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黄河三门峡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5例过敏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智恢复、血压、呼吸频率、心率恢复正常以及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休克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刘斌  欧阳晟  洪小英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1470-1471
目的 回顾性对比分析地塞米松(DX)和不同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P)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缓解时间.方法 对36例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3组:DX组12例,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然后将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维持;小剂量MP组12例,先静脉推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然后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维持;大剂量MP组12例,先静脉推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然后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2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维持.其他治疗措施及方法相同.分析比较3组患者症状缓解所需时间.结果 经抗休克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3组患者症状缓解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X组平均缓解时间长于不同剂量MP组,而小剂量MP组患者症状平均缓解时间要长于大剂量MP组,3组平均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休克患者早期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可迅速而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对过敏性休克患者,对比采用甲泼尼龙以及地塞米松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过敏性休克患者3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过敏性休克患者均分为D1组(治疗组15例)与D2组(对照组15例)。D1组:选择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大剂量)进行治疗;D2组:选择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比D1组与D2组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效果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在治疗的显效率方面,D1组高于D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方面,D1组少于D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治疗5 h内患者的尿量方面,D1组多于D2组患者极其明显(P<0.05)。结论:针对过敏性休克患者,选择甲泼尼龙(大剂量)进行治疗,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方面,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4.
刘付兴  何金水  叶小玲 《海南医学》2013,24(16):2453-2454
目的比较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在儿童急性荨麻疹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漳州市医院住院的急性荨麻疹患儿50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试验组采用综合治疗上加用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上加用地塞米松治疗,疗程均为4d,根据皮疹消退程度,分析两种方案对儿童急性荨麻疹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较对照组好。结论甲泼尼龙治疗儿童急性荨麻疹效果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甲泼尼龙治疗颅内肿瘤瘤周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8例具有不同程度瘤周水肿的颅内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分别静脉给予常规等效剂量甲泼尼龙和地塞米松治疗3-5d,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前治疗过程中临床神经症状及体征的改善程度,在术前治疗前后作KPS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结果 试验组30例中有19例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有继63%,其中9例有明显改善,显效率为30%,对照组28例中有17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有效率为60.7%,其中4例有明显疗效,显效率为14.3%。两组比较,有效率无明显差别,但显效率比较则有显著性差别(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副作用发生。结论 甲泼尼龙可有效地减轻颅内肿瘤所致的瘤周水肿,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药物治疗,并按不同剂量将观察组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72.2%(P<0.05)。观察A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观察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观察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较地塞米松好。  相似文献   

7.
视神经病变常指因炎症、中毒、多发性硬化和外伤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以视神经变性、坏死和视功能异常为主的一种眼科相对急症,治疗以皮质类固醇为主,以往多应用地塞米松治疗,近3年来,我们应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对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辅助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将39例急性发作期中重度哮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21例,给予甲泼尼龙每次1~2mg/kg静脉滴注,每12~24h一次;B组18例,给予地塞米松每次0.25~0.75mg/kg静脉滴注,每12~24h一次。监测治疗前呼吸功评分、治疗后哮鸣音消失的时间、〉5岁患儿治疗前及3d后最大呼气流速;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及3d后血清中IL-2及IL-4水平。结果A组哮鸣音消失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P=0.042);治疗72h后最大呼气流速A组明显高于B组(P=0.025);治疗前及3d后地塞米松对血清中IL-2、IL-4及IL-2/IL-4值的影响均不大(P〉0.05),甲泼尼龙对血清中IL-2的影响也不大(P〉0.05);A组患儿治疗后IL-4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IL-2/IL-4值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27);治疗前患儿呼吸功分数与治疗前IL-2/IL-4值无相关性(P=0.613)。结论调节IL-2或IL-4水平可能并非是地塞米松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甲泼尼龙对血清IL-2的影响不大,但能有效地降低IL-4水平,从而提高IL-2/IL-4值,改善哮喘患儿Th1/Th2功能失衡。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4):92-95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两组均进行常规对症处理,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恢复时间、5 h内尿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15例(62.50%)、有效8例(33.33%)、无效1例(4.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例(37.50%)、12例(50.00%)、3例(12.50%)(Z=-2.039,P=0.041);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09)。观察组血压恢复时间为(18.21±2.03) min、心率恢复时间为(16.02±1.97) min、呼吸恢复时间为(15.84±2.07) min、神志恢复时间为(20.13±2.44)min、皮疹消退时间为(31.17±4.18) 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恢复时间(t=-20.468,P=0.000;t=-21.175,P=0.000;t=-19.941,P=0.000;t=-21.479,P=0.000;t=-24.279,P=0.000);2 h尿量(79.64±6.77)mL/h、3 h尿量(103.29±9.45)mL/h、4 h尿量(139.64±11.28)mL/h、5 h尿量(194.61±15.34) mL/h,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尿量(t=29.969,P=0.000;t=24.715,P=0.000;t=15.456,P=0.000;t=10.367,P=0.000)。观察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χ~2=4.547,P=0.033)。结论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休克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增加5 h尿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急性球后视神经炎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可作为目前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强龙(MTH)及地塞米松(DEx)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l盏床疗效。方法将95例(107耳)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MTH组和DEX组。MTH组行鼓室注射62.5mg/mLMTH0.5mL,每2天注射1次,10天为1个疗程;DEX组行鼓室注射10.0mg/mLDEX0.5mL,每2天注射1次,1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给予营养神经、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比较2周后4个频率(0.5kHz、lkHz、2kHz、4kHz)气导纯音听阈均值(PTA),提高15分贝(dB)以上为有效。结果MTH组总有效49耳,有效率为86.0%。DEX组34耳,有效率为68.0%。X2=4.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鼓室内注射类固醇激素为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并且MTH效果优于DEX。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后大鼠脑微循环形态学的改变.方法:制作大鼠侧位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脑微血管墨汁灌注、制备透射电镜脑组织标本,观察脑微循环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墨汁灌注示脑外伤后3h微血管的数目和密度均较对照组降低.伤后48h、72h微血管数目和密度均较3h组增加,但仍较对照组低.透射电镜示微血管在伤后3h即有微绒毛的形成,伤后6h微血管内膜不完整,内皮细胞管腔面有微绒毛形成,相邻的微绒毛往往合抱形成小泡.伤后24h~72h,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明显、管腔狭窄呈缝状,细胞核轻度固缩,胞质内线粒体呈空泡状.毛细血管内膜凸凹不平,有断裂.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微循环的改变是导致脑外伤后继发性缺血缺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研究脑外伤后脑皮层局部应用地塞米松对家兔脑组织形态和脑电图的影响 ,探讨地塞米松对损伤灶部位的治疗作用或负面影响。方法 :15只家兔随机分为A、B 2组 ,A组 10只 ,B组 5只。采用额顶骨骨窗成形后硬脑膜外打击法制作动物脑损伤模型。致伤后应用局部微量等距离扩渗法分层浸注地塞米松 ,实施皮层损伤灶给药。A组为单侧骨窗成形 ,即单侧皮层损伤 ,10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A1和A2 2组。A1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于致伤侧按上述方法给予同A2 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A2 组于致伤侧局部给予地塞米松作为治疗组。B组双侧骨窗成形后造成双侧脑皮层损伤模型 ,设左侧为生理盐水对照侧 (B1) ,右侧为地塞米松治疗侧 (B2 ) ,方法同A组。分别于致伤前后、用药前后动态观察脑电图。 72h后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2组家兔致伤后均呈损伤性脑电图。用药后 4 0~ 90min ,A2 组和B2 侧脑皮层脑电图好转 ,4 8h后接近正常。A1组和B1侧异常脑电图则持续存在。病理学检查可见治疗组 (侧 )较对照组 (侧 )脑组织挫伤、水肿程度明显为轻。结论 :家兔脑损伤后局部应用微量地塞米松可明显减轻损伤灶脑挫伤和脑水肿程度 ,并能改善脑电图而未发现有负面影响或癫痫样脑电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作稳定的液压性颅脑损伤动物模型,重点探讨液压损伤装置制作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颅脑外伤提供基础.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损伤组3组,对照组1组分别给予不同打击造成轻中重颅脑液压打击伤并观察生命体征及病理学变化.结果:损伤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病理改变,造成的损伤稳定.结论:制作的液压损伤装置可以复制出大鼠分级液压打击脑损伤,模型冲击力定量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5.
小剂量IL-2促进大鼠脑损伤后记忆功能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对脑损伤后记忆功能恢复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测方液压大鼠脑损伤模型,观察侧脑室注射(icv)rhIL-2对大鼠记忆功能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实验选用雄性SD大鼠,伤后1~3d连续icvrhIL-2,分3组(30,60,300U),NS治疗为对照组。水迷宫试验测定大鼠记忆功能。结果:发现rhIL-2能明显改善大鼠脑损伤后学习记忆功能,尤以60U治疗效果最为显著;并且能缩小皮层空洞,60U组伤后2周时的空洞面积为0.07mm×0.10mm,NS组为0.51mm×1.0mm,相差显著(P<0.01);rhIL-2治疗组海马CA2,CA3区神经元死亡较少。结论:小剂量IL-2对神经元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和促进创伤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SD大鼠单侧液压脑损伤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侧方液压打击颅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以及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技术,观察SD大鼠脑损伤后12 b脑内bcl-2、bax蛋白和mRNA的阳性细胞分布。结果:液压打击伤后bcl-2、bax基因在损伤侧大脑皮质、海马表达明显增强,挫裂伤组织内的血肿周边bcl-2、bax基因表达亦明显增强,阳性细胞受打击能量传递的影响呈梯度分布。结论:大鼠液压脑损伤后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分布受打击能量和脑内血肿的影响,并与脑损伤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elayed neuron death,DN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王冬梅 《华夏医学》2011,24(4):424-426
目的:通过对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研究,比较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2例共97眼急性视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甲基强的松龙0.5g/d、1.0g/d,地塞米松10~15mg/d静脉滴注3~6d,随后均口服强的松40mg/d,根据视力及瞳孔反应情况缓慢减量,观察各组视力,瞳孔对光反应、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程度和激素不良反应。结果:甲基强的松龙1.0g/d静滴治疗的急性视神经炎患者视力恢复比地塞米松快(P=0.046),而甲基强的松龙0.5g/d静脉滴注治疗者视力恢复程度与地塞米松无统计学差异(P=0.103)。结论:甲基强的松龙1.0g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视神经炎效果较好,建议尽早给予患者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并维持较长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8.
大鼠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骆纯  朱诚  卢亦成  江基尧  张光霁 《上海医学》2002,25(2):77-79,T001
目的 探讨大鼠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凋亡原位末端标记、电镜超微结构、DNA凝胶电泳观察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和生化特征。结果 皮质细胞凋亡在伤后 2 4h已十分明显 ,伤后 7d到达顶峰。白质细胞凋亡发生最早 ,伤后 7d出现高峰。伤后第 2、3天海马CA3区凋亡细胞数目和密度最高 ,第 7天开始减少 ,但第 14天时凋亡细胞数仍在较高水平。伤侧丘脑凋亡细胞出现最晚 ,伤后 3d逐渐增多 ,伤后 2周出现高峰。伤后 2个月各脑区凋亡细胞数恢复到术前水平。损伤后 1d、3dDNA电泳出现了凋亡特征性梯状带。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后各个脑区的细胞凋亡反应不同 ,这种差异表明细胞凋亡与急性和延迟性细胞死亡均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检索的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关键词包括甲泼尼龙、地塞米松和突发性耳聋,质量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风险比(risk ratio,RR)值和95% CI作为本次研究的效应指标,异质性检验的指标选用I2P值。进行灵敏度检验及亚组分析,使用Egger's法定量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如果存在发表偏倚,使用剪补法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比较,Z=4.91(P<0.000 1)、RR(95% CI):1.20(1.1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全身用药组Z=5.23(P<0.000 01)、RR(95% CI):1.28(1.17~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用药组Z=5.99(P<0.000 01)、RR(95% CI):1.30(1.19~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分析Z=6.83(P<0.000 01)、RR(95% CI):1.19(1.13~1.26),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创伤后bax和bcl-XL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在液压脑损伤模型中,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大鼠脑创伤后不同时程bax和bcl-xL的表达;采用凋亡原位末端标记、电镜超微结构、DNA凝胶电泳观察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和生化特征.结果伤后6h,bcl-xL.mRNA下调[伤侧半球为对侧的(67.42±7.54)%],bcl-xL蛋白水平下降[伤侧为对侧的(85.85±5.72)%].伤后3d,bcl-xLmRNA和bd-xL蛋白表达分别为对侧的(39.97±3.61)%和(57.50±6.21)%;baxmRNA和bax蛋白分别为对侧半球的(203.95±17.53)%和(189.02±7.23)%.伤后bax/bclxL比率升高比细胞凋亡提前出现,早期由于bcl-xL.的表达下降,后期主要是由于bax的升高所致.结论细胞凋亡及其调节基因的表达间具有一致性;脑创伤对bax和bcl-xL的调节发生在转录水平以前的某一环节.bax/bcl-xL平衡体系的维持或紊乱影响脑创伤后神经细胞生存或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