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创伤性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创伤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2年2月-2006年4月,应用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创伤性骨缺损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21~68岁,平均38岁.内固定失败骨不愈合11例,严重粉碎性骨折13例,开放性骨折或感染性骨缺损9例,陈旧性骨折需矫形植骨5例.肱骨干骨折8例,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4例,股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8例,股骨干骨折5例,胫骨开放(Gustilo Ⅰ、Ⅱ型)粉碎性骨折4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新鲜骨折17例,陈旧性骨折21例.局限性骨缺损23例,范围3cm×3 cm×2 cm~7 cm×4 cm×3 cm,整段骨缺损15例,范围在3 cm以内.骨折按AO/ASIF分类,B2型5例,B3型10例,C2型16例,C3型7例.新鲜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5~17 d,平均8 d;陈旧性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5~13个月,平均7.5个月.术中植入同种异体松质骨与自体红骨髓复合体20~50g,平均28 g. 结果 38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4年,平均3.2年.复查X线片示36例达骨性愈合,其中新鲜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4个月;陈旧性骨折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7个月.同种异体松质骨6~8周开始与自体骨融合爬行替代.1例感染性骨缺损移植后迟发性感染,去除内固定及同种异体骨,置管冲洗、局部稳定后再次植骨愈合,随访2年1个月骨感染未复发;1例钢板松动致骨折未愈合,再次行内固定、自体骨移植后骨折愈合.根据Mankin等和Komcnder等标准评定,满意36例,不满意2例. 结论 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安全、有效,是修复骨折和骨缺损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2.
异体胎骨移植治疗小儿四肢肿瘤性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胎儿骨移植是近几年国内采用的一种新的植骨方法,我院采用胎儿骨移植治疗小儿四肢肿瘤性骨缺损4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治疗结果表明胎儿骨免疫排斥反应弱,骨诱导能力强,来源丰富,取材容易,能有效的弥补小儿肿瘤性骨缺损范围大,需要大量植骨,而自体骨可供移植用的骨量较少,取材困难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同种异体骨段 (关节 )移植重建四肢恶性肿瘤所致的大段骨缺损的方法、观察和疗效。方法 :应用内锁髓内钉、髋动力加压钢板、髁支持钢板等内固定器材和同种异体骨半关节或骨段移植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 18例 ,随访时间 13~ 2 4个月。结果 :15例植骨愈合 ,1例骨不连 ,1例肿瘤复发截肢 ,1例内固定松动而行更换固定 ,术后总优良率 83 3 3 %。感染、延迟愈合、内固定失败、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并发症。结论 :同种异体骨加合适内固定器械是一种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二期重建修复股骨开放性骨折伴骨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3月~2009年8月,收治的13例股骨开放性骨折伴骨缺损病例,男11例,女2例;年龄18~46岁.缺损最短8.0 cm,最长23 cm,首先抢救危及生命的损伤,清创、伤肢股骨外固定、闭合创面.二期大段同种异体股骨段修复骨缺损并骨折内固定.[结果] 13例均获随访6~36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无感染,无钢板离断,无异体骨骨折.按Kilmer股骨远端功能评定标准[1],本组优4例,良5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69.2%.[结论]Ⅰ期清创,外固定;二期同种大段异体骨移植加内固定治疗股骨开放性骨折伴骨缺损的方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骨肿瘤切除后大块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方法1998年5月~2002年5月,根据肢体骨肿瘤切除后造成骨缺损的部位及大小形状.选择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制备成与之大体匹配的骨半关节、骨干段或骨条、骨粒修复骨缺损,辅以交锁髓内钉或加压钢板螺钉行坚强内固定。结果本组22例,术后随访3~42个月,无瘤存活20例,死亡2例。其中1例行半膝关节移植者出现排异反应.伤口不愈合,经皮瓣修复仍不愈合而截肢;其余21例患者摄X线片和/或^66Tc SPECT检查提示均有不等量骨痂生成和/或核素浓集,提示有骨愈合。患肢术后功能恢复以Markin骨移植结果评定标准评定,优良率达81.8%。结论应用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是一种理想有效的修复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4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一直是临床上探索的热点,冷冻异体骨移植被认为是治疗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在骨肿瘤的保肢治疗中突显了其优势.  相似文献   

7.
带血管腓骨复合异体骨修复长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带血管腓骨复合异体骨重建长骨恶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结果.方法 2006年4月至2009年10月对19例四肢长骨恶性骨肿瘤患者行保肢手术,男11例,女8例;年龄11~37岁,平均(18.5±7.6)岁.肱骨5例、股骨7例、胫骨7例.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长度(13.2±4.3)cm,采用带血管自体腓骨复合大段异体...  相似文献   

8.
吻合血管同种异体骨移植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为选用吻合血管同种异体骨移植的供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用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下肢标本各40侧,着重对肱骨、桡骨、股骨和胫骨的滋养血管、进行观测;另选上述供骨区成人干燥骨各50根,作滋养孔(或称管)观察。结果 肱骨上端有4~12个滋养也,旋肱前、后动脉是其滋养血管主要来源;肱骨干滋养孔多位于肱骨中段前内侧面,滋养动脉多发自肱动脉;桡骨下端滋养血管主要由骨间前动脉及桡动脉供应;股骨干滋养1~3个,滋养动脉来自股深动脉的穿支;胫骨干滋养孔恒定位于胫骨中、上1/3段后面,滋养血管来自胫后动脉分支。结论 根据长骨大段骨缺损,选用在外形上与受区相匹配的供骨,上述血管长度、口径均适合显微外科的吻接要求。  相似文献   

9.
冷冻保存带血管异体骨移植治疗儿童骨缺损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目的:报道采用冷冻保存带血管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儿童骨缺损的治疗结果。方法:自1992~1995年对20例儿童大块骨缺损采用吻合血管的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移植进行修复。年龄3~13岁,平均7.9岁,骨缺损长度6.0~12.0cm。供骨取自患儿父、母或同胞子女,术后4周应用免疫抑制剂。随访2~5年,平均3年7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异体骨与宿主骨全部骨性愈合,4~6个月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无不良反应。结论:对治疗儿童大块骨缺损,应用吻合血管的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移植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取得类似于吻合血管的自体骨移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带血管同种异体骨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是骨科领域中一大难题。带血管自体骨移植,较传统骨移植而言,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解决此难题提供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采用该方法修复大段缺损,在受、供区均要进行复杂的操作,使患者承受着沉重的手术负担,况且,自体供骨量毕竟有限,事实上没有可供移植的自体整块大管状骨和大关节的实际可能。随着移植免疫学的进展,从上世纪后期起,  相似文献   

11.
异体皮质骨板在严重骨缺损股骨翻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万锋  沈海良 《中国骨伤》2009,22(4):293-294
21世纪,随着关节外科技术的进步和日臻完善,人工关节假体的临床应用数量不断增加,使用年限不断延长,相关的翻修数量也在逐年上升。2000年,全美共行183000例全髋关节置换,其中翻修手术31000例,占17%左右。比起初次的髋关节置换,全髋翻修面对的患者情况多变复杂,手术难度大,要求的手术技术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皮质骨环(humeral cortical ring allograft,HCA)及异体松质骨(cancellous allogenic bone,CAB)复合椎体材料重建颈椎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39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切除C4制成椎体缺损模型并分为3组:A组植入HCA—CAB复合物、B组植入自体髂骨、C组植入HCA一丙烯酸树脂骨水泥(acrylic bone cement,ABC)。在术后不同时间分别进行大体标本、组织学、X线片和扫描电镜观察以及生物力学测试,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phatase,ALP)活性、钙浓度、磷浓度,比较三者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结果术后各组血清ALP均开始升高,在2、4周时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血清中ALP及磷浓度均高于C组(P〈0.01),A组和B组血清中ALP及钙、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X线片及大体标本观察示A组与B组植骨材料与上下颈椎融合,有大量骨痂;C组示未完全融合,只有少量骨痂生长。组织学观察术后1个月A组与B组可见有散在骨岛及骨小梁形成;2个月A组与B组形成大量成熟骨基质、骨小梁及骨髓腔。扫描电镜观察示A组有大量新骨形成。2个月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表明A组与B组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A—CAB复合物具有较强的成骨能力,可作为有效的椎体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13.
自体腓骨移植治疗股骨下1/3骨折伴大段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股骨下1/3骨折伴大段缺损常由高能量暴力所致,骨折较复杂,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异体骨移植、人工替代物置换、骨延长转移术虽都已在临床上得以应用,但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1-4]。我院自2003年7月至2007年4月,采用自体腓骨游  相似文献   

14.
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移植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植骨的适应证、方法及使用同种异体骨移植和自体骨移植的优缺点。[方法]通过对2000年1月~2004年8月问手术的105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中进行植骨的74例分为:A组(自体髂骨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19—75岁,平均45.3岁。Schatzker Ⅱ型13例,Ⅲ型11例,Ⅳ型5例,V型4例,Ⅵ型5例:B组(同种异体骨组)34例,男25例,女9例。年龄21~74岁,平均43.6岁,其中Ⅱ型12例,Ⅲ型11例,Ⅳ型3例,V型4例,Ⅵ型5例;手术采用前正中、髌旁切口,用半螺纹松质骨螺钉、T型、L型或解剖型钢板支撑固定。对不同的分型分别采取相应的植骨方法。对2组患者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台高度丢失进行比较。功能评定按Lysholm评分标准。[结果]105例手术共植骨74例,占70.5%。术后随访6个月~4a,平均21个月,A组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长,平均出血量多,切口愈合时间短,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平台高度丢失、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并发症A组主要出现在供骨区,表现在供区不适及骨疼痛7例,髂骨应力骨折1例,B组主要在受骨区,表现伤口渗液4例、延迟愈合1例,细菌培养阴性。[结论]骨移植是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重要步骤之一,掌握好它的适应证和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的预后至关重要。适应证和方法主要根据Schatzker分型和结合cT检查来决定。同种异体骨移植和自体骨移植在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中各有优缺点,同种异体骨移植是安全、值得提倡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注射型人工骨经皮穿刺微创治疗长骨干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36例长骨干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经皮穿刺注射型人工骨注射植骨,18例)和对照组(常规自体髂骨开放式植骨,1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骨折愈合情况及Johner-Wruhs疗效评定结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后36例患者获得6~1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0.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 d VAS评分分别为(38±10)min和(89±14)min、(6±3)m L和(34±12)m L、(5±3)d和(13±3)d、(2.3±1.4)分和(5.6±1.8)分,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Johner-Wruhs疗效评定标准,对照组优16例、良2例,植骨端全部骨性愈合;观察组优13例、良3例、差2例,除2例愈合情况为差的患者另行切开植骨外,其余均获得稳定骨性愈合。两组Johner-Wruhs功能分级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型人工骨经皮穿刺微创治疗长骨干骨不连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疼痛症状改善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同种异体与异种骨移植免疫反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分析同种异体与异种骨移植后的免疫反应,观察IL-4和IL-10对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取C57BL/6小鼠和新西兰兔作为同种异体和异种骨供体,分别制成新鲜骨和冻干骨。于股后肌袋内分别植入新鲜同种异体、新鲜异种、新鲜异种(给予IL-4和IL-10治疗)、冻干同种异体及冻干异种骨。结果在植入新鲜骨的各组中,新鲜异种组早期细胞刺激反应较新鲜同种组强(P< 0.05)。1周时新鲜异种组CD4 T细胞亚群和CD4/CD8比值与新鲜同种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2周时明显低于新鲜同种组。细胞因子检测显示,新鲜异种组的IL-2分泌较新鲜同种组多(P< 0.05),而且IFN-γ分泌少,IL-4分泌多(P<0.05)。组织学检查发现,新鲜异种组细胞浸润多,且以单核、巨噬细胞为主。与新鲜异种组相比,用IL-4和IL-10治疗后明显抑制了骨抗原二次刺激引起的细胞增殖(P<0.01);早期IFN-γ分泌增加,2周时IFN-γ和IL-4分泌均明显减少(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注射IL-4和IL-10后植骨处局部炎细胞浸润减少,诱导成骨增多。而在植入冻干骨的各组中,冻干异种组的细胞刺激反应始终比冻干同种组强(P<0.05),而且其CD4 和CD8 T细胞亚群及IL-2分泌均高于同种异体组(P<0.05)。结论新鲜异种骨移植早期排斥反应强、后期弱,早期以Th2反应为主,而同种异体骨移植免疫排斥以Th1反  相似文献   

17.
自体骨泥混入骨膜碎片移植治疗陈旧性骨折骨不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自体骨泥混入骨膜碎片移植治疗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2月-2004年5月应用自体骨泥混入骨膜碎片移植治疗陈旧性骨折骨不连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17~55岁,平均32.5岁;股骨骨折4例,胫骨骨折6例,肱骨骨折3例,桡骨骨折2例,趾骨骨折1例;骨折时间10~42个月,平均15个月;既往1次手术者8例,2次手术者3例,3次手术者2例,4次手术者1例,无手术者2例。结果:16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38个月,平均1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自拟疗效标准:优11例,良3例,可2例。结论:自体骨泥混入骨膜碎片移植治疗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效果满意,是一种值得推荐和进一步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失败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凯  叶招明  张中伟  季康 《中国骨伤》2013,26(4):272-276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骨不连经植骨治疗后未达到骨愈合的原因,了解主要影响疗效的因素,为提高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集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接受自体骨移植手术治疗患者367例,其中男198例,女169例;年龄12~89岁,平均53.5岁;病程23~49个月.植骨治疗后摄X线片及CT扫描评估治疗效果,骨折仍未愈合的32例,其余的均后期骨愈合入院行内外固定拆除手术.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年龄、性别、是否吸烟、营养状况、原发骨折类型、骨折的部位、骨不连的类型、是否更换固定方式、手术固定的类型、患者是否有影响骨折愈合的内外科疾病等因素对于患者植骨治疗成功率的影响.结果:纳入统计的患者为后期有再次入院记录(获得随访).手术植骨治疗后随访6~12个月,失败率为8.72%.通过统计学分析吸烟与否、原发骨折类型、骨不连的类型、是否更换固定方式、原发内外科疾病等因素与植骨治疗后期愈合率有明确的相关.结论:吸烟、原发骨折类型、骨不连的类型、是否更换固定、原发疾病这些因素影响自体骨移植治疗骨不连疗效.在骨不连植骨治疗中应建议患者戒烟,同时治疗相关疾病.手术前分析原骨折及骨不连的情况并积极的治疗感染,制定更完善的手术方案,以及手术中尽可能更换固定方式均可以降低植骨治疗的失败风险.  相似文献   

19.
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复合BMP胶原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以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复合BMP胶原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34只新西兰白兔,于两侧桡骨干制成长1.5 cm骨膜骨缺损,左侧(A组)植入由200mg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10 mg BMP与0.2 ml胶原的复合物;右侧(B组)植入复合0.2 ml胶原的200mg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分别于术后2、4、8、12周进行影像学,组织学检查;术后8、12周行骨密度检测;术后12周行生物力学检查.另取8只仅加入0.2 ml胶原作为空白对照组(即C组).结果放射学以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A,B两组骨缺损区均得到了比较彻底的修复,但A组在成骨速度、骨再生量、再生髓腔结构等方面均优于B组.8、12周骨密度测试结果显示A组的骨密度值高于B组.12周的生物力学实验结果显示三点弯曲实验结果表明A组极限强度值明显高于B组,而且A组的弯曲刚度也好于B组;轴向压缩实验结果说明A组的抗压刚度优于B组;扭转实验结果指出A组的抗扭转刚度和最大扭矩分别高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骨密度测定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证实了两组成骨情况的差异,这与新生骨的成熟程度不同有关.复合了BMP的A组因髓腔再通时间早,骨改建塑形更完善,新生板层骨的成熟度亦较高,耐受应力情况也更好.C组则不能产生骨性愈合.结论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成骨作用令人满意,复合BMP后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