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纯氟与骨转换条件下氟对骨髓基质细胞(MSCs)表达骨形成蛋白2(BMP2)mRNA和Ⅰ型胶原(ColⅠ)mRNA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MSCs,单纯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氟与骨转换条件下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氟处理24h,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观察MSCs表达BMP2 mRNA和ColⅠmRNA的变化。结果单纯染氟时,BMP2 mRNA在氟10.00 mg/L时受抑;ColⅠmRNA在氟0.10~1.00 mg/L升高。骨转换条件下,BMP2 mRNA在氟0.50~1.00 mg/L升高,2.00~10.00 mg/L时受抑;ColⅠmRNA在氟0.10~1.00 mg/L升高,10.00 mg/L时受抑。结论单纯染氟与骨转化条件下染氟都能影响MSCs表达BMP2和ColⅠmRNA;骨转化条件下染氟对MSCs表达BMP2 mRNA的影响较单纯染氟时敏感。  相似文献   

2.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是多功能的生长因子,除BMP-1外均属于转化生长因子(TGF)-β超家族,在胚胎发育、个体形成、骨和软骨的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参与免疫系统T、B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调控.BMP通路主要通过Smad蛋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近期研究显示BMP参与免疫调节过程[1-2].本文就BMP的生物学作用以及在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影响。方法6个月龄雌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去势组和非去势组,每组48只,分别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和假性手术;3个月后,去势组于股骨中段制造骨折模型,再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给药组手术次日给予10mg/(kg·d)氟伐他汀灌胃,疗程为2w,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利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骨折愈合过程中给药组和对照组骨折后3、7、14、21、28和42d骨痂中BMP7、BMP7mRNA的表达,并用真彩色图像分析仪作图像分析。结果给药组和对照组在骨折愈合过程中BMP7及BMP7mRNA基因表达的细胞定位无差别,且表达模式基本相似。术后14d,阳性细胞的阳性程度给药组比对照组强(P<0.05)。结论氟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BMP7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Gremlin是骨形态形成蛋白(BMP)拈抗剂家族的新成员,在脊椎动物肢体的胚胎发育和肾脏、肺的形态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Gremlin分为Gremlin1、Gremlin2、Gremlin3三种,结构中均具有半胱氨酸结,Gremlin通过与BMP2和BMP4的直接结合阻断BMP作用的信号通路.Gremlin还可能参与调节中脑、卵泡、视神经细胞的发育和成骨细胞、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并且可能与糖尿病、肿瘤、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5.
刘明  宁长富  刘莹 《山东医药》2002,42(11):63-63
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又称骨发生蛋白 ,是在动物骨基质中存在的一种骨诱导活性蛋白 ,由美国学者 Urist MR196 5年首次发现。 BMP是一类酸性多肽 ,有 2 0个以上的亚型 ,能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不可逆的转化为软骨和骨 ,从而导致新骨形成。另外 ,BMP有诱导肾发生的特性 ,还参与肾、眼、牙、脑各种组织器官的形态发生过程 ,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和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现将其临床应用情况简述如下。1  BMP的生物学特性1.1  BMP与胚胎发生  BMP在胚胎发生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 :1胚胎早期 ,BMP能指导组织器官轮廓的形成及确定组织类…  相似文献   

6.
骨形成蛋白在骨关节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自从 1 96 5年Urist[1 ] 发现并提出骨形成蛋白 (bonemor phogeneticprotein ,BMP)这一概念以来 ,经过多年的研究 ,一致认为BMP是一组酸性多糖蛋白复合物 ,属于转移生长因子 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 ,TGF β)基因超家族成员。迄今为止 ,发现BMP家族包括有 4 0余种蛋白。生长分化因子 (growthanddifferentiationfactor,GDF)与TGF β超家族成员的亚家族有较紧密的相关性 ,在骨与关节的结构形成过程中有较重要的作用[2 ]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的进展 ,对BMP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 ,同时也为进一步探讨BMP与骨…  相似文献   

7.
SOST是新近发现的基因,该基因突变可导致其编码蛋白Sclerostin的异常表达,引起严重的骨代谢性疾病———Sclerosteosis和Van Buchem病。Sclerostin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抑制物,通过竞争性与BMP受体结合,下调BMP的活性而抑制成骨,并通过与核结合因子α1(Cbfα1)和osterix(Osx)之间的相互作用,协调骨代谢过程。由于Sclerostin抑制骨形成,今后有望成为骨质疏松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家族已经不再局限于在骨形成中的作用,在代谢性疾病如肥胖及糖尿病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BMP的分子结构、作用机制及其在调控糖脂代谢方面的作用、在相关疾病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王文革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435-2436
器官纤维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上皮细胞转分化是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Gremlin基因首先从爪蟾中枢神经脊中克隆出来,是半胱氨酸结(cysteinenot)超家族成员之一,是骨形态形成蛋白(BMP)内源性拮抗剂,在胚胎发育、生长和分化过程中具  相似文献   

10.
氟是一种已知可影响骨形成的非激素因子,对骨形成具有双相调节作用;长期小剂量氟可促进骨形成,大剂量可引起骨质疏松或骨硬化。成骨细胞是骨发生和骨形成的重要细胞,具有合成、分泌组成骨基质的胶原和糖蛋白的作用,并通过钙化基质形成骨组织,另外成骨细胞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生理机制调节和骨代谢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氟中毒大鼠的骨转换调控过程,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超家族成员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在氟骨症骨转换过程中的作用。方法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氟化钠组,氟化钠组饮用含氟(F-)150 mg/L的水溶液,对照组饮用自来水。每4周处死一批动物,共计6次,采用RT-PCR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及Western blot等方法,分析氟中毒大鼠长骨组织TGF-β超家族成员BMP-2、BMP-7、TGF-β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BMP-2、BMP-7、TGF-β1mRNA表达持续高于对照组,蛋白主要表达在骺板软骨增生期和肥大期细胞、关节软骨细胞、成骨细胞以及韧带细胞等部位。结论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TGF-β超家族成员通过调控成骨过程而参与了骨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不同投氟方式(连续、间断摄氟)对大鼠诱导性异位骨形成的影响。组织学及骨形态计量学研究结果显示:间断投予氟化钠(NaF)具有与持续投予 NaF 相同的刺激骨形成的作用,且诱导性骨质的结构为成熟的板层骨。即未观察到持续投氟组所出现的编织骨和类骨质。作者认为氟对骨细胞和骨质结构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骨中氟积聚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强直性脊柱炎及脊柱关节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炎症性关节炎并以异位骨形成导致骨硬化为特征。典型的新骨形成通常是沿着肌腱炎症部位形成肌腱骨化。肌腱附着点通常被认为是提供新骨形成所需的基质以及前体细胞微小的生长平台。研究显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作为转移生长因子(TGF)-β超家族成员具有刺激骨以及软骨细胞生长及形态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复合物BMP/VEGF/PLGA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于兔桡骨中段造成3 mm骨质缺损作为骨折愈合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4组:BMP/PLGA治疗组、VEGF/PLGA治疗组、BMP/VEGF/PLGA治疗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治疗组分别于骨缺损处植入不同的复合物,对照组不放置任何植入物.分别于术后2、4、6、8 w每组随机取3只大鼠,取桡骨标本作为观察对象,通过X线检查及组织学检查评价不同复合物治疗对骨折愈合的作用.结果 X线片显示,术后对照组在各个时间点的骨痂填充率均低于各治疗组,各时间点评分均低于治疗组(均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各组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愈合,但BMP/VEGF/PLGA治疗组显示出更好的血管化程度和更快的骨折愈合速度.结论 BMP/VEGF/PLGA复合物能够促进骨折局部的血管化和骨形成,加速骨折愈合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适量的氟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则可能引起慢性全身中毒性病变,即慢性氟中毒[1].氟中毒损伤各个系统的器官组织,尤以损伤骨骼和牙齿最为严重,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其病理表现主要是骨形成和骨吸收平衡破坏,骨转换加速[2],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相互调节组成了持续不断的骨重建过程.长期小剂量氟可以促进骨形成,大剂量则可引起骨质疏松或骨质硬化[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ACPC)复合骨形成蛋白(BMP)结合双头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6年8月至2011年7月采用双头加压螺纹钉内固定(A组)及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结合ACPC/BMP人工骨植骨(B组)治疗股骨颈骨折90例,其中A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62 ~91岁,平均69.3岁;病程5h~11d.B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64~87岁,平均71.6岁;病程6h~13d.对该两组病例进行了长期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 79例患者获随访6个月至2.5年,平均18.3个月.A,B两组术后伤口愈合L/甲,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B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A组,且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B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A组,且骨折愈合时间较短,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结论 三枚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结合微创ACPC/BMP人工骨植入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率及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氟是一种已知可影响骨形成的非激素因子,对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氟可促进骨形成,摄入过量氟对骨细胞有毒性作用,长期大剂量氟可引起骨质疏松、骨硬化,进而导致氟骨症的发生[1].  相似文献   

18.
麦胚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无机盐和骨形成蛋白2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麦胚提取物对去卵巢引起骨质疏松大鼠无机盐和骨形成蛋白 2 (BMP2 )的影响。方法  2 1只雌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模型组、去卵巢加麦胚提取物组 (麦胚提取物 1 0 0 mg/ kg· d) ,1 0 w后测定血清无机盐钙、磷、钠、钾、AL P含量 ,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骨 BMP2 表达。结果 去卵巢组大鼠试验 1 0 w后血清和尿钙、钠和血清 ALP含量显著升高 ;而血清和尿钾降低 ,骨 BMP2 表达下降 (P<0 .0 5或 P<0 .0 1 )。去卵巢加麦胚后大鼠的尿钙、钠和血清 ALP含量显著降低 ,骨 BMP2 表达增高 (P<0 .0 5)。结论 麦胚提取物可调节去卵巢大鼠血清和尿中钙、钠、钾 ,促进 BMP2 表达 ,预防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对碱性磷酸酶(ALP)、骨形成蛋白(BMP)和Smad1的调控作用,探讨人参总皂苷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老年性骨质疏松模型,分别给予人参总皂苷高(60 mg/kg)、中(40 mg/kg)和低剂量(20 mg/kg)治疗;利用X-射线扫描技术检大鼠骨密度(BMD);应用qRT-PCR技术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分析ALP、BMP、Smad1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治疗90 d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MD显著降低(P0. 01),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人参总皂苷高、中剂量组BMD均显著升高(P0. 01,P0. 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LP、BMP、Smad1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 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及人参总皂苷高剂量组ALP、BMP、Smad1 mRNA及中剂量组BMP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 01,P0. 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LP、BMP、Smad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 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人参总皂苷高、中剂量组ALP、BMP、Smad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 01,P 0. 05)。结论人参总皂苷能上调ALP、BMP、Smad1三者的表达,可能是通过BMP/Smad1信号通路发挥调节骨代谢的作用,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氟化物对骨形成中成骨细胞的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氟化物作为促骨形成药物之一 ,最早被推荐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 ,目前仍是唯一可供临床使用的有效的促骨形成的药物。近年来由于成骨细胞 (osteoblast OB)培养技术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对氟化物刺激骨形成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有助于我们对氟中毒时氟骨症机制的探讨。1 氟化物对成骨细胞的直接作用  氟是一种已知可影响骨形成的非激素因子。具有双相调节作用。长期小剂量氟可促进骨形成 ;大剂量可引起骨质疏松或骨硬化。在人体和动物实验研究中 ,较多学者报道氟中毒时骨量增多是由于 OB数增多 ,活性增加 ,生命周期延长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