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薄型桡动脉穿支皮瓣在鼻颌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臂与鼻颌面部肤色和组织厚度相似,且桡动脉穿支皮瓣可以克服对供区血供影响的缺点。其由皮肤和皮下脂肪组成,仅保存下方肌肉穿出的小动脉^[1-2],但其皮下脂肪形态臃肿,切取部位肌肉损失,移植区存在外观欠佳等缺点,为了使皮瓣移植受区达到功能与外观一致,本研究应用超薄型桡动脉穿支皮瓣对鼻颌面缺损患者进行修复,以观察此类型皮瓣血管构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是以旋股外侧降支血管为蒂的股前外侧部皮瓣,自1983年徐达传等[1]首先报道该皮瓣的解剖学和临床应用以来,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1989年Koshima等[2]提出穿支皮瓣概念,并于1993年首先报道了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ALTPF)的临床应用[3],由于ALTPF具有用途广泛、可靠性强、受区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临床上的主力皮瓣,被许多学者称为"万能皮瓣".ALTPF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由于有些肥胖及女性患者大腿皮下脂肪层较厚,使得部分患者受区外形臃肿,为了让受区更美观,避免二次整形手术,如何安全去除浅筋膜层的多余脂肪成为长期以来关注的焦点,2002年Kimura[4]提出了"薄皮瓣"和"超薄皮瓣"的概念,即去除浅筋膜层的多余脂肪,或显微镜下精细解剖血管蒂周围脂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臂桡动脉及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前臂桡动脉及穿支皮瓣修复手掌、背侧皮肤缺损及虎口挛缩,拇、食指、腕背组织缺损.结果切取桡动脉及穿支逆行岛状皮瓣36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外形及手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桡动脉及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切取方便,形态各异,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实施组织器官缺损修复以及再造治疗过程中,分析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组织器官缺损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均选择穿支皮瓣的方法完成修复再造治疗。临床对治疗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所有患者,临床选择实施游离皮瓣治疗的患者60例,选择实施带蒂皮瓣治疗的患者2例。其中表现出皮瓣完全坏死的患者2例。所有患者均获得为期4~7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的皮瓣成活情况表现良好,表现出质地柔软的特点,于供区未表现出并发症的情况,于供区对患者实施植皮治疗,最终全部成活。结论即使在选择穿支皮瓣进行治疗过程中较易表现出血管变异的情况,并且在实施解剖以及实施相关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存在较高的技术要求,但是对于修复重建外科而言,仍然属于较大的突破,其可以通过较小的供瓣区代价,实现显著的修复再造效果。  相似文献   

5.
外鼻突出于面部表面,容易受到外伤引起皮肤软组织的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大者无法直接拉拢缝合,须进行修复.皮肤基底细胞癌是发生于皮肤基底细胞层的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分化较好,生长缓慢,具有局部破坏性,初期极少发生转移,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1].皮肤基底细胞癌80%发生于面部,其中25%~30%发生在外...  相似文献   

6.
谢春勇  郭兵  谢军胜  陈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143-2144
目的 探讨改良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用此皮瓣修复手部创面20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20例全部成活,无一例出现皮瓣静脉回流障碍,术后随访外形、功能良好.结论 改良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供区原位保留头静脉及桡神经浅支,不影响前臂远端的静脉回流及浅感觉,较传统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有明显优势,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各种原因烧伤后导致的深达肌肉、肌健、骨骼或有重要血管、神经外露的Ⅳ度烧伤创面往往较难愈合,小腿由于肌腱和骨骼较为表浅,烧伤后更容易形成肌腱或骨骼外露,致创面长期不愈合,换药时间长,治疗难度大,容易形成骨坏死或骨髓炎,单纯皮片移植往往效果较差,皮肤不易成活,  相似文献   

8.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在深度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头面、四肢深度复杂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头面、四肢不同部位深度创面26例.其中深度烧伤创面10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肿瘤切除术后创面6例,其他2例.创面5 cm×10 cm~12 cm×24 cm.切取不带肌肉的穿支皮瓣,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与受区血管吻合.结果 26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2例术后48h内发生静脉回流障碍,经按摩,局部肝素应用,皮瓣挽救成活.结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具有血管蒂恒定、血管蒂长、管径粗、皮瓣可切取面积大、部位隐蔽、不牺牲主干血管、切取后对供区功能和外形影响较小、术中不变换休位、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在修复深度创面中成活率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跟腱部位血供较差,外伤后易致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跟腱外露,临床较为常见,治疗较为棘手。我科自2008年7月以来先后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2例患者跟腱外露,收到很好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7岁~55岁,平均19岁。致伤原因:车轮绞伤7例,重物砸伤3例,灼伤2例。皮损范围为3cm×2.5cm~6cm×5cm,创面经清创后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穿支皮瓣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了符合穿支皮瓣修复适应症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135例,术前根据伤病认知的心理反应特点,将患者分为敏感型和迟钝型,分别进行心理护理;术后观察皮瓣颜色、温度、肿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四项指标,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术后135例皮瓣均存活,其中1例高龄糖尿病患者胫后动脉穿支皮瓣逆转修复跟腱创面,出现感染导致皮瓣边缘2cm坏死,1例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小腿创面,皮瓣远端3cm浅表坏死,均经换药治愈;1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术后15h出现静脉危象,立即重新手术探查,改用穿支动脉伴行静脉吻合后,血运逐渐恢复,皮瓣成活。结论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不影响供区运动功能,保留供区皮神经主干和静脉干,对供区的感觉和静脉回流影响小,供区部位多较隐蔽,不破坏供区外形,对供区破坏损伤小;受区皮瓣不臃肿,外形美观;患者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配合积极的围手术期观测和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穿支皮瓣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外科收治的40例应用穿支皮瓣带蒂转移或游离移植两种方式进行手部创面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皮瓣的成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皮瓣成活38例,2例皮瓣坏死,但经换药处理后,瘢痕修复愈合,供区与受区愈合良好,手部功能基本正常。术后一年随访,皮瓣的外形质地评价优良,患者对现功能评价满意率95%。且供区伤口外形优良。结论应用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有效克服了血管口径小、变异多等缺点,虽存在技术要求方面的问题,但整体效果较好,皮瓣血供好,质地薄,成活率较高,可使皮肤达到高效再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手是人们参加劳动的重要器官,由于机械作业的增多,临床上因碾挫、挤压、切割、撕脱等原因造成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非常多见[1]。笔者所在医院于2002-02~2008-08采用4种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创面,术后常规抗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手外科治疗过程当中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的情况,以便于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所收治的手部创面修复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入院后选择穿支皮瓣带蒂转移方法进行修复,并且对患者术后皮瓣的成活情况加以分析。结果本文所有患者完成手术,存在73例皮瓣存活,5例患者皮瓣出现坏死,成活率为93.59%,坏死率达到6.41%;对所有患者进行换药处理,患者的瘢痕部位得到较好的愈合,分析供区和受区,均表现良好,所有患者手部的基本功能恢复正常,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皮瓣外形质地良好,功能评价满意度为(92.5±4.8)分。结论对患者手部创面进行修复的时候,选择穿支皮瓣技术加以应用可以有效克服血管变异以及口径小的缺陷,使患者的创面能够在术后取得良好的恢复,提升患者恢复的成活率,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选择头面部轴型皮瓣对患者实施鼻缺损修复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鼻缺损患者24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临床均选择头面部轴型皮瓣的方法实施鼻缺损修复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以患者的皮瓣以及患者供区植皮伤口全部在一期有效愈合,患者的鼻外形均较为满意。结论对于鼻缺损患者在实施修复再造治疗过程中,有效选择头面部轴型皮瓣的方法进行治疗,表现出的治疗优点较多,最终可以获得显著的鼻缺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于继雷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190-191
虎口裂伤是儿童鞭炮炸伤中常见外伤,利用桡动脉鼻烟窝筋膜皮瓣修复虎口爆炸伤方法简便,效果可靠。对严重虎口裂伤,可施行桡动鼻烟窝筋膜皮瓣修复。术后需要严密观察,及时处理,常规施行静脉吻合。本文对21例6-12岁儿童鞭炮炸伤情况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各种烧伤、创伤所致的皮肤组织缺损、形态畸形和功能障碍十分常见,且毁容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应用前臂游离皮瓣行鼻再造术6例,皮瓣全部成活,鼻外观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皮瓣在修复、重建中的作用。方法自1987年1月起,我们应用各种皮瓣对79例病人、83个部位不同创面进行修复、重建手术治疗。结果创面Ⅰ期愈合,术后功能基本恢复,色泽均匀,质地柔软,无色素沉着。但有些皮瓣术后显得臃肿。结论应用皮瓣进行修复、重建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足、小腿等部软组织缺损15例,根据病损的部位及大小需要设计并制备皮瓣:观察皮瓣色泽、张力、皮温及毛细血管充盈试验情况.结果 15例移植皮瓣术后全部成活,3例患者术后皮瓣显示苍白,毛细血管充盈试验缓慢,3 d后缓解.2例皮瓣远端缝合口边缘发黑,3周后脱痂,深层愈合良好.随访3~6个月,皮瓣愈合好,无骨髓炎及感染复发病例,臃肿逐渐消退,外形满意.皮瓣一期愈合13例,占86.66,延迟愈合2例,占13.33%.其中顺行皮瓣移植者6例,存在并发症1例,一期愈合率为83.33%,逆行皮瓣移植者9例,存在并发症1例,一期愈合率为88.89%,2组样本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及足踝部皮瓣移植面积为(51.88±44.90)cm2,手部皮瓣移植面积为(9.71±5.06)cm2,2组样本皮瓣面积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样本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选材灵活,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主要血管,皮瓣成活率高,外形良好等特点,在皮瓣移植过程中,皮瓣面积的大小、无论是逆行或顺行移植对皮瓣的一期愈合率不构成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会阴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5年8月至2013年1月我院应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带蒂转移修复会阴部皮肤缺损10例,其中瘢痕切除后5例,感染后溃疡2例,电击伤、皮肤肿瘤切除后及皮肤撕脱伤各1例.皮瓣面积5.5cm×3.2cm~18.5cm×10.0cm,蒂长度4.1 ~ 10.7 cm.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 皮瓣全部存活,1例伤口出现感染,经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3年,皮瓣不臃肿,颜色、质地与周围会阴部皮肤一致,供区瘢痕隐蔽,患者均无出现供区股部皮肤麻木.结论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克服了传统腹股沟皮瓣的一些缺点,即延长了血管蒂,可一期行皮瓣削薄,对供区损伤少,能设计成一蒂双瓣,是修复会阴前部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