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苦参是中国的传统植物药,在抗菌、消肿、治皮肤病等方剂中应用方泛.苦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大多为二氢黄酮(黄烷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酮醇)、苦参酮、苦参醇、苦参啶、槐黄酮等,具有抑菌、抗心律失常、抗氧化、抗肿瘤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本文综述了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戟科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戟科植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根据其化学结构又可分为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醇)类和花色素类等4种结构类型。大戟科黄酮类化合物结构新颖,药用前景广阔,值得深入研究及开发。本文综述了大戟科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其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3.
黄酮类化合物也称之为类黄酮或者生物类黄酮,是一类天然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类天然植物中,依据其结构不同,可将黄酮类化合物分为黄酮醇类、黄酮类、二氢黄酮、查尔酮类、花色素类、橙酮类等.各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等[1~2] ,基于以上优点,从植物黄酮中寻找新的镇痛药...  相似文献   

4.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研究主要综述了我国常见葫芦科药用植物栝楼、罗汉果、绞股蓝等12种植物所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发现该类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多种多样,主要为黄酮、二氢黄酮及其苷类;且其所含黄酮类成分主要具有调节心脏功能、抗氧化、抗血栓形成、抑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C6-C3-C6基本骨架的一大类化合物的总称,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因其多呈黄色,故被称为黄酮类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4 00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其基本母核是2-苯基色原酮,主要包括黄酮、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橙酮类等类型以及由它们所衍生的多种衍生物。  相似文献   

6.
蓼属植物大多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活血止痛、顺气解痉、收敛止泻、通经利尿等功效.本文综述蓼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从蓼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其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通过对蓼属植物黄酮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和归纳,为进一步开发研究该属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属于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分为10多个类别,黄酮、黄烷醇、异黄酮、双氢黄酮、双氢黄酮醇、黄烷酮、花色素、查耳酮、色原酮等,现已发现约4 00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1],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果实、根、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  相似文献   

8.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以黄酮(2一苯基色原酮)为母核而衍生的一类黄色色素。其中包括黄酮的同分异构体及其氢化的还原产物,即以C6-C3-C6为基本碳架的一系列化合物,包括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黄烷酮类、双氢黄酮类及其苷类等。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很广,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类或碳糖基的形式存在,也有以游离形式存在的。目前已知的黄酮类化合物单体已达8000多种,  相似文献   

9.
黄酮类化学成分是泽兰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以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类型为主,主要具有抗肿瘤、杀虫、抗SARS病毒、抗菌等作用。综述了泽兰属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作用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多苯环化合物,根据其基本结构可以分为10多个类别,如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异黄酮、双黄酮、查尔酮、黄烷酮等。其中黄酮和苗酮醇是植物界分布最广的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食  相似文献   

11.
苦参异戊烯基黄酮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晓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27(4):318-320,F0003
异戊烯基黄酮是从豆科、桑科和菊科等少数几个科的植物中分离出来的,具有明显的化学分类学特征.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为豆科槐属植物,是常用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等作用[1].到目前已从苦参根中分离出来44种异戊烯基黄酮,但它的药理活性的报道并不很多,本文对苦参异戊烯基黄酮的化学结构和主要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炎和抗磷脂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黄酮化合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是在植物中分布非常广泛的一类具有C6C3C6基本母体结构的天然产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及防菌防病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黄酮化合物生理活性多种多样,具有心血管系统活性、抗菌及抗病毒活性、抗肿瘤活性、抗氧化自由基活性、抗炎镇痛活性及保肝活性和抗疲劳作用,此外还有降压、降血脂、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活性[1]。因此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成为了新药开发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而受到有机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的普遍重视。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白灵 《海南医学》2012,23(9):119-121
黄酮类化合物广阔分布于植物中,近年来研究显示,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在抗炎、抗菌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自由基等方面的药理活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近五年八角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新进展,详细列出了从十几种八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和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到的化合物,包括名称、结构类型、生物来源。按照化合物所属结构类型进行分类总结,主要包括萜类、苯丙素类、黄酮类、甾体类、挥发油等。同时也对该属植物的药理活性进行了概述,发现该属植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抗炎镇痛和抗氧化活性,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酮类化合物广阔分布于植物中,近年来研究显示,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在抗炎、抗菌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自由基等方面的药理活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泡桐属植物抗菌中草药毛泡桐花Paulownia tomentosa中酚性类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确定。方法 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超导核磁共振(NMR)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 从毛泡桐花的乙醇(95%)室温提取物中获得5个黄酮类的化合物,其结构被确定为: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双氢黄酮(I),5-羟基-7,3′,4′-三甲氧基双氢黄酮(Ⅱ),diplacone(Ⅲ),mimulone(Ⅳ)和洋芹素(V)。结论 黄酮类I~V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大量黄酮类成分很可能为毛泡桐花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7.
蓍Achillea millefolium s.l.的茶剂具有消炎、解痉以及抗菌等药理活性,因此常用来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等。作者研究了该植物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包括这些化合物的黄酮部位、槲皮素和2个黄酮类代谢物的抗痉挛活性。所试黄酮类化合物包括藤黄菌素-7-O-葡糖苷(1)、藤黄菌素-4’-O-葡糖苷(2)、藤黄菌素-7-O-葡糖苷酸(3)、藤黄菌素(4)、芦丁(5)、槲皮素(6)、芹黄素-7-O-葡糖苷(7)和芹黄素(8)等。黄酮类化合物的2个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9)和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酸(10)也在研究之列。在豚鼠回肠经过一平衡期后,以逐渐积累的方式向其器官浴中…  相似文献   

18.
准葛尔鸢尾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鸢尾科鸢尾属植物准葛尔鸢尾(Iris sonata Schrenk)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硅胶柱反复层析分离及重结晶等方法从准格尔鸢尾叶中分离其化学成分,通过波谱及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8个化合物,其中3个黄酮类化合物:5-羟基-7-甲氧基黄酮(tectochrysin,Ⅰ),5,7-二羟基-8-甲氧基黄酮(wogonin,Ⅱ),蒙花苷(acacetin-7-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Ⅲ);2个黄酮醇类化合物:良姜素(izapinin,Ⅳ),异鼠李素-葡萄糖苷(isorhamnetin-7-O-β-D-glucoside,Ⅴ);1个二氢黄酮类化合物:5,2'-二羟基-6,7-亚甲二氧基二氢黄酮(Ⅵ);4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5,7-二羟基-6,2'-二甲氧基异黄酮(Ⅶ),4’,5,7-三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tectorigenin,Ⅶ),鸢尾苷(tectoridin,Ⅸ),4’-羟基-5-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irisolone,Ⅹ);3个为peltogynoids型化合物:irisoid A(Ⅺ),irisoid B(Ⅻ),irisoid D(Ⅹ Ⅲ);另外5个化合物为三十一烷醇n-hentriacontanol(Ⅹ Ⅳ),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Ⅹ Ⅴ),豆甾醇(stigmasterol,Ⅹ Ⅵ),nonadecanoic acid(ⅩⅦ)和谷甾醇(β-sitosterol,ⅩⅧ)。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Ⅲ.Ⅳ和Ⅴ为本属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9.
水黄皮是传统的半红树药用植物,印度对其的研究和应用历史悠久。从水黄皮中分离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二氢黄酮、查耳酮、二氢查耳酮、三萜、生物碱及氨基酸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占绝大多数,且多数黄酮的母核并有呋喃环或者吡喃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水黄皮具有抗菌、抗炎、镇痛、抗病毒、抗溃疡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是一种有开发潜力的半红树药用植物。在民间,人们多用水黄皮种子或叶子治疗肿瘤、痔疮、风湿等疾病。现对国内外有关水黄皮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全面开发利用水黄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风毛菊属植物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风毛菊属植物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并加以综述。结果风毛菊属植物中已知的黄酮类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和黄酮醇。结论风毛菊属植物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相关药理活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