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志英  邵越英 《护理研究》2006,20(32):2996-2998
长期以来,在护理教育中侧重于科学教育和技术层面的训练,相对忽视护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的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外在表现,主要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观而展示个人[1]。它是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一种态度[2]。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3]。目前,临床护士对人文素质认知的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人文知识薄弱的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4]。1人文课程设置及师资…  相似文献   

2.
重视临床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质是指人的文化品格和人格修养,主要由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构成,人文素质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管理素质等。人文知识是关于人文科学学科体系的知识,包括文学、史学、哲学、美学、法学、伦理学等等。人文精神蕴含在人文素质中,往往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性格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护生人文素质的一系列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认为通过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或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贾彩风  黄志红 《护理研究》2006,20(9):2439-2440
护理是科学、艺术、爱心的完美结合,是研究人并最终服务:于人的科学,护理工作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现代护理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护理教育,护理人文教育同样是现代护理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将人文学科、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引入到护理教育之中,使护生同时拥有医学、护理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是护理教育发展的趋势。现就护士人文素质培养现状和途径论述如下,以期推进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语文课堂人文优势实施护士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及的教育对象,是医科学校的护理专业学生。本文所指的人文素质,即人文修养,指的是一个人的人文科学知识和实践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内化为自身个性气质、人格特征所达到的综合水平。人文修养以人性形成、人格塑造为核心,涵盖了宽广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表现得极为综合,具有多学科融和的特性。但其最基本的表现应是由于对文化的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一种对人类文明的认可。  相似文献   

6.
在校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或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辞海》中素质可诠释为素养,因此人文素质也称为人文素养,其体现在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是健康人格塑造、专业素质培养、综合素质训练和提高的过程。“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中提出的医学生必须具备的七大类知识与能力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文素质教育在中专护生教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通过人文精神教育与医院文化相结合,采用加强人文教育融入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师生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等课外活动方式。结果护生毕业实习出科考试中人文素质考评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对人文素质教育在职业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文化修养、审美素质、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作用给予认可。结论在课外活动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可以提高中专护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8.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是当今社会人性化服务的一种理念。人文关怀是体现这一理念的具体内涵。“人文关怀”是对平等的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命与生存质量的关注,是对人的应有的人格、尊严和需求的肯定,以及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它集中表现为对人文精神价值的弘扬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系。Watson认为人文关怀是文化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护士将获取的知识内化后,自觉的给予病人的情感付出,关爱:意为关心、照顾、爱护、帮助等,可以理解为行为,也可解释为情感或态度。然而,目前社会现状和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教育的比例较小,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后,不能充分理解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缺乏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对病人的心理问题和社会支持缺乏应有的关注;与外界沟通能力欠缺等。因此,对在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爱精神,从而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病人的护理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年护士人文修养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并进行效果评估,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620名青年护士为研究对象,向患者、青年护士、非护理岗位工作人员发放“青年护士对人文修养知识需求调查表”,以“五个一活动”为载体,比较活动前后护理人员人文素质变化情况。根据护理人员学历分组,研究人文修养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结果对2620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的结果如下,活动开展后职业道德修养、美学修养、医患沟通能力、文化修养、团队精神均得明显的改善,到改善效果最明显的是计算机知识(98.7%)、文明用语(95.7%)、热情服务(95.2%)、办事耐心(95.1%);本科组最喜欢的活动途径为每月读1本好书(48.57%),大专组为1次青年志愿者活动(41.33%),中专组为1次青年护士大讲堂(39.20%)。喜欢的活动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为期22个月的“五个一活动”对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效果明显,应针对不同学历层次护理人员开展不同的人文教育活动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积累或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护理工作服务的对象为人,更需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支撑。但调查显示,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而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往,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主要通过医学软科学课程的设置来培养,但现行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中的护理需求,如何创新拓展培养内容和手段,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12.
陆红  沈娟 《山西护理杂志》2011,(11):2893-2893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管理中重要的子系统,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为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充分发挥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调动护理人员质量控制的意识,2009年我院在护理三级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应用质控留言本的方式,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及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陆红  沈娟 《护理研究》2011,25(31):2893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管理中重要的子系统[1],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2]。为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充分发挥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调动护理人员质量控制的意识,2009年我院在护理三级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The purpose of this report is to provide a review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used in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studies for consumers, evaluators, and applied nurse researchers.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blem-solving/ performance-improvement processes of quality assurance, quality improvement,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are described. Research is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 and is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about the publication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finding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ies relies upon an understanding of Quality Control and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principles. These processes, when applied effectively, reduce patient risk and drive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his Review, we will describe the purpose of QC and EQA and their role in identifying analytical and process error. The two concepts are linked, and we will illustrate that linkage. Some EQA providers offer far more than analytical surveillance. They facilitate training and education and extend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identify areas where there is potential for patient harm into the pre-and post-analytical phases of the total test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20.
Assuring quality     
J Hunt 《Nursing times》1987,83(44):29-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