405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1’-羟基咪达唑仑和咪达唑仑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Zirchrom 反相柱(Kromasil C18, 250 mm×4.6 mm,5 μm);柱温:40 ℃;流动相:醋酸铵水溶液-甲醇(35∶65,V/V);流速:1.5 mL·min-1,样品经碱化提取分离后,流动相溶解,在220 nm波长处检测,内标:地西泮溶液。结果1’-羟基咪达唑仑和咪达唑仑分别在0.005 ~0.100和0.01 ~0.2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2和0.003 μg·mL-1。萃取回收率均>95%,日内和日间RSD均<5%。结论该方法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简单可靠,可用于研究体内CYP3A4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赵广阔  张芝晶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275-2276
目的:观察眯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药对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对3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给予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联合镇静,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3-4级,观察各项镇静指标。结果:镇静效率(87±8.8)%,咪达唑仑镇静满意期间的平均输注速度为(0.14±0.02)mg·kg^-1·h^-1.镇静期间血压、心率平稳。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为(90±24.8)min,拔除气管插管时间(140±36.6)min。拔管后1h血气正常。结论: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可获得满意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ICU患者镇静的作用。方法对3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给予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联合镇静,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3~4级,观察各项镇静指标。结果镇静效率为(87±8.8)%,镇静期间咪达唑仑的平均输注速度为(0.14±0.02)mg/(kg.h)。镇静期间血压、心率平稳,且明显低于镇静前;镇静期间的血氧饱和度则明显高于镇静前。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为(90±24.8)min,拔除气管插管时间为(140±36.6)min。拔管后1h血气正常。结论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可获得满意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用于椎管内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椎管内麻醉起效稳定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静脉注射后1~2 m in起效。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100%。结论咪达唑仑用于椎管内麻醉,可以消除患者在麻醉与手术的不良记忆,是一种方便、安全、疗效高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手术中应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到2010年2月之间收录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手术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而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麻醉,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丙泊酚组患者的MAP和HR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而咪达唑仑组患者治疗前后MAP和HR改善效果不明显,两组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出血手术中应用丙泊酚麻醉效果优于咪达唑仑的麻醉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血压状况,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冯雪珍  许颖 《中国药房》2014,(36):3410-3412
目的:观察芬太尼对比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麻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硬膜外麻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于术前30 min给予苯巴比妥钠100 mg、阿托品0.5 mg,肌肉注射。监护仪监视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组患者术前10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后,行硬膜外麻醉,选择手术位置的椎体间隙作为穿刺位点,硬膜外腔注入2%利多卡因3 ml,观察5 min,如无全脊麻醉征象后,分次追加2%利多卡因3 ml。对照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0.04 mg/kg,静脉注射。两组患者均给予面罩吸氧46 L/min。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前后静态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HR、SBP、DBP、SP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HR、SBP、DBP、SPO2、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HR、SBP、DBP、SPO2、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麻醉前,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麻醉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较咪达唑仑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刘楚永  蔡博 《北方药学》2018,15(5):14-15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联合咪达唑仑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呼吸、循环及不良反应记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呼吸科及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为30例A组;观察组30例为B组.A组为单用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B组为在采用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后联合咪达唑仑静脉泵注.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对比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次数、末梢血氧饱和度变化及术后对术中过程的记忆.结果:B组麻醉后能在较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检查,两组在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次数、末梢血氧饱和度变化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氧饱和度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A组.结论:采用利多卡因联合咪达唑仑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效果好,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方法,可以减少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不良反应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咪达唑仑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所致低血压与患者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 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重症监护室急诊危重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按年龄是否大于55岁分为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对两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前,均给予静脉注射0.2 mg/kg的咪达唑仑镇静催眠,待患者镇静熟睡后进行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15 min血压、心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根据血压,将患者重新分组,分析咪达唑仑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所致低血压与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用药前后,两组血压、心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35、7.572、8.413、8.834、6.924、5.876、9.023、10.471,均P<0.05);用药后两组间血压、心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意义(t=0.271、0.361、0.492、0.504,均P>0.05)。咪达唑仑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所致低血压与患者年龄、性别、APACHE Ⅱ评分均无相关性( t=0.429、0.763、0.917,均P>0.05)。结论咪达唑仑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所致低血压与患者年龄、性别、APACHE Ⅱ评分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咪达唑仑静注对呼吸抑制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静注对患者呼吸的抑制作用,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SAI~II级全身麻醉患者129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3例。其中第1组入室后缓慢静注咪达唑仑0.05mg/kg,第2组0.1mg/kg,第3组0.15mg/kg。分别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RR)熏呼吸幅度(RV)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熏并作统计分析。结果:3组患者RR.RV及SPO2均有下降,其中2、3组与1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静注有一定呼吸抑制作用,且其抑制程度与剂量相关,临床用药应以小剂量(0.05mg/kg)开始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临床麻醉中往往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药物以满足手术的需要.通过相关药物的联合作用可以使麻醉效果增强,用量减少.比如,静脉麻醉联合诱导,可以产生明显的催眠效应的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远远大于它们对心血管抑制的不良反应.本研究比较了咪达唑仑-芬太尼二药联合与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三药联合催眠协同作用的效果,以把握合理的联合配伍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彭硕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254-255
目的对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在急性脑出血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需要麻醉后手术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58例,外伤性脑出血28例子)进行对比研究,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与咪达唑仑两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实施麻醉,然后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测手术期间的各项指标,包括心率,平均动脉压、动静脉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等比较两种麻醉剂之间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的结果显示给予丙泊酚麻醉的患者手术期间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咪达唑仑麻醉患者。结论丙泊酚具有降低脑代谢率和血管阻力等优点,在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麻醉时效果好于咪达唑仑,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