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风痛灵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致大鼠足肿胀、棉球致大鼠肉芽肿实验,观察风痛灵胶囊的抗炎效果;通过小鼠热板实验、小鼠扭体实验观察该药对疼痛的影响。结果:风痛灵胶囊可明显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P0.05);对小鼠热板致痛和醋酸致痛有显著的减轻作用(P0.05)。结论:风痛灵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观察盆痛灵及加味盆痛灵方的镇痛作用,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疼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致痛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方法,盆痛灵及加味盆痛灵方水煎剂直肠给药,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盆痛灵及其加味盆痛灵可明显延长小鼠舔后足潜伏期(P<0.05),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1)。结论:盆痛灵及其加味盆痛灵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加味盆痛灵镇痛效果略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的镇痛作用.方法:从小鼠的热板法、醋酸扭体和热水甩尾镇痛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药物组效果明显优于空白组.结论:身痛逐瘀汤有很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风痛灵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1)选取合格大白鼠30只,随机分为3组,风痛灵组、红花油组、空白对照组,以甩尾镇痛试验验证;(2)取28±2g小白鼠40只,雌雄各半,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击伤对照组、风痛灵组、红花油组,以腿击伤肿胀法消肿实验验证.结果(1)风痛灵能提高小鼠镇痛阈值;(2)击伤后用风痛灵组与击伤对照组比较病变较轻.结论风痛灵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和促进恢复、抗炎消肿作用.  相似文献   

5.
复方风痛片为临床经验方,由制马钱子、红花、穿心莲等多种中草药精制,经科学组方而成。临床试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等病人有良好疗效,为证实其药效,我们对复方风痛片进行了抗炎与镇痛实验研究。1实验材料1.1药品复方风痛片:由安庆余良卿制药厂生产,批号9...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定痛膏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小鼠耳肿胀法和小鼠热板法实验观察定痛膏的抗炎、镇痛药理作用.结果 定痛膏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炎症反应,使小鼠的耳片肿胀程度降低(P<0.01);并可使小鼠的痛阈提高(P<0.01),显著延长热板法小鼠疼痛潜伏期;且其作用效果与扶他林接近(均P>0.05).结论 定痛膏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定痛膏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小鼠耳肿胀法和小鼠热板法实验观察定痛膏的抗炎、镇痛药理作用。结果定痛膏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炎症反应,使小鼠的耳片肿胀程度降低(P〈0.01);并可使小鼠的痛阈提高(P〈0.01),显著延长热板法小鼠疼痛潜伏期;且其作用效果与扶他林接近(均P〉0.05)。结论定痛膏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动物镇痛实验,观察痛安注射液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电刺激法、大鼠甩尾法动物模型,研究痛安注射液的镇痛作用.结果:痛安注射液明显减少扭体反应次数(P<0.05,P<0.01),明显提高小鼠镇痛百分率(P<0.05,P<0.01),明显延长大鼠甩尾时间(P<0.05,P<0.01).结论:痛安注射液在各实验中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高、中、低剂量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当归拈痛汤高、中、低剂量组;造模2周后,所有大鼠均采取灌胃给药,共给药18天;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致炎后不同时间关节肿胀度、疼痛指数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高、中剂量组CRP及ESR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高、中剂量组病理损害程度较低剂量组轻。结论:当归拈痛汤高、中剂量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骨痛胶囊的药效学.方法 对骨痛胶囊的消肿、镇痛作用进行研究.结果 骨痛胶囊具有消肿、镇痛作用.结论 骨痛胶囊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刺镇痛作为针灸临床应用的精华一直备受关注,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研究层次也从临床实验观察深入到分子研究水平.重新评价针刺镇痛效果,从现代分子生物学、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和生物全息、心理学、边缘频谱分析等多学科和中医传统理论角度探讨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趋势,明确研究方向,从而进一步促进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缪刺法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镇痛效应及部分中枢镇痛机制。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为炎症痛模型,以局部痛阈、下丘脑内β-内啡肽(β-EP)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脊髓中强啡肽(Dynal)为指标,观察不同缪刺法与正常取穴法的镇痛效果。结果:正常取穴法与缪刺法对疼痛模型大鼠均有良好的镇痛效应,缪刺法以左右缪刺为优。正常针刺组与左右缪刺组中模型大鼠β-EP、ACTH、Dynal含量下降,上下缪刺法组β-EP、ACTH含量下降而Dynal含量未明显下降。结论:正常针刺、左右缪刺及上下缪刺均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有较好的镇痛效应,以左右缪刺为优,其部分起效机制可能为激发了中枢神经系统中镇痛物质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芍药甘草汤镇痛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福尔马林致痛法研究芍药甘草汤镇痛作用 ,并测定冰醋酸致痛小鼠血清和脊髓中一氧化氮 (NO ,催化光度法 )、前列腺素E2 (PGE2 )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紫外分光光度法 )的活性 ,以分析其镇痛作用机理。结果显示 :(1)福尔马林法致痛实验中 ,Ⅰ相和Ⅱ相反应结果 ,揭示芍药甘草汤既能抑制外周神经末梢引起的疼痛又能抑制继发的炎性反应所致的疼痛 ;(2 )芍药甘草汤能明显降低造模小鼠血清和脊髓中NO、PGE2 含量 ,增强SOD活力。结论 :(1)芍药甘草汤对中枢和外周神经末梢均有镇痛作用 ;(2 )芍药甘草汤镇痛作用与NO、PGE2 和SOD均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芪桂消癥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耳肿胀,蛋清致足肿胀法及塑料环致大鼠肉芽肿法观察芪桂消癥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芪桂消癥颗粒的镇痛作用.结果 芪桂消癥颗粒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和塑料环所致肉芽组织增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热致痛小鼠的痛阈,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的次数.结论 芪桂消癥颗粒具有抗炎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实验探讨附麻平喘方对哮喘模型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清洁雄性大鼠60只,采用注射卵蛋白(OVA)与氢氧化铝致敏、OVA雾化吸入激发来复制哮喘动物模型,造模后将其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等容量蒸馏水)、附麻防喘片组(377.5 mg/kg)、附麻平喘方高剂量组(49.68 g/kg)、附麻平喘方中剂量组(24.84 g/kg)、附麻平喘方低剂量组(12.42 g/kg),每组10只。并于致敏2周后开始灌胃给药8周。末次给药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ACTH,血清CORT、IL-4、IFN-γ及IgE的含量;取肺脏,一侧做HE染色,另一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内β–AR的含量。结果:附麻平喘方能有效缓解模型大鼠哮喘的症状,减轻肺组织病变程度,同时显著升高血清CORT,血浆ACTH,肺组织β–AR的水平。结论:附麻平喘方可改善哮喘模型大鼠的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改善HPA轴及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针刺镇痛的外周经穴离子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秀云  郭义 《针刺研究》1998,23(4):263-265
本文主要从中医理论观点出发,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紧紧抓住与机体生理调节密切相关的K+、Na+、Ca2+,以单纯胃脏的功能性疼痛为模型,以足三里等穴位为刺激点,分别对单纯胃痛、胃痛并行针刺时穴位处K+、Na+、Ca2+浓度进行了检测,在此基础上又对改变穴位处K+、Na+、Ca2+浓度时对针刺疗效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观察。结果发现,胃痛时足三里穴处的K+、Na+、Ca2+浓度存在着K+升,Na+、Ca2+降的变化趋势。当针刺足三里时,胃经线上它穴的K+、Na+、Ca2+浓度又都恢复正常,且这种离子变化具有经穴脏腑相关的特异性。当人为改变穴位处离子浓度时表现为,降低时针效减弱或消失,增加时能替代针效。说明K+、Na+、Ca2+确实参与了针刺镇痛时的外周经络活动。并与针刺镇痛效果有密切关系,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针刺镇痛对分娩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针刺对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宫口开大3~5cm时,分别给予常规西药、西药加针刺治疗,根据WHO疼痛4级分级标准判定镇痛前后不同阶段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81.2%;两组宫颈扩张率、第Ⅱ、Ⅲ产程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用针刺加少量镇静药物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针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镇痛机制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组。并分别监测各组大鼠血及内膜前列腺素PGF1α,PGE2 含量 ;血清Ca+ + ,K+ ,Na+ ,Cl-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模型组血及内膜PGE2 含量明显降低 ,PGF1α含量显著升高 ,血清Ca+ + 下降 ,而Na+ 、Cl-、K+ 则呈上升趋势 ;与模型组比较 ,针刺治疗组血及内膜PGE2 含量明显升高 ,PGF1α含量显著降低 ,血清Ca+ + 、Na+ 、Cl-、K+ 数值均趋于正常组。结论 :针刺能通过对EMT大鼠的整体调节而达其镇痛疗效  相似文献   

19.
头风宁镇痛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已有实验的基础上,揭示头风宁胶囊的镇痛机制。方法:通过出凝血时间测定,ADP诱导小鼠血栓性死亡试验,耐缺氧实验,体外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脑组织5-HT含量测定等方法,观察头风宁和川芎茶调散(对照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动物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异常得以纠正,缺氧动物死亡率降低,脑组织5-HT含量升高,各指标改善程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风宁的镇痛作用与其纠正高血黏状态,调节动物脑组织5-HT含量,提高动物耐的缺氧能力等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以往的工作表明 ,侧脑室和脊髓蛛网膜下腔内注射催产素 (OT)能明显提高大鼠电针镇痛效应 ,注射抗催产素血清 (AOTS)则能显著降低电针镇痛效应。提示 ,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催产素在电针镇痛的复杂过程中发挥着一定作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AG)是电针镇痛的关键部位 ,其内含有丰富的OT、OT神经末梢及OT受体 ,但中枢OT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是否与之有关 ,作用机制怎样 ?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法 ,以甩尾法作为疼痛指标 ,测定大鼠痛阈 ,观察PAG注射OT、AOTS、纳洛酮 (Nx)、抗 β 内啡肽血清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