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腰椎双节段峡部裂伴滑脱指两个腰椎节段出现一侧或两侧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骨质缺损,同时伴有椎体之间的相对滑移。腰椎双节段峡部裂伴滑脱在临床上较少见,Sakai等[1]报道在2000例行腹部和盆腔CT的患者中,多节段峡部裂仅占0.3%。Liu等[2]发现多节段腰椎峡部裂更易发生于男性,且多数腰椎峡部裂发生在L3~L5脊髓水平,常与体育、创伤或沉重的劳动有关;而Zhang等[3]报道两节段腰椎峡部裂并滑脱多发生在L3~L5水平,但更易发生于女性。目前关于腰椎双节段峡部裂伴滑脱报道较少,对不同节段峡部裂伴滑脱的治疗也尚无统一认识,本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2月共收治腰椎双节段峡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伴有峡部裂的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特点及其术式选择。[方法]对9例伴有峡部裂的上位腰椎爆裂性骨折,分别采用前路或后路减压植骨固定融合术、单纯经椎弓根固定术或加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的方式治疗。[结果]前路手术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7.7个月,后路手术6例,内固定器取除术后平均随访15.8个月。全组病例峡部裂腰椎未发生滑脱征象。[结论]对于伴有峡部裂的腰椎爆裂性骨折,应根据骨折部位与峡部裂腰椎的位置关系选择不同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腰椎滑脱部位性别年龄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腰椎峡部裂滑脱和退行性滑脱在发生部位、好发年龄和性别分布三方面差异。方法 :随机取 2 0 0 1年 1月~ 2 0 0 4年 1月期间手术的峡部裂滑脱和退行性滑脱共 76例 ,从发病部位、性别、年龄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腰椎滑脱不同类型在滑脱部位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L5峡部裂发病率高于L4,L4退变性滑脱发病率高于L5。不同性别在滑脱部位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40~ 5 0岁为腰椎滑脱的高发时段 ,退变组平均年龄大于峡部裂组。结论 :腰椎峡部裂滑脱和退行性滑脱在发生部位、好发年龄、性别分布三方面存在差异 ,为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异常被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不少学者将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发生、病情进展归因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异常,并提出应根据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将峡部裂性腰椎滑脱进行分型,并据此判断是否行手术复位及评估手术复位的效果。本文综述了目前报道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变化的文献,旨在探讨其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峡部裂伴腰椎滑脱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自1999年3月~2004年12月收治的多节段腰椎峡部裂10例。全部为L4、L5双节段峡部裂,4例伴L5椎体滑脱,6例伴L4椎体滑脱。3例术前没有发现滑脱邻近节段峡部裂。6例行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和双椎间融合手术,另4例行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滑脱节段椎间融合及邻近节段峡部与后外侧植骨手术。结果随访10~52个月。按Macnab评分标准,优2例,良6例,可2例。放射学检查显示10例腰椎滑脱复位良好,平均椎间高度由术前8.10mm恢复至术后13.11mm。本组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无融合器塌陷,无滑脱复发现象。结论多节段腰椎峡部裂临床少见,术前漏诊率较高。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脊柱节段稳定性、椎间盘退变程度或突出情况等,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后路椎间融合或后外侧融合手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邵珂  吉立新 《中国骨伤》2019,32(3):283-287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指征已基本形成共识,针对该病的手术方案主要是峡部修补、椎管减压、滑脱复位、脊柱融合,治疗原则主要是缓解神经压迫、恢复脊柱稳定,但对于各环节实施的具体方式及程度仍存在较大争议。开放手术能够对严重峡部裂腰椎滑脱进行彻底的减压、复位、融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但手术创伤过大,而微创手术则可以减少对椎旁软组织的损伤,同时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术后住院及康复时间,降低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因而近年来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推崇,但对于重度峡部裂腰椎滑脱的治疗效果欠佳。现就近年来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一种既能使滑脱椎体复位,又能保留椎体间的活动度的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新型内固定器械。方法根据腰椎生物力学特点:生理载荷下椎弓峡部为重力的前移剪切力与抵抗力集中的部位,设计一种加强椎弓峡部强度的椎弓成形复位固定器(pedicular formingreduction fixationsy stemPFRF),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后应用于临床,治疗17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Ⅰ-Ⅱ°),并长期跟踪随访。结果17例患者中,术后临床评价优14例,良2例,可1例,术前JOA评分平均19.2分,术后JOA评分平均25.3分,症状缓解率98%,随访病例未见断钉和再次滑脱现象。结论应用PFRF内固定系统非融合性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Ⅰ-Ⅱ°)疗效显著,可以保留腰椎的活动度,椎弓峡部可以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8.
腰椎峡部裂是引起腰背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并随着腰椎间盘退变,可逐渐出现腰椎滑脱.临床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如节段内非固定术、节段内固定术和节段间融合术等.近年微创技术应用于腰椎峡部裂治疗已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该文就腰椎峡部裂主要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是由椎弓峡部不连引起的峡部裂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是最常见的腰椎滑脱类型。临床症状多为慢性腰痛,若神经受压可出现下肢和马尾神经症状,最好发的是L4、L5前滑脱。按照Meyerding提出的在侧位X线片上上位椎体在下位椎体上滑移的程度,将滑脱分为5度:Ⅰ度,前移下位椎体前后径的 25%以下;Ⅱ度,25%~50%;Ⅲ度,50%~75%;Ⅳ度,75%~100%;Ⅴ度,大于100%,完全移位[1]。Ⅰ、Ⅱ度为轻度滑脱,Ⅲ、Ⅳ度为重度滑脱,Ⅴ度为腰椎脱垂。对于重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现在多主张行360°融合手术,有利于增加融合率,减少手术失败率。然而对于轻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定论,现就有关治疗轻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术治疗。评价术后滑脱复位和椎间植骨愈合情况。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6~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4例植骨区仍有透亮影,2例出现滑脱椎体复位丢失。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植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术治疗.评价术后滑脱复位和椎问植骨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6~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4例植骨区仍有透亮影,2例出现滑脱椎体复位丢失.结论 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路腰椎椎体问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植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椎弓成形复位固定器(PFRF)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自1999年5月~2003年5月收治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17例,均行PFRF内固定系统治疗,并进行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观察.结果 经2~6年随访,1年后经X线、CT检查证实椎弓峡部均已骨性愈合,腰椎活动度良好,无一例出现断钉.结论 对Ⅰ~Ⅱ度腰椎滑脱症采用PFRF内固定系统治疗,操作简便,临床效果可靠满意,保留了腰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3.
横突-棘突间钢丝固定加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峡部裂是椎弓峡部不连,多见于L4、L5节段.患者常有腰部疼痛,严重时可引起臀部及下肢放射痛,不少病人伴有腰椎滑脱,经保守治疗无效者需手术治疗.我们自1993年11月至1998年4月应用横突-棘突间钢丝固定加椎板、峡部植骨融合治疗无滑脱或滑脱小于Ⅰ度的腰椎峡部裂患者21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应用组合式椎间处理器并自体棘突椎板关节突骨块的椎间融合技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9年1月,对157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应用组合式椎间处理器并自体棘突、椎板关节突骨块的椎间融合技术治疗.术中将腰椎峡部裂节段的棘突椎板关节突骨块完整切除备用,应用自行...  相似文献   

15.
白露露  王剑锋  王文涛  郝定均 《骨科》2021,12(4):300-305
目的 对比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结合单枚或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双侧峡部裂型Ⅱ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脊柱病院接受PLIF手术治疗双侧峡部裂型Ⅱ度腰椎滑脱症的172例病人的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单椎体内固定+峡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慢性腰痛(或)神经根症状的腰椎峡部裂(无脊柱滑脱)患者,采用单椎体内固定、峡部修整、峡部植骨融合治疗。结果24例均随访2年。患者下腰痛症状完全消失,未出现内固定系统的松动、断裂。X线及CT片均提示峡部已骨性融合。结论单椎体内固定+峡部间植骨融合是一种治疗腰椎峡部裂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后外侧融合与后外侧融合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成人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临床及放射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成人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分别行后外侧植骨融合固定32例(A组),后外侧植骨融合加椎间融合固定20例(B组)。结果患者获随访1~7年,两组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B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并发症多。结论对成人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采用单纯后外侧植骨融合固定和后外侧融合加椎间融合固定均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两者在临床及影像学有效率方面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好发部位、性别、年龄的分布特征。方法随机取我院(同济医院)骨科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腰椎滑脱手术病例共149例,剔除合并脊柱外伤、先天、手术后、病理性疾病等12例,对其余137例从发病部位、性别、年龄等各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退行性腰椎滑脱总的发病数是男性的2.48倍;男女各年龄段不同部位、性别腰椎滑脱发病数呈非正态性分布;L4峡部裂性滑脱平均年龄与L5峡部裂性滑脱平均年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腰椎退行性滑脱发生的平均年龄为51.88岁,比峡部裂性滑脱(46.47岁)发生晚,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腰椎滑脱发生性别、年龄有显著性差异。女性退行性滑脱的发生率大于男性,40~60岁为腰椎滑脱的高发时段,峡部裂组发生平均年龄早于退行变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与单纯采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3-2020-04诊治的44例单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23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观察组),21例单纯采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  相似文献   

20.
腰椎峡部裂与脊椎滑脱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腰椎峡部裂与脊椎滑脱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100700)胥少汀腰椎峡部裂的发生率约在4%左右,并有一些发展成脊椎滑脱,近些年来对其重视,外科治疗方法有了一些进展。本院自五十年代开始治疗此症,病例大多系峡部疲劳骨折不连接,故又称峡部不连。一、病理生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