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关问题.方法 选取1999年1月~2005年1月住院病人中明确诊断为脑卒中伴发精神障碍共101例,将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1例脑卒中患者伴发精神障碍101例,占31.46%.精神障碍发生率依次为情感障碍、脑衰弱综合征、意识障碍综合征、幻觉妄想状态、痴呆状态、狂躁状态.脑卒中类型、病变部位与精神障碍有一定关系.脑梗死患者多表现为情感障碍和脑衰弱综合征.幻觉妄想状态、痴呆状态、狂躁状态以皮层病变发病率高,其余精神症状以皮层下病变发病率高.结论 脑卒中伴发精神障碍发病率高,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并辅以适当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获取2020-01—2023-01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59例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59例患者中智能改变29例(49.2%),情感障碍11例(18.6%),人格改变9例(15.3%),精神病性症状8例(13.6%),神经症样综合征2例(3.4%)。颅脑损伤类型中脑挫伤占79.7%(47例),颅内出血占13.6%(8例),硬膜外血肿占1.7%(1例),颅骨骨折占5.1%(3例)。额颞叶损伤是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最常见类型。结论 颅脑外伤可继发精神障碍,颅脑外伤的类型、部位与继发的精神障碍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3.
慢性癫痫性分裂样精神病是癫痫病人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发生联想障碍、强制性思维、被害妄想和幻听等类似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征象[1]。在临床上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为了进一步探讨慢性癫痫性分裂样精神病的临床特征,作者对我院收治的31例慢性癫痫性分裂样精神病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1.1 临床资料:病例选自1990年6月至1998年7月首次住本院的慢性癫痫性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入组标准为:①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癫痫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②精神障碍类型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特征,且为持续性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所致精神障碍一直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难度较大,成为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原因,其表现多种多样,包括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症状、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等,本文就帕金森病所致精神障碍有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喹硫平应用于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2月份~2019年2月份在我院治疗的95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47)使用药物利培酮进行治疗,研究组(n=48)则使用喹硫平进行治疗。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量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记录不良反应评价安全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PANSS评分、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喹硫平可有效改善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症状,并可使患者的社会功能逐渐恢复,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奥氮平治疗器质性精神障碍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氮平作为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已经广泛应用 ,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情感症状以及认知功能都有比较理想的效果。近来研究发现 ,除精神分裂症外 ,奥氮平对某些器质性精神障碍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不仅可改善其伴发的精神病性症状 ,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冲动、消除激惹 ,同时也可以使意识障碍得到有效治疗[1,2 ] ,为此我们对过去应用奥氮平治疗 2 6例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 ,报告如下。1 研究资料共 2 6例 ,其中男性 2 2例 ,女性 4例。诊断 :阿尔采默氏病 (AD) 6例 ,血管性痴呆 (VD) 6例 ,脑外伤引起精神障碍 4例 …  相似文献   

7.
周期性精神病的诊断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例门诊或入院诊断时误诊为其它精神障碍的周期性精神病和5例误诊为周期性精神病,经2-12年随访改诊为快速循环型情感障碍和分裂情感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以8例门诊、入院、出院及随访诊断无误的典型周期性精神病临床资料作对比,发现精神症状在周性精神诊断中并无特异性,主要与其先兆症状,意识障碍,和躯体症状有关,还发现确诊前需2个以上周期发作,性激素有肯定疗效等特点,但易与快速循环型情感障碍等混淆。  相似文献   

8.
报告3例Klinefelter综合征伴严重精神障碍,细胞染色体核型为47,xxy。作者认为临床上对特殊身高、小睾丸、宦官样体态伴发分裂样或躁狂样症状群者,应及时作染色体检查,有助于确诊,可试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加丙酸睾丸酮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以精神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脑梗死临床特点。方法 将符合CCMD-3有关缺血性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梗死部位依次为内囊、基底节、额叶、颞叶、顶叶等。精神障碍类型依次为分裂样精神病症状,兴奋躁狂症状、抑郁状态、血管性痴呆。各型多发部位分别为颞叶、基底节、额叶等。基底节、颞叶等部位的腔隙性或多发性梗死易发脑萎缩及痴呆。治疗有效率98.5%。结论 以精神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脑梗死并不少见,出现类型不一,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气功所致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比较分析按CCMD - 2诊断为气功所致精神病 84例、气功所致精神分裂样障碍 4 4例和精神分裂症 37例的临床特征。结果 气功所致精神病平均发病年龄大于精神分裂症。三组BPRS总分均值比较 ,说明初次精神病发作时症状严重程度没有差别。抗精神病药平均日剂量 ,气精组 <分裂样组 <分裂症组 ,而显效率分别为 88.1%、75 .0 %、32 .4 %。结论 气功所致的精神病初次发作严重程度与分裂症没有明显差异 ,且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地控制其精神病发作 ;短期治疗效果比分裂症要好 ;发病有独特的文化基础与病因。如果属于气功诱发精神分裂样精神障碍 ,而短期内又不能确诊者 ,笔者倾向于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而临床表现和精神障碍内容是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诊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牛肝蕈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食用牛肝蕈,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牛肝蕈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为精神分裂样症状,有特殊的“小人”幻视、妄想、兴奋紧张、失眠、行为紊乱等,并对肝脏和血液系统等有损害。精神障碍的程度与食蕈量有关;精神症状越重,所需缓解时间越长。经短程抗精神病药物等相应处理后精神病性症状可消除。结论:过量食用牛肝蕈可影响和损害神经系统,经短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障碍可在短时间内治愈。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百忧解(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来源驻马店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和驻马店市精神病院神经内科2000-01~2003-01住院的脑卒中伴有抑郁症状患者共68例。1·2诊断标准脑卒中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提出的诊断标准〔1〕并经脑CT证实。抑郁症状符合ICD-10抑郁障碍诊断标准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1项总分≥18分〔2〕。1·3排除标准(1)药物过敏者;(2)有精神障碍史;(3)严重心、肺、肝、肾病变者。1·4分组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百忧解组和阿米替林组,每…  相似文献   

13.
抗精神病药物都具有缓解精神症状的作用,但有部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反而出现精神症状,即药源性精神障碍,又称精神副反应或精神矛盾反应。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往往容易忽视,把它与原有精神症状相混淆或误为原有精神疾病的恶化,从而加大治疗剂量,造成不良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精神科临床工作者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  相似文献   

14.
为总结流行性出血热(EHF)突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分析了EHF病程中突发精神障碍的26例病人。男10例,女16例。年龄20~59岁。农民25例,工人1例。病人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意识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思维障碍。经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精神心理疗法或/和变换生活环境后全部治愈。对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老年脑卒中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脑卒中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中西医联合治疗组(n=40)和西医单独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NS)评分、痴呆修改量表(HDS-R)评分、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烦躁、紧张、思绪紊乱、易激怒、注意力障碍、睡眠障碍比例均显著低于西医单独治疗组(P0.05),CNS评分显著低于西医单独治疗组(P0.05),HDS-R评分、MMSE评分、Ba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西医单独治疗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西医单独治疗组72.5%(29/40)(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老年脑卒中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较西医单独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相关临床疾病特点,增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AE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脑电图检查、简明智能量表(MMSE)、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抗NMDAR脑炎患者27例,抗LGI1脑炎患者1例,抗CASPR2脑炎患者2例。以癫痫为主要表现者2例(抗NMDAR脑炎患者),以精神障碍为主要表现者1例(抗NMDAR脑炎患者),以精神障碍/癫痫为主要表现者9例(抗NMDAR脑炎患者8例,抗CASPR2脑炎患者1例),以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者13例(抗NMDAR脑炎患者),以精神障碍/癫痫/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者5例(抗NMDAR脑炎患者3例,抗CASPR2脑炎患者1例,抗LGI1脑炎患者1例)。14例患者头颅MRI检查异常。24例脑电图检查异常。简明智能量表平均分为18.87±4.93,阳性率76.6%。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阳性率83.3%,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BPRS各因子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以焦虑抑郁、思维障碍分值较高。24例患者使用AEDs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6例患者合并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的患者28例,其中26例症状完全缓解,2例症状部分缓解。结论 AE以精神障碍、癫痫发作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患者症状表现、头颅影像学、脑电图特点、简明智能量表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都有独特的特点。对于该病,早期诊断并选择合适的药物及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高压氧对脑卒中患者精神障碍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高压氧对脑卒中患者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 对6例脑梗塞及3例脑出血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前后智力、记忆及情绪障碍进行测评。结果 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有肯定作用。结论 高压氧对脑卒中早期治疗并非禁忌且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轻微精神病综合征(APS)患者症状学特征及共病精神障碍状况。方法:使用精神病风险综合结构式访谈(SIPS)对101名精神科门诊求助者进行精神病风险症状评估,对其中符合APS诊断标准者使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评估共病精神障碍情况。结果:检出28例(27.7%)求助者为APS患者,其中具有特异性风险症状"异常思维内容"或"猜疑被害观念"各21例(75%),非特异性风险症状"社交兴趣缺乏"12例(42.9%),一般症状"睡眠障碍"或"心境烦躁不安"各12例(42.9%);19例(67.9%)共病≥1种精神障碍,其中11例(39.3%)为抑郁障碍,10例(35.7%)为焦虑障碍。结论:APS患者常见的风险症状是思维障碍及社交兴趣缺乏;常共病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  相似文献   

19.
多动症即注意缺陷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精神障碍.美国精神病协会在1980年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中将ADHD分为3型:1型,是指存在注意缺陷伴有多动,表现出与实际年龄不相称的智力水平的注意困难、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的类型;2型,是指存在注意缺陷不伴有多动,其他症状也较轻的类型;3型,是注意缺陷障碍残留型,是指过去一段时期,患儿出现的症状符合1型标准,但目前活动过多已不存在,而注意缺陷障碍和冲动行为持续存在,从未缓解的类型[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某综合医院急诊科精神障碍收治情况的现状。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诊的24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精神障碍的检出情况,了解精神障碍患者一般特征,分析诊断、治疗情况及常见精神障碍在相关因素间差异性。结果在本组2453例急诊科患者中,精神障碍461例,检出率为18.79%;主要病种为"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急诊处理方式主要为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紧急转专科医院治疗、使用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在是否使用苯二氮卓类药、是否紧急转专科医院治疗、是否使用抗精神病药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感性精神障碍"在不同性别、是否使用抗精神病药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综合医院急诊科精神障碍患者占接诊病例的18.79%,根据病种的诊治特点,给予针对性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