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实时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显示肝占位病变血流灌注特点的能力,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9例经手术或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肝占位(原发性肝癌61例,转移性肝癌15例,肝内胆管细胞癌5例,血管瘤12例,肝硬化增生结节5例,肝细胞腺瘤2例,胆管细胞腺瘤1例,局灶性结节增生3例,局灶性坏死4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术前分别进行实时超声造影和造影剂增强16层螺旋CT检查,将两种检查的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超声造影漏诊原发性肝癌2例、转移性肝癌1例,误诊原发性肝癌5例、胆管癌1例、胆管腺瘤1例、肝硬化结节1例、血管瘤1例、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增强CT漏诊原发性肝癌3例、转移性肝癌2例、血管瘤1例、肝硬化增生结节1例,误诊原发性肝癌7例、胆管癌2例、胆管腺瘤1例、血管瘤3例、肝硬化结节2例、局灶性结节增生2例、局灶性坏死2例。超声造影诊断肝占位病变的检出率为97.25%,增强CT的检出率为93.58%;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的准确性为90.83%,增强CT的准确性为82.57%。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对肝占位病变的诊断能力与增强螺旋CT相近,实时超声造影具有独立诊断价值,对于增强CT扫描阴性或未显示病灶血流灌注特点的病例,超声造影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术中超声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IOUS)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超声引导下对269例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或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并将术前常规超声、增强CT及术中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69例肝癌患者中因肿瘤累及肝内大血管行姑息性手术切除或放弃手术治疗17例;余252例(368个肝癌病灶,104个直径1.5cm,264个直径≥1.5cm)术前常规超声显示肝癌病灶304个(82.6%)、增强CT显示肝癌病灶329个(89.4%)、术中超声显示肝癌病灶357个(97.0%,直径1.5cm肝癌小病灶95个);术中超声对肝癌病灶的显示率高于术前常规超声及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超声诊断直径1.5cm肝脏恶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1%、67.9%及82.1%。(2)术中超声引导下完成肝切除手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15例(17个病灶);肝切除手术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2例(2个病灶),48例经术中超声检查改变了术前制定的手术方案。结论术中超声对肝癌病灶(尤其直径1.5cm小病灶)显示率高,在肝癌切除术或射频、无水乙醇注射消融治疗中可引导临床医师精确操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小肝细胞癌的CT诊断水平,我们收集1993~1997年经CT扫描确诊的24例小肝细胞癌进行分析。1材料和方法1.l一般资料:24例小肝细胞癌中,手术病理证实16例,3例随访复查病灶增大及转移,临床诊断5例,主要依据甲胎球蛋白(AFP)(十)、B超及肝动脉血管造影提示肝癌并做介入治疗。男19例,女5例,年龄32~75岁,平均51岁。全部符合中国肝癌病理协作组的诊断标准[fi。原发19例,另5例为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全部均为单发病灶,病灶直径为互.2~3cm,其中l·l~2cm8例,2.l~3cml例。1.2CT检查:CT扫描使用PikerIQT/C全身…  相似文献   

4.
三氧化二砷局部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确诊时的原发性肝癌大多为晚期 ,恶性程度高 ,手术切除机会少。因此 ,失去手术机会的原发性肝癌主要以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为主。大量的基础研究表明 ,三氧化二砷(As2 O3)对肝癌细胞具有诱导凋亡等作用 ,经皮肝穿病灶局部中心注射As2 O3充分利用As2 O3诱导肝细胞分化、促进凋亡的作用 ,达到抑制及消灭肝癌细胞的目的。 2 0 0 1年开始我院应用在B超引导下病灶局部注射As2 O3治疗原发性肝癌38例 ,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选择均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 38例 ,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5.
我院近几年术前诊断为肝癌 ,术后病理为肝脏的良性病变15例 ,占同期肝癌手术 310例的 0 .4 5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9例 ,女 6例。年龄 30~ 6 1岁 ,平均 4 0岁。临床表现以右上腹饱胀、隐痛多见 ,部分是检查 B超或 CT发现。其中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5例 ,肿瘤大小 5~ 10 cm者 3例 ,>10 cm2例 ,单发病灶 2例 ,多发病灶 3例。肝脓肿患者 3例 ,均无发热史 ,2例介入治疗后行手术发现为肝脓肿 ,1例手术切除中未发现肝脓肿 ,安置了肝动脉、门静脉皮下注药装置。炎性假瘤者 3例 ,大小在 4~ 7cm之间。肝细胞腺瘤是口服避孕药数年史的37…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细胞癌 (肝癌 )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然而 ,临床中常将肝癌与原发性肝脏良性肿瘤混淆 ,以致相互误诊。本文就 1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误诊原因作一初步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中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2~6 5岁 ,平均 38岁。术前经B超、CT和 (或 )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9例 ,肝血管瘤 3例。肿物位于左肝叶 2例 ,右肝叶 9例 ,中肝叶 1例。1 2 误诊情况  12例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术前诊断为肝血管瘤的 3例 ,病理诊断为肝癌 ,2例合并肝硬变。术前影像学诊断为肝癌的 9例 ,病理诊断为炎性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癌高危患者筛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肝癌高危患者行常规超声、CT及MR影像学检查,对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但不能定性,或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值明显增高而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占位性病变的57例患者随诊复查或超声造影检查,确定有无异常灌注的占位病灶,分析各时相异常灌注的回声特点与增强模式,并与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分析。结果57例随访检查中通过穿刺活检、手术病理或超声造影检查诊断为微小肝细胞肝癌25例(病灶直径均≤2.0cm),其中常规超声诊断为微小肝细胞肝癌10例,诊断符合率为40.0%(10/25);超声造影诊断为微小肝细胞肝癌21例,诊断符合率为84.0%(21/25)。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定性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从肝癌高危患者中筛选诊断微小肝细胞肝癌的诊断符合率,对肝癌高危患者动态随诊、筛选诊断微小肝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肝硬化增生结节和小肝癌的鉴别 ,肝血管瘤与小肝癌的鉴别仍是二维超声的难题。本文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肝病 16 9例 ,共 2 5 9个病灶 ,肿瘤大小为 8~91mm。男 97例 ,女 72例 ;年龄 2 3~ 75岁 ,平均 (5 9.1± 13.8)岁。其中原发性肝癌 5 9例 ,共 6 8个病灶 ,其中 ,4 1例经手术和 /或病理证实 ,18例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经皮肝穿刺病理证实。转移性肝癌 36例 ,共 86个病灶 ,各有 11例经手术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经皮肝穿刺病理证实 ,另外 12例基于原发肿瘤病理诊断和 CT检查。肝血管瘤 7…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转移的特点和疑难图像的扫查方法及其鉴别诊断要领。方法 对 6 8例胃癌手术前后转移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和超声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癌术后转移率高低依次为淋巴结、肝脏、胰腺等。术后超声显示淋巴结肿大组 ,其术前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未肿大组 (P<0 .0 5 )。 1 1例术前或术中发现的肝脏小肿物 ,随访结果 :肝转移癌 8例 ,原发性肝癌 1例 ,良性肿物 2例。结论 超声追踪监测胃癌术后转移灶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阻力指数(RI)在超声诊断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143例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病人的168个病灶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脉冲多普勒血流检查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90例103个病灶,其中并门静脉癌栓广泛形成3例;转移性肝癌4例11个病灶。肝血管瘤23例28个病灶,肝腺瘤15例15个病灶,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9例9个病灶,炎性假瘤2例2个病灶。12例肝血管瘤14个病灶经CT或(和)MRI扫描及随访得以诊断,3例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广泛形成病人经其他影像学检查及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余者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肝脏恶性肿瘤RI明显高于肝脏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t=9.74,P〈0.05)。结论 RI在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总结肝脏原发性癌肉瘤的临床诊治经验,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6例肝脏癌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诊治及预后资料。本组6例患者年龄49~72岁,平均59岁;男5例,女1例;有肝炎病史者4例,无肝炎病史者2例;6例患者影像学均提示肝脏占位,2例伴胆管癌栓。术前诊断均为原发性肝癌。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术后病理确诊均为肝脏原发癌肉瘤。4例合并肝炎者病理检查显示肝细胞癌肉瘤,2例不伴肝炎患者病理检查显示肝内胆管细胞癌肉瘤。6例患者有5例在术后行介入辅助治疗;随诊结果6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均在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肝脏原发癌肉瘤非常罕见,术前与原发性肝癌很难鉴别,诊断依靠术后病理。虽经手术切除,预后仍很差。  相似文献   

12.
苏文松  陆敏强 《新医学》2012,43(12):834-837
目的:探讨肝腺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目前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22~71岁,中位年龄41岁。7例中3例有右上腹胀不适,4例无明显症状,3例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7例均为单发肿瘤。术前5例诊断为肝细胞肝癌(HCC),2例诊断为肝腺瘤。7例中5例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例考虑为HCC,1例考虑为肝脓肿;4例行MRI,2例考虑为HCC,2例考虑肝腺瘤;3例行CT,均考虑为HCC;2例行超声造影检查均考虑为肝腺瘤。全部患者行手术切除,均于第一次手术将肿瘤完整切除,切缘未见肿瘤残留。术后均无相关并发症,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术后7例均有随访,随访时间1~148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抽血检查肝肾功能、甲胎蛋白以及行腹部彩超检查等,6例患者存活,且无复发,1例死亡,该患者为术后1年恶变为肝癌再次手术切除。结论:肝腺瘤无特殊临床表现,术前诊断有一定难度,MRI结合超声造影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同时肝腺瘤具有恶变倾向,手术切除肿瘤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灶超声声像特征.方法 超声引导30例原发性肝癌50个病灶射频消融治疗术后1~3个月,对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灶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声像图表现,并对部分射频消融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二维超声检查50个射频消融灶内部呈高回声型占82.0%;低回声型占12.0%;混合回声型占6.0%.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灶超声声像特征:高回声周边可见1~5mm晕环、内部可见伞状强回声带.结论 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灶超声声像具有特征性,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射频消融灶的识别和诊断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实时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对≤2 cm肝细胞癌的诊断能力,探讨实时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17例经手术或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2 cm肝细胞癌[病灶大小 0.5~2.0 cm,平均(1.43±0.34)cm],术前分别进行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MI《0.19,反向脉冲谐波模式,造影剂为SonoVue)及增强螺旋CT检查,将两种检查的术前诊断与病理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超声造影未显病灶11例,增强螺旋CT未显示病灶27例,检出率分别为 90.6%(106/117)和 76.9%(90/117)(P《0.01).以病灶动脉相整体高增强,门脉相或延迟相消退为低增强为诊断标准,超声造影诊断≤2 cm肝细胞癌的准确性为 80.2%(85/106),增强螺旋CT为 65.6%(59/90)(P《0.05).结论 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对≤2 cm肝细胞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高于增强螺旋CT,提高了对小肝癌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术后复发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0~2009 年手术治疗26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再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再次手术切除23例,术中姑息性治疗3例,术后中位生存期为22个月.结论 肝癌术后应加强监测,早期发现病灶.手术再切除是肝癌术后复发的首选治疗方法,可明显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早期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且直径〈3.0 cm的肝脏小结节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与术后病理对照(肝内转移性病灶复查影像学证实)。结果 43例均一次性取材成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显示:原发性肝细胞癌32例,毛细胆管癌2例,局灶性脂肪肝1例,肝血管瘤2例,肝硬化结节2例,影像学复查示转移性肝癌4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把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误诊为肝硬化结节,正确诊断率为97.67%(42/43)。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早期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超声在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1例不能耐受开腹手术的肝癌患者,常规超声均无法经皮定位病灶,行经皮射频消融术时术中均在腹腔镜超声下引导穿刺,并动态观察手术进程.结果 31例肝癌患者均在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完成经皮射频消融术.其中7例为术前CT或MRI发现而常规超声无法扫查的膈顶部病灶,3例为术前未发现小病灶,1例排除术前MRI诊断的假阳性病灶.31例肝癌患者腹腔镜手术顺利,无术中死亡,术后未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5例出现一过性发热,4例出现恶心,3例出现轻微腹痛.术后随访6个月内无1例复发.结论 腹腔镜超声可检出术前影像学检查遗漏的肝癌小病灶、定位常规超声盲区处肝癌病灶并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术.腹腔镜超声可以辅助完成不能耐受开腹手术、常规经皮超声又无法定位治疗的肝癌患者的经皮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18.
B型超声诊断小肝癌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经B型超声诊断18例小肝癌,并与实验室、手术、病理检查及预后相结合进行分析。18例小肝癌中AFP阳性15例占83%,HBsAg阳性12例占66%,CT检查11例,其中9例为小肝癌,检出率为80%。18例手术切除,病理均为肝细胞癌。术后生存1~3年16例,术后生存5年3例。从而说明B型超声是诊断小肝癌的首选方法,对临床防治肝癌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性分析由超声检查诊断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癌 2 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 0例均为我院 1993年 6月至 2 0 0 1年 9月的住院病人 ,男 8例 ,女 12例 ,年龄 3 8~ 80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有 16例曾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 ,有 14例出现黄疸。 2 0例中术前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癌 15例 ,肝癌漏诊 5例。采用EUB 3 0 5、海鹰 2 2 0 0及HP尖端影像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 5MHz ,按常规方法扫查 ,详细记录和图像摄片 ,并将手术及病理结果与术前B超检查对比分析。结  果本组 2 0例肝内胆管结…  相似文献   

20.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40,自引:9,他引:40  
目的观察肝硬化背景下不同组织类型小肝癌(≤3.0cm)的超声造影灌注时间及增强模式,探讨超声造影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46例肝局灶性病变行超声造影,其中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肝硬化合并小肝癌(≤3.0cm)42例48个病灶;记录分析48个病灶造影增强模式,并进行造影前后良恶性诊断5级评分比较。全部病例造影前、后半个月内行增强CT检查进行对比。结果造影后中~低分化肝癌38个病灶(79.2%)动脉期发生快速强化,实质期快速消退,呈“快进快出”型;6个高分化小肝癌呈“快进慢出”型;4个肝透明细胞癌中3个≤1.5cm灶呈“慢进慢出”型,另1个2.2cm肿瘤呈“快进快出”型。造影前仅27个病灶(56.0%)超声作出正确诊断或诊断恶性倾向;造影后14个病灶(29.0%)评分提高2~4分,17个病灶仅提高1分。最终有2个病灶仍未能获得定性诊断,有4个病灶仅诊断恶性倾向,余42个病灶被确认恶性,诊断正确率达87.5%(42/48灶)。结论灰阶超声造影对肝硬化背景下不同组织类型小肝癌增强模式的初步研究,可为小癌灶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作为CT等影像诊断的互补手段,超声造影可成为诊断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灵敏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