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是食物难以顺利通过贲门而滞留于食管内,从而逐渐使食管张力与蠕动减低,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伴食物反流,胸骨后疼痛,呕吐、消瘦为主症的病变。目前其病因尚未阐明,临床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笔者采用中药治疗此症12例,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早期贲门失弛缓症江苏省南通市任港医院(226005)刘尚清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顾庆华【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中医药治疗,临床经验贲门失弛缓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过去由于人们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对其早期表现,往往冠以“神经官能症”之名,因而失去了早...  相似文献   

4.
丹参饮化裁治疗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丹参饮化裁复方对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 对42例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观察,治疗组24例用丹参饮化裁汤剂治疗,对照组18例用硝苯地平治疗,疗程1周.以吞咽困难、反食、胸骨后疼痛症状评分及X线影像改善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困难、反食症状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以治疗组改善吞咽困难、反食效果更加显著.胸骨后疼痛评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对胸骨后疼痛症状改善效果均较显著.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2.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丹参饮化裁治疗原发性贲门失弛缓有效,效果优于硝苯地平.  相似文献   

5.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治验2例俞尚德关键词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噎膈,疏肝利气法食管贲门失弛缓症,亦称贲门失驰症、贲门痉挛或巨食管,系以食管原发性运动功能障碍为表现的神经性疾病。本病较为罕见,其患者多为20~40岁的青壮年,男女发病率几乎相等,无种族差异,国外...  相似文献   

6.
贲门失弛缓症辨治2则朱士伏(江苏省宝应县水中心医院225819)例一:气血两虚,津液濒枯,补气运脾合益胃汤滋降赵某,男,36岁,1991年4月2日诊。一年来吞咽障碍,自觉食物在胸骨后部梗阻,开始用开水拌食尚可咽下,近一月来症状加重连饮米粥亦觉困难,...  相似文献   

7.
[方术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临证效验[翟兴红,赵金勇.中医杂志,2009,(05):416-418][适应病症]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方术内容]①复方丹参饮化裁:丹参15~30g,檀香6~10g,砂  相似文献   

8.
曹东方 《四川中医》2003,21(4):78-78
黄×× ,男 ,干部 ,35岁 ,2 0 0 1年 12月 10日就诊。患者平素性格内向 ,半年前偶感胸部梗塞不适 ,进食后症状更为明显 ,未予治疗 ,症状进行性加重 ,食入即吐 ,无法进食 ,形体逐渐消瘦 ,失眠健忘。X线检查 :食道下段贲门段良性狭窄。诊断为 :贲门失弛缓症。经中西医治疗病情有增无减 ,经人介绍前来我科求治。查 :精神萎靡 ,面色萎黄 ,消瘦 ,舌淡 ,苔白 ,脉弦细。辨证 :肝失疏泄 ,胃失和降。治则 :疏肝理气 ,和胃降逆。取穴 :(1)天突、内关、膻中、中脘、足三里、三阴交 ;(2 )膈俞、脾俞、胃俞。以 10天为 1个疗程 ,两组穴位交替使用 ,前 10…  相似文献   

9.
贲门失弛缓症是以食管蠕动功能丧失和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松弛或松弛不完全为特征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是除食管癌外常见的需要外科治疗的食管疾病。在我国缺乏该病的流行病学资料 ,在欧美等西方国家 ,该病的发生率在十万分之一左右[1] ,以 5 0岁以下的青壮年居多。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为食管体部蠕动消失和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松弛或松弛不完全 ,神经解剖学资料证明 ,食管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退行性变。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较容易 ,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呕吐隔夜宿食和体质量下降。X线钡餐检查和食管测压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目…  相似文献   

10.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功能障碍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其治疗方法 ,早期可用保守疗法 ,中晚期均采用手术治疗为主。我们自 1993年以来采用中西药结合保守疗法试治本症2 1例 ,获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均为门诊病例 ,年龄 2 7~ 5 1岁 ,平均 33岁 ;男 13例 ,女 8例 ;病程 2个月~ 12 a,平均 2 .8a;早期 9例 ,中期 11例 ,晚期 1例。全部病例均有吞咽困难、呕吐反胃或食入即吐 ,甚者滴水难入 ,部分病例有胸痛或上腹疼痛 ,形体偏瘦 ,个别有贫血现象 ,所有病例均经 X线钡餐透视和 (或 )食管纤维镜检查证实为贲门失弛缓症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多途径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治疗的方法。方法:根据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中医多途径疗法(中药内服、针灸康复、耳穴贴压)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用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对照组总有效率71.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各体征改善情况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多途径疗法能更为有效地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疼痛,改善病症体征,有助于根治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均给予中药汤剂周期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性激素六项指标有改善,总有效率为87.5%。结论:中药汤剂周期疗法疗效显著,副反应小,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治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100例采用自制中药阴道灌洗方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甲硝唑治疗,主要观察两组的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中药外洗方治疗治细菌性阴道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脘痛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6月我院门诊52例胃脘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4W;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西沙比利和奥美拉唑胶囊治疗4W。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3%,停药1个月后,观察组没有复发病例,对照组有4例,复发率为22.22%。结论: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理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脘痛,具有标本兼治,各个击破的原理。全方“和胃降逆、开结除痞”,运用辛开苦降,辅以活血理气,寒热互用调其阴阳,苦辛并进复其升降,补泻兼施调其虚实,因此,邪去正安,促进脾胃功能恢复正常,而且近期无复发病例,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温经止痛法治疗原发性痛经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以温经止痛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方法:43例病人治疗三个月经周期。结果:治愈率74.42%,有效率95.35%。结论:本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经观察疗效好,病情稳定,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运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A组(62例)予中医综合治疗,B组(62例)予西医综合治疗,并予以观察分析。结果:A组总有效率(90.3%)高于B组总有效率(75.8%)结论: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良好,为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普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分证论治手足口病,治疗组给予银翘散加减或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及对症治疗.两组病例均治疗5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从两组治愈率和好转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2.8070,P〈0.005).结论:应用银翘散、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手足口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进行现代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能力、肢体痉挛程度和运动功能进行观察。结果: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法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在疗效上要显著优于单纯采用现代康复训练的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运动技能水平、生活能力等方面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法可以有效缓解中风患者肢体的痉挛程度,改善患者的运动水平和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三九中药冲剂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62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脂以及主要症状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在85%以上。结论:中药对高脂血症有疗效。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塞是最常见的四大症状。多因接触花粉、尘土及冷空气等诱发,常引起头昏,头痛;憋气窒息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且此病较易复发。笔者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