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ZTC1+1Ⅱ天然澄清剂纯化黄刺玫果醇提液的最佳工艺。方法:实验通过ZTC1+1Ⅱ澄清剂A、B的加入顺序、澄清剂用量、醇提液料液浓度比、温度、搅拌速度等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澄清条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总黄酮含量,优选最佳纯化工艺。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浓度比为1:2,在温度恒为50℃时按2%B+1%A澄清剂用量,以先加B组份后加A组份的次序以100 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结论:ZTC1+1Ⅱ天然澄清剂可用于纯化黄刺玫果醇提液。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Ⅳ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八珍口服液制备中的应用,并从指标成分、工艺、稳定性和药理学等方面与水醇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ZTC1+1天然澄清剂为一种新型精制中草药液的澄清剂。可较好的保留中草药有效指标成分,在中草药制剂制备中可代替水醇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枳香胶囊醇提液的精制工艺。方法采用离心、壳聚糖澄清剂、ZTC+1-Ⅱ型天然澄清剂等精制方法,以木香烃内酯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枳香胶囊醇提液的精制工艺。结果 ZTC+1-Ⅱ型天然澄清剂法优于离心、壳聚糖澄清剂精制方法。结论本工艺稳定、可靠、可行,为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及筛选没食子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方法 采用自然沉降、离心、醇沉、ZTC1+1 Ⅲ型4种方法澄清没食子水提液,以提取液中鞣质保留率、没食子酸保留率、干膏得率为指标,对澄清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最佳澄清工艺为自然沉降.结论 优选得到的最佳澄清工艺稳定、合理.  相似文献   

5.
不同天然澄清剂对醒鼻凝胶水提液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壳聚糖、ZTC1+1-Ⅲ、101果汁澄清剂3种天然澄清剂对醒鼻方水提取液的除杂效果,以优选出醒鼻方水提液的最佳纯化方法。方法:以丹皮酚保留率、药液澄清情况等为考察指标,对3种天然澄清剂的除杂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采用壳聚糖除杂后的药液较为澄清,且对丹皮酚保留率略高,101果汁澄清剂、ZTC1+1-Ⅲ对丹皮酚保留率无太大的差别。结论:用量10%的壳聚糖用于醒鼻方水提取液除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乐脉口服液处方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的乐脉颗粒 ,由丹参、赤芍等 7味中药组成 ,具有活血行气、化瘀通脉之功效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等症 [1 ]。口服液制备常用水提醇沉法 ,需耗费大量的乙醇 ,成本较高 ,且中药复方的多种有效成分性质各异 ,醇沉常常损失较多 ,影响制剂的临床疗效。为了在纯化过程中尽量保留浸出液中的有效成分 ,本实验采用新型天然澄清剂代替醇沉处理乐脉口服液。通过对有效成分的 TLC检识和芍药苷、丹参素的含量测定 ,证明天然澄清剂能较好地除去杂质 ,达到澄清药液的目的。1 材料与仪器丹参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ZTCl+1天然澄清剂对降糖甲片水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方法]以多糖保留量和梓醇保留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澄清工艺,并将结果与醇沉工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最佳澄清工艺为药材水提取液浓缩至药材(g)与水提取浓缩液(mL)之比为1∶7,在60℃水浴先加入0.30mL/g的1%(质量分数)A组分溶液,后加入0.15mL/g的1%(质量分数)B组分溶液.按照此工艺操作,得多糖和梓醇保留量分别是67.1,0.91g/kg,明显高于醇沉法的34.8,0.71g/kg.[结论]与醇沉工艺比较,该澄清工艺更简单,成本低,有效,更能保留有效成分,如多糖与梓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选丹参水提液纯化工艺。方法 以丹参提取液的浊度、鞣质以及有效成分的量为指标,优选两种絮凝澄清剂的用量和絮凝搅拌速度,筛选出较佳参数;对比研究醇水沉淀、絮凝结合乙醇沉淀、絮凝结合膜过滤3种纯化方法。结果 使用壳聚糖进行絮凝澄清处理后的丹参水提液上清液浊度低于用ZTC1+1Ⅱ型絮凝剂处理后的浊度,并能够更好地减轻膜污染程度;壳聚糖结合膜过滤法对丹参水提液的有效成分保留率较高,收膏率相对较高,浊度和鞣质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壳聚糖作为丹参水提液絮凝澄剂效果优于ZTC1+1Ⅱ型絮凝剂,壳聚糖结合膜过滤法纯化丹参水提液的综合评价指标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Al2O3陶瓷微滤膜微滤技术对枳实水提液和苦参水提液的澄清效果。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枳实水提液中辛弗林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参水提液中的总黄酮含量,并与传统的醇沉法作对比。结果Al2O3陶瓷微滤膜微滤法处理的两种水提液的除杂率及有效成分得率与醇沉法接近,并且该微滤膜经过一定处理可以再生。结论 Al2O3陶瓷微滤膜微滤技术有望成为澄清中药水提液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宁心通痹胶囊水提液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宁心通痹胶囊的最佳澄清工艺.方法: 以水浸出物收率、总多糖含量保留率及丹酚酸B含量保留率作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自然沉降法、低速离心法、乙醇沉淀法、天然吸附澄清技术对宁心通痹胶囊进行澄清工艺研究.结果:4种澄清工艺对3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使用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对水提液进行澄清时, 在药液比为1∶6.7、加入量为A组分:B组分=8%:4%条件下,水浸出物收率较低为33.33%,丹酚酸B及总多糖含量保留率较高,分别为86.93%、78.74%.结论: 在宁心通痹胶囊水提液澄清工艺研究中,以加入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的澄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吸附澄清剂在HL颗粒除杂工艺中的应用。方法:以黄芪甲苷的含量、干膏得率为指标,比较了乙醇沉淀与加澄清剂的除杂效果;并采用单因素实验优选了ZTC1+1-Ⅱ型吸附澄清剂除杂的工艺参数,包括ZTC1+1-Ⅱ型吸附澄清剂的加入量、加入顺序、药液浓度、搅拌速度等。结果:ZTC1+1-Ⅱ型吸附澄清剂处理对黄芪甲苷含量影响较小,且能明显降低出膏率,研究所得除杂工艺为:取提取液浓缩至药材重(g)与提取液体积(ml)为1:5时,先加入澄清剂B组分,后加入A组分,搅拌速度100~150 r/min。结论:澄清剂法比水醇法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减少乙醇用量,节省能源,以ZTC1+1-Ⅱ型吸附澄清剂除杂能较好的保留黄芪甲苷,而且除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定清肺化痰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清肺化痰口服液中重楼、浙贝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甲醇-水-醋酸(20∶80∶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重楼及浙贝母鉴别斑点清晰,分离良好。绿原酸对照品在8.0~8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8%,RSD=1.01%。结论试验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很好地控制清肺化痰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李桂华  杨蓉  张华  江发寿  韩博  陈文 《农垦医学》2010,32(3):211-213
目的:探讨马鹿茸血口服液最佳澄清工艺。方法:澄清剂选择ZTC1+1天然澄清剂,选择ZTC的用量和药液浓缩比例作为试验因素,以总糖含量及甜菜碱含量为指标,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优选澄清工艺。结果: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ZTC的用量1%,药液浓缩比例为1∶3。结论:本文优选的澄清工艺能很好的提高口服液的澄清度,且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正交试验优选鼻炎灵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绿原酸为研究指标,对鼻炎灵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合理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提取次数、加水量、提取时间对鼻炎灵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的影响。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绿原酸含量,Symme-try C18色谱柱(3.9 mm×150 mm,5μm),以乙腈-0.4%磷酸(12∶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流速:1.0 mL.min-1;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得低于3000,分离度大于1.5。结果鼻炎灵胶囊最佳提取工艺为中药材和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12倍量水,煎煮2.0 h,第二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 h,绿原酸含量达10.7 mg.g-1。结论该工艺简便易行,绿原酸提取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选复合肽阿胶浆的最佳澄清工艺。方法 :以中药提取液中生药鞣质的含量、沉淀量、亮度、透光率为指标,比较考察明胶絮凝、壳聚糖絮凝、101果汁澄清剂法、ZTC1+1天然澄清剂法、硅藻土吸附法等五种澄清方法对复合肽阿胶浆中药提取液的精制纯化效果。结果:明胶絮凝法为最佳澄清方法,优选的最佳澄清工艺为:药液浓缩到1 m L含0.5 g生药,明胶用量为2%。结论:明胶絮凝法可作为复合肽阿胶浆的澄清方法 ,该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6.
芍丹乙肝颗粒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芍丹乙肝颗粒的澄清工艺。方法:分别采用高速离心法、乙醇沉淀法、吸附澄清技术对芍丹乙肝颗粒进行除杂,以水浸出物收率、总多糖保留率及芍药苷保留率作为评价指标,并与自然沉降法进行比较。结果:3种澄清工艺对3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吸附澄清技术中加入4%药液量B组分和8%药液量A组分的正天成(ZTC)1 1-Ⅱ型天然澄清剂。能使水浸出物收率降至18%左右.有效成分保留率分别在80%和90%以上。结论:吸附澄清技术中加入ZTC1 1-Ⅱ型天然澄清剂可作为芍丹乙肝颗粒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正交试验优选菊花配方颗粒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绿原酸含量,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菊花配方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和出膏率的影响。结果菊花配方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95℃下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14倍水,第2次加12倍水,每次煎煮1.5h。绿原酸的含量和出膏率分别达到3.456mg·g-1和31.74%。结论该工艺简便易行,绿原酸提取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8.
ZTC 1+1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澄清剂,采用最新"1+1"澄清技术,大大加快了澄清过程。但在使用过程中易受温度、药液浓度、澄清剂用量及搅拌速度等较多因素的影响,从而也直接影响澄清效果。文中对ZTC 1+1天然澄清剂在中药制剂工艺中应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