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其在社区糖尿病卫生服务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倡导社区卫生服务对中医护理的重视。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将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其在社区糖尿病卫生服务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中医护理的特点在于强调整体观念,运用辨证施护的思想和方法,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观念。可以根据社区糖尿病所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提供中医护理服务。结论:在社区糖尿病卫生服务中加强中医护理的"治未病"观念和辨证施护方法的应用,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可推动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
在探究"治未病"理念的基础上,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病盛防危"、"病后防复"五个方面浅析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发病病程中不同时期的体现,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糖尿病分期防治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本文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理论来探讨防治糖尿病,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的含义,提出“未病先防、将病防发、既病防变”的三级预防理论,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防治思路,以助于推进“治未病”理论的发展,发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将其与颈椎病的防治结合起来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是未病先防的基础,应充分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6.
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根据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病情进展,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进行综合干预,探讨其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治未病"的思维及内涵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也符合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管理的要求。在糖尿病治疗中,"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以及既病防变。具体表现在:糖尿病前期的预防;防止糖尿病病情加重,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未病"理论与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理论不谋而合。针对糖尿病肾病高发人群,采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方法,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与临床价值。本文旨在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在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以期在控制糖尿病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以及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转归、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未病"理论与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理论不谋而合。针对糖尿病肾病高发人群,采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方法,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与临床价值。本文旨在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在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以期在控制糖尿病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以及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转归、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王岗  郑成强  刘颖  程泓  周天秀 《光明中医》2013,28(9):1808-1809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转变,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疾病的防治中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对如何在糖尿病的防治中灵活运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治未病"思想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关注早期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防治,实施"没病先防"的措施,能有效减少老年糖尿病的发生,延缓疾病的发展。中医以合理控制饮食配合适当运动为根本,以阴阳协调为目的,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为基础来防治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医防治糖尿病的前景很广,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还需要更多规模性及系统性的研究加以证实。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结合现代医学的高科技诊断手法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加强中医防治的措施,能更好地指导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穆云  王玉 《中医临床研究》2012,(24):118-119
中医"治未病"作为传统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剖析解决我国现有疾病预防控制的问题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痔病为人类常见、多发的肛肠疾病,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痔病"防治体系,切实发挥中医在防治痔病方面的特殊优势,不仅契合当前医改之旨,更应是我辈肛肠科医师不断深入研究之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从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医体质的理论分析、临床研究2个方面,就近年国内学者运用中医体质辨识在老年慢性病的预防、治疗及保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概括,为运用中医理念进行老年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慢性病主要囊括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四大类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作者从事基层中医临床工作20多年,总结了中医在慢性病防控中的可行性、中医养生观进行慢性病防控中的运用、中医整体观进行慢性病防控,并提出中医在慢性病防控中应与时俱进要求临床医生要整合中西医资源,对慢性病进行多层面管理,提高中医药解决慢性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及中医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相互影响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失眠就是其中之一.而失眠也可诱发镛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中医对于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资料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相互影响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失眠就是其中之一.而失眠也可诱发镛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中医对于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资料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相互影响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失眠就是其中之一.而失眠也可诱发镛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中医对于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资料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相互影响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失眠就是其中之一.而失眠也可诱发镛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中医对于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资料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相互影响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失眠就是其中之一.而失眠也可诱发镛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中医对于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资料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相互影响可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失眠就是其中之一.而失眠也可诱发镛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中医对于糖尿病、失眠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资料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