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景辉 《中医研究》2011,24(6):61-62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差异,从无症状、轻微心慌不适,到早搏触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晕厥或黑矇,以至猝死,且其临床症状与预后并无平行关系。正常健康人群以及各种不同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其临床预后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首届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在长达60余a的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生涯中,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积累了独到的医疗经验和渊博的理论知识,长于热性传染病、脾胃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本文对于黄疸的治疗,强调阳黄用药不可过于苦寒,治阴黄当重健脾;治湿当以理气,气行则湿行等观点,以此辨治,灵活用药,常取桴鼓之效.现将李老临床治疗黄疸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李振华的成都之路。方法:收集国医大师从年轻治学到成年后的发展路程的丰富资料,介绍了大师的成长历程。结果与结论:国医大师一生成才和治学归纳为五个字:勤、恒、精、博、悟。  相似文献   

4.
于俊丽 《中医研究》2011,24(9):67-70
著名中医学家李振华教授、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及河南分会名誉会长,曾任河南中医学院院长,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及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等,是国家两部一局确定的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也是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  相似文献   

5.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熟谙中医经典,通晓岐黄之术,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技冠中原,名闻华夏。李老在弱冠之年即悬壶济世,在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顽疾方面验识俱丰,颇有建树,尤其是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匠心独运,疗效卓著。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李老调治本验案的赏析,冀以弘扬李老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传承仁术。  相似文献   

6.
徐江雁  刘文礼 《光明中医》2009,24(9):1652-1653
1 学术特色 李振华教授早年对流脑、乙脑等外感热病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晚年精于脾胃病、肝病等内科杂病的诊治.李氏多年潜心于脾胃学说和脾胃病症的治疗,提出"脾本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脾虚是气虚,甚则阳虚,脾无阴虚而胃有阴虚;治脾胃必须紧密联系肝;治脾兼治胃,治胃亦必兼治脾,脾胃病不可单治一方;胃阴虚治疗用药宜轻灵甘凉"等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7.
李郑生 《中医研究》2012,(11):50-52
李振华为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2009年被两部一局评为首届国医大师,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医药专家。李老认为:久泻的病机主要在于脾虚湿盛,辨证可分为脾胃气虚、脾肾阳虚2型,治疗时应详查病因,分析症状,明辨虚实,并注意有方有守,坚持服药;若泄泻初愈,脾胃较弱,还应注意饮食调理,起居有时,情志舒畅,以便促使机体彻底康复。  相似文献   

8.
慢性萎缩性胃炎也称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黏膜肌层常见增厚的病理改变.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黏膜有不用程度的变薄,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浅表性胃炎失治或误治转化而成,少数萎缩性胃炎可演变为胃癌.据报道,我国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2.55%.  相似文献   

9.
李郑生  黄清 《中医研究》2009,22(11):45-47
李振华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是国家两部一局确定的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2006年荣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9年获全国首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李师出身于中医世家,行医60年,治学严谨,博学多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李师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尤其对心脏室性早搏病的治疗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0.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从脾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合国 《中医研究》2011,24(7):62-63
李振华(1924—),河南洛宁人,出身中医世家,曾任河南中医学院院长,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终身理事,中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中医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  相似文献   

11.
李振华从出身于豫西乡村一个中医世家的普通中医,成长为国医大师,这决非偶然。从李振华60余年的医教研工作业绩中研究其成才规律:他仁善为本,济世活人;法于经典,采撷各家;虚心求教,博学多识;精于临床,务实求真;教学相长,及时总结;献身中医,孜孜不倦,构成了其成才规律。国医大师李振华成才的规律,将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启迪,对中医药的传承,也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郑生 《中医研究》2006,19(1):46-47
著名中医学家李振华老师,是国家两部一局首批确定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李老治学严谨,博学多闻,精研医理,善于辨证论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尤其对脾胃病的治疗,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用药特点,形成了以脾胃学说为指导的学术思想。我有幸作为李老师学术继承人,通过老师口传心授,精心指导,在耳濡目染中较系统地了解了老师阐述疾病的理论特点、辨证论治规律、用药妙诀以及诊疗技巧,特别是重点学习掌握了老师治疗脾胃肝胆病的经验,本文仅就李老治疗梅核气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从脾胃论治尪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郭会卿教授在其经验方温中方基础上进行加减,以健脾和胃、除痹止痛为原则,创制了温中除痹汤用以治疗尪痹,既能够蠲除痹症,又能调理脾胃,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刘淑红  高尚社 《光明中医》2011,26(8):1540-154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以腹痛、腹泻、黏液样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治愈难度大,愈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15.
李振华教授,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六十余年,曾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终身理事,中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中医药分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卫生  相似文献   

16.
韩景辉 《中医研究》2012,(12):42-45
本文论述了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疗脂肪肝、脏躁、胸痹、梅核气、心悸等不同疾病的相同治法——健脾、和胃、疏肝,应用这一治疗原则治疗不同的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充分体现了李老异病同治的学术思想,总结李老异病同治的学术思想,将为我们更好的学习和继承李老学术思想提供捷径。  相似文献   

17.
李振华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为中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中医药分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1990年被评为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2009年4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首届"国医大师".本篇收录了李老治疗脾胃病的医案两则,在治疗脾肾阳虚、气虚下陷的泄泻验案中李老除用温肾健脾、升阳举陷的法则外,尤其以炒白芍敛肝安脾,独具特色.在治疗虚寒湿引起的痢疾中,除用健脾燥湿、理气收涩药物外,重点运用桂枝、吴茱萸、炮姜,他认为非此辛温大热之品不能温脾阳而祛年久之寒湿;尤其用温守之力独强之炮姜配合诸药,方能治愈年久痼疾之虚寒湿痢疾.  相似文献   

18.
带下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班秀文教授认为该病病因病机以湿、瘀为主,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疗上主张祛湿化瘀以治标,温肾健脾、从肾治带以治本;因地制宜创清宫解毒饮治疗湿瘀带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张正杰  李郑生 《中医研究》2011,24(11):56-58
李振华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之一,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医药专家,悬壶六十余载,擅长温病及疑难病的治疗。李老认为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为外感和内伤。急性发作主要是由于素体脾虚,或肠胃湿热,湿留皮肤,复感风邪而发。湿性黏滞,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病多缠绵难愈,导致气血瘀滞,所以治疗时注意祛风先活血、血活风自灭的应用。慢性荨麻疹为气血不足,卫外不固,复感风邪而发病,与肺脾的关系密切。外邪侵袭首先侵犯皮毛,病邪犯肺,久病则致肺气虚,皮肤腠理疏松,卫外不固。脾主肌肉,运化水湿,脾虚失运,水湿运化失常,湿邪停滞,导致荨麻疹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总之治疗本病要处理好祛湿、活血、祛风的3大治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李振华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1990年被评为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2009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首届“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急性热性病、脾胃病及疑难杂病。他除善治脾胃疾病外,对疑难杂症的诊治颇具特色,兹将其治疗中风、眩晕、痹证的验案3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