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总结20例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结果:20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2例出院3个月后因并发症死亡,余18例均骨性愈合;脊髓神经恢复按Frankel分级,5例A级恢复到B级2例、C级2例、1例无恢复,6例B级恢复到C级3例、D级3例,5例C级恢复到D级3例、E级2例,4例D级均恢复到E级。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适应证的选择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加内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25例患者随访4~18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植骨块无脱落松动,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采用颈前路减压加植骨内固定术,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利于骨折块的稳定,并使其达到骨性融合,以保持颈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HR——环后路固定行颈枕融合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6例C1 ̄C2骨折脱位并脊髓受压,施行寰椎后弓部分切除,枕骨大孔扩大减压,Hartshill-Ransford环固定,自体髂骨植骨颈枕融合术,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32岁,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全部获得骨性融合,运动、感觉功能恢复正常4例,明显改善2例,作者认为手术的关键是牢固的内固定和彻底的减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 15例Hangman不稳定骨折行颈前路C2-3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术后颈托外固定3个月,门诊随访术后功能。结果 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5个月(6~24个月)。患者术后3个月X线片提示患椎有骨性融合表现,1例C2椎体1枚固定螺钉轻度移动,未出现椎体移位、成角并发症,15例均无切口感染和神经损伤加重,其中6例不全瘫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颈前路C2-3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方法治疗颈椎Hangman骨折拥有固定可靠、有效维持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5.
减压、融合不同组合方式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手术减压及植骨融合方式选择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3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分别进行两种减压方式与两种植骨融合方式的不同组合治疗,其中椎板开窗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A组)23例,全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B组)5例,全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椎间融合器融合(C组)7例。临床疗效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计算评分好转率。结果:获得连续随访者29例,随访时间1~5年,A组19例,优14例,良4例,可1例,差0例,优良比18/19。B组4例,优2例,良2例,可0例,差0例,优良比4/4。C组6例,优4例,良1例,可1例,差0例,优良比5/6。结论:根据病变程度选择不同的减压及融合方式,手术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治疗下颈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颈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治疗32例患者。C31例、C45例、C512例、C65例、C4骨折并脱位2例、C5骨折并脱位5例、C6骨折并脱位2例。结果除4例完全截瘫患者外,其余病例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随访钢板位置良好,无植骨块塌陷或脱出。结论颈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植骨治疗下颈椎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防止脊髓进一步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张方德  陈云  杨成  戢勇  唐毅  吴国勇 《四川医学》2006,27(4):402-403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1990-2004年3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58例.全部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取:Kaneda固定4例,TSEH钉棒系统固定7例,Z型铜板固定23例,椎体钉24例。结果随访全部所有病例1.8年,神经功能按Frandel分级标准评定,术前除A级6例,有5例未恢复外,其余均有1.3级的恢复。结论①采用前路减压彻底,能在直视下切除致压物,不易损伤脊髓、神经根。②前路减压重建脊柱前中柱,保留后柱。③内固定加固脊柱稳定性,缩短术后卧床时间,为护理及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黄旭科  阎振山  张峦 《黑龙江医学》2004,28(10):740-741
目的 总结改良Dick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椎体后缘移位轻的骨块 ,不需要减压 ,对椎体后缘骨块移位较重或有椎板粉碎骨折 ,则半椎板切除或全椎板切除 ,充分减压 ,在C型臂透视下 ,用改良Dick钉固定。结果 术后伤口 2周拆线 ,Ⅰ期愈合 ,均复位固定良好 ,随访 6个月~ 3年 ,瘫痪康复按ASIA分级 :完全瘫痪 4例中 ,2例无变化 ,1例恢复至B级 ,1例提高至C级 ;不全瘫痪中全部恢复至E级。结论 此手术操作简便 ,安装快捷 ,固定可靠 ,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颈椎前入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治疗椎间盘突出症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椎间盘突出症在保守治疗,后路椎管形成术治疗等手段未取得良好效果时,从2002年5月始开展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管潜行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7例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41.2岁,突出节段C3/4、34/5 2例、C4/5、C5/6 3例、C5/61例、C3/4、C4/5、G5/6 1例,最长跨越3个节段椎间隙,全部获得成功,无1例出现神经损伤及并发症,随访最短3个月,最长14个月,无1例出现症状复发,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刘清毅  李康宁  王冰  苟林 《西部医学》2003,1(3):220-221
目的 观察椎管减压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01年6月采用椎管减压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7例,其中T114例,T1213例,L118例,L22例。高处坠落伤13例,车祸伤19例,重物砸伤4例,跌伤1例。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6~24个月,伤椎高度恢复,椎管内径正常,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椎管减压能充分解除脊髓压迫,AF固定能有效恢复伤椎高度,稳定脊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半环槽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高能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5月收治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6例,其中Ⅴ型10例,Ⅵ型6例,平均年龄42.4岁.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5~27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月.仅有2例出现钉道浅表感染.按照Rasmussen评分标准,膝关节功能优10例、良4例、中2例、差0例.结论 半环槽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高能损伤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新技术。方法对31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二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用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加缝匠肌蒂髂骨瓣植骨、克氏针固定,适度制动及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平均127d骨折均愈合,随访平均36个月,按Harris评分优20例,良7例,可4例,关节功能满意,恢复日常工作,无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用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加缝匠肌蒂髂骨瓣植骨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效果好,能促进骨折愈合,对预防股骨头缺血坏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肢体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总结1991年2月至2004年2月经我院手术治疗的肢体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1~44岁,平均22.1岁。手术方法均采用病损局部开窗配合高速磨钻切刮术,术后腔内用石炭酸、75%酒精灭活。病损切刮术后骨缺损填充采用自体骨10例,异体脱钙骨2例,人工骨4例,骨水泥填塞4例。对于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的病损术后采用内固定,对于病损较小,不影响骨骼强度者不用内固定。本组15例行内固定术,5例未作内固定。结果20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或皮缘坏死等手术并发症。其中1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2.6年。11例患者病损区植骨均愈合,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一复发。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采用病损局部开窗配合高速磨钻切刮术,病损腔内灭活,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和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应用效果。方法:4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前采用四联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所有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矫形内固定,同期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腰背疼痛及神经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Cobb角与术前相比明显减少(P<0.01),随访1年,Cobb角与术后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5例B级恢复至C级2例、D级3例,6例C级恢复至D级3例、E级3例,11例D级恢复至E级。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和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胸腰椎结核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2例距骨骨折—脱位的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6年9月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2例距骨骨折—脱位患者,随访期间观察并记录切口感染、术区皮肤坏死、内固定断裂失效、距骨缺血性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随访期末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及VAS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随访时间为14~84个月,平均37.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1~13周,平均12.2周;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为14~17周,平均15.8周。随访期间发生创伤性关节炎5例,2例距骨缺血性坏死但未塌陷,无切口感染、术区皮肤坏死、内固定断裂、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VAS评分为0~8分,平均3.5分;AOFAS评分43~92分,平均87.2分,优4例,良6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早期积极对症处置、良好的手术显露、保护距骨血供并减少手术相关创伤、个体化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是使患者获得良好功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黄吉林  胡豇  胡云洲  王彦川 《西部医学》2012,24(8):1490-1492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胸腰椎结核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钛钢板短节段内固定治疗。结果切口一期愈合30例,延期愈合6例。随访1~5年,平均2.6年。15例脊柱后凸角度平均矫正12°。椎间植骨6~8个月均获骨性融合,植骨块无移位和吸收,9例不全截瘫者术后9~16个月完全恢复,随访期内钢板螺钉无松动、脱出与折断,结核病灶无复发。结论胸腰椎结核行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钛钢板短节段内固定可有效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获得骨性融合,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上胸椎骨折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胸椎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上胸椎骨折方法。方法对本组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19—55年,平均36.5岁;其中压缩骨折6例,骨折脱位9例,爆裂骨折4例,爆裂骨折伴脱位3例;单节段损伤11例,多节段损伤11例;神经损伤程度:A级10例,B级4例,C级3例,D级4例,E级1例。对单节段压缩骨折采用短节段固定;骨折伴脱位或多节段骨折则采用长节段固定。结果全组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3~44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胸椎X线摄片显示:脊柱序列恢复良好9例,恢复欠佳3例;除2例短节固定有松动外,其他病例均无内固定松动及断钉等并发症发生,后外侧植骨愈合。A级神经损伤程度患者中有1例神经功能改善Ⅰ级,其他神经损伤程度患者均有Ⅰ-Ⅱ级的恢复。结论该方法能够解除脊髓压迫,恢复上胸椎序列,维持脊柱的稳定,是治疗上胸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ervifix内固定系统在上颈椎损伤行后路枕颈融合术的价值和作用.方法 对14例上颈椎损伤患者行后路自体髂骨植骨枕颈融合Cervifix内固定术.其中包括寰枢关节陈旧性脱位6例,枢椎齿状突骨折4例,C2椎体骨折并寰枢关节半脱位2例,C2、C3椎体骨折1例,Jefferson骨折1例.按ASIA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7例,D级1例.结果 14例患者均随访0.5~3a,平均1.75 a.所有病例植骨均融合,融合率100%.无1例发生Cervifix螺钉及固定棒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按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3例,D级8例.瘫痪分级明显好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Cervifix内固定系统能够有效地维持枕颈融合所要求的稳定性,固定效果良好,内固定后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5月-2011年1月,采用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3例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结果:随访6月~4年,平均24月,按Cooney评分法:优4例,良6例,可2例,差1例(陈旧伤),优良率76.9%。结论: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可达到腕舟状骨骨折端解剖复位,有利于舟状骨骨折近段和月骨血供及腕关节轴线的恢复,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早期诊断疗效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合并自行设计的国产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并颈椎前路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6例,年龄26-46岁(平均36.2岁),其中单节段12例,双节段4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3月出现骨性融合,未见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现象。结论: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及国产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了同症疗效确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