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李媛 《疑难病杂志》2015,(2):210-213
<正>ACE2-Ang(1-7)-Mas轴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其能对抗ACE-AngII-ATlR轴的收缩血管、促细胞增生、促炎及抗纤维化作用,发挥舒张血管、抑制细胞增生和抗炎的作用,有效降低肺血管阻力,抑制肺血管重构,从而预防肺动脉高压的发生。1肺动脉高压的定义与分类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是由心、肺或肺血管本身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以肺动脉压异常升高为特征,引起肺循环压力及阻  相似文献   

2.
邵宏涛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8):882-884,889
体外循环术(CPB)后机体常出现全身性炎性反应.他汀类药物除具有强降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重要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效性作用.作者就他汀类药物在CPB后对重要器官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调脂药,近年来它的非调脂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都证实了其除了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致死率外,还具有改善内皮功能、抗炎、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等,这些非降脂作用即为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Pleiotropic effects).研究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合理地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更好地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王苗 《海南医学》2012,23(6):119-122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调脂药,近年来它的非调脂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都证实了其除了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致死率外,还具有改善内皮功能、抗炎、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等,这些非降脂作用即为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Pleiotropic effects)。研究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合理地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更好地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内皮祖细胞(EPCs)是一种特殊表型的造血干细胞,它可以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近年来研究表明,EPCs肺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除了具有保护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完整,减轻炎性反应,减轻肺组织损伤的作用外,EPCs还具有替代紊乱的肺血管内皮,防止肺血管重构,降低肺动脉压力的能力。目前EPCs移植在治疗急性肺损伤、慢性肺动脉高压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慢性低氧性肺部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死亡和致残原因之一[1]。肺血管重塑是PH最重要的病理特征[2],在重塑过程中,大小肺动脉都会发生明显的结构改变,包括肺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VECs)增殖和纤维化,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迁移,外膜或血管周围炎症和纤维化[3]。PH的患病率在儿童和成人中均不断增加且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很高,  相似文献   

7.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辉 《当代医学》2010,16(14):37-39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疗效确切的调脂药物,除降脂作用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炎、抗氧化、修复损伤内皮、稳定粥样硬化斑块、防止血栓形成、降低炎性反应等多重作用。其阻滞胆固醇合成,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已被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揭晓,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逐渐被认识,现将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的临床应用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高压是一类表现为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的疾病,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治疗效果差,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医学界广泛关注该病并研发出多种靶向药物,但由于剂型、价位、疗效和不良反应等因素并非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近期他汀类药物由于其抗增殖、诱导凋亡、改善内皮功能、抗炎、抗凝等作用在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中受到重视给其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事件发生。血脂代谢异常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因素。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疗效确切的调脂药物,除降脂作用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炎、抗氧化、修复损伤内皮、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等多重作用。笔者对部分冠心病患者应用辛伐他汀强化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0.
张程立 《医学综述》2006,12(7):430-432
他汀类药物具有除降脂作用外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如改善内皮功能、抗炎、抑制血管平滑肌的迁移和增殖,稳定斑块和抑制血栓形成等。本文就其多向性效应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陈永存 《医学综述》2011,17(8):1209-1211
他汀类药物是经典和高效的降脂药物,能通过降低胆固醇达到保护肾脏的目的。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不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多效性),这种多效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肾脏微血管再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和延缓肾脏纤维化等方面。了解他汀类药物这些肾脏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将为肾脏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他汀类药物的肾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他汀类药物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酞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能竞争性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限速酶的活性,并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合成,发挥降脂作用。研究认为,他汀类药物不仅可明显改善血脂水平,还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神经保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葛长江等报道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减轻炎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压及抑制左心室心肌细胞肥大等影响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肺动脉高压是一组以肺动脉压力、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最终导致右心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研究认为,在遗传因素的背景下,以缺氧、炎症、异常血流剪切力等因素作为诱因,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血小板等细胞参与,体内异常细胞因子产生,相关分子信号途径传导障碍,导致肺动脉细胞增殖、凋亡功能紊乱,进而造成肺血管异常收缩、微血栓形成、肺小动脉重构,最终形成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4.
他汀类药物被认为是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最有效的药物。他汀类药物除脂质调节作用外的其他非脂质调节功能的多效性可使不同疾病的患者受益。现发现他汀类药物最重要的非脂质调节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抗栓、改善内皮功能、减轻血管重构、免疫调节及神经保护等。在上述生物学进程中,Rho/Rho相关卷曲蛋白激酶、Ras相关C3肉毒毒素底物、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等信号通路可视为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的主要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他汀类药物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的降脂药物,已成为治疗高脂血症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基石。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他汀类药物能够预防继发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他汀类药物不仅通过发挥降脂作用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同时还通过改善内皮功能、抗氧化、抗炎、抗血小板活性、稳定和改变斑块成分等作用使患者获益,即所谓的他汀类药物多效性。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对他汀类药物多效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他汀类药物具有肯定的降脂作用,已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二级预防用药。大量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还具有降脂之外的抑制炎症反应、抗心室重塑、改善神经体液调节、抗心律失常、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等作用。本文对他汀类药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依据和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肺动脉高压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肺血管功能及结构性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引发肺循环血压异常升高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而糖尿病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其被认为与肺动脉高压存在相关性。其中,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可以引起肺血管紧张性增高、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以及肺血管重构等,影响肺动脉高压进程。然而,现有的肺动脉高压分类系统难以反映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造成的潜在影响。因此,未来需要更大型的研究及流行病学证据证实糖尿病与肺动脉高压之间的相关性,且有效的血糖控制在糖尿病及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作用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陈荣辉  庞玉生 《广西医学》2007,29(5):718-719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对细胞外基质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MMPs的过度增高和MMP/TIMP的失衡在引起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下对MMPs、TIMP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自噬是依赖溶酶体的细胞质或细胞器的降解、回收以达到生理平衡的过程,而在肺动脉高压病理生理机制中自噬具有重要作用,其通过mTOR、PI3K、MAPK、NF-κB等一系列自噬信号通路的改变调节肺血管细胞增殖及炎性介质释放等,最终调控肺血管重构的形成。肺血管重构是HPH主要组织病理学变化之一,其关键环节是肺血管细胞过度增殖导致失衡。本文概述了自噬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机制的研究进展,重点是肺动脉内皮细胞、肺平滑肌细胞以及针对自噬信号通路的药物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具有肯定的降脂作用,已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件心脏病的二级预防用药.大量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还具有除降脂之外的抑制炎症反应、抗心室重塑、改善神经体液调节、抗心律失常、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等作用.本文对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依据和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