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痔结扎术患者63例,随机分在A、B两组。A组33例,术前30分钟口服曲马多50mg,胃复安10mg;B组30例为对照,术前未做处理,两组均施行简易骶管麻醉,单次注入1%利多卡因15 ̄17ml,手术前再用0.7%利多卡因10ml,1%亚甲蓝1ml做局部浸润麻醉,手术历时10 ̄20分钟。骶麻后1小时及3小时,两组均再口服曲马多50mg,胃复安10mg各一次。试验结果镇痛强度A组明显优于B组;镇痛持  相似文献   

2.
口服曲马多用于痔结扎术超前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痔结扎术患者63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3例,术前30分钟口服曲马多50mg,胃复安10mg;B组30例为对照,术前未做处理。两组均施行简易骶管麻醉,单次注入1%利多卡因15~17ml,手术前再用0.7%利多卡因10ml,1%亚甲蓝1ml做局部浸润麻醉,手术历时10~20分钟。骶麻后1小时及3小时,两组均再口服曲马多50mg,胃复安10mg各一次。试验结果镇痛强度A组明显优于B组;镇痛持续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患者对镇痛满意程度A组大于B组;B组因疼痛引起尿潴留5例,A组没有出现。结果表明;术前口服曲马多有较好的超前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3.
碳酸利多卡因具有起效快的特点。作者自1998年2月以来使用碳酸利多卡因在骶神经阻滞中临床效果的观察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中男28例 ,女20例。年龄20~60岁。ASAI~II级 ,无严重器质性疾患 ,在骶神经阻滞下进行手术的病人。观察组(I组N=23) ,在骶管直入法穿刺成功后 ,缓慢注入1.73%碳酸利多卡因20mL。选择同期使用1%盐酸利多卡因20mL作骶神经阻滞作对照组(II组N=25) ,两组局麻药中均含有1:20万肾上腺素。术中观察记录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 ,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剂量和不同容量吗啡硬膜外腔注射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探讨术后硬膜外腔应用不同剂量和稀释容量的吗啡对镇痛效果和副作用的影响。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的腹部手术病人117例,分成四组,Ⅰ组:吗啡1mg稀释至5ml;Ⅱ组:吗啡1mg稀释至10ml;Ⅲ组:吗啡2mg稀释到5ml;Ⅳ组;吗啡2mg稀释至10ml,均用生理盐水稀释,于缝皮前主硬膜外腔。以口述评分法和针刺法确定术结硬膜外阻滞范围以及术后镇痛效果和副作用。Ⅰ、Ⅱ组镇痛时间明显短于Ⅲ  相似文献   

5.
臂丛神经鞘内注入低浓度局麻药和B族维生素、配以小剂量醋酸泼尼松和碳酸氢钠治疗颈椎病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 1 80例颈椎病患者 ,男 1 0 9例 ,女 71例 ,年龄 35~ 69岁 ,ASAⅠ~Ⅱ级 ,体重 40~ 70kg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90例。A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治疗 ,B组采用牵引治疗。方法 :A组 :均以患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在C5 横突外侧进针找到异感后 (高位肌间沟法 )注入下列混合药液 :0 75%布卡因 5ml 醋酸泼尼松 50mg 维生素B1 1 0 0mg 维生素B1 21 0mg 5%碳酸氢钠 3ml 0 9%生理盐水至…  相似文献   

6.
不同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肩周炎有效的治疗方法,分别采用四种步同神经阻滞进行比较性研究。106例疼前门诊病人随机分成四组,Ⅰ组24例,颈部硬膜外阻滞(CEB0;Ⅱ组27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Ⅲ组26例,肩胛上神经阻滞(NSB);Ⅳ组29例,臂丛神经阻滞+肩周局部神经阻滞(BPB+LNB)。药物配方:利多卡因50mg,维生素B12 500μg,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CEB稀释至20ml)。结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1 998年以来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早期采用硬膜外小剂量吗啡一次性镇痛 ,近期采用PCEA(患者自控镇痛 ) ,对其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比较。1 资料与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贲门、食道肿瘤的患者 ,分为 3组 ,Ⅰ组为对照组 ( 50例 ) ,Ⅱ组为硬膜外一次性镇痛组 ( 50例 ) ,Ⅲ组为使用PCEA泵组( 50例 )。所有患者在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法上均无差异 ,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复合静吸麻醉。Ⅰ组术后按患者的需要注射杜冷丁 50mg止痛 ;Ⅱ组在术毕从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 1 5~ 2mg 氟哌啶 2 5mg 生理盐水至 1 0ml后拔除硬膜外…  相似文献   

8.
利多卡因股神经阻滞是常用的麻醉方法 ,而利多卡因局麻药的酸碱度对它的阻滞效果有一定影响。我院将利多卡因碳酸盐和盐酸盐制剂用于股神经阻滞 ,行大隐静脉和髌骨手术 ,其麻醉功效比较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选择ASAⅠ级的大隐藏静脉曲张或髌骨手术35例 ,年龄42.3±10.2岁 ,随机分成两组 ,进行临床双盲实验。1组为实验组 ,23例 ,用0.86%碳酸利多卡因20ml;2组用1 %盐酸利多卡因20ml,其麻醉药物均在用药前新鲜配制 ,两组病人术前30分钟均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由同一人操作行股…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术后臂丛神经镇痛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伍用吗啡和利多卡因用于上肢手术后臂丛神经镇痛的效果.方法 90例择期上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0.30%罗哌卡因组(Ⅰ组)(含罗派卡因75 mg、吗啡1 mg、利多卡因200 mg、生理盐水15 ml),0.25%罗派卡因组(Ⅱ组)(含罗派卡因75 mg、吗啡1 mg、利多卡因200 mg、生理盐水20 ml),20%罗哌卡因组(Ⅲ组)(含罗派卡因75 mg、吗啡1 mg、利多卡因200 mg、生理盐水25 ml),术后臂丛神经镇痛(PCRA)负荷剂量15 ml,总剂量15 ml/24h,镇痛时间约50 h.以VAS评分比较三组术后PCRA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评定运动阻滞情况.结果术后6、12、24、48h VAS评分,Ⅲ组显著高于Ⅰ、Ⅱ组,Bromage评分Ⅰ组显著高于Ⅱ、Ⅲ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0.25%罗哌卡因复合吗啡和利多卡因对上肢手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枢丹预防阑尾手术牵拉反应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切除阑尾时,大部分病人感觉胃部不适,胸口闷痛,常伴恶心呕吐,个别病人出现血压变化、烦燥不安等,不能很好地忍受手术,我院一年多来,应用枢丹预防阑尾手术的牵拉反应,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方法和结果一、一般资料选择90例拟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男55例,女35例,年龄16~65岁,体重40~70kg,ASAI-II级病人。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即对照组(I组),哌异合剂组(II组)和枢丹组(III组)。二、使用方法按常规硬外操作,选T12-L1或T11-12穿刺,用碳酸利多卡因10ml(173mg) 1%丁卡因5ml 0.9%…  相似文献   

11.
1一般资料本组200例,男153例,女47例,年龄25~65岁,平均44.5岁。明显外伤史者138例,明显受凉史者36例,其它原因所致者26例,均经腰椎CT或MRI检查证实,其中腰间盘脱出者172例,膨出者28例,合并椎管狭窄者96例,其中骨性椎管狭窄者4例,合并腰椎假性滑脱者15例。发生脱出节段为:L2~440例,L4~5110例,L5~S150例。2治疗方法急性期均采用骶管封闭,2%利多卡因10ml,确炎舒松-A30mg,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0.5mg,生理盐水20ml,共计35ml骶管内注射,每…  相似文献   

12.
鼻窦内窥镜手术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75岁 ,因左鼻腔及筛窦息肉于 2 0 0 1年 8月 2 3日行鼻窦内窥镜手术 ,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术前 30min阿托品 0 5mg ,鲁米那 0 1g肌注 ,术中用2 %丁卡因溶液 2 5ml加 1∶10 0 0肾上腺素 3ml湿棉片行鼻黏膜表面麻醉 ,2 %利多卡因 5ml加 1  相似文献   

13.
作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高渗盐水、氯胺酮注入硬膜外腔术后止痛,并对其术后止痛效果,副作用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男60例,女30例;年龄16~60岁。上腹部手术38例,下腹部手术52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为30例,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药用1.6%利多卡因及0.2%丁卡因的混合液,3组的年龄、性别、手术种类,切口部位及硬膜外穿刺间隙均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1 ] 。我院自今年 5月份开展以来 ,均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择期手术病例 1 0 0例 ,男 64岁 ,女 36岁 ,年龄 2 0~ 68岁 ,ASAⅠ~Ⅱ级 ,手术种类包括胸科手术、腹部手术、下肢手术。其中胸科手术采用全麻 硬膜外 ,其它手术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用药 0 2 %地卡因 1 6%利多卡因混合液 (内含1 /2 0万肾上腺素 )。手术结束前末次硬膜外给地卡因、利多卡因混合液后 1 5min接PCA泵 (上海怡新止痛泵 ) ,配方 :Ⅰ组 :吗啡 8mg 氟哌啶 5mg 布比卡因1 2 5mg …  相似文献   

15.
作者自 1999年 1月 ,将异丙酚诱导加碳酸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人工流产术 ,并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年龄 2 0~ 30岁 ,无生育史 ,ASAⅠ~Ⅱ级 ,无心、肺、脑等器质性疾病 ,孕 6~ 10周需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 10 0例 ,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50例。1.2 麻醉方法 两组病例术前均常规禁食 ,无术前用药。A组 (对照组 )静脉推注异丙酚 2 .5mg/kg ,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 ;B组推注异丙酚 1.5mg/kg,待意识消失后 ,常规消毒宫颈管 ,左手持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并向外轻拉 ,…  相似文献   

16.
刘清俊 《现代康复》1998,2(12):1367-1367
我们将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用于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560例。术后止痛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腰-硬联合麻醉(CSEA)是近年开展的一种椎管内阻滞技术。我们对60例妇科子宫全切术患者比较了双穿刺点CSEA和双管连续硬膜外麻醉(EA)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择期子宫全切术60例,年龄47.2±5.1岁,身高159.1±5.4cm,ASA:I级。随机分为CSEA组和EA组。CSEA组先行T12、L1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推2%利多卡因3ml,再行L3-4以7号腰麻穿刺针穿刺注入0.33%丁卡因重比重液2.5ml;根据腰麻平面酌情硬膜外加5-10ml1.6%利多卡因0.2%丁卡因混合…  相似文献   

18.
利多卡因防治PCA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利多卡因对静脉PCA所致局部静脉炎的防治效果,60例胸腹部手术的全麻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麻醉苏醒后,经上肢静脉连接美国百特公司生产一次性PCA输注装置。对照组配方为哌替啶600mg、氟哌利多1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0ml;治疗组则除使用与对照组相同剂量的哌替啶和氟哌利多外,加入利多卡因100mg稀释至60ml。PCA背景输注速度为0.5ml/h,给药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用药48h内观察用药量和局部静脉情况,如果出现与用药有关的皮肤潮红或红斑即可诊断…  相似文献   

19.
作者利用宫腔插管注入碳酸利多卡因后行人工流产后止痛,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孕6~13周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无禁忌症,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宫腔注射碳酸利多卡因。其中初产妇30例,经产妇50例。B组给予宫颈注射盐酸利多卡因,其中初产妇28例,经产妇52例。C组80例,经产妇55例,初产妇27例,采用传统的人流方法,3组孕周及孕次无显著差异。患者取截石位,术前双合诊摸清子宫位置[1],常规消毒铺巾暴露宫颈。A组用12号细导尿管头端插入宫颈口内宫腔注入碳酸利多卡因5ml,3min后取出尿管手术。B组用1%盐酸利多…  相似文献   

20.
1资料和方法 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病例450例,术前ASAI~Ⅱ见级,男 240例,女 210例,年龄18~56岁,硬膜外穿刺间隙在T6—L5之间,随机分为A、B、C3组,各组例数均为150例。3组用药情况:A组:为硬膜外穿刺前作局麻时单纯用利多卡因组;B组为局麻时利多卡因混加地塞米松针剂1ml(5mg);C组为局麻时利多卡因混加当归注射液 1ml。 方法是在术前及术后24h、48h、72h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即出示10cm标尺,O端表示无疼痛,10端表示疼痛难忍,让患者于无刻度一面指定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