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朋辈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训练对提高军校新学员心理健康水平及适应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某军校272名新训学员以班为单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为期8周的朋辈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训练等综合性心理指导。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量表和中国军人适应不良自评量表(MMMQ)进行测评并评价两组学员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水平及适应性。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66份。观察组(n=130)干预前后SCL及MMMQ量表得分显著下降;对照组(n=136)干预前后SCL及MMMQ量表得分显著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SCL-90量表及MMMQ量表得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朋辈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训练有助于改善军校新学员入学后心理健康状况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心理训练对军校护理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军校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心理训练和自身对照的方法对79名军校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训练效果进行研究。结果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显示:军校护理专业本科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精神病性、强迫症状、焦虑、恐怖、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1.66±0.56)分、(2.06±0.54)分、(1.64±0.57)分、(1.51±0.47)分、(1.97±0.62)分、(1.75±0.66)分]。心理训练能显著降低恐怖、精神病性、强迫症状和焦虑[(1.23±0.49)分、(1.40±0.49)分、(1.84±0.69)分、(1.46±0.58)分]。结论军校护理专业本科生有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训练能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理工科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发展的特点。方法采用军人心理素质量表(mental quality questionnaire for armymen,MQQA),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一90),对某理工科军队院校1771名学员进行团体测评,比较年龄、军龄、年级和文化程度等心理素质差异。结果①学员心理素质的聪慧[(68.67±9.45)分]、忠诚[(75.98±8.97)分]、勇敢[(68.46±9.12)分]、自信[(65.72±6.61)分]、耐挫[(67.07±8.33)分]、总分[(345.90±37.79)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和青年军人常模(P〈O.01)。②学员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有显著的年龄差异(P〈0.01),随年龄的增长,心理素质总分呈逐渐升高的发展趋势。③学员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有显著的军龄差异(P〈O.01),心理素质总分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趋势,军龄3年是转折点。④学员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有显著的年级差异(P〈O.01),1年级学员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显著低于2、4年级,高于3年级(p〈O.01),3年级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显著低于2、4年级(P〈O.01)。⑤学员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有显著的文化程度差异(P〈O.01),专科心理素质得分显著高于本科、硕士和培训学员(P〈O.01),本科忠诚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硕士(P〈O.05),硕士耐挫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本科和培训学员(P〈O.05)。结论理工科军校学员心理素质较好,呈现明显的年龄、军龄、年级、文化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海军舰艇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与人际交往的影响,为丰富基层官兵心理训练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海军某水面舰艇177名艇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训练组(n=90)和对照组(n=87)。训练组进行为期5周主题明确的团体心理训练,对照组进行日常工作训练。比较2组训练前后心理健康水平、人际关系和自我和谐各因子差异。结果 团体心理训练实施完成后,训练组人际敏感、抑郁和敌对因子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各因子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各因子分值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各因子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心理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海军舰艇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与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心理训练方式,可以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军校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训练的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心理训练和自身对照的方法对79名军校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训练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显示:军校护理专业本科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精神病性、强迫症状、焦虑、恐怖、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1.66±0.56)分、(2.06±0.54)分、(1.64±0.57)分、(1.51±0.47)分、(1.97±0.62)分、(1.75±0.66)分].心理训练能显著降低恐怖、精神病性、强迫症状和焦虑[(1.23±0.49)分、(1.40±0.49)分、(1.84±0.69)分、(1.46±0.58)分].结论 军校护理专业本科生有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训练能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野外驻训官兵720人随机分为团体心理训练组与对照组各360人,进行3个月的团体心理训练与部队常规管理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野外驻训官兵进行训练前后的测评对比,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野外驻训官兵两组训练前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训练前,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心理训练提高野外驻训官兵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团体心理训练对军医大学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为训练教材,对54例军校护理新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团体心理训练,同时设置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SSRS)于训练前后对训练组和对照组进行团体心理测评.进行训练前后两组样本的配对t检验.结果 ①团体心理训练后,试验组SCL-90躯体化、焦虑因子和阳性项目数得分非常显著下降(P<0.01),总均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躯体化得分非常显著下降(P<0.01),恐怖和阳性项目数得分显著下降(P<0.05);②团体心理训练后,试验组SAS得分非常显著地下降(P<0.01),对照组SAS得分显著下降(P<0.05);SDS得分,两组前后测量差异不显著(P>0.05);③团体心理训练后,试验组支持利用度得分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团体心理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军医大学护理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军校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军校学员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各类各年级军校学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等问卷调查,同时记录个人学习生活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明确与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对获得的有效问卷(12924份)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学员人群各类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0.9%-10.7%。这些发生率在不同的专业院校有所不同。与心理健康问题发生明显的相关因素有:家族性精神病史,躯体分离健康,个性,若干环境因素。个人表现以及学习态度。结论:当前军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减少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军校学员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用SCL-90量表对分布在国内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7所各类军队高校的约12000名学员进行测试.结果 (1)普校学生干部更具有强迫性和恐怖性,军校学员干部人际敏感性、敌对性、偏执性和精神病性更强;(2)军校学员干部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学员干部;(3)军校学员干部与非学员干部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距具体表现在:男生组大于女生组;本科组大于大专组;工程技术院校组大于医学院校组.对以上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结论 军校学员干部与普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各有特点;军校学员干部心理健康状况一般优于非学员干部.应充分发挥学员干部在军校心理教育中的骨干作用,注重对男学员、本科学员、工程技术院校学员中非干部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0.
团体心理训练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团体心理训练,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法对在本校大学二年级选取一个班大学生33人,男生12名,女生21人,进行为期28学时,共14次的团体训练。团体训练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团体训练班33名学生进行集体前后测。同时采用“团体效果评估问卷”让团体成员对团体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团体训练前后SCL-90各因子结果比较学生焦虑因子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强迫、人际关系、恐怖等三个因子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团体训练前后EPQ各因子结果比较,神经质因子达到显著水平(P〈0.05)。学生对团体心理训练的满意度达到了94%以上。结论团体心理训练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汪爱勤  王安辉  刘媛 《医学争鸣》2003,24(17):1621-1622
目的:评价参加军事医学综合演练期间学生的焦虑、抑郁及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某年参演的174名医疗专业本科生(A组:119名男生,B组:55名女生)和81名护理专业中专生(C组,均为女性)进行现况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问卷,由学生自行填写独立完成.结果:11.8%-29.6%的参演学员有突出的心理症状,15.1%-34.6%的参演学员存在抑郁症状.C组参演学员的心理阳性症状、焦虑、抑郁评分较其他两组都高.结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等症状是影响不同层次参演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心理阳性症状.本科生中女性参演学员不及男性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好.参演女性学员中医疗本科生较护理中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军医大学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方法采用白编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需求半开放式问卷对某军医大学854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军医大学新生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为训练压力、角色适应、情绪问题等。女生情绪和人际关系问题明显多于男生(P〈0.05)。②新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自我调节能力差、学习训练压力和部队管理等。③新生最喜欢的心理健康服务方式是与心理专业人员进行交流、阅读书籍观看影视和心理讲座等。女生比男生更愿意接受个别咨询(P〈0.01)。④新生最希望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心理学常识、情绪与压力管理和服役角色调适等。女生更加关注情绪与压力管理,男生更加关注服役角色调适(P〈0.05)。⑤新生最希望开展的心理训练项目是情绪调控、自我认识和角色适应训练等。男生更加关注角色适应训练,女生更加关注情绪调控和职业规划训练(P〈0.05)。结论军医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需求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心理健康服务要充分考虑人群特点和需求差异,构建服务模式,细化服务目标、内容和形式,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年级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石丘玲  候丽宏 《医学争鸣》1998,19(2):212-213
比较不同年龄军医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为学员队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整群抽样抽取本校医疗本科一、三、五年级共418名学员,以中队为单位集中发给症状自评量表(SCL-90)填写完成。结果:随着入校时间的延长,所得总分,各因子评分及阳性项目数量显著递减趋势(P〈0.01),不同年龄阳性症状人数所占比例也随着年级升高而减少(P〈0.01);一年级学生总分阳性(≥160分)者达36.6%,各因子分阳性者  相似文献   

14.
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目的研究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影响。方法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为训练教材,对300名军人进行为期8个月的心理素质训练,采用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问卷(16PF),对参加心理素质训练的军人进行训练前后的团体测试,训练结束后同时用自编的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效果调查表对参训人员进行训练效果的自我评价。按训练前后分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后,16PF各因子,恃强性得分[(5.90±1.31)分]明显升高(P<0.01),忧虑性得分[(5.12±1.55)分]明显降低(P<0.01),适应与焦虑得分[(5.25±1.37)分]明显降低(P<0.05),在α=0.10的检验水平上,聪慧性、心理健康得分明显升高(P=0.06),内向与外向因素得分明显升高(P=0.08);②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后,军人参训态度发生显著变化(P<0.05),态度变得更为积极;战士、干部间的训练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1),训练后战士发生的变化更大。结论系统的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心理健康和个性产生明显影响,这些影响与训练的系统性、训练内容、训练方式及训练对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军医大学七年制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调查分析军医大学七年制学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军医大学七年制269名学员进行测试,并将结果与常模、军医大学五年制学员、地方大学七年制医学生的SCL-90因子分进行比较。结果 ①有12.1%的学员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②军医大学七年制学员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偏执、精神病性等症状;③军医大学七年制学员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年级和性别特征,其中低年级较差,高年级较好;男生较差,女生较好。结论 军医大学七年制学员有更多的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适合新兵心身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适应性心理训练模式,并评估其军事应激反应强度及其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某部160名新兵,分为心理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80名),根据动机、情绪认知和团队建设等理论设计心理训练方案,对心理训练组实施为期6周的心理训练.在训练结束后1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评估心理训练后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应付方式的变化情况.结果:心理训练组和对照组在SCL-90量表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忧郁、敌意、偏执等6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应付方式评估,训练组求助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自责、逃避、幻想等3个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经过心理训练后新兵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表明心理训练有助于提高新兵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心理素质训练对电子对抗兵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理素质训练对电子对抗兵SCL-90各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电子对抗部队294名军人进行测试后,随机抽取134名军人作为试验组,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为训练教材,对其增加心理素质训练;随机抽取160名军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日常的军事训练。结果(1)心理素质训练后,试验组军人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尤其是躯体化[(0.27±0.50)分]、人际关系[(0.23±0.49)分]、焦虑[(0.26±0.42)分]等因子差异显著;对照组各因子差异无显著性。(2)试验组士兵和士官SCL-90各因子评分训练前后差异显著(P<0.05),尤其是躯体化[(0.25±0.50)分]、焦虑[(0.25±0.41)分]和精神病性[(0.22±0.38)分]等因子差异显著。(3)除躯体化[(0.12±0.29)分]、人际关系[(0.10±0.26)分]和恐怖[(0.19±0.30)分]因子外,试验组军官SCL-90其余各因子评分训练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素质训练对电子对抗兵心理健康有积极的效果;对试验组士兵和士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好于对试验组军官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军医大学学员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军医大学学员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BMU)对某军医大学381名学员进行团体测评,与SCL90军校学员常模进行比较,进行性别、专业的比较,并进行SCL90与EBMU的相关分析。结果①无论是总体,还是男性或女性,军医大学学员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校学员常模(P<0.01);②不同专业间,SCL90各因子得分,临床和护理专业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临床与检验、护理与检验间,各因子分均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③军医大学学员EBMU情感温暖理解(MF1)因子得分男性得分(55.57±9.70)分,显著低于女性(58.19±10.08)分(P<0.05);④FF2、FF3、FF5、FF6、MF3、MF4与SCL90多数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MF2与SCL90抑郁、焦虑、敌对三因子、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呈正相关;FF1、MF1与SCL90多数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军医大学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较好,军医大学学员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外训应急后勤部队军人心理健康及其与心理素质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军人心理素质量表(mental quality questionnaire for armymen,MQQA),对外训部队的230名军人进行测评,分析其心理健康特点及其与心理素质的关系.结果 ①外训军人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1.3%;其中男性(22.8%)显著高于女性(15.2%)(x2=8.64,P=0.00).外训军人SCL-90得分,躯体化[(1.46±0.63)分]、敌对[(1.49±0.75)分]和精神病性[(1.43±0.68)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5);其中男军人躯体化[(1.49±0.66)分]、精神病性[(1.46±0.72)分]因子分显著高于男军人常模(P<0.05);女军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外训军人SCL-90各因子得分与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③不同心理素质组间比较SCL-90得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性、偏执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外训应急后勤部队军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应加强外训应急后勤部队军人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