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5).参照组应用输卵管通液治疗,实验组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受孕率.结果: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受孕率为51.43%,参照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受孕率为28.57%,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受孕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输卵管通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计数资料采用x珋±s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输卵管阻塞及单侧通畅或通而不畅观察组0例,对照组4例。术后1年随访,观察组48例成功妊娠率96.0%,成功分娩率95.8%。对照组成功妊娠率60.0%,成功分娩率80.0%。两组成功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81,P<0.05),但成功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55,P>0.05)。结论与常规的输卵管通液相比,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法可以更好地疏通输卵管及提高妊娠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试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对于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不孕不育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患者使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手段,比较两组患者输卵管的通畅性。结果将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30人恢复正常,4人为一侧通畅或者是通而不畅,还有1人无变化。对照组患者有15人恢复正常,12人为一侧通畅或者是通而不畅,8人没有变化。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孕不育患者使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进行治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不孕不育症治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对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完全通畅率90.0%,对照组完全通畅率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症,不仅效果明显,还可提高妊娠概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0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30例输卯管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通液组)65例和观察组(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组)65例,后将两组患者的输卵管单侧通畅率、双侧通畅率、1年妊娠率、妊娠者受孕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输卵管单侧通畅率、双侧通畅率、1年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妊娠者受孕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法,治疗组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率.结果 经12月随访发现,治疗组患者25例足月分娩,对照组16例足月分娩,两组治疗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输卵管通液情况上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宫腔镜是较好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可反复使用等优点,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时间段内,从本院诊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当中随机抽取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输卵管再通率分别为94.44%和83.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4%,P<0.05;观察组妊娠成功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78%,P<0.05;观察组受孕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输卵管阻塞患者常无明显不适,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不育,据统计在原发不孕患者中有21.74%[1]的妇女具有输卵管阻塞,而在继发不孕者当中的比例更高。根据阻塞部位不同,可有不同治疗方法,我院近几年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近端输卵管阻塞,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临床效果比较探讨不孕不育患者采用宫腔镜辅助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8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开展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而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辅助完成相关治疗。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受孕状况,并给予分析与总结。结果观察组病例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例治疗后12个月的受孕率为61.22%,治疗后18个月的受孕率为83.67%,随访期总受孕率为83.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不育患者采用宫腔镜辅助下输卵管通液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管腔通畅程度,增加受孕几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在不孕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淑英  陈瑶  徐根儿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0):4324-4325
目的:对123例原发性不孕患者(原发组)和184例继发不孕患者(继发组)行宫腔镜检查及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原发组中有8.94%,继发组中有13.59%存在宫腔病变;两组病例术前术后比较,输卵管通畅病例增加;两组术前为输卵管阻塞的病例,术后输卵管双侧通畅与一侧通畅病例分别达60.3%和50.6%。而术后仍双侧阻塞的病例分别减少至29.3%和37.0%。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检查可明确诊断宫腔病变,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对输卵管性不孕有非常好的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包琳  李越峰 《中国校医》2022,36(2):118-120
目的 观察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治疗的不孕不育症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指标、受孕时间、输卵管通畅程度、并发症及妊娠情况.结果 观察组受孕时间(...  相似文献   

12.
宫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宫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清宫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宫腔镜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恢复时间、手术前后β-hCC水平、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351、2.273、2.415,均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β-hCG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2.254,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3d血β-hCG水平下降幅度达(69.93 ±3.49)%,对照组下降幅度为(41.48±4.4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2.169,P<0.05),且研究组β-hCG水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t=2.181,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38例,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33例,成功率为89.19%,显著低于研究组(x2=6.398,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清宫术能够显著提高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显著降低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β-hCG水平较快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应用宫、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术后输卵管再通率及妊娠率。结果:宫、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后输卵管再通率为51.06%,妊娠率为21.43%。结论:应用宫、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一次性病毒/细菌过滤器在气管插管全麻术中预防气道感染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受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应用一次性病毒/细菌过滤器,而对照组则未用,分别在麻醉前和手术结束时用无菌棉签采集麻醉机呼气端、吸气端表面标本行细菌学检测;在手术结束时收集钠石灰罐底部10g钠石灰行细菌学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和术后24h内气道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开始前麻醉机呼气端、吸气端细菌学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手术结束时,麻醉机吸气端、呼气端和钠石灰的细菌学培养阳性率均为0,对照组分别为5.26%、42.11%和15.79%,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气道感染发生率观察组为2.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机气管插管全麻可增加患者气道感染的机会,通过一次性病毒/细菌过滤器、及时更换钠石灰等措施,可有效预防气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子宫内膜去除术(RFEA)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4例排除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异常子宫出血者行RFEA治疗,术前行刮宫术薄化子宫内膜,术后1、3、6、12、24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症状改善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84例中23例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均成功RFEA,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发生子宫内膜炎6例,宫腔积血2例;53例合并贫血者术前血红蛋白83±24g/L,术后3个月上升至118±1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绝经前患者78例中,术后闭经49例(62.8%),少量不规则阴道流血2例(2.6%),月经正常27例(34.6%),治疗有效率为97.4%(76/78);痛经改善率75.0%(18/24),60例随访至术后2年以上,疗效稳定。绝经后患者6例;术后均无出血。结论:RFEA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丙泊酚目标靶控输注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麻醉诱导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血浆药物浓度靶控输注组(P组)和效应室药物浓度靶控输注组(E组),每组30例.C组采用丙泊酚2 mg/kg单次静脉推注;P组设定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4μg/ml;E组设定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为4 μg/m],三组均采用瑞芬太尼浓度为4 ng/ml的血浆靶控输注,静脉推注顺阿曲库铵0.2 mg/kg.持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脑电双频指数、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及生命体征.记录各组患者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1 min (T2)、3 min(T3)、5 min(T4)、10 min(T5)的MAP和HR,记录血流动力学异常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三组T0时MA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1时MAP及HR均显著低于本组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T1时MAP及HR显著低于E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例数显著低于C组[6.7%(2/30)比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泊酚血浆药物浓度作为目标靶控输注浓度更适合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髓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结核和保肝以及激素和脱水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与鞘内给药的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分别高达72.09%和90.70%;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仅为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的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压力、脑脊液细胞和脑脊液蛋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髓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较为理想的综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托吡酯(妥泰)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32例,滴定法给药,从0.5 mg/kg/d开始,每周递增0.5 mg/kg/d,最大为2 mg/kg/d为止,并在2周内渐停原有的神经阻滞剂及中药,每隔2周复诊1次.采用自身对照,以<耶鲁抽动程度综合量表>(YGTSS)的运动抽动、发声抽动及综合损伤YGTSS评分作为疗效判断指标,用药12周为疗效评定时间.结果:32例TS患者YGTSS的运动抽动、发声抽动及综合损伤得分,治疗前后别为6.49±1.05,3.02±1.28,19.72±6.23,(由治疗前15.58±4.65,10.17±5.67,5075±18.81;减少为7.50±2.83,4.38±3.36,23.42±8.79),均P<0.01;20例瞬间抽动频率,治疗前后为16.4±5.24(P<0.01);不良反应包括食欲减少(6例)、体重下降(4例)、思睡乏力(5例)、注意力不集中(2例),未做处理均自行缓解.结论:托吡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近期临床观察显著,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为进一步应用GSH治疗病毒性肝炎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2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GSH和异甘草酸镁治疗.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均达到90.0%,两组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和异甘草酸镁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 GSH是治疗病毒性肝炎安全有效的药物,病毒性肝炎患者还应防治继发性感染,注意观察有无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  相似文献   

20.
重症肺炎患者利奈唑胺经验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经验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达到合理使用利奈唑胺经验治疗重症肺炎的目的。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12月医院呼吸内科重症肺炎应用利奈唑胺初始经验治疗的52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初始应用时间、联合用药、肺CT特征、治疗48h后病原学结果,观察各组间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差异性比较和原因分析。结果 52例重症肺炎患者利奈唑胺经验治疗后,总有效率82.69%、治愈率38.46%、病死率17.31%;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发生率,分别为19.23%、19.23%、10.15%,血尿发生率为7.69%,随着肝损伤程度加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结论采用利奈唑胺经验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可提高其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可能与肝功能的基础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