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中国药典》将其分为何首乌和制何首乌2种.未经炮制的即为何首乌,生品内含蒽醌苷类成分,具有解毒消痛、润肠通便作用.临床使用最多的为制何首乌,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呜,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血脂症等.何首乌的炮制最早见于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书中记述了何首乌的炮制,云:"黑豆、何首乌同蒸熟等制法".历代本草记载各异,何首乌炮制方法记载共有20多种[1].现代炮制方法主要有炖制和蒸制2种,而以蒸制法为主.何首乌究竟采用哪种炮制方法为最佳?为此,我们通过对炖制和蒸制2种方法炮制的何首乌进行质量分析,以确定何首乌最佳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t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始载于宋代《开宝本草》。其生品味甘、微苦:性平:具有润肠通便、解毒消肿之功,制首乌味千涩,性微温,具有养心安神、补肝肾、益精血之效。为临床常用中药材,在内科、外科、皮肤科、骨科等科广泛应用。也是中国“滋补四宝”之一,主要成分为蒽醌类衍牛物及卵磷脂、淀粉、脂肪等。从古至今被认为是强身健体之药,久服令人生子。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这些记载是有一定道理的。何首乌中葸醌类衍生物含量的多少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所以,何首乌在不同采收季节与加工炮制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萧步丹所著《岭南采药录》,为岭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本草古籍,记载了多样化的中药炮制加工方法,主要分为五大类,分别是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其他制法。书中记载的中药炮制特色包括:修治法应用最普遍、炭药临床应用广泛、炮制辅料种类多样、蒸制法多采用反复多次的蒸制工艺。通过研究《岭南采药录》,可传承、保护岭南特色炮制工艺,为岭南特色炮制技术的创新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地黄炮制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黄,为玄参科(Scrophuhrhceae·)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汉代以前对炮制鲜有记载,至汉代有了蒸制后绞汁法,此后地黄的炮制出现许多方法。现将其历史沿革和研究近况整理如下:1不加辅料制1·1净制“去其须叶及细根”(唐·《千金翼方》);“净选,更以拣去细根及根节短瘦者”(宋·《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去苗土”(宋·《小儿卫生总微方论》);“去芦”(元·《瑞竹堂经验方》);“洗去土”(明·《普济方》);“温水洗”(明·《医学纲目》);“去枝梢”(清·《女科要旨》)。1·2切制“洗去土、细切”(唐…  相似文献   

5.
中药百合炮制历史沿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合始载于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但在该书中未记载炮制方法 ,稍后的汉《金匮要略·方论》始有记载。笔者通过整理历代百合的炮制方法记载 ,结合现代炮制方法 ,对其炮制历史沿革作一些探讨 ,供深入研究百合炮制提供参考。据记载 ,汉唐时期即提出了多种百合炮制方法 ,有些方法为后世长久沿用。百合的加工炮制文献 ,最早见于汉《金匮要略·方论》的“擘”、“水洗百合浸一宿 ,当白沫出 ,去其水”、“炙”。唐《备急千金要方》,载“敖令黄色 ,捣筛为散”,敖法 ,后世未见沿用。《食疗本草》记载 ,“主心急黄 ,蒸过和蜜 ,作粉食之尤佳”,这…  相似文献   

6.
何首乌始载于《开宝本草》,经过炮制后具有补益精血、固肾乌须之功,该药历来为古今医家、饮食家所推崇,是滋补肝肾延年益寿的佳品。近年来关于何首乌增效减毒的炮制方法研究有很多,例如现代药典蒸法、煮法、炖法,以及传统的九蒸九晒炮制方法等。该文着眼于传统的九蒸九晒法,对何首乌此种炮制方法的历史来源、具体方法、化学成分变化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方法反复蒸晒的科学内涵奠定基础,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白术最早不分白术苍术,统称为“术”,始载于《神 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 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 饥”,未分苍术、白术。张仲景《伤寒论》方中始见“白 术”之称,《金匮要略》方中始有“赤术”之名,即从仲景 开始,“术”开始有赤白之分。但关于白术炮制方法的 记载,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出现“切”的制法, 应该是白术最早的切制方法。《千金翼方》中有“熬 令变色”、“熬黄”的记载,应该是白术最早的炮制方 法。此后,炒、麸炒、土炒、米泔浸、焙等40多种炮制 方法纷纷出现于各种方书中。为了弄清白术炮制方 法的历史源流,笔者在查阅了上自秦、汉,下迄现代的 大部分本草及炮制文献的基础上,并将处方脚注的炮 制方法也进行了整理、归纳,初步理清了白术炮制的 历史沿革及前人的炮制意图。  相似文献   

8.
中药“白首乌”本草学考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用中药“白首乌”,其使用历史悠久,但在历代本草中未见将其单独列名的记载,而是在“何首乌”名下并用。认为何首乌有赤白之分,其原植物有雌雄之别,赤者雄,白者雌,并认为雌雄有交藤现象,这种记载多沿用下来。由于历代本草对其形态、生境、产地等记载过于简单,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成分的影响,进而明确何首乌炮制工艺。方法:以何首乌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游离蒽醌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成分的影响。结果:甘草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含量较高,其他略低于生品,游离蒽醌含量均降低。结论:制何首乌的炮制方法以黑豆蒸或煮8h及甘草煮为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何首乌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大黄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此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以2010年版《中国药典》和《本草纲目》中的方法对何首乌进行炮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何首乌生品及用不同炮制方法获得的何首乌水提液、醇提液中大黄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何首乌生品中大黄素的含量最高,九蒸九晒何首乌中大黄素的含量最低。进行水提物测定的结果显示,何首乌生品与九蒸九晒何首乌中大黄素的含量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大黄素醇提取物测定的结果显示,何首乌生品与黑豆汁制首乌、九蒸九晒何首乌中大黄素的含量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制得的何首乌中大黄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何首乌生品中大黄素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阿胶在中国中药史上拥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其名称、原料、功效和炮制方法随时代的变迁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查阅古代本草著作、医籍、方书,并结合现代文献研究资料对阿胶的名称由来、原料和功效等进行了本草考证。经考证可知古籍中对“胶”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阿胶”一词始见于秦汉时期。其炮制方法由古代最简单且常用的炒制和熬制逐渐发展成需运用现代技术炮制的真空法和微波法等。其中蒲黄炒阿胶、蛤粉炒阿胶为使用时间最久、炮制最考究、疗效最突出的炮制方法。该文通过对阿胶的本草考证以及炮制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深入了解阿胶提供切实可循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鸡蛋壳.是取材极为丰富的一味民间中药,为《中药大辞典》收载药用。鸡蛋壳^药首见于唐《大明本草》.其后历代本草亦问有记载。经献查阅,其药用多为民间作单方、验方供内服、外用。对其成分研究国内仅有少量报道.应用研究仅限于临床的病例观察总结;对于所含的活性成分、炮制方法及药理作用研究等均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一些中药炮制310005浙江省邮电医院中药房王燕翔中药炮制源远流长,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有了关于中药炮制的记载。南朝时我国第一部有关炮制的专书雷的《雷公炮炙论》(420~499年)系统地介绍了中药炮制的操作规范。唐代的国家药典《新修本草》中增加了许...  相似文献   

14.
与《药典》鳖甲炮制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药典》鳖甲炮制方法的比较张志国黄大香指导王奇成(附属第一医院长沙410007)关键词鳖甲炮制按《药典》[1]方法净制的鳖甲,饮片质量较难达到理想要求。导师根据多年经验,将其炮制方法进行了改良(文中简称改良方法),笔者将此方法与《药典》方法进行了对...  相似文献   

15.
白首乌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白首乌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常用中药之一,其作为药用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是滋补肝肾之佳品。基株植物唐·元和七年李翱作《何首乌录》,始有何首乌“雌、雄”同用的记载,宋《开宝本草》中更明确指出何首乌有“赤、白两种,赤者雄,白者雌”;“春夏采用其根,雌雄并用”  相似文献   

16.
按《中药饮片鉴别》定义 ,经过产地初步加工的中药称为中药材 ,将中药材进一步加工炮制使其成为可直接配方或制剂的药品 ,称为中药饮片 ;2 0 0 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在药材炮制通则中更明确规定 ,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 ,切制或炮炙操作 ,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 ,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 ,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以上 3个过程或 3种主要加工炮制类型可分成 3种饮片 ,即净制者为净药材 ,切制者为切制片 ,炮炙者为炙品。有的经一个过程即成饮片 ,有的需两个过程 ,还有的经 3个过程才成饮片。《药品管理法》及相应的法规文件…  相似文献   

17.
何首乌不同切制方法的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mb.的干燥块根。生品味甘、微苦 ,性平 ,具润肠通便、解毒消痈之功。制何首乌味甘涩 ,性微温 ,具补肝肾、益精血之功。关于何首乌的炮制方法 ,从古至今全国各地有许多种 [1] ,究竟何种炮制方法比较理想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已做了大量的研究报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了何首乌的饮片厚度及炮制方法对其在煎煮时溶出成分有很大的影响 ,为此 ,我们对何首乌饮片厚薄与炮制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 ,现将实验方法介绍如下。1 实验药品与仪器1 .1 实验药品 何首乌…  相似文献   

18.
《本草从新》炮制学成就初探龙全江,徐雪琴中药系关键词本草从新,炮制学,文献整理《本草从新》是清代吴仪洛对汪昂的《本草备要》进行考订补充而成的一本重要药物学书,全书载药七百二十余种,特别是增收了《本草备要》中所未收载的常用药,如太子参、西洋参为本书所首...  相似文献   

19.
从净制、辅料、碎制等方面,对《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的中药炮制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当今中药炮制存在药材净选不精、辅料使用不一、加工方法不当、炮制技术衰退、对传统炮制方法研究不足等问题。从中医用药特点、临床疗效提高两方面阐述了中药传统炮制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香附为莎草科植物(Cyperus rotundusL·)的干燥根茎,始载《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原名“莎草”,至《唐本草》始称“莎草根名香附子”,因其根相附连续而生,可制香料故名。被誉为妇科之要药,有“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之美称。现就以下几方面谈谈香附炮制工艺。1香附炮制历史沿革香附炮制方法大部分散见于历代医方本草中,早在南北朝便有“凡采得阴干,于石臼中捣之,切忌铁器”的记载[1];唐代始见有酒制香附,“捣熬令香,酒浸之”,“新水浸,石上擦去毛,炒黄”,至宋代,香附炮制有了较大发展,“用猪胆炒,令香”、“麦炒舂去毛”、“醋汤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