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目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研制的《基于中风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初稿)进行第二轮临床验证,进一步对其性能进行考评,最终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基于中风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为进一步完善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供有效方法。方法:课题组在前期对《基于中风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初稿)进行性能考评,在得到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筛选条目,形成了包含4个维度36个条目的中风病PRO量表,2010年11月-2011年3月对中风病PRO量表进行第二轮多中心临床验证,进一步考评量表的性能。结果:前后2次量表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839和0.848,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906和0.924;前后2次测评量表总分与SS-QOL量表总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511和-0.522;因子分析结果4个因子所包含的内容与我们预想的结果一致;前后2次PRO量表总分经非参数秩和检验,P<0.01。结论:《基于中风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的研制方法科学,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是进一步完善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应用Delphi法对中风病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Patient-Reproted Outcome,PRO)量表条目进行筛选。方法:确立中风病PRO量表备选条目,建立咨询问卷,采用Delphi法对全国脑病重点专科协作组来自18个省市的43名长期从事中风病临床研究的专家进行第1轮问卷调查。结果:专家积极系数为95%,协调系数为0.33,统计检验P0.05,专家意见协调性好,预测结果可取。根据条目的均数、变异系数结合协调系数以及议题小组讨论意见,54个条目中共筛选出50个条目。结论:应用Delphi法筛选中风病PRO量表条目是实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6,(8):1595-1599
目的:构建基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报告以主症为疗效评价指标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方法:通过古今文献研究、症状统计分析、关联分析等方法对主要症状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条目池,并通过核心小组反复讨论对量表维度进行构想。主症量表在条目池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方法(Delphi法)进行筛选后进行语言及量尺词语的转换,最终形成初稿。结果:古今文献研究统计的症状条目共有90个,依据症状频次统计和关联分析结果,量表维度从"血热""血虚血燥""血瘀"等三方面进行构想,专家问卷调查筛选出14个主症条目,量表的评定性质为评价类患者自评量表,主要用于评价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评价。结论:寻常型银屑病主症PRO量表具有中医特色,需要进一步对其信度、效度进行评价。从文献为基础进行寻常型银屑病主症PRO量表的构建方法可行,形成的主症量表的过程可为其他同类量表的构建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15):11-15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托,严格按照国际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量表的研制指南,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国际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的理论框架,构建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基于多中心收集的31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患者及其847份量表,采用多种统计方法综合运用,确定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的条目,并在研究量表反应尺度的基础上,形成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本量表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亦适用于中医属于胸痹、心痛等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编制基于中风病证相关患者报告结局测量量表,对量表的可行性、信度、效度和反应度进行考评,探讨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疗效评估的方法学。方法: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患者访谈、照料者访谈、既往病历查询、核心小组讨论、文献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关量表等方法,形成量表条目池,对条目进行初步的筛选和优化,开展小范围认知测试,经小样本预调查,形成量表初稿,在全国3个地区进行多中心量表测试,并对361份有效数据进行可行性、信度、效度、反应度分析。结果:初步形成具有3个维度、13个方面、71个条目的基于中风病证相关患者报告结局测量量表;量表接受率为95%,完成率为100%;量表总体和分半信度为别为0.828、0.905、0.912;量表总体克朗巴赫α系数(Cronbach’s α)为0.945,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8;内容效度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计算,各维度与量表总分、各方面与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6;结构效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因子分析,用方差最大法正交旋转,提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18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896%;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3类人群量表总分以及所有维度得分组间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量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信度、 效度、反应度,可尝试作为中风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验证偏头痛缓解期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Patients-reported outcomes,PRO)评价量表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方法,由15家临床研究中心参加,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357例,通过EPIDATA数据库录入与管理,二次录入。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观察其在纳入时,治疗4周、8周、12周及随访时头痛发作次数、天数及PRO量表评分、四个维度评分变化。计数资料描述其频数,采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治疗前后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用相关分析法比较其相关性。结果与基线期比较,治疗4周、8周、12周及随访时头痛发作次数、天数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PRO量表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PRO量表四个维度与纳入时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时点头痛发作天数、发作次数与PRO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均0.5,呈中等强度相关;与PRO量表头痛情况维度相关系数均0.7,呈强相关。结论偏头痛PRO量表可确切反应头痛天数、次数有显著变化的病例,PRO量表可以从多个时点、多个维度较全面科学地反应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制偏头痛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Patients-reported outcomes,PRO)评价量表。方法:参照美国FDA发布的PRO量表研制说明,遵照量表学原理,经临床病例与医案的症状筛选、患者访谈、研究小组讨论确定量表条目池。经专家咨询与问卷调查确定量表条目,依据专家对条目重要性的评分确定条目权重。结果:临床病例与医案症状筛选、患者访谈以及研究小组讨论后确定了33个条目组成条目池。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后确定了偏头痛PRO量表的12个条目,各条目权重相当,视作等权。结论:偏头痛PRO量表条目来源于医案、临床病例和患者本身,经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后筛选出的量表条目代表性好,条目分布与构建的量表阈体系一致,由上述条目编制的偏头痛PRO量表科学性强,是对偏头痛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糖脂代谢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使软指标量化和便于统计,为更加综合、客观地评价糖脂代谢病的临床疗效提供一种测评工具。方法:遵循国际量表研制程序规范,结合现代医学模式和中医理论,以及糖脂代谢病临床诊疗经验,构建糖脂代谢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概念框架;主要通过对糖脂代谢病患者的访谈提出条目,结合查阅文献、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条目进行初筛,然后进行小范围试用及预调查,对条目进行修改和筛选,形成调查量表初稿;用量表初稿进行临床调查,回收466例有效资料,采用条目分布法、离散趋势法、Cronbach'sα系数法、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t检验法和项目反应理论等7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条目进行筛选,形成糖脂代谢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结果:研制出包含生理、心理、社会和治疗4个领域,共54个条目的糖脂代谢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其中生理领域36个条目,心理领域6个条目,社会领域3个条目和治疗领域9个条目。结论:糖脂代谢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初步研制过程严谨可靠,可用于临床做进一步性能测评。 相似文献
11.
12.
13.
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PROMs)来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估,进而调整治疗方案。现详细介绍了常用的肺癌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其中包括肺癌特异性量表7个(EORTC QLQ-LC13、FACT-L、LCSS、QLICP-LU、MDASI-LC、DDC、PQRS)、癌症普适性量表5个(FLIC、KPS评分、ECOG体力状况评分表、CARES、RSCL)以及评估癌症患者的症状量表2类(癌因性疲乏、癌痛)。目前肺癌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种类多样,应用范围广泛,但肺癌术后症状量表的研制有待加强,同时需建立完善的PROMs评估系统,指导PROMs的科学运用。 相似文献
14.
Jiashen Li Haizhen Zheng Xiaofeng Zhao Shu Wang Xuemin Sh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3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anqipiantan capsule (DPC) for the treatment of stroke.Methods
PubMed,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 Wanfang Database, Chinese periodicals in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and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s Library were searched until July 2012.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and observational studies that reported the use of DPC for treatment of stroke were selected.Results
Eleven articles that included 12 RCTs, and 2 articles that included 3 observational studies were identified. A total of 2590 pati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ies. We foun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DPC treatment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s in terms of the effective rate [risk ratio (RR), 1.14;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 1.04, 1.25; P=0.01], 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 [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WMD), 9.77; 95% CI (4.84, 14.70); P=0.00], Barthel Index [WMD=6.40; 95% CI (3.15, 9.65)], and mean flow velocity [WMD= 5.79; 95% CI (1.64, 9.94)].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WMD=0.60; 95% CI (− 1.09, 2.29)], visual field defects [left visual field: WMD= − 203.10; 95% CI (− 424.41, 18.21); right visual field: WMD= − 172.60; 95% CI (− 409.29, 64.09)] or 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WMD= − 7.90; 95% CI (− 16.64, 0.84)]. Seven articles that included eight RCTs reported the safety of DPC treatment. Two articles that included three observational studies also reported beneficial effects for DPC. Because the Chinese studies were of poor methodological quality, and most of the sample sizes were small, our analysis was likely affected by bias.Conclusion
DPC has a beneficial effect and is relatively safe when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相似文献15.
16.
17.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脑中风患者并发便秘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脑中风便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41例患者症状完全改善,每天可以正常排便1次,并且粪便松软;7例患者症状好转,平均2d排便1次。只有2例治疗失败,治疗成功率96%。结论:对中风便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解决排便问题,避免患者因便秘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