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应用输液泵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在多功能生命监护仪监测下,对3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留置针头连接输液泵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并加强术前准备、术中观察和术后护理.结果 患儿平均总胆红素由换血前的(468.36±55.25)μmol/L下降至换血后的(227.78±41.42)μmol/L,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输液泵全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能迅速降低胆红素,改善患儿预后;精心、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换血过程中通过成分输血输注速率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42例严重高胆红素血症需进行换血治疗的新生儿,采用不同时间段控制输注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的速率进行换血。换血前做好环境、物品、药品准备,患儿先行光疗,输注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食2~4h,建立2个动脉通道和2个静脉通道;换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输血量和排血量,观察排血通道和输血通道是否通畅;换血结束拔一个除动脉留置针,继续光疗及监测黄疸,正确喂养,预防感染。结果患儿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4.1±6.2)%,血清总胆红素由换血前的(451.2±48.6)μmol/L降至(207.3±27.8)μmol/L,间接胆红素由(396.4±45.5)μmol/L降至(198.6±25.6)μmol/L。换血后,WBC、Hb、PLT含量分别为(9.4±1.5)×109/L、(151.0±22.0)g/L、(129.0±36.0)×109/L,其中Hb含量升高比较明显。结论在新生儿换血过程中,通过对输血输注速率的护理干预,在不增加用血量的基础上,能降低胆红素水平和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姜玲  贺艳 《护理学杂志》2003,18(3):169-170
目的:了解换血速度与胆红素下降速度的关系。方法:同步经外周动脉抽血、静脉输血,将换血时间<2.5h者归为短时组,≥2.5h者归为长时组。比较两组患儿换血后胆红素水平及胆红素下降的速度、百分比及下降值。结果:两组患儿换血前、后的胆红素水平及胆红素的下降值、百分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换血量一定的情况下,换血时间短,换血速度越快,胆红素下降速度越快(P<0.01)。结论:换血量一定的情况下,换血时间的长短与胆红素下降的最终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换血速度快,胆红素下降速度快;换血速度慢,胆红素下降速度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中药对胆总管结石ENBD术后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选取入选条件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各20例,于手术中、术后第5d、第10d分别以酶比色法、重氮试剂法、免疫比浊法测定胆汁中TBA、TBIL、UCB,TC、Ca2±、IgA、IgG浓度。结果:术后5d中药组TBA(1076.5±117.3)umol/L、TBIL(660.7±74.6)μmol/L、胆汁引流量(598±106)mL分别高于对照组(893.3±108.4)μmol/L、(532±160.2)μmol/L、(421±86)mL,(P〈0.05)。术后10d中药组TBA(1242.3±136.5)μmol/L、TBIL(57.78±6.15)μmol/L、胆汁引流量(542±96)mL也分别高于对照组(950.4±142.4)μmol/L、(504±132.4)μmol/L、(437±76)mL,(P〈0.05);但UCB(57.78±6.15)mmol/L、TC(1.25±1.04)mmol/L、Ca2±(0.82±0.15)mmol/L、IgG(0.599±0.32)mmol/L分别低于对照组(143.42±13.12)mmol/L、(1.73±1.07)mmol/L、(1.72±0.68)mmol/L、(0.991±0.688)mmol/L,(P〈0.05)。结论:疏肝利胆中药可以促进肝脏分泌正常胆汁,增加胆汁排出量,快速减少术后胆汁中细菌,去除胆汁成石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改良脐动静脉双管进行同步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持续24小时蓝光照射配合静滴白蛋白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改良后脐动静脉双管进行同步换血治疗后。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血糖、电解质以及血常规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血清胆红素较观察组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轻微下降,血钾、血氯、血钙、血钠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脐动静脉双管进行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快速降低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值得有条件的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转换西罗莫司治疗肾移植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转换西罗莫司(SRL)并撤除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类药物对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及其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临床观察。方法:2006年2月~2007年11月对肾移植后伴有高胆红素血症患者37例转换SRL并撤除CNI类药物,观察转换后总胆红素(TB)水平变化、血清肌酐(Scr)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TB和直接胆红素(DB)由转换前的30.45μmol/L和10.10μmol/L下降至转换后的12.13μmol/L和3.7μmol/L(P〈0.01)。Scr和血尿酸(Ua)转换后较转换前均有较明显降低,肌酐清除率(Ccr)有所提高。移植肾和患者全部存活。不良事件主要为高脂血症。结论:转换SRI.治疗肾移植后高胆红素血症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金属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术联合金属支架的20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资料。结果 患者RFA术前胆道狭窄处平均直径为(1.7±0.3)mm,术后胆道直径为(5.2±0.2)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68,P<0.01);黄疸缓解率100%,术前总胆红素(264.65± 30.6)μmol/L,术后2周(45.2±14.6)μmol/L(t=1.54,P<0.01);术前直接胆红素(162.4±45.5)μmol/L,术后2周直接胆红素(18.7±9.6)μmol/L(t=1.73,P<0.05)。术后仅有5例腹痛,2例轻度胆管炎,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6个月,均未观察到胆道再次狭窄。结论 本研究表明射频消融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总IgE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酶标法测定46例不同病程HSPN患儿血清总IgE和ECP的水平。结果HSPN发作组患儿血清总IgE(126.1±63.7)kU/L和ECP(16.3±6.5)μg/L明显高于缓解组的(14.7±8.5)kU/L、(3.9±1.4)μg/L以及对照组的(17.7±6.3)kU/L、(3.1±1.7)μg/L。首次发作患儿血清ECP(23.0±8.7)μg/L高于治疗后复发患儿(9.3±2.2)μg/L,以上差异均有显著性。首次发作组的IgE(142.5±58.5)kU/L与治疗后复发组(93.5±32.3)kU/L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缓解组的IgE和ECP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ECP和IgE水平反映了HSPN的活动情况,可以作为监测病情和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联合支架植入术与单纯PTBD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两种姑息介入治疗后的临床资料,对其中30例行PTBD+支架植入(A组),30例单纯行PTBD(B组),分析两组治疗术后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并发症、引流道通畅时间及生存期。结果术后1周,A、B两组TBIL分别下降(174.81±49.13)μmol/L、(95.23±42.33)μmol/L(P=0.02),DBIL分别下降(96.01±36.51)μmol/L、(58.16±31.21)μmol/L(P=0.03);术后1个月TBIL分别下降(284.25±112.53)μmol/L、(276.42±125.47)μmol/L(P=0.09),DBIL分别下降(152.06±41.32)μmol/L、(147.06±43.83)μmol/L(P=0.13)。A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1/30,36.67%)明显低于B组(27/30,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7,P〈0.05)。A、B组胆管中位通畅时间(162.5天vs 78.5天),患者中位生存期(203.5天vs 126.0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PTBD联合支架植入术可较单纯PTBD更有效地提高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状况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发生、预防及处理的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1985年7月至2002年12月期间我院106例施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37例(34.91%),其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9.81%(21/106),死亡11例(10.38%)。术前总胆红素〉342μmol/L组与总胆红素4342μmol/L组相比,总并发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出现并发症或死亡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患者(P〈0.05)。结论 PD近年来的安全性和可切除性已明显提高,但需要有良好的技术、精细的操作、手术经验及围手术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