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进行期胃癌即使做根治手术复发的也较多,复发形式以腹膜复发为主。当癌浸出浆膜面时,脱落的癌细胞在腹膜表面着床,增殖而形成播种性的转移结节。作者对280例进行期胃癌施行术中癌细胞冲洗,即开腹后用生理盐水50ml 冲洗Douglas 腔,将冲洗液收集、离心沉淀后,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如下:1.癌的腹膜播种程度(P)和腹腔内游离癌细胞:P_0(无腹膜转移)时,腹腔细胞诊(+)为20%;P_1(与癌病灶接近的腹膜有转移)为58%;P_2(远处腹膜有少数转移)为95%;;P_3(远处腹膜有多数转移)为95%。2.癌浸润深度与腹腔内游离癌细胞:P m 癌(浸  相似文献   

2.
胃癌侵出浆膜及其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的早期诊断、合理手术,其疗效是可期待的。迄今为止仍有众多学者认为胃癌手术愈广泛,疗效愈好。据目前国内外可鉴之临床资料,有关预后手术根治度是重要因素之一,然而更为重要的监控,应强调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诸如肿瘤浸润与否,浸润深度,广度,侵出浆膜与否,其面积大小,盆底Dougla’s窝瘤细胞阳性、阴性,术中腹腔内是否注入化疗药物等,均与之密切相关,继而影响术后生存期犤1犦。1侵出浆膜与预后关系胃癌切除术后,患者病期及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时间为最显著独立相关犤2犦。侵出浆膜与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侵出者即使进…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胃癌病人腹腔内癌细胞的播散程度,在日本对100名胃癌病人于手术开始时开腹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道格拉斯窝,随即吸出20毫升冲洗液,立即离心和染色。为了研究胃浆膜浸润与腹腔内游离癌细胞数目之间的关系,对胃浆膜明显的癌样浸润面积进行了测定。对14名已有浆膜浸润或腹膜转移的病人,用~3H-胸腺嘧啶核苷测定了癌细胞的活性。对有癌性腹水的病人,在抽出腹水后腹腔内注入10毫克丝裂霉素C,30分钟以后第二次抽液,并重新测定癌细胞的活性。结果:1.没有或疑有浆膜浸润的胃癌病人,在腹腔内未发现有游离癌细胞。相反,在肯定有浆膜浸润的病人中,31%在其冲洗液中发现了癌细胞。如果病变侵及到其它器官,则65%的病人在其腹腔内证  相似文献   

4.
胃浆膜受累胃癌患者,即使根治性切除后,仍有大约50%的病例复发,有腹膜转移者更常见。复发可能是手术时已有恶性细胞腹膜内播散,或在手术期间肿瘤细胞腹膜内播散。在无明显胃浆膜受累的胃癌患者Douglas腔洗出物中进行细胞学检查,证明在腹膜内无游离癌细胞。然而,胃浆膜受累的胃癌患者腹膜内游离癌细胞的检出率为44~48%。另外,在胃浆膜受累区大于15cm~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浸润(perineural invasion,PNI)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 00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标本中有无PNI将所有患者分为PNI阴性组和PNI阳性组,分析PNI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结果  1 007例胃癌患者中PNI阳性120例,阳性率为11.9%。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脉管癌栓是PNI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根治度、TNM分期、术式、癌结节、脉管癌栓、PNI、术前CA19-9及CEA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PNI阴性和PNI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6.6%和3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orrmannⅣ型、TNM分期、根治度、癌结节和PNI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层分析显示,PNI仅对Ⅰ、Ⅱ和Ⅲa期胃癌预后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PNI是胃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可作为Ⅰ、Ⅱ和Ⅲa期患者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神经浸润与胃癌预后之间的关系仍未达成一致,通过Meta分析,系统回顾分析神经浸润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Embase数据库中进行截止2016年的相关文献检索,合并HR及95%CI用于评估神经浸润对胃癌预后的价值.结果 14篇相关文献共17162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神经浸润阳性率为23.1%.神经浸润与胃癌不良预后显著相关(HR=1.33,95%CI:1.08~1.57,P<0.05),亚组分析显示神经浸润与胃癌预后不受地区、神经浸润阳性率、论文质量得分影响.结论 胃癌术后神经浸润阳性的患者预后差,神经浸润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术后辅助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彭春伟  李雁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3):721-724
目的:研究胃癌标本中巨噬细胞浸润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科的37例胃癌标本,通过高倍视野下巨噬细胞计数分析巨噬细胞浸润程度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重点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巨噬细胞主要分布于胃癌癌巢与间质交界处和间质血管丰富处,尤其在基底膜结构破坏处。高倍视野下对浸润巨噬细胞计数,37例胃癌患者平均巨噬细胞计数为19.7 ± 8.9 个;29例无远处转移患者平均巨噬细胞计数为18.9 ± 8.3 个。年龄、病理类型、复发与否、有无淋巴结转移对巨噬细胞浸润程度无影响(P 均>0.05);远处转移组巨噬细胞计数(22.6 ± 11.0 个)高于无远处转移组(18.9 ± 8.3 个),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0);侵及浆膜者浸润巨噬细胞计数(21.6 ± 8.0 个)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者(12.7 ± 9.2 个),P=0.011;晚期胃癌组织巨噬细胞浸润程度(22.6 ± 8.1 个)明显高于早期胃癌组织(12.8 ± 7.1 个),P=0.001。37例胃癌患者总体生存期(中位数19.0 个月)与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状况无明显相关,但与侵及浆膜、远处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 值分别为0.024、0.021 和0.009)。 无瘤生存期(中位数13.0 个月)也与侵及浆膜(P=0.038)、TNM分期(P=0.006)密切相关。巨噬细胞高密度患者中位生存期(13.0 个月)短于低密度者(40.5 个月),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6)。 高密度巨噬细胞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期(9.5 个月)明显低于低密度患者(37.0 个月),P=0.041。结论:巨噬细胞浸润促进胃癌进展,浸润程度越高,胃癌进展越快,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弥漫浸润型(BormannⅣ型)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经手术治疗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弥漫浸润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CA199≤40 U/L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CA199>40 U/L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个月。全组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5.4%、21.1%和11.9%。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远处转移、CA199水平、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侵犯深度是影响BormannⅣ型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而患者年龄、性别、CEA及CA724水平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手术方式、远处转移、CA199水平、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侵犯深度是影响BormannⅣ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胃癌组织内树突状细胞的浸润及其预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 ,DC)的浸润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S 10 0蛋白抗体作为DC特异性标记物 ,对 3 0例胃腺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DC定量计数。结果 :高分化和低分化胃癌组织中每个高倍镜视野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 1 43± 12 0 5和 10 45± 13 5 4,两组DC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平均每个视野中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 6 90± 4 43和 15 99± 8 3 6,无淋巴结转移的DC数量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0 1;术后生存期 <5年和≥ 5年的两组DC计数分别为4 68± 3 2 9和 10 47± 7 71,P <0 0 5。结论 :胃癌组织中DC的浸润明显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 ,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提示DC细胞的浸润程度可作为胃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胃癌组织内树突状细胞的浸润及其预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防治杂志》2004,11(12):1268-1270
  相似文献   

11.
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上海市200032)周烨综述朱慰祺审校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又称为周期蛋白(Cyclin),是1978年Miy...  相似文献   

12.
13.
于韬  罗娅红邱岩 《中国肿瘤》2007,16(12):1040-104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诊断进展期胃癌浆膜面浸润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进展期胃癌癌肿浆膜面浸润情况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浆膜面粗糙诊断浆膜面受侵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5.24%、69.70%和79.63%;浆膜外脂肪间隙模糊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71.43%、36.36%和50.00%;浆膜面外结节状突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23.81%、100.0%和70.37%.动脉期癌肿线状强化、不均匀强化和团块状强化的浆膜面受侵率分别为6.67%、34.78%和75.00%;静脉期癌肿线状强化、不均匀强化和团块状强化的浆膜面受侵率分别为6.67%、36.00%和78.57%。[结论]进展期胃癌浆膜面侵犯的CT征象中。浆膜面粗糙诊断敏感性较高,结节状突出的诊断特异性高。胃癌癌肿的强化方式是诊断胃癌浆膜侵犯时应该综合考虑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人胃癌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胃癌手术患者,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共存病(高血压及心脏病)、手术根治程度、胃切除范围、病理类型(WHO)、TNM分期、术后化疗情况,建立数据库。结果老年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9月(平均44月),明显低于中年组(78月,P=0.001)和青年组(72月,P=0.009);老年患者原发肿瘤以T3/T4为主;较少的患者接受联合脏器切除;更多合并高血压及心脏病,而较少患者接受术后化疗。结论老年人胃癌手术患者原发灶的侵犯深度、术后较少接受化疗与预后差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诊断进展期胃癌浆膜面浸润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进展期胃癌癌肿浆膜面浸润情况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浆膜面粗糙诊断浆膜面受侵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5.24%、69.70%和79.63%;浆膜外脂肪间隙模糊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71.43%、36.36%和50.00%;浆膜面外结节状突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23.81%、100.0%和70.37%。动脉期癌肿线状强化、不均匀强化和团块状强化的浆膜面受侵率分别为6.67%、34.78%和75.00%;静脉期癌肿线状强化、不均匀强化和团块状强化的浆膜面受侵率分别为6.67%、36.00%和78.57%。[结论]进展期胃癌浆膜面侵犯的CT征象中,浆膜面粗糙诊断敏感性较高,结节状突出的诊断特异性高。胃癌癌肿的强化方式是诊断胃癌浆膜侵犯时应该综合考虑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6.
PTEN和E-钙粘蛋白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TEN和E-钙粘蛋白的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80例胃癌组织中PTEN和E-钙粘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高表达率和E-钙粘蛋白正常表达率分别为43.8%(35/80)和41.3%(33/80),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著相关;PTEN与E-钙粘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与病人预后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PTEN高表达和E-钙粘蛋白正常表达者术后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PTEN低表达和E-钙粘蛋白异常表达者,PTEN高表达和E-钙粘蛋白正常表达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高,Log-rank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胃癌组织中PTEN表达减少,E-钙粘蛋白表达异常,PTEN可能通过调控胃癌组织钙粘蛋白表达,抑制胃癌的浸润和转移,影响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树突状细胞浸润对进展期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进展期胃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 (DCs)浸润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明确机体免疫因素对胃癌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 (SLAB)法检测 6 1例进展期胃癌术后组织标本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以及DCs标志蛋白S 10 0的表达 ;以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检测胃癌细胞凋亡比例。结果 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DCs浸润数量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 ;Ⅲ期胃癌DCs浸润数量低于Ⅰ、Ⅱ期胃癌 (P <0 .0 1)。高DCs浸润组的晚期胃癌比例低于低DCs组 (P <0 .0 5 ) ;高DCs浸润组预后好于低浸润组。DCs浸润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 LI)呈负线性相关 (r=- 0 .4 71,P <0 .0 1) ,与凋亡细胞指数 (AI)呈正线性相关 (r =0 .39,P <0 .0 1)。结论 DCs在胃癌的发展和预后中有重要作用 ,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促进胃癌细胞凋亡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从多因素角度分析胃癌组织病理学改变对预后的影响,对确定临床分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判定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访1982~1989年间手术的100例胃癌病人:进展期胃癌89例,5年生存率为18.2%;早期胃癌11例,5年生存率100.0%。对照病理因素分析: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组织学分类、生长方式、脉管侵犯和病灶部位等共同影响胃癌的预后。其中以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程度为影响预启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积极的扩大手术和早期癌诊断率的提高,日本胃癌根治术后的5年生存率已达到74%,然而术后早划发生血行转移者也不少见。虽然手术中可以通过浆膜浸润、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以及淋巴结转移程度等方面的判断,预测腹膜播种与淋巴结复发,但70%的再发死亡病例为肝转移,而且前对肝转移尚无有效的预测手段。作者试用了针对弹性组织的新的染色法,即维多利亚蓝加HE染色(VBHE)以及针对血管内皮的单克隆抗体第8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20.
局限型与浸润型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局限型胃癌与浸润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980年1 月至2000年1 月20年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生存情况按大体分型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型胃癌患者在性别、病灶位置、组织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管癌拴发生率、生长方式、手术根治程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发病年龄和病灶大小静脉癌拴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浸润型胃癌预后差,当肿瘤局限于肌层及浆膜下层时,两组胃癌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旦肿瘤浸润超过浆膜层两型胃癌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局限型胃癌预后的与病灶位置和淋巴结转移程度密切相关;而影响浸润型胃癌预后的因素是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深度及病灶大小。结论:局限型胃癌与浸润型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有显著性差异,根据其生物学行为特点采取恰当治疗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