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梗塞后皮质性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20例经CT扫描或MRI证实的脑梗塞后皮质性出血(CHI)患者,发现CHI皆发生于大、中面积脑梗塞之后。CT平扫时,在低密度灶周围皮质表面可见蜿蜒走行的高密度或等密度影,且可被造影剂进一步增强,MRI T1加权像其形态呈“脑回强化线样”高信号。MRI是发现脑梗塞后皮质性出血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大块脑梗塞中出血性梗塞的病理特点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报告24例大块脑梗塞的脑局解病例,对其中16例HI的病理特点及发生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证实:HI占本组大块脑梗塞的发生率为71.4%,脑血栓HI的发生率为60%。HI多发生在梗塞灶的边缘区及皮质区,以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为主。HI的发生与梗塞的体积及动脉血压增高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周边区或皮质区侧枝循环建立和脑水肿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血液淤滞所致。本文还证实溶栓治疗与其它治疗比较并未见出血扩大。  相似文献   

3.
报道20例经CT扫描或MRI证实的脑梗塞后皮质性出血(CHI)患者,发现CHl皆发生于大、中面积脑梗塞之后。CT平扫时,在低密度灶周围皮质表面可见婉蜒走行的高密度或等密度影,且可被造影剂进一步增强,MRIT_1加权像其形态呈“脑回强化线样”高信号。MRI是发现脑梗塞后皮质性出血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天普乐欣溶栓治疗早期脑梗塞开展时间不长,各家报导不少,我科从lop年12月至lop年3月对符合溶栓治疗标准的急性脑梗塞病人应用天普乐欣进行溶栓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倒入选标准①颈内动脉系统梗塞;②发病6小时内;③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早期脑梗塞的影像学改变;④无严重意识障碍;⑤脑体瘫痪程度为0-3级;③年龄。乃岁;①病人家属鉴署同意书。病冽排除标准:①溶栓前症状已明显改善;②严重意识障碍;③半年内有颅内出血或脑梗塞史;④患有血液病或其他活动性出血性疾病;⑤二周内用过抗凝剂或溶栓降纤类药…  相似文献   

5.
28例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塞动脉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塞动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颈内动脉急性脑梗塞的患者进行了动脉溶栓治疗.通过造影显示血管再通情况。术后即刻和24h后分别行头颅CT扫描以了解有无颅内出血(ICH)。术后第90天采用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生活状态进行评估。结果28例患者经动脉溶栓治疗,堵塞血管再通18例,部分再通6例,未通4例;症状性颅内出血8例,死亡5例。术后第90天,生活状态优者14例,良者8例,差或者死亡6例。再通患者生活状态明显优于部分再通及未通患者。结论动脉溶栓具有较高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及死亡率。再通患者生活状态较好。  相似文献   

6.
脑梗塞病人血液中脂蛋白(a)的变化及其与脑梗塞类型的关系赵玉武,郭述苏,赵焕蒂,周翠玲本文观察了68例脑梗塞病人血LP(a)的变化,重点分析了LP(a)与梗塞类型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脑梗塞病人68例,发病后1~10天,经头颅CT扫描。其中皮层梗塞30...  相似文献   

7.
智能障碍与多发性脑梗塞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FAQ和CCSE对102例经颅脑CT证实为多发性脑梗塞的患者进行智能评定。并将痴呆(39例)和非痴呆(63例)患者的CT表现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智能障碍与脑梗塞灶的数量关系不显著,而梗塞灶容积愈大,其智能障碍发生率则愈高(P〈0.01)。皮质梗塞比皮持下梗塞更易产生智能障碍,尤其是丘脑与皮损与痴呆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光化学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模型的静脉溶栓治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经静脉溶栓治疗脑梗塞的价值和给药方法。方法 光化学大鼠大脑中动脉( M C A)血栓形成后 1h,治疗组 15 只静脉注射尿激酶( U K),血栓形成后 24h 行神经功能评分,72h M R检查后处死行病理检查。结果 治疗组 86.67% 的血栓在 1~3h 内溶开,对照组均无溶开。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比对照组好,梗塞灶体积小。结论 大鼠 M C A 血栓形成后 1h 经静脉 U K 溶栓可改善神经功能,减少梗塞体积,最小有效剂量为 2.5×104 U/kg,最大剂量 7.5×104 U/kg,不增加颅内出血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剂量尿激酶(UK)DSA选择性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塞住院病人60例,随机分为动脉导管溶栓组(导管组)和静脉溶栓组(静脉组)各30例,分别动脉导管注射和静脉注射小剂量UK10~20万U,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5天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脑CT检查作出疗效评价。结果导管组临床有效率93.33%,影像学有效率80%,静脉组临床有效率7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UK选择性动脉导管溶栓在72小时内治疗急性脑梗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出血性脑梗死的CT,MRI与临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的头颈CT、MRI检查结果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对49例HI患者的CT、MRI检查结果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CT、MRI所见HI主要分为血肿型及非血肿型。1周内发病,高龄,高血糖,有抗凝,溶栓史者以血肿型为主,病情加重且预后不良。结论 CT、MRI均为诊断HI的可靠手段,MRI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小剂量尿激酶(UK)DSA选择性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塞住院病人60例,随机分为动脉导管溶栓组(导管组)和静脉溶栓组(静脉组)各30例,分别动脉导管注射和静脉注射小剂量UK10 ̄20万U,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5天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脑CT检查作出疗效评价。结果 导管组临床有效率93.3%,影像学有效率80%,静脉组临床有效率7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12.
出血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引起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iton,HI)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和早期经静脉抗凝,溶栓治疗对HI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1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HI分为HI组(49例)、非HI组(111例),对两组病人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既信高血压史、脑卒中发生7天内平均血压、、硬死部位、梗死指数)及早期经静脉抗凝溶栓治疗对HI形成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I的发生与年龄、梗死指数有关。(2)经静脉抗凝溶栓治疗不增加HI发生率,但易出现脑实质内血肿。结论:HI的形成与梗死区血流再通,梗死面积及伴发脑水肿压迫周围毛细血管、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有关,提倡脑梗死发生后6h内给予经静脉抗凝溶栓治疗,但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HI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早期应用东菱克栓酶对沙鼠出血性脑梗塞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沙鼠左侧前脑缺血再灌注为动物模型,研究早期东菱克栓酶(DF-521)对并发出血及梗塞面积的影响。发现早期(6小时内)使用DF-521并不增加出血危险性,同时可降低视交叉平面梗塞面积。提示沙鼠脑梗塞起病6小时内,应用DF-521进行溶栓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智能障碍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影响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智能障碍的因素。方法 采用MMSE和HAMD对78例CT证实多发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智能和抑郁状态评定。将痴呆组(24例)和非痴呆组(54例)CT表现作比较,伴有抑郁的脑梗塞患者同不伴有抑郁的脑梗塞患者MMSE结果作比较。结果 痴呆组梗塞总容积明显大于非痴呆组,且优势半球梗塞发生率高,伴有抑郁的脑梗塞患者MMSE结果明显氏于不伴有抑郁的脑梗塞患者。结论 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智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的应用,出血性脑梗死(HI)已能早期诊断和治疗。但在基层医院CT尚未普及的情况下,仍需要依靠临床的诊治经验。本院自1995年6月-1999年6月,共收治经CT证实的HI9例,现对其诊断和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HI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年龄38~76岁,平均55.3岁。有高血压者4例,其中1例伴心房纤颤(房颤),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伴房颤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例,溶栓及使用扩血管药物治疗后1例,冠心病伴房颤1例。1.2CT…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转归,便于临床医师更好的认识本病。方法总结分析151例HIE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围产期窒息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HIE的临床症状可分为轻、中、重度,CT扫描33%正常;在合并症中以吸入性肺炎、低钙血症为多,重症HIE多合并颅内出血。结论临床分度与CT分度不尽一致,必须综合临床资料进行诊断以防漏诊。轻型全部治愈,重型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东菱克栓酶对脑梗塞患者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对20例发病72小时内的脑梗塞患者使用东菱克栓酶进行溶栓治疗。通过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法及脑循环动力学测定(CVA)评价其作用。结果显示,用药后1、5、10天与用药前比较,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5),梗塞侧CVA参数中血流速度、血流量明显增加,尤其最小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量比较敏感。这说明用药后脑组织的低灌流状态得到了一定改善。本结果表明,DF-521的溶栓作用对脑梗塞急性期治疗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脑分水岭梗塞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报告20例脑分水岭梗塞(CWI)的临床、CT和MRI资料,认为CWI的主要原因为体循环低血压,脑的大动脉的狭窄和闭塞,血液流变学异常,以及后交通动脉的解剖变异。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诊断主要依赖CT或MRI。经溶栓、扩血管药等治疗,大多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腔隙性脑梗塞脑电地形图、脑电图及CT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腔隙性脑梗塞脑电地形图、脑电图及CT的比较研究何国雄,钱采韵,刘海荣,黄嘉恒腔隙性脑梗塞(Lacunarinfarction)是指脑深部直径在15~20mm以下的缺血性小梗塞.本病在病因、病理、临床特征、CT及MRI等已有较多系统研究,而在神经电生理...  相似文献   

20.
大剂量东菱克栓酶(DF—521)抗栓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东菱克栓酶(DF-521)大剂量与常规剂量溶栓疗效的差别。方法选择发病12小时之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2例,应用DF-521溶栓,首剂20BU,第2、3日各用10BU静滴为治疗组,以病人年龄、病情、发病时间相似,及用此药常规推荐剂量(首剂10BU、隔日5BU,共3次)的12例患者作1:1配对研究。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剂量DF-521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且能缩小梗塞灶体积,用药过程中未见出血等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