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影  赵勇  包淑萍 《北京医学》2011,33(6):478+483-478,483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特征。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5期临床经过,易并发多器官损害及功能衰竭[1]。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出血热(HFRS)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我科1993-2005年共收治HFRS患者62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病。肾脏破裂在HFRS病程中虽不常见,但时有发生,是HFRS最严重并发症之一,近2年我们收治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HFRS)的主要表现为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其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以及恢复期。近年来HFRS患者肝损害出现比例逐年增多,且程度重。本文对62例HFRS患者的肝功能损害进行观察,以探讨HFRS患者肝损害发生比例、程度及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易银  李威  张薇  代丽丽  郭彩萍 《北京医学》2011,33(12):1021-1022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发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典型病例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3大主征及发热期、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5期经过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6.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由于EHFV对人体呈泛嗜性感染,因而能引起多器官损害。在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移行阶段都可并发肺损害,其发生率在60%左右一,本文对84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肺功能损害作观察,以便明确HFRS患者肺功能损害的形成原因、程度及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急性起病,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呈5期经过。  相似文献   

8.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除病毒性肝炎之外危害最大的病毒性传染病,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本地区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自2004至2006年收治的重型HFRS患者共67例,以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住院前后的症状以及辅助检查结果为研究资料。结果重型HFRS以男性多见,以青壮年为主,冬春季节多发,发病人群以农民居多。发热以39.0~40.0℃居多,伴随症状以头晕、头痛、腰痛、少尿、休克、恶心、呕吐为主,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增高(65.7%),血小板减少显著(91.0%),心肌酶异常达91.0%,氮质血症(83.6%),并发症以心肌损害、肝损害、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高血压多见。67例患者治愈15例,好转40例,死亡12例。结论重型HFRS临床表现复杂,存在特殊表现。因此,流行季节、来自疫区的发热患者应观察病情变化,尽早行各项检查。  相似文献   

10.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少尿期是HFRS的极期,也是HFRS病人死亡的主要病期。为探讨加重肾脏损害的相关因素.防止肾损的恶化,并查明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对504例少尿期HFRS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4例少尿期HFRS病人系199o年~1996年收治的住院病人。男322入,女182入;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14岁,平均年龄42.7岁。全部病人均经HFRS特异性抗体检查证实。1.2肾脏损害程度根据尿量、尿常规检查、血浆中BUN含量,将肾脏损害分为三型[1]。轻型56例(10.1%),中型324例(64.3%…  相似文献   

11.
78例伤寒、副伤寒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近10年广州地区伤寒、副伤寒的流行、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1997~2006年间我院伤寒、副伤寒的住院病例。结果78例病例中,伤寒63例(80-8%),副伤寒15例(19.2%)其中副伤寒甲13例、副伤寒乙2例,副伤寒病例占构成比从1997~2001年的8.3%(3/36)上升至2002~2006年的28.6%(12/42)。男性41例、女性37例,全年均有散发。发热,肝、脾肿大,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是伤寒、副伤寒的主要临床特征,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均较少见。常见并发症为中毒性肝炎、心肌炎。血小板减少、肾损害亦不少见。血/骨髓培养阳性率33.3%,肥达反应阳性率82.1%。伤寒、副伤寒对氟喹诺酮类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敏感,平均热退时间(5.3±2.5)d。结论近年伤寒病例所占比例有下降,副伤寒病例所占比例有增加趋势,伤寒、副伤寒多呈不典型临床表现,最常见并发症为中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肾损害亦不少见。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Lassa fev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