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015 年全世界约有 145 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它是世界第 3 高发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3 位[1].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 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 4 位, 死亡病例超过 19万[2].  相似文献   

2.
EGFR单抗治疗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直肠癌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肿瘤性致死的第二原因。每年全球大约有100万的新发病例,有50万人死于结直肠癌。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居恶性肿瘤发病第4位,而在经济发展快的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上升更为迅猛,目前在北京、上海地区居恶性肿瘤发病第3位。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化疗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万德森 《癌症》2000,19(12):1068-1071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据Parkin(1993年)报告,1985年全世界结直肠癌新病例达67.8万,发病率次于肺癌、胃癌和乳腺癌,居第4位.其中中国占9.12万例,次于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居第5位.尽管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在美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死亡率仍然居癌症患者死亡的第2位,仅次于肺癌.  相似文献   

4.
潘辉  黄颖烽 《中国肿瘤》2018,27(8):578-583
摘 要:在我国,结直肠癌是第3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于癌症死因的第5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上升。筛查可以发现早期肿瘤和癌前病变,通过早期手术切除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筛查的依从性较低。本文就我国结直肠癌筛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2012年全球约有136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是世界第3高发恶性肿瘤,居恶性肿瘤死亡第4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该研究通过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发病死亡情况估计河北省结直肠癌疾病负担,与河北省三次全死因回顾调查资料比较,分析结直肠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方法:河北省肿瘤登记办公室收集到9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0—2012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数据分性别、年龄别(0、1~4、5~9、10~14……80以上)计算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构成;采用2000年中国标准化人口构成和Segi's世界人口构成分别计算中国和世界人口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整理分析河北省1973—1975年、1990—1992年和2004—2005年三次全死因回顾调查的结直肠癌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磁县肿瘤登记处1988—2012年和涉县肿瘤登记处2000—2012年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趋势.结果:河北省肿瘤登记地区2010—2012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2303例,死亡1229例.结直肠癌发病率为16.48/10万(男性18.12/10万,女性14.77/10万),中国人口标准化发病率为13.74/10万;结直肠癌死亡率为8.79/10万(男性10.23/10万,女性7.31/10万),中国人口标准化死亡率7.59/10万.河北省2010—2012年结直肠癌死亡率较1973—1975年升高了28.03%.磁县1988—2012年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年度平均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s,APC)为3.55,死亡率APC为1.64.涉县2000—2012年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APC为4.68,女性为9.17.涉县2000—2012年男性结直肠癌死亡率APC为5.61.结论:河北省近40年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呈现上升趋势.加强结直肠癌筛查,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河北省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死亡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浙江省6个肿瘤登记地区2000~2009年结直肠癌发病、死亡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发病率、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2000~2009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估计。[结果]2000~2009年结直肠癌发病率为30.24/10万(男性33.28/10万,女性27.11/10万),中标率15.54/10万,世标率20.42/10万,构成比11.14%,居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第3位。发病高峰出现在80~岁年龄组,达170.86/10万。结直肠癌死亡率为12.31/10万(男性13.53/10万,女性11.05/10万),中标率5.57/10万,世标率7.70/10万,构成比7.76%,居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第4位。男、女性死亡的高峰年龄分别为为85岁以上组和80~岁组。2000~2009年,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3.76%、4.40%。[结论]浙江省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提示应该进一步加强结直肠癌的防治工作,高龄人群应作为结直肠癌防治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7.
吴书胜  季楚舒 《癌症进展》2013,11(6):596-598
《2012中国肿瘤年报》显示目前我国肿瘤的发病率为285.91/10万,平均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出患有恶性肿瘤。结直肠癌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死亡率第四位,城市地区的结肠癌上升速度比较快。有15%~25%的结直肠癌患者同时伴有肝脏转移,其中80%~90%的患者初次评估时肝脏病灶无法手术切除。自20世纪末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药物的出现后,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生存期明显延长,近年来靶向治疗的应用更是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癌症报告显示,我国2016年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居第2位和第4位,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国各地发病水平不一致,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位至第八位,占恶性肿瘤死亡的27.5~1.3%;估计全国每年死于直肠癌有三万人左右。发病多的浙江省嘉善县,直肠癌死亡率为18.3/10万,接近世界高发地区的西、北欧和北美。浙江省直肠癌标化死亡率为3.34/10万,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五位。上海市直肠癌发病率1963年为3.85/10万,1976年上升为7.72/10万。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较欧美早,专科医院的  相似文献   

10.
0  引言在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居第四位;在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中居第二位,仅次于肺癌的死亡率。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资料,估计2007 年新诊断病例153 760 ,死亡人数为52 180 ;约70 %的结直肠癌发生于结肠,另外的30 %发生于直肠[ 1 ] 。在武汉市,1998~2002 年男、女性直结肠癌发病率分别占第五至第八位[ 2 ] 。随着新技术新药物的出现,对结直肠癌的辅助治疗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本文就此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早期诊断——筛查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佳  白春梅 《癌症进展》2011,(5):524-527
<正>大肠癌(CRC)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四位,死亡率居北美恶性肿瘤第二位。在北美,每年新诊断患者约140 000例,约50 000例死亡。在中国,大肠癌已成为最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每年增加4.2%,每年新诊断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即老百姓俗称的大肠癌,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最新的资料显示,大肠癌发病率在我国所有的恶性肿瘤中排第3位,死亡率排第5位。根据2013年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数据,北京市大肠癌发病率快速增加,已经上升到恶性肿瘤的第2位。  相似文献   

13.
郑树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8):1333-1336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08年全球新发病例约120万,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3位,年死亡例数约60.8万。在我国,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增高。2007年中国38个市县共登记结直肠癌新发病例17715例,死亡8464例,较2005年(发病14771人,死亡7049人)增加16%左右,总的5年生存率徘徊在50%~60%。虽然结直肠癌筛查对早诊早治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9年柳州市市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恶性肿瘤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柳州市肿瘤登记处2009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标化率、构成比和累积率等指标.[结果]2009年柳州市市区居民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234.54/10万,中标率为130.51/10万,世标率为168.00/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18.95%.2009年柳州市市区居民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30.71/10万,中标率为69.96/10万,世标率为92.31/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10.44%.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胃癌居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白血病居恶性肿瘤死亡前5位.[结论]柳州市市区居民恶性肿瘤防控的重点是肺癌、乳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  相似文献   

15.
Gu J  Yao YF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2):158-159
结直肠癌在西方国家占肿瘤患者死亡的第2位,发病率为56.1/10万。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约为20.6/10万,占肿瘤患者死亡的第5位。Parkin等[1]报道,2002年,全世界新诊断结直肠癌为l 020 000例,占发病率第3位,死亡529 000例,占死亡率第4位。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第2位和第4位。目前中国内地结直肠癌发病率以4.71%逐年递增,远超2%的国际水平,居我国癌症死因的第4位、第5位。尽管目前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大量研究显示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信号通路是介导机体炎症和免疫的桥梁,诸多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TLR4、MyD88在结直肠癌细胞及组织中也均有表达,且TLR4可能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及免疫逃逸,这些机制参与炎症相关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肠道慢性炎症与结直肠癌发生、进展的关系,及TLR4/MyD88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2003~2007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琼  刘志才  程兰平 《中国肿瘤》2012,21(3):179-182
[目的]分析2003~2007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03~2007年全国32个肿瘤登记处发病和死亡数据以及相应的人口数据,分别计算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及构成比、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标准人口年龄调整(中标率)及世界标准人口年龄调整(世标率)发病率与死亡率。对2003~2007年期间全国各年度结直肠癌的发生与死亡变化趋势进行描述,运用Joinpoint模型对部分登记地区的发病与死亡长期观察数据进行趋势分析。[结果]2003~2007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为28.08/10万,中标率为14.41/10万,世标率为19.27/10万;结直肠癌死亡率为13.41/10万,中标率为6.27/10万,世标率为8.76/10万。结直肠癌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构成中分别占10.56%和7.80%,居第3位和第5位。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性别比为1.17∶1。在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的部位构成中,以结肠癌和直肠癌为主,结肠癌略高于直肠癌,肛门癌所占比例仅为1%。2003~2007年我国各年度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平稳上升趋势;1988~2007年北京市、上海市、启东市和林州市发病率呈稳定上升趋势,死亡率变化不稳定。[结论]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继续加强对结直肠癌的综合防治研究是我国癌症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药物遗传学在结直肠癌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农 《实用肿瘤杂志》2005,20(6):469-472
结直肠癌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据估计每年新发病例102.3万人,居第3位,占所有恶性肿瘤的9.4%;每年死亡52.9万人,居第4位。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男性为13.6/10万,女性为9.2/10万。近5年来,结直肠癌内科治疗发展迅速,化疗新药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相继获准治疗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国内外数据均显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13年CRC已跃居美国第4位常见肿瘤及第2位肿瘤死因[1]。2009年我国CRC发病率达29.44/10万,位居我国常见肿瘤的第3位,死亡率达14.23/10万,位居肿瘤死因的第5位[2,3]。当前,  相似文献   

20.
0 引言 全球结直肠癌发病率男性位于恶性肿瘤的第4位,女性位于第3位[1],具有发病率高、根治性差的特点.结直肠癌发病情况有显著的地区性差异,其中以北美、大洋洲最高,欧洲居中,亚非地区在较低水平[2].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曾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西方化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结直肠癌的患者,虽然手术彻底切除了肿瘤,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因此,Reya等[3]提出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可能是由少量存在的肿瘤干细胞不断增殖而形成的,传统的治疗方法只能抑制肿瘤的生长,不能彻底地杀死肿瘤细胞,治疗后残存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仍可在一段时间形成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