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45例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对其进行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痊愈25例,心肌梗死15例,严重心肌梗死5例。结论:通过对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患者积极救治和护理观察,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45例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对其进行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痊愈25例,心肌梗死15例,严重心肌梗死5例.结论:通过对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患者积极救治和护理观察,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的救治与护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巧珍  符钻英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782-2783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观察和处理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意识,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方法:分析78例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症状,并对其进行护理。结果:痊愈46例,心肌梗死25例,严重心肌梗死7例。结论:对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密切护理观察和救治,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60例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120例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非典型组和典型组在性别和平均年龄上无显著性差异。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组的下壁发病率明显多于典型组,典型组的广泛前壁发病率明显多于非典型组。非典型组的误诊率为15%(9/60),典型组的误诊率为5%(6/12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典型组既往有冠心病史的患者占10%(6/60),典型组既往有冠心病史的患者占41.7%(50/12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非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常规做心电图检查,心肌酶的监测,及时诊断,以防误诊和漏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5.
有些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并且差别较大,尤其是老年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约有1/4不被病人发现,误诊、漏诊率较高。因此,对于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及时诊治和护理十分重要,现将我们对39例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室就诊的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漏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漏诊误诊临床资料。结果: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既往合并糖尿病者、脑血管意外和/或心功能不全者多见,接受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PCI治疗)低,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漏诊误诊原因:对高龄患者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特点认识不足;先人为主,思路狭窄。缺乏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局限于本专业情况,忽视兼证。结论:应提高对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争取早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熟悉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心电图形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05-03/2007-03门诊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对其临床资料及心电图表现进行探讨。结果: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非典型心电图形态25例,占心肌梗死确诊病例的38.46%。结论:准确识别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心电图形态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赵娟  吴丽  高英  史超 《全科护理》2014,(14):1309-1310
[目的]总结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的方法及经验,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成功率。[方法]收集29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针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对所有病人采取严密监护、溶栓疗法等急救护理治疗后,19例病人治愈,8例好转,2例死亡;除死亡的2例病人外,2例病人不满意。[结论]及时、准确、高效、严谨的护理措施可提高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AMI)临床上根据典型的胸痛病史,心电图的演变物点及血清酶学测定,诊断一般不困难。据统计不典型AMI占20%,由于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和心肌酶学改变,容易误诊、漏诊。因此,对于非典型心肌梗死的诊治和护理十分重要,我们对60例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有效护理,现将粗浅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孙玉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434-2435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心电图形态及意义。方法:对58例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表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仅有ST段弓背样抬高及T波倒置13例,ST段广泛压低25例,出现异常高尖不对称T波7例,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足5例,其他表现8例。结论:准确识别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心电图形态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的排便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出现便秘的患者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结果: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53例发生便秘,占88.33%,排便诱发窦性心动过速2例,心绞痛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结论: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排便方法,控制患者情绪是预防患者排便时发生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检测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测定在非典型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半定量方法对43例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cTnt、CK、LDH检测。结果心肌梗死后cTnT升高持续时间明显长于CK、LDH。在非典型心肌梗死后第7天CK无一例阳性,LDH阳性率为23%,而cTnT阳性率为47%。cTnT与CK、LDH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肌梗死中cTnT持续时间长,且特异性高,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诊断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术后1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1例拔管时出现迷走反射性低血压,其余惠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严密的观察,精心、全方位的护理可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观察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DM组)与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NDM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DM组患者和120例NDM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血管损害情况及死亡原因。结果DM组非典型胸痛,胃肠道反应,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心力衰竭,血管损害明显高于NDM组(P〈0.05),心力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DM组患者发生非典型胸痛与临床症状以及发生心力衰竭,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和死亡率明显增高,必须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急症,抢救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对有典型症状及心电图表现者,诊断并不困难,但有些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并且差别较大,尤其是老年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约有1/4不被病人发现,误诊、漏诊率较高。因此,对心肌梗死的及时诊治和护理十分重要,我们对37例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观察和护理,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68例患者治愈61例,死亡7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能早期发现并积极救治才能有效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做好院前急救及转运的护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系。方法:观察2005年至2006年间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结果:2005年以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死亡率发生率下降。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重视做好院前急救及转运的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1例急性下壁 后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并发呼吸骤停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急性下壁 后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并发呼吸骤停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呼吸机辅助呼吸、气道护理、营养支持、脱机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结果:经积极救治后患者各项生命平稳,心肌酶谱同工酶转至正常范围,该患者在入院26天后康复出院。结论:精心细致的护理可使急性下壁 后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并发呼吸骤停患者临床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 )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情况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住院患者120例动态心电图报告资料,对动态心电图监测过程中采用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评价护理效果。结果120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共329例次,06:00-12:00时间段的发作占总发作率为49.54%,00:00-06:00时间段的发作率为3.04%;85例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症状,发生率为70.8%;8例患者在研究期间死亡,1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1例发生急性心力衰竭,4例发生心源性休克,13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不同心肌缺血累积持续时间患者的病死率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09,4.008;P<0.05)。结论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于提高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有较好的作用,良好的护理措施是确保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可靠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严家嫦  李群笑  李惠 《护理学报》2013,20(11):37-39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与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 对296例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者分为典型的胸痛症状群(169例)、多种症状群(82例)和非典型症状群(45例)3个组.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和性别校正后,非典型症状患者1年随访期的死亡率较典型胸痛症状患者高(HR=3.29,95%CI=1.09~9.94,P=0.04).结论 非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内死亡率高,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非典型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